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斌 李博 12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一度觸底3390.6美元/盎司,相較於8日歷史最高位時的3534.1美元/盎司,在不到三個交易日內,每盎司下跌超千元人民幣。 國內金價也隨之聯動,投資金條價格整體呈消費下降趨勢。這波黃金價格下跌是為什麼?下行趨勢能持續多久? 關稅「烏龍」只是下跌導火索? 黃金價格此輪大幅下跌,關稅「烏龍」事件無疑是個關鍵導火索。 上周,美國海關誤將金條歸類為「需加徵關稅商品」,這一錯誤操作瞬間點燃市場,8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瞬間飆升至歷史高點3534美元/盎司。 但僅僅一天後,白宮就緊急發文稱「對黃金徵收關稅」是「官員誤讀」;川普也在社交媒體發文說「進口黃金將不會被徵收關稅」。 一場烏龍被澄清之後,莫名飆升的金價急轉直下,僅僅三個交易日,市場溢價消失。僅8月11日金價單日下跌2.5%,創近三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但這並非金價下跌的全部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在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地緣政治博弈緩和仍是重要因素之一。相關各方商議緩和烏克蘭危機等導致黃金市場避險熱情下降。畢竟,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其需求與地緣政治風險緊密相連。 美元強勢升值同樣對黃金價格形成壓制。在金融市場中,黃金和美元往往呈現出負相關關係。美元走強,意味著持有美元的收益增加,投資者會更傾向於持有美元,從而減少對黃金的需求,導致黃金價格受到壓制。 匯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在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指出,從中長期看,央行購金規模有所收窄,對市場供需關係有著顯著影響。而且,年初倫敦現貨金價創下3520美元高點後,多次上攻均未突破,顯示金價處於高位且嚴重高估,缺乏新的利好刺激政策,難以創新高。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則認為,俄烏戰爭的變化以及美俄對話等,現階段對金價確實也有一定影響,但影響力相對有限。另外一個影響金價的因素不容忽視:美國華爾街投資人的情緒已經從對非農數據的擔憂中擺脫出來,樂觀情緒助力投資人從黃金投資中退出,回歸美股等風險資產。 同時,中國商務部12日公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稱,兩國自當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保留剩餘10%的關稅。這也一定程度上平復了投資者過度依賴黃金避險的情緒,成為影響金價繼續下跌的因素之一。 下跌態勢能持續多久? 市場目光聚焦於這波下跌態勢能持續多久。是短暫回調,還是長期趨勢的逆轉? 王紅英認為,短期來看,黃金價格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性。若晚間美國公布的CPI水平未如投資市場眾多人士預測的走高,且美國就業數據表現良好,黃金價格可能會繼續下探。目前黃金整體價格在3300美元到3500美元之間震蕩,3300美元每盎司是箱體震蕩下沿,3350美元是最近技術性支撐。不過,短期下跌也不一定會引發大的下跌趨勢,這只是投資者短期對市場的普遍看法。 專家指出,在黃金下行趨勢中,看懂可以驅動黃金上漲的因素,很重要。 趙慶明表示,未來黃金價格上漲需要地緣政治風險、央行購金、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全球金融風險等幾大因素形成合力,則有可能突破前高,創出新高。反之,若這些因素朝著相反方向變化,金價則可能繼續下跌。 眼前這波黃金的下跌趨勢能走多遠? 盤和林認為,金價支撐很有可能會在3300美元左右。如央行購金繼續趨緩,黃金消費市場不振等因素,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制約金價表現的因素。但同時,未來黃金最大的上漲驅動還是美聯儲降息。 美聯儲定息在高位利率回落,會讓美元貶值,同時讓全球大宗商品獲得一定的刺激。不過,這並不一定完全利好金價。因為當美聯儲降息,美國股市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獲得寬鬆刺激,資本反而會拋棄避險的黃金,轉而去追逐價格彈性更高的美股。 如何看懂金價下行中的上漲因素? 王紅英指出,從中長期角度,黃金有明顯的上漲趨勢。以下三個因素未來中長期會形成共振效應,推動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 全球整體經濟呈存量經濟博弈態勢,各國間經濟、政治、軍事衝突是結構性矛盾,短期難根本解決,中長期惡化可能性提升,避險因素是黃金上漲主要結構性原因; 黃金以美元定價,美元長期信用水平可能下降,美國政府債務擴張加劇擔憂; 關稅常態化高企使全球通脹水平上漲大概率事件,中長期預期通脹水平上升。 然而,正是這些上漲驅動和下行壓制因素的交織,讓金價趨勢變得撲朔迷離。所以,如何透過迷霧做出正確的認知和判斷,對於投資人而言非常關鍵。 王紅英建議,黃金價格回調時,尤其是回撤到3300美元每盎司重要支撐價位時,投資者可酌情少量買入。但不建議投資者採取高槓桿的期貨期權方式,可採取買入黃金商品ETF、相關股票或者金條等實物投資產品。同時,要關注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下跌的小外力事件,如美國政府大幅降低關稅、俄烏戰爭短期達成結束協議等,儘管是小概率事件,但投資者也要做好長尾風險管理,適度投資黃金並做好止損。
