■ 張欽昱 胡佳淇 一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的實踐 2021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印發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指出,深圳要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建設模式和路徑,先行先試、引領示範,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意見》結合深圳城市發展需要和法治建設實際,提出了「七個率先」重點任務。4年來,深圳緊扣「先行示範」重要使命,在立法、執法、基層治理、司法方面大膽探索、積累經驗,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落地的實踐做法。 貫徹「頭啖湯、小快靈」立法機制,發揮特區立法權優勢 深圳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快反應、擊要害、解難題,為產業跨越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第一,以「頭啖湯」式立法護航改革挺進「深水區」。深圳堅持立法先行、高位推進,在科技創新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等領域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慧產業促進條例》《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等經濟特區法規,創下「全國首部人工智慧產業專項立法」「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業促進專項法規」「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等多個「全國首部」,消除科技創新無法可依的痛點,破除要素流通有法難依的堵點,引領深圳城市發展向「新」而行。 第二,以「小快靈」式立法承載社會治理「大民生」。深圳堅持立法問題導向、探索用小法辦大事,制定了《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學前教育條例》等一系列針對性強、適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小切口」法規。深圳「小快靈」式立法採用「量身定製」手段,實質性解決改革發展熱點難點問題與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所立之法成為所需之法。 落實「四個度」服務型執法體制,全面提高執法質量 深圳堅持「監管為民」理念,通過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後回訪」的「四個度」服務型執法模式,提高執法質量,優化營商環境。 第一,合規有深度,幫扶有力度。深圳堅持全流程的執法理念,既注重執法前精準指導,又注重執法後有效幫扶。在執法前,深圳實施「滴灌式」「體檢式」「互達式」深度合規指導,即針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提供定製化困境輔導、預防性合規體檢、跟蹤性訴求即辦,有效推動監管由靜態查錯向動態預防轉變。在執法後,深圳致力於為中小微主體提供信用修復、品牌培育、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指導幫扶,實現從執法處罰的「管理型」政府向執後扶企的「服務型」政府延伸,紮實做好執法後半篇文章。 第二,監管有精度,執法有溫度。為進一步落實服務型執法原則,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儘可能做到在企業檢查過程中不重複檢查、不多重檢查、不入企檢查,最大程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打擾。2025年6月,羅湖區司法局率先構建《涉企首違不罰事項清單》《涉企輕微不罰事項清單》《涉企行政裁量權基準(從輕、減輕)事項清單》三張清單並公布,建立「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柔性執法機制,實現科學執法、精準執法與柔性執法協同發力,增強企業對監管執法的預期。 創新「一張網」基層治理機制,「一站式」響應群眾關切 深圳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以網格建設夯實基層基礎,以平臺建設提升運行效率,以制度建設強化規範管理,全周期、全鏈條、全方位地服務民生、惠及群眾。 第一,織密基層治理網絡。深圳通過《深圳市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發展規劃》《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推動公共數據資源下沉基層,以科技賦能網格化服務管理。2024年出臺的《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第71條規定:「整合行政部門下沉社區事項和人力資源,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推動資源、管理、服務下沉,以人力賦能網格化服務管理。 第二,優化民意響應機制。在移民佔比超70%的超大城市治理過程中,深圳以有效感知、快速回應民意訴求,維護社會穩定。深圳在2022年打造民生訴求綜合服務改革核心平臺「@深圳-民意速辦」,整合全市537個民生訴求渠道,處理民生訴求、解答群眾疑問、採納市民建議,推動民生事項一口受理、分類轉派、限時辦結、實時反饋。2024年,深圳出臺《深圳市民生訴求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形成「1+5+N」制度規範體系,標誌著深圳市民生訴求響應機制從平臺「有沒有、通不通」的初期整合與流程設計,過渡到「好不好、穩不穩」的規範化、法治化、長效化新階段。 推進「軟聯通」司法規則機制,提升司法裁判可預期性 深圳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優化司法舉措,推進審判專業化建設,加強審判職能上的內部聯通,同時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區域法域間的外部聯通,為大灣區法治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司法保障。 第一,「三合一」審判職能統籌融合。諸如智慧財產權、證券期貨等案件,具有複雜性、專業性、隱蔽性、涉眾性,難以形成統一裁判標準。為此,2022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啟動證券期貨領域審判專業化改革,將證券期貨領域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統一歸口至深圳金融法庭集中審理,以整合審判資源、統一審判標準、提升審判效能。由此,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為全國首家實行證券期貨案件「三合一」審理的法院。 第二,跨區域跨法域司法銜接融通。2021年底,深圳前海成立了ADR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在全國率先聘請香港調解組織調解涉港商事案件。