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8月7日電(李柏濤 黃興鴻)滾燙的湯頭飄著淡淡的香氣,先放入鮮切的肉片與時蔬,再將雪白的米線細細倒入……「原來品嘗過橋米線,也能成為一段充滿溫度的體驗。」來自臺南的青年自媒體人李湘茗一邊專注地調配佐料,一邊忍不住感慨。 8月7日,第三屆「情牽兩岸·滇臺同行」暨臺灣網絡新媒體人云南紅河州採訪活動走進「中國過橋米線之鄉」蒙自市。 在「過橋米線文化展示中心」,李湘茗與其他臺灣青年自媒體人認真聆聽講解,探尋一碗米線中蘊含的文化傳承。 相傳清朝年間,蒙自一書生在南湖苦讀,賢妻心疼不已,遂宰雞煨湯、精切肉片、備好米線,提籃攜碗罐前去送餐。行至南湖過橋時,妻子累暈在地。書生聞訊趕來將她喚醒,發現湯麵浮油依舊鎖住熱度,湯體滾燙,放入肉片便能速熟,食之鮮美無比,「過橋米線」由此傳開。2014年,蒙自過橋米線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來到蒙自,怎能不嘗一碗地道的過橋米線?」一場充滿儀式感的味蕾之旅後,一筷彈滑的米線入口,那驚豔的滋味讓李湘茗久久難忘,「吃完這碗,還想再來一碗。」在她看來,這碗美食背後,更是承載著厚重故事的文化符號,「我已經等不及要把這些體驗分享到社交平臺,好好向臺灣的朋友們推薦了。」 色彩鮮豔的布料、閃閃發亮的配飾、腳感鬆軟的布鞋……在碧色寨,臺灣青年自媒體人吳旻義終於穿上了嚮往已久的民族服飾。「零距離感受當地民族文化,是我此次紅河行的最大收穫。」吳旻義說,通過親身體驗民族服飾的穿著感與整體氛圍感,能更深入地理解服飾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內涵。 吳旻義透露,他在社交平臺直播時,曾向島內青年受眾科普紅河的民族文化,不少人因此對彩雲之南的這片沃土心生嚮往。 這是李湘茗第二次來大陸採風,她坦言早已被這裡的人文風情深深吸引,「若有機會,真想走遍大陸,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吳旻義則期待,自己拍攝的視頻能向更多臺灣青年傳遞大陸多樣的民族文化,喚起彼此的文化共鳴。(完)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在火熱進行中。令人矚目的是,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場景化應用落地——它們告別「站樁」展示,轉向探索替代人類作業的場景與方案,核心競爭力聚焦「能否更快上崗」,工廠搬運等模擬場景已大量呈現。在尋找落地場景時,「先上崗、再進家」成為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若進展順利,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最快有望在1~2年內到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露 現場直擊:處處可見廠商為自家機器人找「幹活場景」 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正處於從實驗室技術向產業化應用跨越的關鍵階段,在工業、商業、消費、特種等場景裡逐步探索。 大會期間,記者走訪現場發現,與去年行業普遍「秀」機器人才能不同,今年業內更關注機器人如何真正投入工作、實現商業化落地。從企業展臺布置的倉庫包裹分揀流水線,到商業空間的導覽臺,處處可見廠商們為自家機器人尋找「幹活場景」的努力。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在本次大會分享了人形機器人十大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包括:3C製造領域的物料質檢,電力生產領域的電站操作,船舶製造領域的打磨拋光,安全應急領域的災害應對與安全救助,商業服務領域的導覽迎賓與服務交互,家居服務領域的生活協助、陪伴及日常照料,農業生產領域的田間精細作業等。 「先上崗,再進家,是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越疆科技市場總監謝凱旋認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將是低速、高頻、剛需的商業場景,例如藥房搬運、零售導引、園區巡檢等。這些場景任務明確、環境可控,適合技術早期階段部署。傅利葉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顧捷表示,相比於機器人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進入普通人家庭的場景,進入工廠、醫院這一類專業場景是行業優先集中探索的方向。 不僅僅是單個機器人進入工廠,未來更是「群體打工」。記者注意到,本屆展會上已有多家企業展示出多機協同作業的能力。「工業場景的本質是系統性。人形機器人要想提高工廠效率,還得具備多機協同的系統性『會做』。」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徵表示,其多機系統在工業場景下,強調的是系統化優化,比如多臺機器人可以協同完成生產線操作,在動作路徑、任務分配上實現高效協同。 高速成長:去年機器人產業營收近24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非常火爆。得益於市場與政策的雙重支持,整機廠商及零部件廠商平均實現了50%到100%的增長,需求端的拉動有力推動了全行業發展。」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近2400億元。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37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882.4萬套,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王興興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模型問題,當前的機器人模型架構不夠好不夠統一。