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8日電 (阿琳娜 胡浪任 欣悅)「謝謝每月給我寄來校報,使我了解母校的情況。看到母校興旺發達,心中很是高興。」96歲高齡的交大校友——電機系1952屆畢業生張洪森的來信,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母校的思念和對母校發展的祝福,還提到了辦好《西安交大報》的建議,流露出的真摯感情讓人心生感動。 張洪森1929年7月出生於上海,他自小便對電器電訊懷有濃厚興趣,懷著對交大電機系的景仰,他報考了交通大學並被錄取。 在交大電機系學習時,張洪森接受了系統且先進的專業知識教育,不少老師的創新性授課方式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教授的「啟發式」教學類似於如今的「翻轉課堂」,先預習後聽課以及用英文答辯的學習方式給彼時年輕的張洪森以莫大的眼界開闊;張煦院士當時教授長途通信課,他深入淺出地講授課程發展前沿的方式讓學生受益匪淺。除此之外,張洪森還對張鍾俊院士、趙富鑫教授、蔣大宗教授等師長念念不忘。他感慨道:「交大對我而言是立業之本,培養我獲得知識和本領,是親愛的母校,飲水思源,決不忘本。」 在信中,張洪森提及了很多自己的同班同學,表示很掛念同學們。由於在校時擔任副班長,畢業後又成為班級校友會負責人,他長期與同學們保持密切聯繫,始終關注大家的發展,並對老同學的成就如數家珍。不過提及自己,老先生謙虛地說:「他們(其他同學)貢獻比我大得多,我得向他們學習!」 2004年張洪森(前排左一)在西安交大參加108周年校慶。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交大電機系的學習時光,不僅賦予了張洪森紮實的專業知識,也培養了他嚴謹認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張洪森自豪地說:「回憶這一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與母校對我的培養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打下了工作能力的基礎,能夠為祖國作貢獻、為母校增光添彩。」 在給校報編輯部的來信中,張洪森提到了馮若渠、錢慰宗等本班同學隨校西遷的動人故事。「他們服從組織需要的精神令我敬佩!」在張洪森的心中,西遷精神是可貴的,這種精神跨越時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勇挑重擔、砥礪前行,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西部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我常常在校報中看到弘揚西遷精神的稿件,十分感動。」張洪森說。 張洪森曾在交大西遷後兩次到訪西安交大,一次是2004年參加學校108周年校慶活動,而另一次是在2013年與同屆校友一起向學校捐贈「礪志石」並參加落成儀式。他說:「學校發生了很大變化,規模擴大了,設施現代化了,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改善了,成果纍纍令人興奮,我打心底裡為母校感到自豪。」 「希望交大青年學子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德才兼備為人民服務的人;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養成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在奮鬥中磨礪成果;堅持創新精神,滿足祖國和人民越來越高的要求;秉承團隊協作觀念,聚集力量為祖國作貢獻。」張洪森寄語交大學子。(完)
夏日的杭州白馬湖畔,綠樹蔥鬱,蟬鳴陣陣。這裡有一座特別的「村子」——中國網絡作家村。推開展廳大門,《開端》《萌妻食神》《天聖令》等一排網文圈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封面率先與客人見面,它們都出自這個村「村民」的手筆。 這裡是浙江網文產業的大本營。自2017年成立以來,中國網絡作家村已匯聚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蔣勝男等325位頂尖作家,孵化出300餘部網絡文學代表作。 浙江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實施20年,類似的文化產業發展案例不在少數。2023年,浙江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3.2%增長至7.2%,文化的力量正通過產業方式聚能增效,成為之江大地上奔湧的經濟活水。 文化產業「出海」 90後作家王譽蓉是中國網絡作家村「村民」之一。她創作的《愛情已到,請籤收》《華妃墓》《上元歡》等暢銷作品不僅全網點擊破百億,部分作品還有望在海外發行。 作為全國首個「國字號」網絡文學產業平臺,中國網絡作家村提供「網絡文學IP直通車」服務,在作品創作、項目孵化、宣傳推廣、版權交易、作品改編、影視動漫遊戲衍生開發等環節提供一站式服務。中國網絡作家村運營總經理沈榮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作家村的核心使命是挖掘好作者、構建好平臺,讓作品轉化為產品,讓作家成為企業家。」 說起浙江文化產業,橫店是金字招牌。橫店位於浙江東陽,既無山水之奇,也無交通之便,更無文化之勝。近30年光影逐夢,靠著敢想敢幹,「無中生有」一座「東方好萊塢」。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是橫店?答案是:宏大的基地、完整的配套和真正懂影視的政府。 