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靖邊縣統籌重大項目建設125個,其中涉及民生工程50多個,佔比超40%—— 民生工程「加速跑」 幸福生活撲面來 靖邊縣長城路翻新項目施工現場(8月1日攝)。 通訊員 白凌燕攝 民生項目建設「熱」力全開,智慧停車項目現場,機械轟鳴;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現場,工人忙碌;新建校園項目現場,施工隊衝刺收尾…… 這個夏天,靖邊縣以民生工程為筆,勾勒幸福圖景,加速推進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讓老城煥發新生。 老街刷出新「顏值」 「丹霞紅與礁巖青的陶磚拼起來真好看。」8月1日,路過長城路施工段的市民羅玉香忍不住駐足,看工人將破損的路面修平整。 這段路是靖邊縣為破解「停車難、充電難」,推進建設智慧停車充電一體化項目的其中一段。該路段全長約2.42公裡,將完成68971平方米人行道的鋪裝更新,覆蓋長城路、統萬路等6條核心幹道及3處停車場,總投資1.55億元,規劃設計5656個車位。 「我們不僅要劃停車位,還要給老街道『換筋骨』。」靖邊縣億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磊介紹,項目所涉及的人行道鋪裝採用「陶磚+砂漿+混凝土」3層結構,耐磨、抗壓、透水,設計使用年限15年。建成後,這裡將增加8個充電站、124把快慢充電槍。 今年,靖邊縣統籌重大項目建設125個,其中,涉及民生工程50多個,佔比超40%。 「我們以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瞄準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積極回應關切,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靖邊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牛昊表示。 老舊小區改出「新模樣」 今年,靖邊縣計劃對9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惠及422戶居民,目前6個小區已開工,其餘項目也將按計劃陸續啟動。 「改造老舊小區首先得知道群眾最盼什麼、最愁什麼。」靖邊縣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璽說,為讓改造項目「能批准、改得動」,工作人員提前半年就聯合各社區,通過逐戶走訪、發放問卷等方式,對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全面問診」。 最終確定的9個小區是群眾呼聲最高、改造需求最迫切的「民生痛點區」,涉及16棟住宅樓,計劃總投資1040萬元,其中上級補助約840萬元。 「縣財政不寬裕,要讓有限的資金改出最大效益,必須在方式上想辦法。」靖邊縣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李晨平坦言,過去改造老舊小區全靠政府補助和業主自籌資金進行整體招標,扣除稅費後實際用於改造的錢「縮水不少」,群眾總覺得「改得少、不解渴」。 對此,靖邊縣創新推出「1+1」改造模式,即業主自籌資金自主實施外牆保溫砂漿等部分工程,政府利用上級補助和配套資金,通過招標實施屋面防水、樓梯間改造等核心內容。「以戶均算,業主自籌從原來的2萬多元降到5000元左右,政府投入的844萬元中標資金能覆蓋更多關鍵環節。」李晨平說,這樣既減輕了群眾負擔,又讓資金「花在刀刃上」。 「以前愁掏錢,現在盼開工。」該縣蜂蜜加工廠小區75歲的裴建忠,每天都要到改造現場轉兩圈。 看著漏水的屋面正在做防水,他算了一筆帳:「自家5000元自籌款,換來了外牆保溫、屋面防水和樓梯間翻新,這錢花得值。」 「新地標」由藍圖變現實 「很快,這裡就能響起讀書聲了。」站在靖邊縣第一中學嶄新的教學樓前,中建四局項目安全總監康新鵬的話語裡滿是幹勁。項目現場,外牆粉刷收尾、室內地磚鋪貼、室外管網鋪設衝刺,600餘名工人分區域攻堅,讓這座總投資6.28億元的新校園從圖紙逐漸變為現實。 作為可容納4800名學生的全日制高中,靖邊縣第一中學項目從規划起就瞄準「省級示範」標準——智能教室、數位化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一應俱全。項目建成後,96個教學班的規模將有效緩解城區高中學位緊張情況。 「一期工程160天完工,創造了靖邊教育項目的建設速度。」康新鵬指著進度表說,目前,項目室內裝修完成70%,室外管網鋪設完成80%,預計於8月10日交付。 「孩子志願就填了一中。」家住東新社區的學生家長張玉忠難掩期待。從一片空地到現代化校園,160天的攻堅刷新了建設速度,更承載著靖邊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望。這所擁有「領軍人才+學科骨幹」教師梯隊的新學校已成為靖邊家長和學生眼中的「香餑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靖邊一中建設承載著眾多家庭的期盼。全縣上下將全力以赴、做細做實開學各項準備,確保校園按時交付,將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辦好,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靖邊縣相關負責人說。(群眾新聞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白凌燕 米裕)
