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8月12日電 (呂巧琴 吳允傑)一支線香輕炙泛黃的僑民貿易文書,焦痕與水墨在殘片上氤氳交融……這是錦灰堆藝術家、福建省寧德市僑商聯合會秘書長蔡曉君源自家族記憶中的藝術啟蒙。 蔡曉君12日接受採訪時說,向海外受眾推廣「非遺」時,需要平衡傳統技藝的純粹性與跨文化適配性,核心是「守根脈、融語境」。 8月12日,「僑見寧德」——「僑連古今·文化尋根」活動在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富溪鎮霞洋村舉行。圖為僑界人士參觀了解竹釘鼓(又名「彭鼓」)製作技藝。呂若萱 攝 當天,「僑見寧德」——「僑連古今·文化尋根」活動在寧德市柘榮縣富溪鎮霞洋村舉行,寧德市僑界人士共話文化根脈的守護與創新。 「非遺」架設跨文化之橋 錦灰堆又名「八破圖」,其將藝術作品殘片堆砌在一起,通過煙燻、做舊等多種手法,使殘片呈現出破碎、撕裂、火燒等不規則形狀,賦予舊物以新生。 蔡曉君的錦灰堆傳承,深植於閩僑歷史與家族接力。姥姥以線香炙烤貿易文書,將古方融入水墨;母親融入廣告畫、糧票等時代素材,並創新性地結合絨花製作技藝;旅美十五載的蔡曉君,則結合百年洋報與僑民史料來豐富敘事,貼近當地文化語境。 如,蔡曉君被智利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收藏的作品融入了摩艾石像、風鈴草等智利文化符號;在美國的展覽則結合當地僑民史料與社區舊聞,融合油畫、丙烯、水彩等技法,讓東方美學在世界舞臺綻放。 8月12日,「僑見寧德」——「僑連古今·文化尋根」活動在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富溪鎮霞洋村舉行。圖為僑界人士體驗竹釘鼓(又名「彭鼓」)製作技藝。呂若萱 攝 「錦灰堆是『跨時空對話』的載體,它跨越語言壁壘,讓海外受眾以熟悉的文化符號感受藝術溫度。」蔡曉君說,中華文化是僑胞的「根」與「紐帶」,將進一步推動「非遺」出海,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橋梁。 藝術融合促中西對話 「文化傳承對僑界人士而言就像樹的根系,它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也增強了作為中華兒女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畫家張譯心受訪時說。 受父親影響,中華文化自小便融入了張譯心的藝術審美意識。因此,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求學的6年間,她在西方繪畫訓練中更注重意境和精神表達。 8月12日,「僑見寧德」——「僑連古今·文化尋根」活動在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富溪鎮霞洋村舉行。圖為「僑聲漫談」環節,僑界人士共話文化傳承與創新。呂若萱 攝 「技法是載體,文化是靈魂,西方油畫的表現力與中華文化的精神可以很好地融合。」張譯心說,她的畢業創作在構圖留白上借鑑中國書畫、壁畫,重組背景與人物關係,展示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近年來,張譯心不斷參加第二屆「藝象萬千」中俄高校青年藝術展等中外交流畫展,以作品詮釋中西方文化交融之美。她說,文化交流需要的是「翻譯家」,既要吃透不同的文化密碼,又要找到能讓彼此會心一笑的契合點。 以武會友聯通四海 在習武五十餘載的寧德市僑界傳統文化聯誼會副會長陳贊喜看來,中華傳統武術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更能增強僑胞文化自信、傳遞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參加各類國際武術比賽和交流活動時,結識了很多外國友人,溝通交流中不僅推廣了中華傳統武術,也深化了對多元文化的理解,搭建起溝通橋梁。」陳贊喜說,這些也能更好地融入僑務工作中,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當下,寧德市僑界傳統文化聯誼會正通過組織互訪學習、舉辦友誼賽、創新訓練模式等方面,推動武術及文化交流,讓更多僑界人士及年輕人愛上武術,推動中華傳統武術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華文化是僑界人士共同的根脈與情感紐帶。」寧德市僑聯主席陳衛良表示,當前,寧德市正開展「弘揚『閩東之光』,建設文化強市」專項行動,市僑聯將持續以文化為魂、以文潤僑、以僑為橋,搭建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平臺,發揮僑界人士的獨特優勢,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完)
8月7日至17日,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在四川成都舉辦。全球各地的賓客齊聚蓉城,在友誼與夢想的世運樂章中感受「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的精彩。 體育代表著青春、健康、活力,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一直是全民健身的倡導者、踐行者。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 8月8日是第十七個全民健身日。《時政微觀察》與你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全民健身的故事,感悟總書記深厚的體育情懷和為民初心。 「給登山群眾做一些實事」 位於福建福州城區東部的鼓山,是登山愛好者的聚集地,也是市民最愛去的休閒健身地之一。 △2025年1月29日,遊人在福建福州鼓山賞梅。 在福建工作時,習近平常抽出周末時間去那裡登山。在他看來,登山是一項很好的全民健身活動,還能與基層百姓接觸。 每次登山,習近平就拿一瓶水、一條毛巾,和幾個登山愛好者一起。「小孩念書怎麼樣?」「家裡住房還好嗎?」「看病方便嗎?」登山途中,習近平時常被群眾認出,有的還會主動跟他打招呼。他都會微笑著揮手回應,也經常和登山的市民聊天拉家常。 1999年福建省登山協會成立時,邀請習近平擔任名譽會長。他答應得很爽快,並說:「我當名譽會長,就要給登山群眾做一些實事,推動全民登山健身運動,運動可以給百姓帶來幸福。」 曾經鼓山只有一條登山古道,人多了,一上一下容易磕碰,兩側沒路燈,早晚登山很不安全;終點站缺乏淋浴設備,市民登頂後,滿身是汗,風一吹容易感冒。 習近平了解後,在鼓山上開了一個現場辦公會,決定開闢兩條新的登山道。此外,登山道都裝上了路燈,還修建了淋浴室。群眾叫好聲一片:「習省長幫我們辦了件大好事。」 自2002年起,福建省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先後完成了「全民健身路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鄉鎮文體中心」「登山步道」「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個體健身搭建平臺、提供多元服務。 