2022年,深圳前海在訴訟規則銜接方面制定簡化涉港澳訴訟程序等8個配套制度,逐步形成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的全覆蓋。這些舉措,有效地完善跨域司法協同,推動裁判規則統一,增強了司法裁判的穩定性和透明度。 二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的成效 深圳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法律制度供給、法治政府建設、市域社會治理、司法文明環境等核心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系統性、突破性成果。 立法供給進入新階段,形成特色法治城市制度體系 深圳立足「雙區」建設戰略需求,以立法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完善制度體系。 第一,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深圳破解新興領域「無法可依」的制度困局,以立法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圳先後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等,首創了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劃分規則和空域管理標準等系列規則。 第二,為國家高質量立法探明道路。深圳針對人工智慧、細胞和基因產業等尚未有國家立法的前沿領域,率先構建基礎規則,出臺《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慧產業促進條例》《深圳經濟特區細胞和基因產業促進條例》等法規,為生成式AI治理、細胞和基因產品經營等空白領域建立「制度沙盒」。2021年7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作出全國首例智慧財產權行政禁令決定書,突破國家層面僅有司法禁令的限制,快速制止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 法治政府建成新模式,全方位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深圳獲評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助力優化營商環境,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口碑最佳城市」,並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模擬評估中進入全球前20。 第一,建成一流法治政府,行政執法效能大幅提升。深圳行政執法工作體系歷經從「健全」、「持續健全」到「完善」的階段性提升。工作宗旨從「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升行政執法水平」「聚焦行政執法質量提升」到「堅持問題導向」的階段。行政執法工作實現從全面推進到專項整治、從剛性監管到剛柔並濟、從經驗依賴向數據賦能的深度轉型。 第二,建成一流營商環境,為經營主體提供廣闊空間。2024年,深圳出臺《深圳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評價體系》,為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營商制度充分保障。2023年以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解決商業糾紛」指標在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保持全省第一,並通過《深圳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3-2025年)》等文件,有效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均衡化、多元化、專業化發展,全方位保障市場主體權益。 市域治理開創新局面,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 深圳聚焦市級優勢、突出市域特點、創新市域實踐,走出了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增強民生福祉的治理新路子。 第一,市域治理「深圳樣板」基本成型,有效破解「大城市病」。2023年,深圳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相關工作經驗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優秀創新經驗」。寶安區探索「五個一」工程,光明區推出「光明模式」,南山區打造「南山樣本」,共同形成市域治理的「深圳樣板」,以治理重心下沉,破解超大城市人口規模大、密度高、流動性強的問題和社區規模大、治理鏈條長、資源配置難等問題。 第二,從「民生七有」到「民生七優」,打造「民生幸福標杆」。2022年,《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第2條提出「七有」民生目標。2025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將「打造『民生七優』幸福標杆」列為2025年度十大工作安排之一。從「七有」到「七優」,深圳市形成了勞有所得、學有優教等一系列代表性成果,比如:深圳市《勞動用工信用監管指引》正式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勞動用工領域的信用監管類地方標準。從「七有」到「七優」的轉變,標誌著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礎性向普惠性發展。 司法環境形成新生態,實現涉外涉港澳法治深層次融合 深圳推進司法文明環境建設,保障司法的公正性、有效性、及時性,健全涉外涉港澳司法規則銜接、司法機制對接、司法裁判互認體系,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法治融合「快車道」。 第一,形成公正的社會主義司法文明環境。實質正義和程序正義是衡量司法文明的關鍵指標。深圳市司法機關堅持實質正義,審判機關遵循法律適用統一、權利救濟統一、錯案糾正統一這「三個統一」。2024年度,全市法院上訴率同比下降24.2%,一審裁判重審、改判率下降27.5%,裁判公信力與終局性顯著上升,營造了實質正義的良好司法環境。 第二,形成涉外涉港澳的司法協作新格局。深圳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發布《深圳市涉外法律服務指引(2025版)》,服務「引進來」,助力「走出去」。2024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裁定對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管理的仲裁案件採取保全措施,推動建設「雙城兩院」,有效降低區際國際商事活動的維權成本和制度壁壘,在「雙區驅動」戰略下,護航大灣區要素的高效流通。 三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的展望 深圳立足法治先行示範城市建設「十五五」規劃的謀劃啟動新階段,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一體化推進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司法環境建設,確保先行持續引領,試點不斷示範。 