北京8月8日電 題:徐泓緬懷老師許倬云:中國、中華民族在他心中格外大 記者 楊程晨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於當地時間8月3日在美國匹茲堡逝世。作為許倬雲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任主任時期的學生,臺大歷史學系前主任徐泓第一時間在社交平臺發文:「我們的老師許倬雲先生走了,享年九十五歲。」 接受「東西問」專訪,徐泓回憶了不同時期與許倬雲的交往。談及家國情感的升華,徐泓坦言,許先生是有些自我矛盾的,他一方面非常愛國;一方面又不同意僅以中國為中心研究中國史。到晚年,中國、中華民族在他心中的地位不斷加強。這也是他在受訪時談到「但悲不見九州同」有那麼大情緒波動的原因。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最近一次和許先生見面是什麼時候? 徐泓:大約是十年前,他回臺,在(臺灣)政治大學作講座教授,主持一個重新解釋中國歷史的研究計劃,請我幫忙參與一部分。這是我們線下見的最後一面,也是工作場合,只是簡單敘舊。 後來他身體一直不太好,不良於行,不能頻繁回來。雖很多年沒見面,但我們有郵件往來。我近期有一篇關於明代國號研究的文章,還去信諮詢過許先生的意見。 許倬雲肖像。許倬雲個人微博 記者:許先生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擔任臺大歷史學系主任,這和您在臺大歷史學系的求學時期高度重合。可以談談他對您治學等方面的影響嗎? 徐泓:老師是30多歲從芝加哥大學返臺任教,那時剛剛拿到博士學位。1964年,他開了一門中國上古史的課,我們這些學生都去選。後來他擔任系主任、所長,一直做到1970年,他開的課我基本都去上過。 他儘量利用考古研究材料和文獻來授課,每次課分三個課時,前兩個課時會請「中央研究院」的專家來上課,考古學家李濟之(李濟)先生來講了大部分,談過很多安陽考古的事。剩下一個課時許先生會進行總結整理,並把他自己的想法講給我們。國民黨當局來臺後,封禁大陸的很多老期刊、書籍,不讓我們看,我們上課一般是聽老師講、抄筆記,許先生指導我們讀期刊論文。 臺灣過去也有人開過中國上古史,但像他這樣系統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教大家寫現代的期刊論文,是沒有的。他那時還編了一本《中國上古史論文選輯》,教我們用新方法學歷史。 那些年,許先生對我的影響,還有精神層面。他不良於行,但上課不會一味坐著,有時會拄拐站起身子。後來他在臺大改裝了一輛摩託三輪車,方便行動。許先生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我們很敬佩,所有的困難他都想克服,學生要幫他,他不肯。在家時,他還洗碗,即便摔了還堅持洗。 許先生一輩子就是這麼一個性格,在我看來是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他的夫人(孫曼麗女士),一輩子幫他、包容他。她和芝芝(徐泓夫人、世界史學者王芝芝)是同班同學,這也加深了一層我們的關係。 記者:1970年,許先生去了美國。之後就一直留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在有這麼大影響力的時候卻選擇赴美,當年他做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什麼? 徐泓:這和當時臺灣教育界發生的幾件事有一定關係。首先是當了快20年臺大校長的錢思亮在1970年卸任,學校氛圍出現變化,許先生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另外,由於「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受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一些人指責臺灣史學界被美國控制,由臺大和「中研院」合聘的許倬雲是被重點批評的對象之一。 許先生當時仍參與了臺灣很多的文化、學術方面的公共事務,到美國後也經常在《中國時報》《聯合報》上發表文章。蔣經國去世後成立的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許是創始會員之一,資助了美國多所研究機構設立中國研究教職、提拔年輕學者。許先生不僅在史學界影響大,在社會層面影響也大。 許倬雲在網絡節目《十三邀》中感慨「但悲不見九州同」。《十三邀》視頻截圖 記者:去美國後,直到去世,許先生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以及對大陸的觀感是否發生了變化? 徐泓:許先生一直堅定反對「臺獨」。對大陸,許先生前後態度是有變化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大陸,他跟許多從大陸去美國讀書、工作的學者接觸,也看了很多新聞,慢慢對大陸的看法改觀,後來也去香港、去大陸。 但對於中國史研究的視角問題,他一直沒變。許先生主張將中國史放入世界史視野做研究,晚年出版的《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對這一觀點有系統性闡釋,許先生要尋找世界主義的中國。這與他的老師、同鄉錢賓四(錢穆)先生等人以中國為中心研究中國史的態度相左。 所以,許先生是有些自我矛盾的:一方面他非常愛國;另一方面他不同意僅以中國為中心看中國史,認為要以更大的歷史格局研究中國。到了晚年,可能是看到美國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暴露弊端,在他心中,中國、中華民族的地位不斷加強,這一塊的「面積」格外大了。我想這也是他之前在受訪時談到「但悲不見九州同」有那麼大情緒波動的原因。 許倬雲先生在江蘇無錫為自己準備的墓。受訪者供圖 另外,他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抗日戰爭,見過中國人遭遇到的摧殘和磨難。另一位史學家何炳棣先生曾說,在抗戰中成長的中國人沒有不愛國的。我想這句話在許先生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越到晚年對他的影響越大。