2004年4月,全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浙江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正式掛牌,率先從財政、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對入區影視企業進行專項扶持。 導演只要帶幾個主演,群演、服化道、吃住等配套完全可以在橫店解決,真正實現「拿著劇本來,帶著片子走」。 來自全國甚至海外的大量群眾演員,是橫店的「生力軍」。2016年,浙江省文聯、浙江省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扶持「橫漂」發展的若干意見》。如今,所有懷著夢想來的「橫漂」到達橫店,第一站是去演員公會註冊,從而獲得生產安全、群演工傷保險、未成年演藝人員權益保護、群眾演員職稱評定等支持。東陽市還成立全國首個影視業法治中心,重拳打擊偷拍代拍、盜版侵權等影視行業發展亂象。 近年來,橫店投資30億元,建成29個高科技攝影棚,其中一座是全球最大的單體攝影棚。依靠虛擬拍攝技術,可以實現「後期前置」,提高拍攝效率,能為劇組減少近40%的製作周期,節約50%左右的製作成本。 在「影視出海」上,東陽市也積極發揮優勢、先行先試,走在了全國前列。如今,「橫產」影視作品已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銷售收入達165.19億元,相較20年前,增長了445倍。 橫店的成功並非個例。浙江省持續推動文化產業促進工程走深走實,歷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數量穩居前列,全省規上民營文化企業達5900多家,佔全部規上文化企業數量的87%。 近年來,浙江省著力推動網文、網劇、網遊,文化「新三樣」出海。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支持優秀文化走出去,推動國潮精品、影視出版、文創動漫等優質產品出海。 在浙江紹興上虞的曹娥江畔,與城區隔江相望的e遊小鎮正匯聚起以遊戲、動漫為主的諸多文化產業公司,盛趣遊戲就是其中之一。 盛趣遊戲的前身是中國網路遊戲行業的開創者盛大遊戲,多年來推出《熱血傳奇》《傳奇世界》《龍之谷》等多個經典遊戲IP。「如今我們正致力於經典IP的再造工作。」盛趣遊戲公共事務副總裁王振勇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公司正在整合博物館資源,希望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互動體驗,「我們還計劃與e遊小鎮一起打造遊戲出海平臺,讓更多帶著中國基因的好玩遊戲走出去」。 文化賦能文旅產業,「叫好叫座」 哨聲、鼓聲、加油聲……2025年7月29日晚,第三屆西施「村BA」總決賽在浙江省諸暨市西施籃球中心打響。 應店街鎮仕坂塢村球員與陶朱街道三都社區球員互不相讓。伴隨著每次投籃,一陣陣助威的聲浪從觀眾席中傳來。球場上的火熱還延伸到球場外諸暨旅遊市場的火爆。 歷經兩屆培育,這個草根賽事已成為現象級IP,不僅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回鄉參賽,還成為諸暨城鄉振興、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依託賽事創新打造的「超級周末」,讓遊客實現了白天遊玩、晚上看賽,把「村BA」的流量變為實實在在的銷量。 浙江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實施20年以來,特色文化活動正在浙江鄉村不斷湧現,吸引眼球的,不僅有「村BA」,還有村晚、村越(越劇——記者注)。 每到年底,麗水市慶元縣月山村的村晚都會吸引不少遊客。舞臺亮起,鼓聲奏響,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總能讓遊客眼前一亮。「最大的感受就是老中青三代共同來享受這臺晚會,鄉土文化和流行文化碰撞與融合。」一位外地的遊客看完演出說。 據了解,目前麗水市1662個景區村已開展村晚運營探索,著手建立遊客點單、公司派單、村民接單、社會評單的市場化運作體系,每年實現「村晚紅利」15億元以上。慶元縣月山村的鄉村春晚還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標配。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深刻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 浙江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實施20年以來,在文化的加持下,旅遊產業不斷發展。如今,浙江省擁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閒街區、全域旅遊示範區、世界最佳旅遊鄉村等數量居全國前列。 文化人才為產業提供動能 最近,為了迎接即將舉行的第十六屆浙江省戲劇大賽,鮑陳熱和她的同事一直在「備戰」。 「我們在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還開展了常態化駐場演出,每個雙休日都會開展免費公開展演。」鮑陳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2005年,停演近30年的台州亂彈以「民辦公助」的方式重新組建劇團。剛畢業的鮑陳熱在老師的鼓勵下加入該劇團,之後入選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多個人才項目。 歷經多年發展,台州亂彈重新煥發光彩。由鮑陳熱領銜主演的原創劇目《戚繼光》《我的大陳島》《我的芳林村》《追星者》先後4次獻演國家大劇院、8次出國演出。今年她在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中成功摘得梅花獎。 