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12日電(藍伊旎)據浙江省經信廳12日消息,今年共有322項產品上榜「浙江製造精品」名單(以下簡稱「精品名單」),涵蓋F1超高功率電池、汽車動力總成殼體等產品,數量再創新高。 作為製造大省,浙江工業產值居全國前列,但也面臨著「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不強勢」等挑戰。在此背景下,強化製造業品牌建設不僅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倍增器」,也是吸引技術、資本和人才向高附加值環節集聚的關鍵路徑,更是衝破價值鏈中低端鎖定、實現產業升級的戰略支點。 浙江某企業研發的基於機器視覺和溯源管理的食品包裝生產線。 浙江省經信廳 供圖 據了解,「浙江製造精品」項目是浙江省打造「浙江製造」品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旨在加速傳統產業煥新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動製造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浙江製造精品』遴選的產品具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領先、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浙江省經信廳產業升級與品牌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產品不僅代表著浙江製造的高品質與高技術水平,也是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體現。 從本次公布的名單看,入選產品類別豐富多元:既有鹽酸羥胺、零跑C10智能電動SUV等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也有宇航級特種錦棉面料、雙面印花絲巾等現代紡織與服裝、歷史經典文化產業特色精品,還包括多功能智能晾衣機、保溫容器冰包等貼近民生的日用消費優品。 浙江某企業研發的海洋石油天然氣開採集輸項目配套用金屬密封蝶閥。 浙江省經信廳 供圖 與此同時,今年的精品名單與浙江「415X」先進位造業集群戰略高度契合。數據顯示,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現代紡織與服裝等主導產業的產品合計佔比超40%,來自浙江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協同區的產品佔比高達76.7%。 「與去年相比,申報領域從9個擴展至16個,新增智能物聯、人工智慧、高端船舶等領域,完全對齊『415X』先進位造業集群,凸顯了浙江對『集群化、高端化、數位化』製造的戰略布局。」該負責人表示。 除了產業集群聚焦以外,從名單看,核心城市的引領特徵依然顯著。精品名單中,來自杭州、台州、寧波等工業強市的產品佔比分別達到16.8%、14.0%和11.2%;同時,來自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優質企業的產品數量佔比達70%,覆蓋多元化產品類型,標杆示範效應凸顯。 此外,山區海島縣在此次評選中表現亮眼。據悉,今年的精品名單中有45項產品來自山區海島縣,佔推薦區縣的28.9%。 以麗水市青田縣為例,青山鋼鐵的主營產品高碳馬氏體不鏽鋼憑藉高強度、高硬度、優異的耐磨性和耐蝕性等特點入選精品名單。青田縣經濟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青田當地積極發揮主導產業優勢、推動高端特種鋼國產化的生動體現。 浙江某半導體企業研發生產的12英寸拋光片。 浙江省經信廳 供圖 這也意味著,浙江在加速「415X」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強化創新與質量標杆作用的同時,更加關注平衡區域發展與產業協同。通過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資源共享,浙江正以產業發展助力縮小「三大差距」,高水平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近年來,浙江以創新重塑品牌基因,持續完善浙江製造品牌體系,積極建設「品牌強省」。截至目前,浙江已累計培育「浙江製造精品」2396項。 浙江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憑藉品牌產品培育持續強化、品牌企業方陣持續壯大、品牌集群布局持續優化、品牌經濟效能持續釋放,浙江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正不斷增強。 據了解,接下來浙江將持續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加強名企精品培育,通過厚植品牌意識、優化競爭策略、整合政企資源等多措並舉,進一步深化浙江製造品牌建設、支撐打造「製造強省」。(完)
多所高校開啟就業幫扶「全程陪跑」模式 靶向施策補短板 就業服務「不斷線」 夏夜,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青花街的一塊LED大屏前,一群年輕人正圍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觀看球賽,其中有不少人是玉溪師範學院的校友。 青花街與玉溪師範學院相隔不遠,2020年10月開街後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被認定為雲南省級創業街區,越來越多創新創業項目在這裡孵化。畢業於玉溪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的王子強也在這裡成功創立了「瓦貓大人」品牌。 玉溪師範學院聯合玉溪市人社部門,在這條街構建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服務聚合體,聚焦崗位對接、創業孵化、技能培訓等。 現在,青花街成為玉溪師範學院畢業生的創業「根據地」,街上還專門開闢了「職享咖啡角」供大家交換就業信息。 這裡不僅白天人來人往,晚上同樣熱鬧。「我們利用『夜經濟』的特點,設立夜間招聘專區,組織互動活動,提供政策諮詢和職業規劃指導,更高效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玉溪師範學院學生處副處長沈麗萍說。 