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8月13日電 (記者 張偉)「科創無界·智聯黔泰」2025貴州科技館科普研學活動13日在貴陽開營。活動旨在通過搭建跨國科學教育交流的平臺,促進中泰青少年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互學互鑑、共同成長。 圖為參加研學活動的師生代表合影留念。 主辦方供圖 活動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貴州科技館(貴州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承辦、泰國坦亞武裡皇家理工大學協辦。活動分兩期舉行,吸引中國與泰國84名青少年師生參與。除主題講座、實驗演示、實踐操作等活動外,中泰青少年將參觀貴州省博物館,探訪安順市航空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低空無人機應用及研究中心,調研中國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科普教育基地等。 「參加此次研學活動,既可以增進我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也有助於建立中泰友誼並促進不同文化的融合。願我們懷揣好奇出發,滿載收穫而歸。」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學生吳冰弘期待,這段旅程讓科學的種子在交流中萌發,讓友誼之花在互鑑中盛放。 圖為主題講座現場。 主辦方供圖 來自泰國的猜帕·納翁說,此次研學的經歷將增長我們的見識,培養我們的好奇心,並讓我們的友誼更加堅固。博汶塔·賽巴勇則期待,學習到前沿科技成果的知識,希望和各位同學建立友誼,為泰中未來的合作增加可能性。 活動主辦方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促進中國與泰國青少年在科學探索中互學互鑑,通過參與多樣化的科普活動,讓青少年探索研究方法、提升創新思維,拓寬科學視野,激發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培育兼具科學素養與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推動科技創新與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 圖為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體驗貴州科技館的「時空隧道」。 主辦方供圖 下一步,貴州省科協將聚焦科普核心內涵,搭建中泰國際化研學平臺,連結中泰、宣傳貴州、促進交流、互學互鑑,拓寬國際視野,提升科學素養,增進兩國青少年友好情誼與文化共鳴,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貴州—泰國」青少年科普研學品牌,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科技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完)
去年以來,遼寧省瀋陽市實施重點產業集群提升工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航空、工業母機、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都在瀋陽市「劃重點」的10個重點產業集群之列。給產業集群「劃重點」後,相關技能人才培養如何跟進?近日,瀋陽市政協召開「健全重點產業集群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題協商會,瀋陽市政協副主席王燕玲出席。會上,政協委員們從各自專業出發,為產業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劃重點」。 「一鏈一策」與「跨鏈協同」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部部長黃沛長期關注人才市場的「供需」兩端。他建議,圍繞瀋陽市10個重點產業集群及21條重點產業鏈,從市場需求端出發,建立「一鏈一策」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訂單式模式開展精準培訓,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引導培訓資源向緊缺領域傾斜。 10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汽車及零部件」一直是這個老工業城市的優勢產業。產業在升級,人才如何升級?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菁智青年高技能人才交流中心外聯部主任常婉建議,建立「瀋陽市汽車產業產教聯合體」,整合政府、企業、院校的資源,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她認為,在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應跟上。而且,除了跨「鏈」協同,還要跨區域協同,比如打造「東北汽車產教共同體」,設立「東北汽車產業工匠學院」,舉辦「東北新能源汽車技能奧林匹克」活動等,推動東北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資料圖:2022年10月遼寧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賽項比賽現場。 記者 李晛 攝 激發產業工人的創新力 人才培養,以人為本。作為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造幣有限公司造幣一部機修班班長張文良對於如何激勵產業工人發揮「創新之力」提出諸多建議,如通過項目引導、「技師+工程師」聯合攻關模式及「揭榜掛帥」(一種跨區域、跨行業、跨工種的協同攻關模式)等,鼓勵技能人才參與企業技術革新項目,同時構建相關激勵及保障機制。他建議,打造高技能人才創新平臺載體,通過平臺孵化,幫助技能人才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服務。 對於很多高技能人才來說,保障職業發展通道暢通、獲得社會認同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方面。黃沛建議,落實國家「新八級工」制度,推動高技能人才獲聘特級技師、頂尖人才獲聘首席技師。同時,利用今年9月1日首屆「瀋陽工匠日」契機,開展活動,充分展示新時代瀋陽工匠風採,營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嘉顏益行公益團隊負責人胡歆巖是一名高校教師,她從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出「產教融合」相關建議。比如,關於專業建設,建議從本地重點產業崗位標準出發,實現「課程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關於師資,建議「教師走出去、技師請進來」,推動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同時鼓勵企業技術骨幹入校任「產業導師」。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將職業教育與產業緊密對接,這已是業內共識。如何對接?委員們各有具體建議。 黃沛提到一年前發起成立的瀋陽都市圈「政校企·園」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建議依託這一平臺,將課堂搬到相關科技產業園區,在園區內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常婉認為,通過「產教聯合體」進行系統培訓時,需制定產業集群技能標準,統一規範技能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胡歆巖提到職業院校深化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議將該制度結合當下需求,如圍繞重點產業設試點專業,推動證書考核與課程融合等。 會上,瀋陽市人社局代表介紹了瀋陽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情況,市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參加會議,同政協委員協商交流。(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6752
93
2025-11-14 03:05
26143
15
2025-11-14 03:05
21876
25
2025-11-14 03:05
89375
98
2025-11-14 03:05
46387
67
2025-11-14 03:05
59417
38
2025-11-14 03:05
74925
26
2025-11-14 03:05
85196
63
2025-11-14 03:05
29175
52
2025-11-14 03:05
52974
69
2025-11-14 03:05
63795
64
2025-11-14 03:05
48176
79
2025-11-14 03:05
56738
58
2025-11-14 03:05
47865
73
2025-11-14 03:05
31562
91
2025-11-14 03:05
59863
87
2025-11-14 03:05
17243
71
2025-11-14 03:05
37981
47
2025-11-14 03:05
73869
93
2025-11-14 03:05
95243
13
2025-11-14 03:05
84321
16
2025-11-14 03:05
36795
74
2025-11-14 03:05
93726
57
2025-11-14 03:05
17468
49
2025-11-14 03:05
46235
59
2025-11-14 03:05
16953
62
2025-11-14 03:05
94583
68
2025-11-14 03:05
52468
52
2025-11-14 03:05
78241
49
2025-11-14 03:05
98753
39
2025-11-14 03:05
53162
97
2025-11-14 03:05
81627
42
2025-11-14 03:05
59236
57
2025-11-14 03:05
41869
69
2025-11-14 03:05
53182
82
2025-11-14 03:05
26934
34
2025-11-14 03:05
95374
65
2025-11-14 03:05
16483
61
2025-11-14 03:05
63981
79
2025-11-14 03:05
17843
48
2025-11-14 03:05
58132
31
2025-11-14 03:05
38916
45
2025-11-14 03:05
45891
17
2025-11-14 03:05
63159
54
2025-11-14 03:05
38256
49
2025-11-14 03:05
64239
52
2025-11-14 03:05
63915
47
2025-11-14 03:05
38195
72
2025-11-14 03:05
96412
18
2025-11-14 03:05
85142
78
2025-11-14 03:05
16435
28
2025-11-14 03:05
18542
59
2025-11-14 03:05
| 苹果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婬色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富贵直播 | 桃花app |
| 小草莓直播 | |
| tvn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咪咕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花瓣直播 | |
| 苹果直播 | 杏爱直播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金莲直播 | 蜜糖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魅影5.3直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午夜直播 | 妲己直播 |
| 优直播 | |
| 杏仁直播 | 优直播 |
| 雪梨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