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1日下午,2025愛丁堡藝術節「聚焦中國(China Focus)」暨「魅力上海」推介會在英國愛丁堡舉辦。7月30日至8月25日,9部中國原創作品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呈現37場演出。9部作品內容橫跨傳統文本、哲學思考、環境議題與AI技術,創作形式更融合戲曲、舞劇、皮影、街舞、多媒體等多種手法,向世界展現出立體、多元、創新的當代中國文藝面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鄭明勳、劉曉禹、阿爾布萊希特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歐洲之旅》受邀登上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舞臺,展現國家級院團高水準演繹。在愛丁堡藝穗節,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舞劇《淨境》以傣族「魚舞」為靈感,結合海洋生態主題與東方意象創新表達環保理念;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舞劇《借東風》融合街舞與中國古典美學,呈現富有東方哲思的身體表達;中國煤礦文工團舞臺劇《廣陵絕響》以「竹林七賢」為題材,融合音樂與戲劇探索信仰與自由;中央戲劇學院的《莊周夢蝶》以莊子哲學為核心,融合非遺元素與當代實驗;湖南省歌舞劇院新民樂音樂會《千裡瀟湘》依託湖湘文化,融合民族音樂與當代表達;QFunTheater兒童實驗劇團戲劇《詩經海海》將《詩經》章法與戲劇結構結合,探索青少年藝術教育;程雨陽&旁觀身體劇場肢體劇《山海浮生|在野&八荒祭》以東方哲學為底色,跨媒介構建融合自然、身體與精神的沉浸式空間;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舞劇《人格畫廊4.0》以國標舞為基礎,融合人工智慧與中式美學,探索觀演互動新可能。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靳東、上海戲劇學院副校長聶偉、湖南省歌舞劇院新民樂音樂會《千裡瀟湘》英國巡演總執行Everett Jenkins等出席推介會。會上,上海戲劇學院分享了「網絡共生」的藝術創演理念,強調通過全球合作網絡、AI技術創新和傳統藝術轉譯,持續推動中國表演藝術走向國際舞臺。入選「聚焦中國」作品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標誌性品牌,「聚焦中國」依託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與藝穗節兩大全球頂級平臺,持續推動中國原創作品登上國際主流舞臺。自2017年首秀至今,已有35部涵蓋話劇、舞劇、音樂劇等形式的中國佳作通過該項目走向世界。今年已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第五度組織劇目赴愛丁堡集中推介,此次入選的9部作品一如既往向全球觀眾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當下中國青少年看大千世界的獨特視角,以及中國青年藝術家們在藝術表達形式上的先鋒探索。參與「聚焦中國」的中國藝術家在街頭演出作為中英戲劇文化的橋梁,「聚焦中國」系列活動不斷增進中英兩國政府間、機構間、產業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優秀原創作品在國際主流舞臺的「能見度」。英國商業貿易部創意產業全球負責人尼爾·森普(Neil Semple)表示,創意產業是英中合作的關鍵領域。中國表演藝術的蓬勃創新力,為兩國舞臺藝術合作開闢了新空間。在「聚焦中國」系列活動演出期間,「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同步啟動。項目海報集中亮相愛丁堡重要街區及演出場地,呈現一系列上海都市文旅IP。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副總裁唐穎琪表示,「聚焦中國」自2017年啟動以來,攜手愛丁堡兩大世界級藝術平臺,已成為展示中國當代表演藝術成果、推動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始終致力於以藝術為紐帶連接世界,誠邀全球藝術機構、藝術家和媒體於十月齊聚上海,共賞多元藝術風採,感知中國文化魅力。2025愛丁堡藝術節「聚焦中國」項目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及中國駐愛丁堡總領事館的支持下,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上海城世品牌發展中心協辦。
