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調查丨無門臉兒、無資質、無底線 違規水光針竟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水光針憑藉「微創變美」的特點,成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但記者發現,個別正規醫美機構違規將械二類水光產品用於注射;一些沒有注射資質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在這個暑期裡公然提供代打服務;在部分化妝品批發市場,違禁的水光針劑、麻貼等產品,正通過各種渠道流向市場。 廣東韓妃整形外科醫院 從顧問到院長刻意混淆「械字號」概念 矇騙記者注射絲麗516動能素水光產品 《財經調查》記者根據消費者給出的線索,來到位於廣州市的廣東韓妃整形外科醫院。 這家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美機構在大眾點評上發布了一款售價僅為228元,明確標註「醫用械字號」的「絲麗516動能素」水光產品。 記者進店諮詢,顧問向記者介紹說,注射進皮膚的水光針劑,生產過程更加嚴格,一定是「械字號」,就算記者明確問到這款「絲麗516動能素」究竟是第幾類醫療器械,顧問依然強調,只要是「械字號」就可以放心注射。 記者又見到了這家醫院的院長,並再次詢問這款水光產品的批號,站在一旁的顧問用同樣的說辭忽悠記者,院長只點頭默許,卻不發一言。直到顧問建議儘快進入敷麻環節,院長才張口催促進行下一環節。 這家廣東韓妃整形外科醫院使用的麻醉劑是一張標記為「元泰婧皮膚抑菌液」的面膜,這款面膜並不是國家批准使用的表皮麻藥,主要有效成分中卻有國家嚴格管制的麻醉成分「三甲卡因」。 在檢驗水光針注射劑真偽的環節,記者按照瓶身上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編號登上藥監局官網進行查驗,發現這款「絲麗516動能素」只是械二批號,並不能用於水光針注射。 就連這家醫院的護士也矇騙記者,稱這款械二產品是可以放心注射的。 姬妍兮醫療美容診所 執業醫師裝傻充愣 違規注射械二類麗駐蘭黑盒水光產品 記者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線索又來到一家名為姬妍兮醫療美容診所的正規醫美機構。 這家機構正在大力宣傳一款在小紅書上走紅的「麗駐蘭」水光產品。 進入諮詢室,顧問身後的桌上就放著麗駐蘭黑盒,根據盒上的批號,記者查詢到此款水光產品也只是第二類醫療器械,同樣不能用於注射。然而這家機構卻給不少消費者違規注射過這款產品。 記者向操作這項手術的執業醫師餘醫生拋出直指合規性的問題,究竟打多深?餘醫生迅速警覺。 餘醫生向記者承諾,注射麗駐蘭黑盒水光產品的全過程合法合規。 記者進入體驗環節,同樣被護士貼上了一張「泊放」牌醫用退熱貼,沒過多久,唇周完全麻木。 在驗真環節,記者再次按照包裝上的批號上藥監局官網進行查驗,發現即將用於注射的針劑依舊為械二批號,不能用於注射。 敷麻過後,餘醫生若無其事地為記者違規注射這款未獲械三批號的水光產品。 注射過程中,記者再次詢問批號,餘醫生卻開始裝傻。 姬妍兮醫療美容診所裡的這位持證醫師,面對消費者對針劑情況的詢問,始終含糊其詞。 遇見美科技美容店無醫療資質 店長走私三無水光針劑、麻膏 非法行醫提供注射服務 遇見美科技美容店只是一家生活美容店,位於深圳市的一居民小區。 記者進店發現,店長在非醫療場所為消費者提供水光針注射服務。 其店內主打的JUVELOOK水光針劑並無中文標識,並未獲得市場準入許可。 在與記者的交談中,店長承認自己為消費者注射的針劑全部是從境外走私而來,就連麻藥也是從國外背回來的,過海關時謊稱是美白體膜,矇混過關。 除了JUVELOOK,這家店還為消費者注射過未獲藥監局批准的外版麗珠蘭水光針。 三無水光針在明通化妝品批發市場 明目張胆銷售 違禁麻貼73元一盒 記者來到深圳當地的化妝品批發市場——明通化妝品市場,在這家名為「鑫隆國際醫美倉」的店鋪裡,就看到了那款沒有中文標識的外版麗珠蘭水光針。 除此之外,記者還看到了紅盒的麗珠蘭水光產品,被銷售人員介紹為緊緻補水的注射用水光針劑。 這款紅盒產品的中文標籤是列印出來貼在包裝盒背後的,品牌名稱從「麗珠蘭」變成了「麗蘭」。 銷售人員向記者坦言,這些違規的水光針劑都是用來注射的,雖然盒子上沒有寫,但就是可以用來注射的。 銷售人員還建議記者上小紅書查詢外版麗珠蘭產品。果然,這些按照國家規定不能注射的水光針劑,在小紅書上竟然被推廣為效果「卓越」的高級進口注射類產品。 而市場上,毫無中文標識的違禁外版水光針遠不止這些。