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忠 好多年前,一學生作畫出新招,把自己拍街道的照片,利用電腦軟體,製作成有油畫效果(據說也可做成版畫、中國畫效果)的圖片列印,然後畫在畫布上。畫好的作品有新的面貌,然後順利入選美術大展。後來那位學生利用電腦軟體,製作了不少差不多樣式的作品。記得那個時候已有3D列印,可以列印很多東西,複製的效果也很好,還可以用來做雕塑,輸入構思想法、形式要求、風格流派,會整一個立體的雕塑出來,顛覆了學習雕塑的認知。 現在這種高科技的製作在繪畫界被很多人採用。近年來的全國美展中有好多作品藉助高科技、電腦軟體製作,入選率很高,有些作品還能獲獎。 AI將數位技術在繪畫中的應用帶入2.0時代。它可以自己生成畫面,只需給它一個指令:畫日出、朝霞、漁船、海島,畫高山、草原、駿馬、奶牛,像阿拉丁「神燈」一樣,要什麼有什麼,什麼都能畫。畫出來的畫可以說是沒有缺點了,用一個陳詞濫調形容,叫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你目瞪口呆。 AI科技確實為人類帶來了福音,提供了很多幫助,但AI無法獲取人類的生命體驗,豐富的人生經歷、情感、情緒的波動過程等。人類在這個世界存在,有些涉及思想、情感,是不能複製的。比如AI畫畫,因為沒辦法搜集「靈魂」「思維」的大數據,故而畫不出精、氣、神,藝術家的「靈魂」「思維」,千種萬樣是不可能摹仿的。再如那個在電腦上用照片做成油畫「效果」來畫畫的學生,雖有一時效應,但如法炮製的作品似曾相識,遏止了畫家的創作想像力。3D列印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問題,減少繁重的勞動,雖然做出了雕塑,但是作為藝術,總感覺缺少了什麼。最主要的是那些高科技製作的作品,沒有創造力、生命力,缺乏情感的溫度。AI可以畫任何東西,但沒有個性,只是表面的「好看」,最核心的問題是無法製造「情」。 中國國家博物館最近有一個展覽,題為《涅瓦河畔的遐思》,展出俄羅斯巡迴畫派核心畫家列賓的多幅代表作。列賓為《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畫了大量的肖像速寫、場景素描,從平時搜集的素材到創作,從田野村莊到涅瓦河畔的遐想,他腦海中的畫面轉換,AI不會想到,也得不到這些數據。列賓曾接到過訂單,以某某議會為主題創作,他堅持要求為每個議員寫生,AI恐怕無法做到這些面對面的交流寫生。英國畫家弗洛伊德被邀畫伊莉莎白女王,弗洛伊德要求不用照片,讓女王坐在那裡讓他寫生,而且是一次次往返。靠照片資料AI也許也能畫女王,但合成出來的肖像,是絕對不會生動而有溫度。 再看展覽《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上海浦東美術館帶來米勒的《拾穗者》、高更的《大溪地的女人》、梵谷描繪在法國南部生活時「私密空間」的《梵谷在阿爾勒的臥室》、雷諾瓦代表作《鋼琴前的女孩》、莫奈的三幅代表作以及《夏末的乾草堆》等等。也許AI根據藝術流派及畫家的數據,能合成製作他們的作品,但畫不出米勒「拾穗」的情感、無法還原高更、梵谷的生存環境空間,也不會寫生母與子,坐在路邊上畫教堂、港口、草垛。自然的氣氛、人的情感AI無法複製。 荷蘭畫家倫勃朗,接受了13個皇家御用火槍手的訂約,用湊份子的方式請倫勃朗畫集體肖像。倫勃朗接受訂單後,為他們創作了一幅題為《夜巡》的油畫。作品描述了火槍手在出徵前巡邏的場景,不按常理出牌,畫面有氣氛、有意味、有出發前準備的動作、有各人位置聚散的構思。如果請AI幫助按部就班安排各人的位置,委託人或許會很滿意,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這幅有思想、有藝術追求的曠世之作嗎? 我又想起澳大利亞的原住民藝術,有平面立體的、編扎蠟染的、雕刻裝置、丙烯版畫等,形式多樣,風格各異。作品大抵以圖騰為元素,線勾、色塗,或意趣、或抽象;稚拙乃土著藝術之本色,如同非洲藝術、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及民間繪畫藝術,如此構畫顯現出一種異域審美與一種神秘境界;原住民部落的土著文化立於勞作與生活之上,即部落群體與個人天物崇拜的個性表現,顯有意趣及形式感。這種帶有天趣的藝術,這種藝術的形成,那種原生態,AI恐怕也是不能完成的。 文藝創作需要有感而發,於是才會千人千面。比如寫生,面對同一個景觀,10個人畫出10個不同樣;比如寫作,走過某個歷史遺蹟,每個人都能寫出自己的角度。一個靠數據匯成的AI,怎麼能知道某個畫家、作家心裡想的是什麼?AI是沒有「情感」的,它可以做一些搜索資料的工作,卻絕對不能替代寫生、寫作。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條件下,景同也會情不同,所以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中既有淫雨霏霏之際登樓的感極而悲,又有春和景明之日的喜氣洋洋。不同的心情也會使看在眼裡的景產生變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正是詩人流放途中遇赦返回之時心情愉悅之下觀景的產物,否則,那些猿聲可能就會被寫成嘲笑之聲或「怨聲」「冤聲」了罷。 藝術創作所追求的「境」,生自於情。寫生也好,創作也罷,都少不了情感交流。畫家寫生,是在同寫生對象的交流,是在主客觀的交融中尋找生命的密碼。畫家在畫室創作,有空間氣場的流動,也是和自己靈魂對話的感受積累。