大學生就業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7月,隨著畢業生紛紛離校,高校未就業畢業生去向問題更是受到廣泛關注。 不久前教育部召開高校畢業生離校後促就業工作座談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和各高校要聚焦突出問題,堅持效果導向,真正做到服務「不斷線」,即政策落實「不斷線」、崗位資源開發「不斷線」、跟蹤幫扶援助「不斷線」、就業數據審核「不斷線」。 玉溪師範學院這種「離校不離心」的服務模式,正是全國高校落實就業服務「不斷線」要求的縮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還有不少地方、多所高校,根據自身特點,探索就業幫扶「全程陪跑」的有效做法。 精準「畫像」:一個都不能少 「困難畢業生在就業市場面臨多方面問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吳麗娟說,「所以,我們對學校2025屆困難畢業生實施精準畫像,進行分類指導。」她介紹,學校對照困難畢業生名單進行逐一排查,同時依託二級學院院長、就業幹事、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摸排,建立詳細的就業幫扶臺帳,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 精準,成了不少高校解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共同選擇。比如,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要求幫扶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開展技能培訓、職業測評、心理疏導,推薦至少3個適配崗位,建立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崗位分享群,藉助「工學雲」平臺將崗位信息精準推送至未就業畢業生,持續開展就業幫扶。浙江師範大學則建立了困難畢業生動態幫扶機制,動態更新「紅」「橙」「黃」三級幫扶清單,實行幫扶情況周匯報制度。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曉傑介紹,學校要求每個學院配備一名專門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老師,其職責涵蓋學生就業推薦、就業市場建設、就業指導課程授課及解答學生困惑,確保學生在學院層面能及時解決就業相關問題。另外,本科生從入校起就配備了導師,導師在學生專業發展、個人成長及生涯發展方面提供全程指導。「一名導師一般最多帶不超過3名新生,以保證指導的精細度。」劉曉傑說。 針對有特殊情況的畢業生,不少高校也出臺了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比如,黑龍江工商學院針對脫貧、殘疾等困難群體,建立「一人一檔」,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落實「3次政策輔導+3次崗位推薦+3次談心談話」的「333」陪伴式服務模式,全程護航,託底安置。學校還自籌資金4.86萬元,為93名困難學子發放求職補貼,將物質幫助與精神關懷相結合,把溫暖送到學生心坎上。 「靶向治療」:把短板補起來 精準識別只是開始,如何在「畫像」過程中,找到畢業生的就業困難才是關鍵。 「學校給還沒有就業的學生辦了就業扶持班,有些本科生的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較弱,老師會對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和訓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很具體,也能直擊要害。」貴州大學菸草學院的畢業生餘宸南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就業困難大學生來說,如何把他們的短板補起來,才是增強職場競爭力的根本做法。 針對這種情況,不少學校提供了「靶向治療」方案。 江西科技學院發揮校友資源開設了「校友圓桌派」,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學生的訴求,然後邀請校友開展各類講座,比如AI應用、禮儀培訓、面試技巧、視頻製作、營銷技巧等,每月一場。 「我們工作室堅持職業能力的提升和職業發展相結合,開設了一個公眾號、一個雲課堂、一個工作坊、一個集訓營、一個加油站、一個諮詢團和一個直播間。」浙江師範大學「七彩人生職業發展工作室」負責人祝偉華說。其中,公眾號和雲課堂解決的是普遍性的問題,加油站、諮詢團和直播間則解決個體性問題,工作坊和集訓營則主打實用性,從如何撰寫自我介紹到面試禮儀,「都是對學生非常有用的內容」。 張新婷是黑龍江工商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2021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家中經濟拮据。初入大學時,張新婷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再加上初到新城市的不適應讓她感到迷茫,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沒有形成清晰的方向。 輔導員老師為她安排了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她緩解焦慮情緒,並著力幫助她提升專業能力,引導她加入了學院的設計工作室,讓她在真實的項目中鍛鍊設計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張新婷在面試時容易緊張,教師便陪她模擬面試場景,反覆練習。現在,張新婷已經成功通過了省內一家文創企業的面試。 入職當天,張新婷在朋友圈留下感言:「感謝一路走來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尤其是老師的幫助,讓我相信我也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 開拓思路:基層舞臺更廣闊 學生的就業觀念也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需要教師的引導。 