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浙江持之以恆推進文化人才工程,實施高層次領軍人才「文杰行動」、青年人才「文新行動」、人才生態涵養「文優行動」,全省入選省級以上人才項目的文化人才共1000餘人次,累計支持培育「六新」青年文化人才培養項目等各類青年文化人才5300餘人,並湧現出許江、麥家、茅威濤等一大批文化界優秀人才,形成了高水平文化人才嚮往浙江、集聚浙江的新局面。 7月31日,2025年「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在杭州結束。令人振奮的是,多位初露鋒芒的00後新銳演員憑著紮實的功底躋身決賽,展現了浙江戲曲藝術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蓬勃生機。 20年來,浙江積極實施「文化陣地」工程。各地也積極探索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的新路徑新方法,湧現出了定向委託培訓鄉鎮文化員、嘉興的文化「兩員」制(文化下派員、文化專職管理員)、蕭山的「文化管家」等一批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的創新經驗。 2025年7月28日,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在文化建設「八項工程」實施20年省委座談會上說:「20年來我們牢記『把文化的力量融入於經濟發展之中』的殷殷囑託,持之以恆推進文化產業促進工程,加快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推進文化與科技、旅遊等深度融合,形成了文化全面融入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蔣雨彤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3215
54
2025-11-14 03:09
68913
64
2025-11-14 03:09
12648
67
2025-11-14 03:09
24987
31
2025-11-14 03:09
97526
74
2025-11-14 03:09
12963
32
2025-11-14 03:09
19784
64
2025-11-14 03:09
18269
67
2025-11-14 03:09
92178
72
2025-11-14 03:09
45829
54
2025-11-14 03:09
58934
12
2025-11-14 03:09
69324
17
2025-11-14 03:09
86125
37
2025-11-14 03:09
75634
78
2025-11-14 03:09
68249
73
2025-11-14 03:09
54893
35
2025-11-14 03:09
31478
14
2025-11-14 03:09
84361
15
2025-11-14 03:09
67485
59
2025-11-14 03:09
56879
87
2025-11-14 03:09
61279
54
2025-11-14 03:09
93821
46
2025-11-14 03:09
23841
93
2025-11-14 03:09
58621
41
2025-11-14 03:09
53476
72
2025-11-14 03:09
64127
31
2025-11-14 03:09
86179
84
2025-11-14 03:09
35148
91
2025-11-14 03:09
75234
79
2025-11-14 03:09
47831
57
2025-11-14 03:09
18729
43
2025-11-14 03:09
15649
23
2025-11-14 03:09
78495
56
2025-11-14 03:09
85932
42
2025-11-14 03:09
85326
17
2025-11-14 03:09
83569
68
2025-11-14 03:09
31784
52
2025-11-14 03:09
34562
32
2025-11-14 03:09
28137
52
2025-11-14 03:09
67193
15
2025-11-14 03:09
76214
79
2025-11-14 03:09
74235
79
2025-11-14 03:09
34259
67
2025-11-14 03:09
42367
76
2025-11-14 03:09
38976
73
2025-11-14 03:09
97862
29
2025-11-14 03:09
64583
31
2025-11-14 03:09
69143
64
2025-11-14 03:09
48732
76
2025-11-14 03:09
46921
43
2025-11-14 03:09
24185
64
2025-11-14 03:09
| 小k直播姬 | 花儿直播 |
| 魅影直播视频 | |
| 黄瓜直播 | 大鱼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绿茵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 彼岸直播 | |
| 黑白直播体育 | 小妲己直播 |
| 桃花app | |
| 蜜桃直播 | 零点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大鱼直播 | 柠檬直播 |
| 趣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四季直播 | |
| 奇秀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优直播 | |
| 九球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樱花直播nba | |
| 百丽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魅影5.3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