2025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對於健身人群來說,無論是想讓肌肉線條更分明(增肌),還是想甩掉多餘的脂肪(減脂),僅靠刻苦訓練還不夠,合理的膳食營養也是達成目標的「隱形翅膀」。均衡膳食能夠優化身體成分、促進恢復、提高免疫力,甚至還能預防運動損傷。那麼,健身人群到底該怎麼吃?增肌人群和減脂健身人群,在進行食物選擇時要重點關注能量需求、營養素和補充時機三個關鍵點。1增肌人群的營養關鍵點形成適度能量盈餘增肌主要是增加肌肉的數量和質量,其核心是通過運動訓練刺激肌肉,並提供能量和營養,支持肌肉的修復和生長。增肌人群每日攝入的能量要高於身體消耗的能量,形成一定的能量盈餘(能量攝入>能量消耗),以滿足肌肉增長的需要。因此,增肌訓練者每日需要額外攝入約500千卡能量。吃對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是支撐高強度訓練、促進肌肉恢復和生長、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增肌者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可達60%~65%。增肌人群可根據訓練強度和時間確定每日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例如每天中等強度訓練1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5~7克/千克體重;每天高強度訓練1~3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6~10克/千克體重;每天訓練4~5小時,需要碳水化合物8~12克/千克體重。日常飲食可選擇大米、燕麥、土豆、雜豆等搭配玉米、蔬菜、水果等做成複合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加餐可以選擇水果沙拉、奶昔代餐粉及濃縮果汁等,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原材料,推薦力量訓練者每天攝入蛋白質1.2~2.0克/千克體重。可選擇去皮雞肉、魚類、瘦肉、蛋清和脫脂牛奶等優質蛋白質,並均勻分配到每一餐(每餐不少於20克蛋白質)中。增肌訓練後,還可以補充乳清蛋白或支鏈胺基酸,促進肌肉蛋白的合成及運動後的恢復。脂肪對於維持激素平衡及細胞功能至關重要,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要佔總能量的20%~30%。建議選擇橄欖油、堅果和深海魚類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抓住補充的窗口期訓練前1~3小時,吃一頓包含適量蛋白質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餐食,提供能量,減少肌肉分解。訓練中,可根據運動強度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訓練後30分鐘~2小時是增肌的關鍵窗口期,可以補充易消化的蛋白質(如乳清蛋白、雞蛋)和適量碳水化合物(如香蕉、白麵包),快速啟動肌肉修復與合成,並補充能量。2減脂人群的營養關鍵點保持能量負平衡減脂主要是減少體內的脂肪含量,其核心是通過控制總能量攝入和增加運動消耗,形成能量缺口(能量攝入<能量消耗),利用體內脂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從而減少體內脂肪含量。適宜的減脂速度為每周0.5~1千克,推薦每日能量攝入降低30%~50%或者減少500~1000千卡。能量控制下的營養素分配在能量受限時,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可以更好地維持瘦體重,而高蛋白飲食能夠提高飽腹感。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為1.2~2.0克/千克體重,優先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如去皮雞胸肉、魚蝦、瘦肉,低脂或脫脂奶類等。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選擇高膳食纖維、低血糖生成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粗糧麵包、豆類、奇亞籽、玉米等,並搭配足量的新鮮蔬菜和低糖水果,維持體內血糖的穩定,同時增加飽腹感。訓練前補充低GI的碳水化合物,為訓練持續供能;訓練後補充高GI的碳水化合物,促進身體恢復,減少肌肉分解。嚴格控制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選擇健康脂肪,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牛油果、堅果等,確保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同時注意控制攝入量。補充時機有講究訓練前1~3小時,可以吃含適量蛋白質+少量複合碳水化合物或適量蔬菜的餐食,提供能量,保護肌肉。進行小於6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不需要額外補充能量;大於60分鐘或中高強度運動,可以適量補充運動飲料。訓練後30分鐘~2小時,可補充足量的乳清蛋白搭配少量碳水化合物,如一個蘋果或一小片全麥麵包,促進身體恢復、保護肌肉。對於減脂人群來說,能量缺口是前提,避免肌肉流失是重點,可利用高纖維蔬菜增加飽腹感,足量飲水也不可少。3健身人群都要注意兩點1微量營養素是健康小助手。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在能量生成、血紅素合成、骨代謝、免疫功能和預防氧化損傷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增肌或減脂人群的飲食都應儘量多樣化,選擇天然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奶製品、健康脂肪搭配食用,以滿足訓練、恢復和保持健美身材的需求。當飲食中缺乏某類食物時,建議尋找與該類食物有相似營養價值的食物替代。