而AI是數據合選,是「死」的,它如何懂得這種在空中遊蕩的情感、氣韻、靈魂。 AI參與藝術創作,這是科技的進步,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不失為一種成功。但換個角度看,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和成果——情與趣,卻是AI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的。人類的藝術創作活動是一個情與趣的享受過程,中國畫大寫意,筆蘸墨水、顏料在宣紙上划動的聲音,紙和筆觸碰划動的感覺和淡墨在紙上慢慢滲化的狀態,油畫家將油畫顏料刮、擦、抹、堆的感覺、雕塑家將泥去掉一些、又塑上幾塊的感覺,歌唱家亮出嗓子發聲音的感覺,都是情與趣和創作活動的互動,是創作活動的體驗。人類的藝術創作成果,可以稱為上品的,都是具備情與趣的作品。中國畫作品以「逸品」「氣韻生動」為最,西方自現代主義以來,無論是表現主義、抽象主義,還是當代的行為藝術、先鋒藝術,均講究在作品中放大「觀念」,是情緒情感和天趣趣味的呈現。作為工具,AI可以幫助人類完成許多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做到的,或者是做不到的事,但人類的生命體驗、豐富情感,永遠替代不了。 (作者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導)
舟山8月4日電(張茵 董易鑫 李朵)在船上透過薄薄的海霧眺望,浙江舟山的碧波之上有一座「懸在海中」的小島——面積不到3平方公裡的螞蟻島。 2022年起,中共舟山市委統戰部積極響應該市「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發起「主委進小島」活動,由各民主黨派舟山市委會(舟山市工委)首批結對12座小島,共同繪製「各美其美、島島共富」的圖景。基於此,民建舟山市工委的助力正為螞蟻島的發展注入活力。 筆者拍攝的螞蟻島一景。董易鑫 攝 紅,小島的「臉龐」 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合在一起按緊,右掌緩緩向前搓……連日來,幾位螞蟻島村民婦女正手把手教遊客搓草繩,這是一項具有紅色基因的手藝活——20世紀50年代初,為了籌集足夠的買船錢,螞蟻島以200多個婦女為主的民眾分搓了12萬斤草繩,輾轉換錢購買了「草繩船」。 當地的「獨家記憶」遠不止這些。20世紀70年代,螞蟻島曾發出「苦戰三年,圍塘造田」的號召。由於多數男性出海捕魚,這項艱巨任務便落在了300多名婦女肩上。她們頭頂烈日、腳踩泥灘,肩挑背扛,在風浪與泥濘中築起一道全長1300米的「三八海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擔當。 如何讓紅色文化繼續傳承?如何讓「獨家記憶」助民增收?2023年,民建舟山市工委引入文旅團隊,歷時三個月打造了三八海塘體驗場館。 時至今日,靠草繩換來漁船起航的故事成了當地紅色教育的「活教材」,搓草繩成為遊客的熱門體驗項目;遊客們可以在螞蟻島三八海塘場景體驗館換上特色服裝、肩挑石頭沙包,體驗那段艱苦奮鬥的建設場景……螞蟻島以「紅色旅遊+生態漁業」的融合之路愈發清晰,「艱苦創業、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的螞蟻島精神被延續、傳承。 螞蟻島的「共同富裕菜」——繁蝦似錦(炒蝦皮)。董易鑫 攝 藍,小島的「味道」 「『繁蝦似錦(炒蝦皮)』選用螞蟻島豐富的蝦皮資源,經過家常手法翻炒而成,既懷舊又下飯。」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宣傳幹事傅楠介紹,「百舸爭流(貝殼蒸蛋)」則是將島上的海蛤與雞蛋融合蒸製,柔嫩中帶海味,造型寓意著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奔向共同富裕。 「吃」是遊客上島體驗的直觀載體,藍色大海是「小島味道」的來源。此前,民建舟山市工委聯動會員餐飲企業組織廚師上島、深挖海洋故事,研發製作「三八海塘」「敢啃骨頭」「勇爭一流」等一系列具有紅色基因又貼近民生的「共同富裕菜」,吸引不少遊客打卡。 螞蟻島有「蝦皮之鄉」美稱,蝦皮加工已有200年歷史,生蝦皮產量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約80%。2024年,民建舟山市工委投入5萬元幫扶資金,盤活閒置倉庫打造「共富工坊」,裝修蝦趣共饗坊、添置設備,助力蝦皮品牌升級。 如今,「共富工坊」不僅成為螞蟻島年輕人創業就業的新平臺,也讓遊客得以深入了解蝦皮背後的產業故事:在這裡,人們可以現場參觀蝦皮曬制工藝,體驗包裝流程,也能參與蝦皮文創產品的製作;工坊還推出系列產品,遊客們可以將螞蟻島的海味與文化「打包」出島,「大海經濟」更加豐富。 綠,小島的「衣裳」 走在螞蟻島,眼前一片綠意。對比過去「山上是石巖,山下是沙灘」的景色,如今的螞蟻島綠化覆蓋率達70%,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名副其實的生態綠島。 2022年,舟山市委統戰部發起「暖心一件事」社會服務活動,民建市工委與螞蟻島「牽手」:會員企業無償設計景觀,通過認養樹木籌資沿路種下300米「民建林」;每年組織林業專家上島,補種苗木、養護樹木、提升花境,讓島嶼環境越變越美。 「自從有了這片『民建林』,道路風貌煥然一新,不僅給遊客帶來更舒適的觀景體驗,天氣好時村民也愛來拍照。」螞蟻島村民高月英說。 