銷售人員發給了記者一個長達132頁的報價單,上面的水光產品種類多達幾百種。 不僅如此,在這家鑫隆國際醫美倉,還能買到國家明令禁止的違規麻貼。 小紅書成藥商、代打人員接單 平臺無名工作室無門臉兒、無資質、無底線 記者通過小紅書約到了一家位於徐州的代打水光針的工作室。這家機構無正規門臉,本應無菌的操作臺下,用過與未用的水光針、玻尿酸及針頭混雜堆放,房間裡雜亂不堪。 記者將在藥商處買到的水光針劑交給工作室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卻拿起使用過的針頭開盒,驚呆了記者。 隨後的敷麻環節更讓記者意想不到,因找不到面膜棒,這位工作人員竟找來一根針頭,直接用針套充當工具為記者塗抹麻藥。 整個操作過程中,這位代打人員對敷麻藥的禁忌和注意事項隻字未提。 這位代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一般都是通過小紅書軟體來溝通客戶並接單,顧客往往從藥商處低價購藥,再找她們這些代打人員進行針劑注射。 這位代打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道,換座城市同樣可以通過小紅書輕鬆找到代打服務。 或許是記者的問題觸碰到敏感處,或許是代打人員察覺到異常,麻藥尚未敷夠時間,她便以朋友約吃飯為由,拒絕繼續服務,匆匆離開。 分手後,代打人員和那位網上牽線搭橋的藥商,都紛紛刪除了記者的微信聯繫方式。 88元的「水光針」壓根兒不是水光針 低價引流專坑不懂行的! 記者在連雲港的薇緹醫療美容店內體驗水光針注射時,選擇了正規械三類潤致娃娃水光針,可在付款時工作人員卻以該針劑分量不足、無法打全臉為由,要求記者加購店內這款88元的東國水光產品,還強調其同樣擁有械三批號,安全可靠。 記者注意到,兩款被稱為「械三批號」的產品包裝風格迥異。查詢產品外包裝信息後發現,東國產品的適用範圍實為「預防或減少腹(盆)腔手術的術後粘連」,也就是說,這款東國透明質酸鈉凝膠根本不能用於面部水光注射! 類似的械三類產品還有「術唯可」,其適用範圍同樣是預防腹(盆)腔術後粘連,卻也常被醫美市場用作低價引流的水光針劑。在醫顏醫美機構,這種本應注入腹腔的透明質酸鈉凝膠,竟被直接打在臉上。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徐鵬遠 發於2025.8.11總第1199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王中卿第一次接觸精釀是2014年。 那時他還在故鄉鞍山生活,家門口開了一個名叫「手工啤酒」的小店,賣的都是老闆自己釀的酒,裝在洗刷乾淨的百威瓶子裡,二十幾塊、三十幾塊一瓶。他自認是一個啤酒愛好者,喝過許多不同城市、不同品牌的啤酒,即使再微妙的區別也能品嘗出來。然而當這個酒一入口,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新鮮感卻順著味覺神經直入心底,炸起了一陣澎湃。 「驚為天人地好喝。雖然酒精度很高,但是並沒有難以接受的感覺,反而很有風味。包括琥珀一樣的顏色和花香、水果香的氣味,很神奇、很喜歡,跟我之前喝的那些酒完全不一樣。而且很快就上頭了,兩三杯就有點微醺,平時可能要喝到五六瓶才有的感覺。當時也是年輕,那個價格還是比較奢侈的,覺得這東西也有一點點輕奢屬性。」 從此,他便愛上了精釀,不單自己喝,還慢慢成了那家小店的合伙人。再後來,積累下一些經驗的他去了成都創業,在二環路邊上租下一間鋪面,掛上了「怪獸啤酒館」的招牌。 怪獸啤酒館開業的時候,成都可以喝到精釀的地方還屈指可數。王中卿的生意做得很順,每天晚上都賓客滿堂,手裡的資金越來越多,他便尋思著擴大經營,陸續開起分店。不曾料想的是,隨著第三家店投入營業,局面變化了。 「大概從2023年起,成都的精釀酒館井噴式地增長,基本上每個月能有10家新店出現。原來一家店能消化100個精釀愛好者,現在愛好者可能變成150個了,店也變成了三個,比例上來說屬於『僧多粥少』。」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新興的生活方式 精釀正在升溫。 相關數據顯示,精釀在中國啤酒的整體格局中曾經從未超出過1%的比例,但2020年以來,這一數字被不斷打破。過去的五年裡,無論產量、銷量,還是投資狀況、行業擴張速度,精釀在各個方面均呈現出了逐年遞增的上揚曲線。有機構甚至預測,2025年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大關,佔領啤酒市場17.2%的份額。 僅從直觀的感受出發,這股勢頭也可見一斑。