對完善法治城市的建議 第一,構建新興領域立法風險分級響應機制。深圳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高地,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快、制度需求強、監管挑戰大。建議根據風險性質、涉及主體範圍、現有規則適配度等因素,將新興產業對社會穩定造成的潛在風險分為低中高三個層級。對低風險情形,通過政策指引、行業規範等方式引導新興產業發展;對中風險情形,在總結行業經驗的基礎上優化現行規章或制度;對高風險且現有制度明顯缺位的領域,啟動地方立法程序。 第二,建立民生立法基層直達機制。涉及教育、勞動、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立法工作,深圳應將重心下沉至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社區等治理單元,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立法聽證,科學設定企業職工、新市民、中小微經營者等群體代表的參與比例和意見採納比例,確保立法過程覆蓋最廣泛的利益相關方。同時,深圳可依託民意速辦平臺,將高頻、共性民生訴求轉化為優先立法項目,推動立法「觸角」直抵基層「末梢」,更好回應基層關切。 對完善法治政府的建議 第一,創新「以合規換空間」的執法激勵機制。深圳是國內少數兼具國際化壓力、產業密度高、創新活躍度強等屬性的城市,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面臨合規壓力。深圳可對小微企業建立差異化執法激勵機制:對通過合規評定、在一定周期內保持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適度減少行政執法檢查頻次、降低輕微違法行為的處罰幅度,並優先納入政府採購、創新補貼、產業扶持等「綠色清單」,讓它們的合規投入能夠直接轉化為市場準入優勢與發展紅利,推動執法功能由單一懲戒威懾向促進合規經營轉變。 第二,創設「跨境合規試驗區」執法豁免機制。針對經營主體因深港澳規則差異導致的被動違法困境,可在前海等重點區域劃定跨境合規試點區,對港澳經營主體非故意、且未對營商環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輕微違法行為,實行「先行整改、暫緩處罰」的容錯做法,並建立由深港澳三地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法律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的跨境合規輔導機制,為涉事企業制定整改方案並跟蹤落實。在整改期結束後,企業經評估通過整改達到合規標準的,可依法免予處罰,從而形成跨境營商規則銜接、執法尺度統一、合規成本可控的制度創新路徑。 對完善法治社會的建議 第一,構建新市民法治參與激勵機制。針對深圳非戶籍人口佔比超74%的移民城市特質,有必要通過制度創新,降低新市民在政治參與、公共事務表達和法律認同上的門檻。深圳可將履行生效裁判、依法申報風險並整改、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等行為,納入法治參與的綜合評價體系,設定分層激勵標準,並在社會治理各環節給表現突出的個人和群體提供更多參與機會,推動多元群體融入城市共同體。 第二,推行網格長和輪值網格長「雙負責人」機制。建議構建由常設與輪值的網格工作負責人共同承擔基層治理職責的模式。常設網格工作負責人負責統籌指導和制度落實,確保治理工作的連續性和專業性;輪值網格工作負責人由社區居民自主報名、接受培訓並通過考核後擔任,按周期輪換參與具體事務,增強基層治理的包容性與適應性。「雙負責人」機制推動基層法治治理從單一行政管理向多元共治轉型,實現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對完善司法環境的建議 第一,推進涉外涉港澳案件集中管轄機制。建議推動建立司法協同負面清單機制,明確互認例外事項、精確劃定法域適用邊界,以互認為原則,以否定互認為例外,系統解決港澳地區及國外法律與內地法律在司法適用中的衝突與空白。 第二,推進跨法域法律文書轉換銜接機制。建議通過科學梳理和系統歸納各法域在制度設計、程序規則等方面的差異,制定轉換規範和操作指引,確保合同文本、司法判決、行政裁定等法律文件在不同法域之間實現精準對應和無障礙理解。明確轉換標準和裁判規則,能夠有效減少因法律體系差異引發的理解偏差和權利受損風險,提升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深圳建設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建設模式和路徑,推動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與司法環境建設向更深層次、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未來,期待深圳繼續打造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城市樣本,在服務和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大局的進程中,繼續發揮先行之銳和示範之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防範系統性風險與健全金融穩定長效法律機制研究」(23&ZD157)
8月8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8月8日發布《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具體舉措,旨在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難題,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精神內涵、基本理念和相關規則融入人民法院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指導意見》全面總結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裁判規則,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致力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法律正確實施、統一適用,從總體要求、依法平等對待、引導守法規範經營、嚴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體制機制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25條意見。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以依法平等保護增強信心。既多措並舉,保證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又堅持問題導向,助力民營經濟組織拓寬融資渠道,促進解決帳款拖欠問題,保護民營經濟組織科技創新,促進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引導規範經營夯實基礎。