當身體缺乏某種維生素或礦物質時,短期可通過補充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膳食補充劑進行補充,但長期的營養調節,關鍵在於三餐膳食攝入均衡、足量的營養素。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在運動過程中,保持身體的水合狀態十分重要,因為肌肉中75%都是水,脫水會影響運動能力和疲勞恢復。因此,補水補液應貫穿全天,在訓練前、訓練中、訓練後都應及時攝入足量的液體,可選擇包含碳水化合物(4%~8%)和電解質(主要為鈉20~50毫摩/升)的運動飲料。運動前30~120分鐘,可補充300~500毫升液體;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可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每隔15分鐘補充100~15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運動結束後持續24小時,仍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100~150毫升,每小時4~5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補液總量為每小時800~1500毫升。為儘快恢復水平衡,防止脫水,每丟失1千克體重,應攝入1.5升液體。來源:《大眾健康》雜誌作者: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邵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安楠策劃:餘運西 王寧編輯:陳秀超本文配圖來源於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8692
61
2025-11-13 16:21
26179
29
2025-11-13 16:21
27685
23
2025-11-13 16:21
23564
15
2025-11-13 16:21
74529
43
2025-11-13 16:21
27389
37
2025-11-13 16:21
37694
23
2025-11-13 16:21
25916
29
2025-11-13 16:21
54921
65
2025-11-13 16:21
95287
43
2025-11-13 16:21
76351
23
2025-11-13 16:21
56132
13
2025-11-13 16:21
16574
82
2025-11-13 16:21
59763
74
2025-11-13 16:21
86731
31
2025-11-13 16:21
46589
25
2025-11-13 16:21
49371
36
2025-11-13 16:21
29437
94
2025-11-13 16:21
26518
93
2025-11-13 16:21
34726
62
2025-11-13 16:21
83914
94
2025-11-13 16:21
48562
54
2025-11-13 16:21
63597
13
2025-11-13 16:21
64597
62
2025-11-13 16:21
85264
93
2025-11-13 16:21
89712
28
2025-11-13 16:21
17625
27
2025-11-13 16:21
82615
41
2025-11-13 16:21
59617
82
2025-11-13 16:21
86392
94
2025-11-13 16:21
89627
54
2025-11-13 16:21
63972
23
2025-11-13 16:21
74296
46
2025-11-13 16:21
71862
31
2025-11-13 16:21
12679
81
2025-11-13 16:21
81937
18
2025-11-13 16:21
84925
84
2025-11-13 16:21
91374
62
2025-11-13 16:21
15673
84
2025-11-13 16:21
23548
62
2025-11-13 16:21
13478
13
2025-11-13 16:21
69728
63
2025-11-13 16:21
93678
49
2025-11-13 16:21
71584
16
2025-11-13 16:21
65721
82
2025-11-13 16:21
75182
43
2025-11-13 16:21
79815
59
2025-11-13 16:21
59361
23
2025-11-13 16:21
93142
19
2025-11-13 16:21
59276
15
2025-11-13 16:21
86394
16
2025-11-13 16:21
24396
16
2025-11-13 16:21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蜘蛛直播 |
| 蜜桃app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名模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小狐狸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雨燕直播 | 心动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花瓣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咪咕直播 | |
| 妖姬直播 | 蜜桃视频 |
| 妲己直播 | |
| 趣播 | 免费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love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大鱼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 榴莲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