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8月9日電(胡豐盛)「這是我第3次來月亮灣沙灘,可以在海邊跟女兒一起挖沙趕海,也可以一家人坐著看電影、唱露天KTV,每次都有新的玩法。」8月8日,溫州市民應先生攜一家三口自駕來到浙江蒼南「168黃金海岸」的霧城月亮灣沙灘,享受暑期的清涼之旅。 在浙江省最南端,山海小城蒼南正成為熱門打卡地標。 有山、有海、有沙灘……在蒼南,自北向南綿延168.8公裡的海岸公路,就像一條珍珠項鍊,串起一個個金色沙灘、島礁怪石、漁村古寨和海防遺址,孕育出衝浪、摩旅、露營等戶外消費新業態。 這裡不僅擁有浙江最長的自然岸線,藍色海水全年也在200天以上。 「兩岸青山和天然沙灘形成『U』型,再加上細膩潔淨的金沙、清澈碧藍的海水,使得月亮沙灘成為天然的『海濱浴場』。」霧城月亮灣沙灘的迪門餐吧主理人溫積統說,今年5月,自己打造的「日咖夜酒」業態,一經開業就廣受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當地統計,2025年五一假期,霧城月亮灣沙灘共接待遊客58490人次,同比增長269.5%;實現旅遊收入31.9萬元,同比增長237.6%,旅遊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8月8日,浙江溫州蒼南,霧城月亮灣沙灘。胡豐盛 攝 「但在過去,月亮灣沙灘業態較為單一,主要依賴簡單的海灘觀光。再加上農戶雜物堆積,遊客停留時間短,遊玩項目少。」蒼南縣馬站鎮漁寮共富委常務副主任林毅說,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早年間,這裡沒有一條完整的公路,再加上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落後,當地居民主要依賴漁業為生。 為解決發展痛點,蒼南決定用一條環海公路,將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觀串珠成鏈。2023年,「168黃金海岸」實現全線貫通之後,被網友稱為「浙南最美海岸公路」,遊客可以沿著海岸公路打卡31個天然沙灘、84個天然海島以及約97平方公裡的灘涂。 道路相連,景區相通是第一步。蒼南還注重旅遊產業的「吸睛養眼」和「運營前置」,邀請阿那亞孤獨圖書館的設計者董功來設計營地驛站,先後對接華正文旅、大樂之野、自然造物等30餘家文旅企業或者頭部主理人。精細化運營下,一個個觀光平臺、牛棚荒地、廢棄工廠等閒置資源開始變廢為寶——與中石化聯合改造的儲油罐成為溫州最「卷」書屋;廢棄牛棚搖身一變成為日銷售額2萬元、極具現代感的無盡藍咖啡館。 人氣越來越旺,新的業態也遍地開花。在月亮灣沙灘,周邊餐飲店同比增加近5成,民宿數量由45家增至80餘家,形成「一房難求」的市場熱度。在海螺灣衝浪基地,遊客白天可以體驗沙灘車、槳板、皮划艇等各類海濱玩樂項目,晚上還可以喝著啤酒觀看燈光秀或現場樂隊表演。 憑藉得天獨厚的環境和豐富的旅遊業態,蒼南「168黃金海岸」不僅成了眾多長三角地區年輕遊客度過周末的好去處,還成為滑翔傘、沙灘排球、帆船錦標賽等賽事活動的熱門舉辦地。今年3月,當地聯合蒼南籍製片人許一頂打造的首部電影《多幸運遇見你》吸引近200萬名觀眾走進影院。2024年,蒼南接待旅遊人數2138.21萬人次,同比增長11.28%,文旅產業激發出無限潛力。(完)
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流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長江、黃河的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母親河重現生機、活力。 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長江流域湖北鄂州梁子湖畔,夜幕降臨,上百萬隻螢火蟲,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 付新華帶領的團隊已經連續20年監測螢火蟲的遷徙與生存狀況。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付新華:近五年來珍稀的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在擴大。因為這些水棲螢火蟲只能生活在Ⅰ類水裡面,所以這也能直接地反映出來我們的水環境在變好。 研究團隊的高感光監測儀和AI追蹤識別技術,記錄下了長江中下遊十多個水棲螢火蟲種群的「足跡」:自2016年起,對水環境最為敏感的一類水棲螢火蟲,種群規模持續擴大,十年間,數量增長了10倍以上。 而在萬米高空中,遙感衛星也感知著螢火蟲周邊長江水質十年間的變化。 這是2015年4月拍攝於湖北鹹寧段長江幹支流的遙感衛星影像,黃色越深表示主要汙染物總磷的濃度越高; 而這是今年4月同一江段的影像,顏色已由黃轉青,表明總磷濃度大幅下降。 十年間,長江流域近萬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汙染源減少的同時,監管排汙口的「天網」越織越密。 截至2024年底,長江經濟帶累計排查了14萬公裡河湖岸線,查出入河排汙口18萬餘個,整治完成率約90%。 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黃河2024年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從水系密布的長江流域往北,與長江同源共生的黃河,十年間也經歷著生態的蛻變。 