「近年來,我們依託舟山豐富的林業資源,結合海島特色,創新開展了系列活動,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促進了地方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民建舟山市工委主委曹泓介紹,此次結對共建旨在以「紅色文化傳承」「共同富裕菜」「民建林」等為媒,串聯起紅色文化、綠色發展與藍色海島的融合路徑,讓更多共建成果在海島一線開花結果、落地見效。 中共舟山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2年起,舟山各民主黨派市委會(市工委)立足黨委政府所需、民眾所盼、統戰所能,通過深入調研走訪、召開懇談會等方式,廣泛收集民意訴求,建立「點單+接單」機制實現精準賦能,為海島民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三年多來,該行動累計實施共富項目34個,投入資金2370餘萬元,辦成「暖心一件事」120餘件,惠及海島民眾5.8萬餘人次。(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3697
69
2025-11-23 03:42
63587
43
2025-11-23 03:42
41583
46
2025-11-23 03:42
64238
16
2025-11-23 03:42
91234
71
2025-11-23 03:42
27635
58
2025-11-23 03:42
12578
61
2025-11-23 03:42
79346
21
2025-11-23 03:42
13695
79
2025-11-23 03:42
63258
62
2025-11-23 03:42
75429
61
2025-11-23 03:42
89623
73
2025-11-23 03:42
61587
64
2025-11-23 03:42
94276
69
2025-11-23 03:42
83945
59
2025-11-23 03:42
81265
37
2025-11-23 03:42
42319
41
2025-11-23 03:42
47523
56
2025-11-23 03:42
46815
74
2025-11-23 03:42
86592
41
2025-11-23 03:42
51683
57
2025-11-23 03:42
63472
68
2025-11-23 03:42
78216
17
2025-11-23 03:42
28641
19
2025-11-23 03:42
54396
82
2025-11-23 03:42
12794
56
2025-11-23 03:42
45832
15
2025-11-23 03:42
63518
34
2025-11-23 03:42
54817
86
2025-11-23 03:42
25831
47
2025-11-23 03:42
18795
65
2025-11-23 03:42
72815
98
2025-11-23 03:42
35218
47
2025-11-23 03:42
64723
43
2025-11-23 03:42
57913
53
2025-11-23 03:42
23571
91
2025-11-23 03:42
48396
23
2025-11-23 03:42
63247
45
2025-11-23 03:42
42786
75
2025-11-23 03:42
93786
84
2025-11-23 03:42
68471
41
2025-11-23 03:42
61452
76
2025-11-23 03:42
93125
28
2025-11-23 03:42
12896
91
2025-11-23 03:42
25791
82
2025-11-23 03:42
51986
68
2025-11-23 03:42
61293
96
2025-11-23 03:42
56248
15
2025-11-23 03:42
27569
76
2025-11-23 03:42
56431
86
2025-11-23 03:42
57498
28
2025-11-23 03:42
| 小妲己直播 | 妖精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桃鹿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莲花直播 | 鲍鱼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零点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四季直播 | |
| 迷笛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小猫直播 | |
| 小白兔直播 | 深夜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蜜桃app | 成人免费直播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黑白直播 | 贵妃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名模直播 | 桃鹿直播 |
| 优直播 | |
| 妲己直播 | 零七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