通過頒布司法解釋、發布典型案例、調研指導、案件審理等方式,懲治民營經濟組織內部腐敗等犯罪行為,引導民營經濟組織規範內部治理、誠信合法經營,規範用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組織安全「出海」。 三是以嚴格公正司法穩定預期。要求依法加強產權司法保護,規範處置涉案財產,依法糾正涉企冤錯案件,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人格權益,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合法權益。 四是以善意文明司法激發活力。在立案、審判、執行全過程,優化訴訟服務,降低民營經濟組織解紛脫困成本。完善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紮實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有力有效整治不規範執行行為,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提升涉外審判效能、加強法治宣傳,不斷增強司法服務供給。 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持續做好《指導意見》的落實工作,進一步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以規則之治激發市場活力,以權益保障釋放發展動能,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司法審判工作中落實落細。 法發〔2025〕15號 最高人民法院 印發《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本院各單位: 最高人民法院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起草了《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予以貫徹落實。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請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2025年7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指導意見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制定出臺,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標誌性舉措,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為深入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合法權益,以嚴格公正司法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不斷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司法政策措施,推動落實「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的要求,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完善裁判規則,健全工作機制,紮實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審判監督指導,確保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二、堅持依法平等對待,保障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1.嚴格落實「非禁即入」政策。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涉及建設工程、房地產、礦產資源以及水、電、氣、熱力等民商事案件審理中,準確把握自然壟斷行業、服務業等市場準入放寬對合同效力的影響,依法作出公正裁判。妥善審理與經營主體密切相關的行政許可、行政協議、行政允諾等案件,依法遏制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破除區域壁壘和地方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2.完善行政訴訟審理制度機制。依法審理地方政府及其部門與民營經濟組織之間籤署的招商引資協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有關協議等行政協議類案件,完善行政協議案件司法裁判規則,合理確定各方權利義務,依法公正解決投資收益分配、責任風險分擔問題,助力營造良好的投資和市場環境。依法審理涉及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案件,促進對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行政強制措施的依法規範適用,防止對民營經濟組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加強涉及對民營經濟組織行政處罰案件的審理,依法糾正「小過重罰」以及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不相當的行政處罰。加強涉民營經濟組織的徵收、徵用財產等行政案件審理,監督行政機關嚴格依照法定權限、條件、程序辦理並進行公平合理的補償。持續落實行政爭議預防與實質化解「3+N」工作機制,協同制定完善針對性強的涉全國統一大市場、市場監督管理、證券期貨、金融監管等領域的規範性文件,積極預防化解涉民營經濟組織的行政爭議。 3.依法規制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力度,依法規制破壞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依法審理科技領域的壟斷糾紛案件,準確認定智慧財產權正常行使行為與濫用智慧財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界限,保障各類企業公平獲得創新資源,實現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積極助推統一大市場建設。 4.依法助力拓寬融資渠道。落實民法典關於功能擔保的規定,依法支持民營經濟組織依託供應鏈產業鏈拓展新的融資擔保方式,依法確認非典型擔保的法律效力,穩定金融機構的法治預期,助力民營經濟組織有效利用自身資產資源獲得信貸融資。持續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等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維護好企業信用信息,及時更新企業涉訴涉執情況,防止因信息更新不及時影響企業獲得正常融資。會同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等信用綜合管理部門依法依規及時修覆信用。嚴格落實國家金融管理政策,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溝通,推動金融機構持續優化普惠金融供給和服務,依法規範利息收取,協同推動政策落實落地。