大大小小的城市裡,以精釀為主題的酒館和餐吧成了一道街頭商業風景,超市的貨架上罐裝精釀佔領了酒水區的醒目位置,哪怕一些只是售賣散裝生啤的攤點或者飯館都紛紛號稱精釀。全國各地差不多每個月都會舉辦2—3場精釀啤酒節,客流人次日均過萬,經常是一片人頭攢動的盛況。 阿堯和大水都是在2021年左右迷上精釀的,幾年下來總共喝了一千多款。他們會把品嘗過的每一款酒都做記錄,包括品牌、名稱、風格、外觀、香氣、口感等等,既是給自己留存一份回憶,也用來作為交流和分享的檔案。日積月累,兩個人已是精釀賽道裡知名的博主。 大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像他們這樣的愛好者,精釀圈裡並不少見:「很多人都會記錄。我們這群人很有意思,人家去酒吧是喝酒聊天,我們是喝完了酒不說話,都在那裡記錄。我有兩個朋友,記得比我還詳細,其中一個連某年某月幾點喝的都會標註,還要寫上一大段點評。我們管這個叫『學究型喝酒』。」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類似的筆記隨處可見。人們樂於嘗試精釀、了解精釀,不僅出於單純的口腹之慾,更是對一種潮流的追逐。2023年,小紅書官方聯合120家精釀門店推出「酒鬼地圖」活動時,許多人戲稱其為City Drink路線,成為繼City Walk之後又一個新興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隨著精釀人群的擴展,阿堯經由自媒體所收穫的關注也轉化為一批興趣相投的朋友。每個周五的晚上,他都會約上三五個人到酒館喝上幾杯,除了店裡的酒,大家還會帶上自己喜歡的罐裝精釀,互相品鑑。他們原本素不相識,完全因酒結緣,頗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況味。 「最近還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前段時間我到蘇州開會,一些朋友知道我去了,就聯繫了當地的酒吧老闆提前給我點了酒,結果我到了以後發現點了一堆,我一個人根本喝不動。後來我拿著帳單找他們,誰給我點的最多、誰點的度數最高,一個一個算帳。」 在這個意義上,阿堯將精釀看作生活的一扇窗口。他是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名博士,平日裡科研任務重,基本沒有太多時間社交,熟識的人也有限。如果不是精釀這樣一個介質,雖然倒也不至於孤單和無聊,但無疑會錯失一個非常珍貴的朋友圈。「這個圈子裡面,很多人都是很可愛的。」他說。 有人以酒會友,也有人以友會酒,四川旅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付路與精釀的最初接觸即源於一次朋友聚會。「那是2008年,四川剛經歷過一場大地震,大家突然覺得應該好好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所以就說聚一聚。吃飯的時候,偶然喝了一個德式小麥,口感、濃度、香味都跟平時的啤酒不一樣,當時給我們幾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心裏面也有個疑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因為我的專業是貿易經濟,就從這個角度入手查了一些資料,結果慢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十七年一晃而過,如今的付路已經成了一位精釀領域的資深研究者。他還專門在學校裡開設了一堂公共選修課,講授「啤酒文化與品鑑」。在他看來,精釀的火熱幾乎是一種必然:「它是在我們經濟發展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發生的,是大家嚮往美好生活的一個折射。」 成長曆程 付路入坑的那一年,也是精釀種子落地中國的起點。 其實更早一些,國產精釀生產線1992年就研製成功了,然而礙於生產效能的有限以及消費者的認知不足,並未形成真正的市場。很長一段時間裡,精釀都只是一些高檔酒店、餐廳裡的「特供」,直到一個名叫高巖的人出現。 高巖,江湖雅號「高大師」,被視為中國的「精釀教父」。他在美國留學期間喝到了當地的精釀,立馬被深深吸引,恰巧一個朋友搬家時留下了一套釀酒設備,他便學著自己釀造。起先只是好奇,試圖弄清楚精釀的製作過程和工藝,順便節省掉一部分喝酒的開銷,後來他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做出任意一款心儀的啤酒乃至全新的風味。 