吳長徵分析稱,真正讓機器人「用得起來」,不是某一個算法或傳感器的突破,而是全鏈路的整合能力。比如要確保機器人交付給客戶後能穩定運行,這背後牽涉的是供應鏈體系是否可靠、交付服務體系是否閉環。 展望 人形機器人「ChatGPT時刻」最快1~2年內到來 展望未來,根據瑞銀髮布的人形機器人行業報告,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2035年將超過200萬臺,2050年將超過3億臺,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1.4萬億~1.7萬億美元,人形機器人的價格成本或將下降七成以上。吳長徵預測,未來3年機器人能力將有10倍增長,5年將達100倍,屆時它們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千行百業。 「如果順利,未來1~2年或者2~3年可以達到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最慢的話3~5年。」王興興如是預測。他還表示,未來2~5年智慧機器人技術的重心,是統一、端到端智慧機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體,超大批量的製造,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算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7194
27
2025-11-14 01:32
76428
94
2025-11-14 01:32
17486
68
2025-11-14 01:32
28354
71
2025-11-14 01:32
27361
14
2025-11-14 01:32
69345
26
2025-11-14 01:32
95632
89
2025-11-14 01:32
27485
86
2025-11-14 01:32
91287
86
2025-11-14 01:32
38951
87
2025-11-14 01:32
39172
43
2025-11-14 01:32
98254
75
2025-11-14 01:32
12385
91
2025-11-14 01:32
25891
34
2025-11-14 01:32
54719
98
2025-11-14 01:32
14597
79
2025-11-14 01:32
14837
71
2025-11-14 01:32
71928
61
2025-11-14 01:32
49735
57
2025-11-14 01:32
29184
19
2025-11-14 01:32
45327
57
2025-11-14 01:32
83912
92
2025-11-14 01:32
39875
81
2025-11-14 01:32
37982
45
2025-11-14 01:32
54362
64
2025-11-14 01:32
69751
27
2025-11-14 01:32
53768
97
2025-11-14 01:32
86314
27
2025-11-14 01:32
15249
96
2025-11-14 01:32
38921
64
2025-11-14 01:32
98413
14
2025-11-14 01:32
18973
45
2025-11-14 01:32
58369
73
2025-11-14 01:32
45876
41
2025-11-14 01:32
18734
47
2025-11-14 01:32
34652
48
2025-11-14 01:32
18349
46
2025-11-14 01:32
43678
45
2025-11-14 01:32
34625
59
2025-11-14 01:32
76142
45
2025-11-14 01:32
57891
84
2025-11-14 01:32
51429
54
2025-11-14 01:32
35416
84
2025-11-14 01:32
38517
71
2025-11-14 01:32
18924
51
2025-11-14 01:32
53498
31
2025-11-14 01:32
21863
75
2025-11-14 01:32
75681
19
2025-11-14 01:32
91537
12
2025-11-14 01:32
18574
51
2025-11-14 01:32
71936
68
2025-11-14 01:32
82513
72
2025-11-14 01:32
27548
15
2025-11-14 01:32
| 鲍鱼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仙凡直播 | |
| 杏爱直播 | 鲍鱼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秀色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成人抖阴 | 秀色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巧克力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 蜜糖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荔枝网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伊人直播网站 | 零七直播 |
| 彼岸直播 | |
| 山猫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名模直播 |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零点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樱桃直播 | 黑白直播 |
| 暖暖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