正值暑期,「帶娃」旅遊旺季,一個工作日的上午10點左右,中華藝術宮內遊人如織。許多遊客頂著盛夏烈日而來,默契地湧向一樓德化白瓷展廳,只為一睹「中國白」的魅力。7月18日,「萬象本色——『中國白·德化瓷』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素白瓷光」席捲上海,已吸引超33萬觀眾。7月27日,中華藝術宮單日接待觀眾達23270人次,創十年來新紀錄。展廳入口,人流如織。阮佳雯 攝《神話》展櫃前,許多人拍攝「玉漱公主」。阮佳雯 攝德化白瓷,福建德化特產,它的製作技藝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白度好、光澤度高、釉色純淨溫潤,法國人讚美明代德化白瓷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2006年,德化白瓷的傳統燒制技藝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暑期大展雲集,「神仙打架」的情況下,白瓷展突出重圍的「流量密碼」是什麼?白瓷展成滬上暑期頂流「請往裡面走。」工作人員略帶沙啞的聲音在密集的人流中時隱時現,「看『玉漱公主』在這裡排隊!」中午12點,展廳內源源不斷湧入新的遊客,入口處已經開始限流。「還好今天是工作日,等個兩分鐘就能進去了。」排隊入場時,一位觀眾告訴記者,「周末估計就要等很久。」步入展廳,不少遊客駐足《世博和鼎》展品前,「鼎上面還掛了個海寶,上海人的共同記憶。」遊客黃女士會心一笑,「聯想到我家戶口本上蓋的『海寶』印章了。」《世博和鼎》是2010年世博會福建館的鎮館之寶,高129釐米、直徑72釐米,由德化瓷大師陳仁海製作,瓷鼎裝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浮雕,百朵瓷花綻放其上,寓意「萬物和諧共生」。《世博和鼎》。阮佳雯 攝從山東來滬旅遊的王女士表示,「『鼎』太精緻了,令人震撼。」《世博和鼎》的「震撼開場」,讓王女士對接下來的展品好奇心拉滿,「我打算去排隊看『玉漱公主』,親眼看一看到底有多精細。」《神話》是當之無愧的頂流展品,等待觀看的隊伍安靜蜿蜒,快要排到展廳入口。「午休時間太短,排了『玉漱公主』,就看不了別的展品。」在附近工作,趁午休來打卡的李女士有些遺憾,「不過我把手機交給了同行的朋友,希望她能近距離幫我拍下『一線畫面』。」《神話》。阮佳雯 攝「預想過白瓷展會受歡迎,但這次的火爆程度還是超出預期。」策展人項苙蘋坦言。在她看來,暑期人流是契機,而白瓷本身的魅力是核心。「瓷器刻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裡,英文名『china』就是印證。這種親近感是與生俱來的。尤其在快節奏的當下,這種沉靜的、穿越時光的美,反而能夠走進人們的內心深處。」打開白瓷展的N種方式當「老手藝」遇見當代觀眾,觀展方式呈現出豐富的可能性。社交平臺上,一條「與玉漱公主古今對話」的打卡帖引發關注。照片裡,身著白色古裝的女孩站在白瓷《神話》展櫃前,與「玉漱公主」相似的扮相仿佛穿越千年,評論紛紛表示,「好像前世今生同框!」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不少觀眾身穿唐制、宋制漢服與展品「同框」拍照。對此,項苙蘋表示十分欣喜,「觀眾主動參與創作,讓展覽有了新生命。」更讓她感觸的,是觀眾開放的審美視角。「他們既欣賞經典的『老手藝』,也對實驗性作品充滿好奇。比如那件用精細白瓷工藝塑造的《盛世饅頭》,讓日常食物變成一件藝術作品,就因為這種有趣的反差,成了許多觀眾熱議的焦點。」《盛世饅頭》。阮佳雯 攝白瓷展還能怎麼「玩」?展廳內的一處區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百家姓」與白瓷的結合成了「留客神器」。陶女士正仰頭尋找自己的姓氏,「我女兒姓卞,我找到了女兒的姓,現在正在找『陶』姓。」百家姓系列。阮佳雯 攝項苙蘋告訴記者,這一處區域其實是精心布局的,是三重時空的碰撞對話,「當你站在這裡,中間是現代感十足的『百家姓』系列,帶給觀眾互動性很強的體驗,導向實驗性探索的『未來可器』廳;右側是銜接『盛世鼎新』板塊的經典風格的佛像,展現當下大師的傳承與創新;而走道左側展櫃裡,陳列著『歷史鉤沉』板塊的古代珍品,講述技藝的源流。」她強調,「這個空間雖小,卻像一條紐帶,將歷史的厚重、當下的創造與未來的探索自然地串聯起來。觀眾走過這裡,能直觀感受到德化白瓷從傳統中走來,在當代綻放的完整脈絡。」展覽的「未來可器」板塊以當代性探索風格為主,布局接近「白盒子」模式(一種藝術展覽模式),以白色牆壁、中性空間和充足光線為核心特徵,項苙蘋介紹,「展廳的動線是不確定的,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觀展,象徵著每個人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各人探索路線的不同。」策展的精心設計,與觀眾不斷湧現的靈感,共同塑造了「打開」白瓷展的N種方式。匠心與天工的對話許瑞峰的作品《玄》,吸引了觀眾何先生的目光,「它是像飄帶一樣螺旋上升的花瓶,中間的鏤空是怎麼做到的呢?感覺是項很困難的『大工程』。」輕盈靈動的「飄帶」,是許氏瓷塑的創新點之一。「招牌」背後,是極致的匠人精神。德化瓷土細膩柔軟,燒制時極易變形,而《玄》對內部支撐結構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個弧度、每個支點都要反覆調試,還要確保高溫下支撐物不與瓷體粘連。任何環節失誤,都可能前功盡棄。《玄》。圖源 網絡《極彩·如願多寶佛》則是一件融合多種工藝的作品,製作者連紫華首創頂級象牙瓷與唐卡礦物顏料彩繪、珠寶鑲嵌工藝的「混搭」。「上千個鑲嵌孔,是在燒制前就預留好的,一個個測算尺寸,然後打孔。但瓷器燒成時會收縮20%左右,孔洞會變形,導致寶石無法嵌入。」面對難題,藝術家選擇最樸實的辦法:手持細小的工具,逐一手工打磨調整每個孔洞。這種精細到毫釐間的執著,刻在德化白瓷的文脈基因裡,是技藝得以長久傳承的根基。《極彩·如願多寶佛》。阮佳雯 攝當記者詢問對展廳內哪件展品印象最深刻時,李女士沉吟片刻,「有一具流淚的佛像,淚痕是兩道開裂的口子,我覺得這件展品非常特別。」《悲憐眾生》。阮佳雯 攝項苙蘋揭秘,那兩道「淚痕」,其實是自然開裂而成,完全在製作者的意料之外。「這不是雕刻的痕跡。是燒制過程中,瓷胎自然開裂形成的紋理。」這種不可控的開裂現象,是人力無法設計的「天工」。特別的是,這件作品誕生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年份。