依法規範金融機構單方面增加發放貸款條件、中止發放貸款、提前收回貸款行為,確保民營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依法規制「高利貸」、「砍頭息」等非法職業放貸和轉貸等違法行為,嚴懲民間借貸犯罪活動,規範和引導民間融資秩序,助力民營經濟組織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5.著力促進解決拖欠民營經濟組織帳款問題。嚴格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關於帳款支付剛性條款、《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及《關於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約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項為付款前提條款效力問題的批覆》等有關規定,依法保障民營經濟組織特別是中小企業帳款獲得及時支付。依託清理帳款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拖欠民營經濟組織帳款預防和清理機制,全面落實快立、快保、快審、快執「綠色通道」工作要求,強化對拖欠主體的強制執行,積極運用交叉執行加大對拖欠民營經濟組織帳款案件執行力度。 6.強化科技創新司法保護。既要加大創新成果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又要遏制智慧財產權惡意訴訟、虛假訴訟行為,優化創新創業法治環境。依法審理涉高新技術領域智慧財產權案件,提升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司法保護水平。研究制定懲罰性賠償適用指導意見,完善裁判規則,細化認定標準,切實發揮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懲戒侵權行為、有效救濟權利、激勵創新創造的制度價值。積極破解專利民行交叉情形下的「一案等一案」問題以及裁判尺度不統一問題,努力實現專利民行交叉案件審理程序銜接和結果協調;會同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健全案件審理協同機制,加快推進與專利民事案件關聯的專利確權行政程序,促進實質解紛。加大力度統籌智慧財產權批量維權案件審理工作,通過印發典型案例、指導規範等方式統一全國批量維權案件裁判尺度。 7.保障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研究起草數據產權司法保護指導意見,妥善處理數據權益糾紛,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依法審理涉人工智慧糾紛案件,支持人工智慧依法應用,引導人工智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依法引導守法規範經營,促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8.依法懲治民營經濟組織內部腐敗等犯罪行為。準確把握涉民營經濟組織腐敗犯罪案件法律適用標準,適時發布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助力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進民營經濟組織活動。加強調研指導,依法懲治、有力遏制串通投標犯罪,充分發揮案例警示、震懾、教育作用,引領、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9.推動完善內部治理。對民營經濟組織股東之間的爭議,通過依法行使釋明權,積極引導通過股權轉讓、股權回購、減資分立等途徑實質性化解經營僵局,防止內部治理失序阻滯企業生產經營。嚴格遵循法人財產獨立原則,加強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為的規範,依法追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實施關聯交易「掏空」企業、非經營性佔用企業資金、違規擔保向企業轉嫁風險等濫用支配地位行為的法律責任,依法維護股東與公司之間財產相互獨立、責任相互分離、產權結構明晰的現代企業產權結構,切實維護中小股東權益。 10.引導誠信守法經營。依法公正審理民營經濟組織生產經營負債所引發的各類合同糾紛案件,持續引導增強民營經濟組織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溝通協作,進一步完善非正常經營企業清算、註銷等市場退出機制,強化相關清算義務主體怠於履職的法律責任,依法打擊逃廢債務等違法失信行為。依法懲治企業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詐騙、危害稅收徵管、侵犯智慧財產權、擾亂市場秩序等犯罪,針對突出違法犯罪問題完善司法裁判規則、加大依法懲治力度。嚴懲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防止以汙染為代價發展,推動民營經濟組織發展方式轉型升級。 11.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準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力度,注重依法平衡保護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發揮仲裁與訴訟銜接機製作用,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推動「一函兩書」工作落實,引導企業規範用工,促推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持續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發布典型案例,支持和規範新就業形態發展。 12.依法審理涉消費糾紛案件。發布網絡消費典型案例,引導經營主體規範經營,促進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落實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制度,依法規制「知假買假」,既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又依法懲治違法索賠行為,保護經營者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依法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既依法支持預付式消費融資功能發揮,降低經營成本,促進投資,又依法打擊經營者「捲款跑路」、「霸王條款」、收款不退等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13.助力民營經濟組織安全「出海」。研究制定關於推進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健全訴訟和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著力發揮跨境商事調解職能,以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國際商事解紛機制,服務保障各類民營經濟組織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適時發布當事人約定管轄、選擇適用域外法的指導性案例。