2008年,高巖帶著這個想法在南京成立了本土第一個精釀工廠「歐菲啤酒」。2011年,他還寫了一本書,詳細介紹了啤酒的基礎知識及釀造方法。在他的啟蒙和示範之下,國內形成最早一批精釀愛好者,其中一些人也開始摸索著推出自己的廠牌。 不過就像王中卿去過的那家小店一樣,彼時的國內精釀基本是作坊式的。而且由於啤酒產能過剩,有關部門出臺了政策,要求新建啤酒廠必須滿足「每小時1.8萬瓶灌裝能力」,按照這個標準,沒有一家精釀是合規的。 人稱「王廠長」的王睿,2009年花掉所有積蓄創建了「豐收酒廠」。為了保住自己的心血,他反覆研讀政策,還請教了朋友,最後真的找到一道空隙——只要生產桶裝就能避開所有限制。由此,他成為第一個申請獲得資質的生產者,更為同行們打開了一扇大門。緊隨其後,北京的「沫顏」、武漢的「拾捌」、成都的「美西」、貴陽的「行匠」等都通過了許可審批。 這些廠牌集中誕生於2012年及其後的兩三年。也是在2012年,全國超過20個城市成立了精釀啤酒協會,組織起的人群規模過萬。因此在圈子裡,這一年被公認為中國精釀元年。 雜誌《喜啤士》、公眾號「啤博士」和App「酒花兒」也在那之後相繼面世。它們都是愛好者自發搭建的平臺,不僅成為同道之間彼此交流的渠道,更為精釀文化推廣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那個時候的精釀人,就像一群少年,懷揣一腔熱情,同時渴望著被看見和接受。 這個夢想並沒有讓他們等待太久。根據歐睿國際的調查統計,中國的工業啤酒行業2013年達到頂峰,產量和銷量均突破5000萬千升,隨後則步入下滑軌道,連年萎縮。出讓的份額恰好給了精釀絕佳的良機,於是一個迅猛的發展階段在2015年後開啟了。 資本也逐漸遞來青睞的目光。2016 年伊始,熊貓精釀拿到超2000萬元融資,標誌著精釀成為獲得認可的一片市場藍海。各大啤酒巨頭更是紛紛下場,投身於這場新的競爭。百威就是其中的一個先行者:2017年,它們在武漢的啤酒工廠中增設了一家廠中廠,生產旗下的「鵝島」精釀。 百威亞太精釀事業部供應與釀造副總監張小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在精釀業務上的布局很早就開始了,只是最初並沒有那麼被外界看重。「包括我們剛剛建廠時,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驚訝於大廠怎麼也涉足這一行,甚至懷疑我們生產的是不是就不能叫作精釀了。但這麼多年下來,大家發現我們並沒有背離他們對精釀的理解。而且無論是生產標準、質量把控,還是供應鏈的管理、銷售端的運營,我們都有著成熟的經驗和明顯的優勢,對於許多小廠來說是具有啟發和借鑑意義的。」 事實的確如此。在百威之後,青島、燕京、嘉士伯等都陸續更新了自己的產業鏈,大廠們的加入非但沒有擠壓掉獨立廠牌的生存空間,反而帶動了整個精釀市場的活力。到2018年,國內精釀廠商已增長至848家,總體銷量也上升到了82.9萬噸,屬於精釀的春天終於降臨。 精釀的本質 儘管經歷了狂飆突進的生長,精釀這顆種子已然紮根發芽,但尚未抵達開花結果的程度。對照歐美市場10%—25%的佔有率,精釀在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比這段路更為修遠的,還在於對精釀文化的認知與理解。 單是關於精釀的辨認便足以難倒許多人了。啤酒本身就是品目繁多的酒種,原料、輔料、工藝、產地等任何一個環節皆可以決定其風格,僅美國啤酒裁判認證體系BJCP編寫的《世界啤酒分類指南》中就總共羅列了34個大類、114個小類。精釀作為啤酒的一種,同樣有著千變萬化的譜系,像通常總能見到的世濤、波特、古斯、西打、IPA、皮爾森等等,不過是一些大的類別,順著每一個維度向下摸尋都能發現更為複雜的細分。 當然,所有劃分都可以歸於最為基礎的三種,分別是上發酵的艾爾、下發酵的拉格和自然發酵的蘭比克。但這依然不足以解釋精釀,比如大部分精釀屬於艾爾的範疇,卻並非所有艾爾都是精釀。 即使是美國釀酒協會對精釀所做的描述也沒能給出清晰的判斷方法,而更多地只是從產業角度予以區分:年產量不超過600萬桶、酒廠保持一定獨立性、不使用輔料釀製。中國酒業協會的標準與之類似:小型啤酒生產線生產、釀造過程中不添加和調整與風味無關的物質、特點突出。 其實從誕生的那一刻起,精釀就沒有過明確的專屬定義。它是社會思潮和青年運動的產物,因此更像是一個文化概念。正如阿堯對《中國新聞周刊》所言:「精釀是反叛,是自由,是多樣。」 