今年夏天,黃河中遊的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利樞紐聯合進行了第30次調水調沙作業。 在小浪底水庫上遊的潼關水文站,在線光電測沙儀用光線穿透黃河水,感知著其中泥沙含量的變化。我們發現:這裡流過的每立方米黃河水中,泥沙含量從多年平均值27.5公斤(1952年—2020年)減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而黃河泥沙逐年減少的關鍵,就在黃土高原。 從高空俯瞰黃土高原溝壑,我們看到了為攔截洪水、泥沙而建的淤地壩。如今,黃河流域已有5.83萬座淤地壩,累計攔沙74億噸。2024年,黃河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當長江入海口的衛星影像褪去昔日的渾濁;當黃河三角洲蛻變成群鳥翔集的生態樂園——母親河的煥新重生,不僅讓流域居民共享生態福祉,更鑄就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綠色脊梁」!(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9512
21
2025-11-13 15:30
81456
34
2025-11-13 15:30
48936
76
2025-11-13 15:30
12873
98
2025-11-13 15:30
45218
21
2025-11-13 15:30
28631
85
2025-11-13 15:30
89514
17
2025-11-13 15:30
87162
19
2025-11-13 15:30
18572
41
2025-11-13 15:30
26378
35
2025-11-13 15:30
14287
73
2025-11-13 15:30
75698
76
2025-11-13 15:30
12693
26
2025-11-13 15:30
47398
23
2025-11-13 15:30
48369
54
2025-11-13 15:30
24197
54
2025-11-13 15:30
98514
15
2025-11-13 15:30
27193
46
2025-11-13 15:30
72193
43
2025-11-13 15:30
83146
92
2025-11-13 15:30
95862
75
2025-11-13 15:30
74951
73
2025-11-13 15:30
52961
34
2025-11-13 15:30
72986
17
2025-11-13 15:30
56941
34
2025-11-13 15:30
93162
18
2025-11-13 15:30
13764
34
2025-11-13 15:30
45916
65
2025-11-13 15:30
45982
81
2025-11-13 15:30
78915
72
2025-11-13 15:30
98175
53
2025-11-13 15:30
72481
58
2025-11-13 15:30
32598
48
2025-11-13 15:30
36529
94
2025-11-13 15:30
46273
59
2025-11-13 15:30
72486
69
2025-11-13 15:30
84732
25
2025-11-13 15:30
35184
47
2025-11-13 15:30
89746
27
2025-11-13 15:30
48512
31
2025-11-13 15:30
27156
36
2025-11-13 15:30
19325
76
2025-11-13 15:30
91835
85
2025-11-13 15:30
67953
92
2025-11-13 15:30
74159
57
2025-11-13 15:30
17683
54
2025-11-13 15:30
15429
54
2025-11-13 15:30
45136
37
2025-11-13 15:30
29641
47
2025-11-13 15:30
31586
83
2025-11-13 15:30
49562
52
2025-11-13 15:30
78359
32
2025-11-13 15:30
| 打开b站看直播 | 蜜疯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色花堂直播 | 杏仁直播 |
| 阴桃直播 | |
| 奇秀直播 | 魅影9.1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嗨球直播 | 花间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仙凡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青柠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秀色直播 | 魅影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零点直播 | 比心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茄子直播 | 水仙直播 |
| 牡丹直播 | |
| 月夜直播 | 柚子直播 |
| 金桔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