發布涉外商事審判報告和涉「一帶一路」建設典型案例,指導「走出去」企業積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引導其依法合規經營。 四、堅持嚴格公正司法,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合法權益 14.加強產權司法保護。依法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堅持全鏈條打擊,依法嚴厲懲處敲詐勒索、強迫交易、聚眾擾亂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等犯罪。研究出臺審理民刑交叉案件司法解釋,深入開展有關合同詐騙罪法律問題調研指導,在堅持嚴格依法公正審判的基礎上,嚴格區分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界限,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作為經濟犯罪處理。 15.規範處置涉案財產。準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範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工作的意見》,健全規範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工作機制,既充分利用刑事追贓退賠手段,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作為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又嚴格區分違法所得、其他涉案財物與合法財產,民營經濟組織財產與民營經濟組織經營者個人財產,涉案人財產與案外人財產,確保企業合法經營不受影響,個人合法權益、第三人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16.依法糾正涉企冤錯案件。依法再審糾正涉企冤錯案件,對限制人身自由強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實施嚴格審查。及時發布再審糾錯典型案例,堅決做到有錯必糾、依法糾錯。健全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工作檯帳,積極開展專項評查。加大上級法院提審和直接審理力度,完善指令異地法院再審制度,防止程序空轉。加強對指令再審、發回重審案件的跟蹤指導監督,著力提升裁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17.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人格權益。依法嚴懲網暴傷企違法行為,依法打擊侵犯民營經濟組織名譽權和經營者人格尊嚴、隱私權等犯罪。充分發揮人格權侵害禁令和行為保全制度功能,及時制止惡意詆毀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名譽等違法行為,積極發布典型案例和推送案例入庫,進一步發揮公正裁判示範引領作用。深化對涉及民營經濟組織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民營經濟組織經營者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等人格權益法律適用問題的研究,指導嚴格規範適用民法典人格權編。 五、健全公正司法體制機制,持續提升司法保障效能 18.完善多元解紛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多元化解機制。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範化建設,做實指導調解職能,促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商會調解、律師調解等行業專業調解,更好發揮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效能。深化信訪工作法治化要求,加強涉訴信訪化解工作。深化「總對總」機制建設,紮實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工作,密切與工商聯等單位配合,切實降低民營經濟組織解紛脫困成本。 19.持續優化訴訟服務。堅持立案登記制不動搖,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優化現場立案、網上立案和跨域立案等立體化、多元化服務。發揮先行調解、多元解紛機製作用,可以先行調解的案件,應通過相關工作機制開展好矛盾糾紛非訴解決、多元化解工作。加大起訴狀、答辯狀示範文本應用推廣力度,積極引導民營經濟組織使用示範文本、依法表達訴求,不斷提升各類經營主體應用示範文本便捷高效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的獲得感。 20.規範適用保全措施。依法穩慎開展訴訟保全工作,嚴禁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儘量採用「活封活扣」方式,減少對民營經濟合法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完善立案、審判與執行協調銜接機制,全面履行立案階段調解職能,及時向訴訟保全的當事人釋明調解高效快速化解糾紛優勢,引導當事人達成和解、實質解紛,做實「以保促調」、「以保促執」。依法審理涉訴訟保全賠償糾紛案件,明確追償規則,依法確認保全錯誤責任,引導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保全權利,懲治濫用訴權行為,防範因錯誤保全引發糾紛。 21.依法規範執行工作。規範財產調查,避免錯誤查封案外人財產。規範財產查封,嚴禁明顯超標的查封,優先選擇對被執行人生產生活影響較小且方便執行的財產執行。規範財產處置,對已查控到的財產依法及時啟動變價程序,依法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拍賣變賣過程中全面真實披露已查明的財產信息,符合一定條件情況下允許被執行人自行處置。規範強制措施和間接執行措施,採取罰款、拘留措施的,嚴格審批流程,依法規範適用;採取限制出境、信用懲戒、限制消費等措施的,應當嚴格審查被執行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出現解除情形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及時解除。 22.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嚴格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合理確定失信懲戒範圍和力度,要精準區分「失信」與「失能」,發揮失信懲戒分級分類及守信激勵作用,對存在輕微失信行為但積極糾正的經營主體,在徵得申請執行人同意的情況下暫不納入失信名單。對存在一般失信行為的失信主體可以給予寬限期,通過和解分期履行、兼併重組、引入第三方資金等方式盤活經營主體資產。積極運用失信懲戒寬限期、單次解禁等制度,促進被執行人積極履行裁判義務、雙方當事人執行和解,實現「雙贏、共贏」。建立失信等級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被執行人履行義務情況,每半年對其信用等級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暢通信用修復渠道,失信被執行人積極履行裁判義務或主動糾正失信行為的,人民法院及時幫助其修覆信用,出具證明材料,讓經營主體及時回歸正常生產經營軌道。