現代意義上的精釀起源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那是左翼高漲的時代,一群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面對日漸乏味的生活、消費社會的到來以及越南戰爭給年輕人帶來的心理焦灼,掀起了嬉皮士運動,反抗主流的、精英的、技術的、物質的社會。在這場運動中,他們流浪、群居,過著一種回到史前的生活,自己種菜也自己釀酒。就這樣,精釀誕生了,它以傳統的配方和釀造手法對壘著大企業壟斷、大規模生產的工業拉格啤酒。 事實上,工業拉格曾經是進步的產物。由於發酵需要低溫,其在人工製冷出現以前只有個別地區依靠個別天氣才能釀造。工業時代的到來解決了這個難題,不僅提升了生產數量和速度、降低了成本,還通過滅菌法與灌裝技術的應用延長了保質期限和運輸效率。於是,這種清淡純淨、低度易飲、價格便宜且口味穩定的啤酒開始成為市場主流。 但人類文明的進程常常是一個輪迴。在工業化全面統治世界幾十年後,人們又厭倦了工業拉格的千篇一律,懷念起古老的、手工釀造的啤酒。所以當嬉皮士風潮退去,精釀並沒有隨之偃旗息鼓:1976年,加利福尼亞成立了一家小酒廠,專注釀造波特、世濤和淡色艾爾,真正吹響了精釀革命的號角;1978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又籤署了一份法案,給予個人和小型酒廠合法化身份,進一步推動了精釀的發展。 「本質上,精釀是復古。它和文藝復興很像,都是借著歷史的東西進行創新的個性化表達。」大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是它和其他酒類最根本的區別。」 構建自己的精釀文化 不過,了解精釀背後的來龍去脈並不意味著要形成某種原教旨式的「信仰」。 隨著受眾的不斷擴展,精釀的圈子裡如今正在生出一些鄙視鏈:入坑早的玩家嫌棄剛進門的「小白」,喝進口的嘲笑喝國產的,喝苦啤的看不起喝果味的,喝小眾廠牌的瞧不上喝大眾款式的。通常,這類人被稱作「精釀警察」。 大水認為,這樣的傲慢與偏見實際恰恰違背了精釀精神:「既然精釀是個性的,那麼也應該是包容的。釀造者們之所以那麼辛苦地去探索多種風格,就是希望儘量滿足不同的品飲需求和喜好。」而且他覺得,只有足夠多、足夠豐富的消費者才能刺激和帶動市場,讓大家喝到更好的酒。 在付路看來,年輕化、大眾化乃至女性比例的提升都是愛好者今後需要面對的現實。它既是精釀的特性本身所決定的,也是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其彼此反感與爭吵,不如一起探索一套共同認可的認知理念和價值體系。「未來,我們應該有中國自己的精釀文化。」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而這種文化似乎已經出現了一些可能性和方向。 例如近些年來,類似「年輕人不喝酒了」「年輕人拒絕酒桌文化」之類的話題在網上可以經常看到。但與之相對的是,年輕人在精釀上表現出的興趣和熱情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36氪旗下的「後浪研究所」在對18—40歲群體的抽樣調查中發現,所有酒精飲品消費裡,啤酒以51.1%的絕對優勢位居榜首;中研普華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則進一步顯示,整個精釀市場的銷售額有65%都來自Z世代(1995—2009年出生)。 對此,張小閩有著更加直觀的感受。2022年,她調去了百威在莆田新開的精釀酒廠工作,並參與創立了福建本土高端精釀品牌「059海岸線精釀公社」,通過與顧客的近距離接觸,發現許多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精釀消費的主要群體之一。 「所謂酒文化一定是你真正喜歡這個東西。」阿堯覺得,這並不難以理解,因為以往的酒局、酒桌很多時候不是以酒為中心,只是藉此達成其他目的,精釀最大的不同是,它只取悅自己。 而在大水看來,年輕人對精釀的偏好還體現著一個重要的時代徵候。「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很多人脫離了自己的故土,除了上班面對同事,下班就是一個孤獨的宅在家的人。有了精釀酒館之後,這件事情是有很大改觀的,這也是它在一線城市發展得尤其好的原因。」他將精釀酒館比作這個時代的茶館,大家願意花幾十塊錢去消費,不一定是為了喝那杯酒,而是去喝一個場景、喝一個社交的氛圍感。 「以前的人去茶館,旁邊那個人可能完全不認識,但就能瞎聊,從國家大事聊到街坊鄰裡,這就是中國人的社區文化。精釀酒館的興起,其實彌補了我們這一代人缺失的社區文化。」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第29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6287