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自然開裂形成的兩道淚痕承載了深厚的情感共鳴。這件展品,名為《悲憐眾生》。白瓷最終呈現出的美麗,並非完全能由人力所掌控。匠人可以塑造泥土,卻無法預知窯中的變化。這種「人作一半,天作一半」的特性,反而賦予了瓷器獨特的生命力。近期,中華藝術宮將推出「萬象瓷光·大師講堂」系列公教活動。8月16日,《極彩·如願多寶佛》的作者連紫華將在中華藝術宮與策展人項苙蘋展開藝術對談,此次對談圍繞展覽的三大敘事空間,帶領觀眾穿梭於德化瓷的歷史長河,探尋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傳承。同時,探討德化瓷在實驗性探索方面的創新與突破,感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後續場次中,連德理、陳仁海、李璋高等白瓷藝術名家也將陸續登場,帶觀眾洞穿器物表象,系統了解德化瓷的藝術演進脈絡。白瓷展成為今夏「頂流」之一併非偶然,其背後的「流量密碼」,是由時間與耐心淬鍊出的美,是對技藝的堅守與對意外的接納。在快節奏的時代,這縷「中國白」承載的文化根脈,依然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2681
37
2025-11-13 12:30
71386
49
2025-11-13 12:30
82596
38
2025-11-13 12:30
16984
65
2025-11-13 12:30
15729
17
2025-11-13 12:30
78924
29
2025-11-13 12:30
13659
45
2025-11-13 12:30
59123
18
2025-11-13 12:30
24783
34
2025-11-13 12:30
75241
58
2025-11-13 12:30
79564
24
2025-11-13 12:30
16783
86
2025-11-13 12:30
51486
28
2025-11-13 12:30
24861
94
2025-11-13 12:30
45736
28
2025-11-13 12:30
73142
78
2025-11-13 12:30
86175
39
2025-11-13 12:30
26981
36
2025-11-13 12:30
67248
59
2025-11-13 12:30
93584
37
2025-11-13 12:30
27318
37
2025-11-13 12:30
39168
49
2025-11-13 12:30
37819
14
2025-11-13 12:30
46381
59
2025-11-13 12:30
98241
13
2025-11-13 12:30
56739
59
2025-11-13 12:30
49723
92
2025-11-13 12:30
74958
81
2025-11-13 12:30
79351
47
2025-11-13 12:30
26951
67
2025-11-13 12:30
58693
78
2025-11-13 12:30
71482
98
2025-11-13 12:30
74682
72
2025-11-13 12:30
76219
75
2025-11-13 12:30
49126
54
2025-11-13 12:30
62874
92
2025-11-13 12:30
28749
89
2025-11-13 12:30
95324
51
2025-11-13 12:30
16354
69
2025-11-13 12:30
73629
53
2025-11-13 12:30
49621
24
2025-11-13 12:30
52873
68
2025-11-13 12:30
98614
29
2025-11-13 12:30
78641
16
2025-11-13 12:30
94386
49
2025-11-13 12:30
19436
57
2025-11-13 12:30
32486
85
2025-11-13 12:30
19487
69
2025-11-13 12:30
72513
35
2025-11-13 12:30
43951
26
2025-11-13 12:30
71589
16
2025-11-13 12:30
62178
43
2025-11-13 12:30
96123
34
2025-11-13 12:30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心跳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鲍鱼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夜月视频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雪梨直播 | |
| 飞速直播 | 蜜桃app |
| 樱花直播nba | |
| 婬色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杏爱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小妲己直播 | |
| 97播播 | 小蝌蚪app |
| 秀色直播 | |
| 蜜糖直播 | 月神直播 |
| 免费直播 | |
| 免费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橙色直播 | |
| 桃花直播 | 美女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