從福建放眼全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體育場地484.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2.3億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初具規模,「村超」「村BA」、賽龍舟等群眾體育賽事蓬勃發展……全國各地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全民健身熱情日益高漲。 △2025年7月26日,貴州「村超」球場。 「強身健體,讓人民群眾生活過得更好」 上世紀80年代,全國各地都在強調經濟建設,許多人覺得搞體育運動意義不大。新上任的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卻說,老百姓「錢袋子」要鼓起來,精神也要豐富起來,身體也要健康起來。 1984年,他專門組織了一場全縣全民運動會。 那天,正定一中操場上格外熱鬧。田徑、體操、籃球、健身……比賽吸引了1300多人參加。習近平說:「我們一定要開好這個頭,通過比賽達到促進團結、廣交朋友的目的。要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對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非常重要,大家共同努力把這次運動會搞好。」 從那以後,正定的群眾體育活動逐漸興起,全縣推廣建設的「兩場」「兩隊」中,就包括「體育場」和「體育隊」。 時光流轉,初心不渝。 2017年1月,在河北張家口崇禮區考察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同滑雪愛好者親切交流。他說,我們要辦一屆綠色、節約、廉潔的冬奧會,其重要意義在哪裡呢?就在於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強身健體,讓人民群眾生活過得更好。 「我們辦運動會的場地,辦完以後要考慮怎麼利用。解決了場地,還要解決體育運動的機制、措施、辦法……」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現場 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從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到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等賽會場館強化賽後再利用、從一流競技場變身為「百姓健身房」……「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參與運動、全民參與健身蔚然成風。 「體育鍛鍊要從小抓起」 2017年2月,在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習近平總書記觀看了青少年冰球訓練和隊列滑表演。總書記拉著一位小冰球隊員的手,俯下身,以冰球運動員特有的問候方式,同他「撞肩」互動,笑著說,小夥子塊頭要再長大一點。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考察時同青少年冰球愛好者「撞肩」,表示相互問候。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也是我國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鼓勵青少年積極投身體育鍛鍊。 2020年4月,總書記來到陝西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教室。看到戴眼鏡的孩子比較少,他欣慰地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2023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總書記來到北京育英學校考察。他叮囑,體育鍛鍊要從小抓起,體育鍛鍊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學校要把體育老師配齊配好,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造條件。 對於青少年體育,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正確的運動觀念。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總書記深刻指出:「一方面,要讓孩子們跑起來。另一方面,體育鍛鍊要講究科學,做好保護和準備工作,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 △2025年2月28日,雲南昆明金康園小學學生在操場上做課間操。 「人生幸福快樂,強身健體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事業,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著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在總書記的關心推動下,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學健身正成為生活常態。展望未來,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將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增添動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健康基礎和強大精神力量。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馬麗君 製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看b站直播 | 黄瓜直播 |
趣播 |
莲花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魅影直播 | 极速直播 |
绿茵直播 |
桃花直播 | 暖暖直播 |
茄子直播 |
蜜疯直播 | 四季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蜜桃app | 零点直播 |
橘子直播 |
河豚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密桃直播 | 婬色直播 |
花间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仙凡直播 |
香蕉直播 | 美女直播 |
雨燕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