21
2025-11-14 03:10
72654
93
2025-11-14 03:10
91764
96
2025-11-14 03:10
79426
69
2025-11-14 03:10
36154
25
2025-11-14 03:10
87649
65
2025-11-14 03:10
71325
24
2025-11-14 03:10
73819
37
2025-11-14 03:10
31945
92
2025-11-14 03:10
72351
42
2025-11-14 03:10
32176
32
2025-11-14 03:10
57439
15
2025-11-14 03:10
86273
57
2025-11-14 03:10
78142
27
2025-11-14 03:10
41567
98
2025-11-14 03:10
61275
25
2025-11-14 03:10
75169
23
2025-11-14 03:10
62439
38
2025-11-14 03:10
54738
24
2025-11-14 03:10
19835
68
2025-11-14 03:10
85312
21
2025-11-14 03:10
52793
38
2025-11-14 03:10
27359
15
2025-11-14 03:10
26348
34
2025-11-14 03:10
23478
71
2025-11-14 03:10
31852
85
2025-11-14 03:10
89157
27
2025-11-14 03:10
81234
26
2025-11-14 03:10
57681
75
2025-11-14 03:10
97436
64
2025-11-14 03:10
81759
41
2025-11-14 03:10
39251
82
2025-11-14 03:10
35624
48
2025-11-14 03:10
17536
14
2025-11-14 03:10
79852
84
2025-11-14 03:10
94682
98
2025-11-14 03:10
91573
48
2025-11-14 03:10
35697
25
2025-11-14 03:10
13298
85
2025-11-14 03:10
31645
51
2025-11-14 03:10
71239
39
2025-11-14 03:10
28597
34
2025-11-14 03:10
19364
84
2025-11-14 03:10
63851
53
2025-11-14 03:10
17983
16
2025-11-14 03:10
42657
82
2025-11-14 03:10
69713
36
2025-11-14 03:10
79512
79
2025-11-14 03:10
51793
15
2025-11-14 03:10
81627
53
2025-11-14 03:10
97312
92
2025-11-14 03:10
82753
68
2025-11-14 03:10
92451
14
2025-11-14 03:10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黄瓜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咪咕直播 | 樱花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妖姬直播 | |
| 蜜疯直播 | 暖暖直播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阴桃直播 | 贵妃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零点直播 | 香蕉直播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樱桃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樱花直播 | |
| 趣播 | 妲己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美女直播 | 榴莲视频 |
| 趣爱直播 | |
| 现场直播 | 杏爱直播 |
| 春雨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