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金融機構、市場監管等單位的銜接聯動,推動信用評級機構優化民營經濟組織的評級方法,推動修復結果互享互認,增加信用評級有效供給。 23.堅決糾治涉企審判執行中的突出問題。紮實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持續鞏固深化專項行動成果,切實以依法平等保護增強信心、以嚴格公正司法穩定預期,以善意文明司法激發活力。堅持「法定管轄為原則,指定管轄為例外」的基本原則,嚴防趨利性執法,堅決糾治對涉民營經濟案件擴張管轄、人為製造異地管轄。有力有效整治涉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不規範執行行為,最大限度減少執行措施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24.提升涉外審判效能。健全跨境訴訟便利機制,加快推進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涉外編的修改,進一步完善涉外管轄、送達等程序規則。完善域外法查明機制,建立高水平專業化的外國法律查明工作體系。探索建立小額涉外糾紛快審快辦機制,防止因訴訟影響中小微民營經濟組織生產經營。完善國際條約和慣例準確適用機制,健全仲裁裁決、民商事判決跨境承認和執行機制,加強審判監督指導,統一裁判尺度,切實提升涉外審判能力水平。進一步提高司法協助案件辦理質效,通過司法協助渠道幫助民營經濟組織更好維護海外合法權益。 25.加強普法宣傳。立足司法審判實際,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充分闡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法治保障作用和規範引導作用,切實做好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普法宣傳工作。強化以案釋法,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引領示範、教育警示作用,讓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看得懂、用得上」。 各級人民法院要把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落實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各審判業務部門要加強條線指導,充分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庫和法答網等平臺,做實審判監督指導。各地法院在審理涉及民營經濟相關案件時,要結合實際援引民營經濟促進法相關規定,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細化完善落實措施,確保務實管用、落地見效。要將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情況作為人民法院司法巡查的重要內容,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民營經濟促進法在司法審判工作中落實落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4628
31
2025-11-09 08:32
19875
73
2025-11-09 08:32
14873
39
2025-11-09 08:32
37158
39
2025-11-09 08:32
57164
28
2025-11-09 08:32
41387
52
2025-11-09 08:32
41697
98
2025-11-09 08:32
52936
12
2025-11-09 08:32
32916
12
2025-11-09 08:32
82345
24
2025-11-09 08:32
36925
62
2025-11-09 08:32
85137
36
2025-11-09 08:32
31726
13
2025-11-09 08:32
64195
73
2025-11-09 08:32
35249
64
2025-11-09 08:32
19742
42
2025-11-09 08:32
92371
82
2025-11-09 08:32
19652
95
2025-11-09 08:32
41268
54
2025-11-09 08:32
23754
57
2025-11-09 08:32
36982
15
2025-11-09 08:32
96574
52
2025-11-09 08:32
28697
41
2025-11-09 08:32
41679
92
2025-11-09 08:32
51894
19
2025-11-09 08:32
21538
86
2025-11-09 08:32
85214
12
2025-11-09 08:32
51967
23
2025-11-09 08:32
29736
61
2025-11-09 08:32
17435
63
2025-11-09 08:32
89127
56
2025-11-09 08:32
73914
16
2025-11-09 08:32
36714
69
2025-11-09 08:32
53924
85
2025-11-09 08:32
68497
51
2025-11-09 08:32
98562
39
2025-11-09 08:32
75963
92
2025-11-09 08:32
26478
19
2025-11-09 08:32
86437
76
2025-11-09 08:32
75328
92
2025-11-09 08:32
95743
63
2025-11-09 08:32
35489
17
2025-11-09 08:32
91257
37
2025-11-09 08:32
69847
67
2025-11-09 08:32
82549
39
2025-11-09 08:32
31287
47
2025-11-09 08:32
24761
26
2025-11-09 08:32
26158
84
2025-11-09 08:32
51673
38
2025-11-09 08:32
61573
15
2025-11-09 08:32
16574
75
2025-11-09 08:32
| 蜜唇直播app | 小k直播姬 |
| 春雨直播 | |
| 嫦娥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凤蝶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嗨球直播 | |
| 小蝌蚪app | 小蝌蚪app |
| 极速直播 | |
| 黄播 | 嫦娥直播 |
| 雨燕直播 | |
| 小狐狸直播 | 雨燕直播 |
| 祼女直播app | |
| 心跳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520直播 | |
| 九球直播 | 97播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绿茵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杏仁直播 | 美女直播 |
| 成人抖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