潘德忠是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2021級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在今年畢業離校前仍未落實畢業去向。其實,潘德忠在求職過程中一直非常積極,投遞了不少份簡歷卻沒有成功,他感到十分氣餒。 輔導員結合專業特點,與潘德忠分析了在新疆工作的優勢,分享了校友留疆留基層的案例,引導潘德忠轉變就業觀念並調整就業預期,為他制訂一對一就業幫扶策略,幫助他量身定製了求職簡歷、與相關企業對接。最終,潘德忠與新疆的一家企業達成就業意向。目前,他已經進入這家企業實習。 基層的土壤裡藏著最鮮活的民生百態,真正的工作能力,從來都是在實踐中打磨出來的。 為吸引更多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教育部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推薦和獲獎人物事跡宣傳,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指導各地設立地方性項目吸納更多畢業生。甘肅採取省級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單位就業,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人員生活補貼,補貼期限3年。河南採取省級統一招考、縣級統籌、鄉鎮管理、村級使用的模式,招用5000名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每人每月工資3500元,省財政給予待遇保障,服務期限2年。內蒙古實施的社區民生志願服務計劃招募5000人,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至3000人,「西部計劃」新招募1000人以上。 「做好就業工作沒有捷徑,關鍵在於抓落實。」懷進鵬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楊展儀 康璐瑤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9362
69
2025-11-27 17:35
24568
28
2025-11-27 17:35
59643
36
2025-11-27 17:35
86321
25
2025-11-27 17:35
19724
14
2025-11-27 17:35
36598
71
2025-11-27 17:35
35728
98
2025-11-27 17:35
92168
38
2025-11-27 17:35
59263
85
2025-11-27 17:35
29561
83
2025-11-27 17:35
12984
15
2025-11-27 17:35
27615
74
2025-11-27 17:35
15862
89
2025-11-27 17:35
86921
72
2025-11-27 17:35
37692
61
2025-11-27 17:35
15684
85
2025-11-27 17:35
79463
37
2025-11-27 17:35
26359
47
2025-11-27 17:35
89673
47
2025-11-27 17:35
93728
72
2025-11-27 17:35
21874
34
2025-11-27 17:35
58619
91
2025-11-27 17:35
81492
89
2025-11-27 17:35
94576
51
2025-11-27 17:35
42763
53
2025-11-27 17:35
52691
15
2025-11-27 17:35
15439
34
2025-11-27 17:35
34687
14
2025-11-27 17:35
67128
67
2025-11-27 17:35
53197
58
2025-11-27 17:35
42673
82
2025-11-27 17:35
37465
52
2025-11-27 17:35
68295
54
2025-11-27 17:35
13546
93
2025-11-27 17:35
17953
84
2025-11-27 17:35
92584
13
2025-11-27 17:35
36124
32
2025-11-27 17:35
58236
29
2025-11-27 17:35
13298
72
2025-11-27 17:35
27498
37
2025-11-27 17:35
16245
15
2025-11-27 17:35
26417
63
2025-11-27 17:35
16329
87
2025-11-27 17:35
76534
48
2025-11-27 17:35
83617
29
2025-11-27 17:35
36752
18
2025-11-27 17:35
67845
84
2025-11-27 17:35
53468
15
2025-11-27 17:35
73429
78
2025-11-27 17:35
89163
94
2025-11-27 17:35
43219
15
2025-11-27 17:35
15742
93
2025-11-27 17:35
59864
94
2025-11-27 17:35
| 百丽直播 | 红杏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伊人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蜜疯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绿茶直播 |
| 四季直播 | |
| 花椒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牡丹直播 | |
| 桃花app | 樱桃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小妲己直播 | 鲨鱼直播 |
| 蜜桃app | |
| 比心直播 | 桃花直播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 牡丹直播 | 牡丹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橘子直播 | 春雨直播 |
| 水仙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