許先生和何先生都是美國籍,但二人在晚年都表達過,百年之後希望將自己的墓地移回大陸老家,落葉歸根。據我所知,許先生生前已在無錫找好了墓園的地方。(完) 受訪者簡介: 徐泓。記者 楊程晨 攝 徐泓,現任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曾任該校代理校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部長,2016年始先後在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任職教書。徐泓專註明清社會史研究,在明清鹽業、社會風氣、婚姻與家庭、人口遷徙、城市發展等議題上著作等身,包括《明清社會史論集》《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明代的私鹽》《明北京行部考》《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他還曾任「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理事長,在臺灣發起明代典籍研讀會活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348
38
2025-11-14 09:02
37429
62
2025-11-14 09:02
31726
82
2025-11-14 09:02
92413
48
2025-11-14 09:02
69831
67
2025-11-14 09:02
53168
16
2025-11-14 09:02
72158
47
2025-11-14 09:02
95136
79
2025-11-14 09:02
19328
95
2025-11-14 09:02
17528
94
2025-11-14 09:02
75918
79
2025-11-14 09:02
64715
82
2025-11-14 09:02
15649
42
2025-11-14 09:02
89526
51
2025-11-14 09:02
86153
95
2025-11-14 09:02
56923
64
2025-11-14 09:02
32485
62
2025-11-14 09:02
96438
73
2025-11-14 09:02
49138
15
2025-11-14 09:02
35476
65
2025-11-14 09:02
14528
29
2025-11-14 09:02
53487
12
2025-11-14 09:02
28691
81
2025-11-14 09:02
47369
87
2025-11-14 09:02
67853
78
2025-11-14 09:02
37186
95
2025-11-14 09:02
72584
13
2025-11-14 09:02
41296
26
2025-11-14 09:02
89547
18
2025-11-14 09:02
39761
29
2025-11-14 09:02
97263
29
2025-11-14 09:02
91867
23
2025-11-14 09:02
58264
48
2025-11-14 09:02
61875
16
2025-11-14 09:02
92168
34
2025-11-14 09:02
68947
46
2025-11-14 09:02
79283
65
2025-11-14 09:02
81467
62
2025-11-14 09:02
91867
67
2025-11-14 09:02
14529
91
2025-11-14 09:02
74918
89
2025-11-14 09:02
39158
32
2025-11-14 09:02
63925
37
2025-11-14 09:02
42875
18
2025-11-14 09:02
53849
76
2025-11-14 09:02
19352
68
2025-11-14 09:02
63582
51
2025-11-14 09:02
73415
15
2025-11-14 09:02
79264
98
2025-11-14 09:02
45693
72
2025-11-14 09:02
45931
98
2025-11-14 09:02
81394
35
2025-11-14 09:02
53912
24
2025-11-14 09:02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桃鹿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红楼直播 | 魅影视频 |
| 樱桃直播 | |
| 黑白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婬色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阴桃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桃花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柠檬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牡丹直播 |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鲍鱼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糖果直播 | 午夜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午夜直播 |
| 极速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榴莲视频 |
| 现场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