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夏賓)近期,我國連續推出了包括育兒補貼、免保育教育費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吳斌珍8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稱,此次育兒補貼政策有多個亮點: 一是範圍覆蓋至全國,二是無論第幾胎均可平等享受,三是補貼額度不低,佔人均GDP的比例3.8%左右,在國際比較中處於中遊偏上水平,四是直接發放現金補貼,五是統一國家基礎標準,同時允許地方提升。 育兒補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範圍、普惠式、直接性向群眾發放的民生保障現金補貼。吳斌珍說,育兒補貼是強化生育支持、促進生育友好的激勵政策。一方面,非常明確地釋放信號、表明決心,即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包括育兒補貼、免保育教育費,這比其他政策(效果)更直接。 另一方面,通過增加嬰幼兒家庭的實際收入,以提升家庭購買力,並給予家庭穩定的「減負」預期。其中,育兒補貼每年惠及上千萬個家庭;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的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這將帶動母嬰用品、幼教增值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有助於經濟復甦。 她進一步稱,在投資回報率方面,很多量化研究證實,投資幼兒教育的收益遠大於成本。不管是託育還是學前階段,幼兒教育每投資1美元,就能產生3至12美元的回報。而且不少研究指出,各個成長階段的投入中,幼兒教育的投資回報最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的認知和發展存在「敏感期」,0至6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社交和情感發展以及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 此外,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始和奠基環節,教育的動態連續性和互補性意味著幼兒教育對後續教育體系的成效具有重要影響,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礎。對於家庭,好的幼教體系可以解放幼兒母親,提高她們的勞動參與率和收入水平。 她指出,現階段強調「投資於人」,是由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重挑戰驅動的。經濟的發展已經轉向主要依靠高素質勞動力驅動創新和技術進步,人才競爭已經成為國家競爭的主戰場,國家需要「投資於人」,通過教育、健康和人口政策提升人力資本,支撐產業升級。 吳斌珍說,投資於人還有助於提升收入進而提振消費,讓居民安心消費。中國家庭歷來重視教育,高昂的教育負擔難免變成消費的後顧之憂。通過公共財政幫助家庭「投資於人」,減輕家庭負擔,能更有效地釋放消費潛力,助力經濟內循環。(完)
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突破6000萬人,但仍面臨總量不足、結構失衡問題 「白領」和「藍領」,年輕人該如何擇業(民生一線) 202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222萬人,創歷史新高;同時,部分行業經營承壓,「白領」崗位數量增長趨緩甚至萎縮。調整職業路徑,投身技能型「藍領」工作,成為一部分年輕人應對現實的務實之舉。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穩就業政策密集發力:舉辦招聘活動、加強就業指導、拓寬基層崗位、扶持創新創業……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相信隨著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崗位供給會逐步改善。 拉遠看,經濟周期與任何一代人都不可能完全同頻,只要不放棄、不躺平,總能迎來轉機。 沒當「白領」絕非「降格」,如今的「藍領」職業早已打破刻板印象,展現出新魅力。 新型工業化浪潮呼喚「智」「技」融合的頂尖工匠。我國正從製造大國加速邁向製造強國,信息通信、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新技術產業化應用加快,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高學歷人才不斷加入,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大學生詹兆君入職聯想合肥生產基地,從一線操作員幹起,逐漸成長為技術骨幹,薪資超過了很多同齡「白領」。放眼全國,越來越多的「詹兆君」正以精湛技藝和創新智慧,為夯實我國工業體系的質量基石作出貢獻。 消費升級也需要知識型服務人才。服務行業正朝高品質、個性化、體驗式方向躍升,從業者不僅要有專業技能,還要有文化底蘊、審美素養和溝通智慧。鄭州師範學院家政專業學生在校學習茶藝與插花等知識,畢業生早早便被錄用;上海某高端養老機構引入具備心理學、營養學背景的本科畢業生擔任「健康管家」,顯著提升了服務滿意度。當前,高端家政、定製旅遊等新興領域,驅動著服務業的理念革新與業態升級,成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華的新舞臺。 「白領」或「藍領」,不過是外在標籤。對國家、社會而言,無論是攻克晶片難題的科學家,還是提供溫暖陪伴的護理員,滿足社會真實需求即是對發展的貢獻。於個人,一份合理收入保障生活尊嚴,一段能帶來成長與滿足的職業體驗滋養人生,便是最踏實的收穫。 根據最新數據,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已突破6000萬人,但仍面臨總量不足、結構失衡問題。 國家正加大力度為技能人才成長鋪路:職業教育法打通職教升學通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大力推進「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多地推行「新八級工」制度,拓展職業發展路徑;社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多地積分落戶政策優化調整……政策多維發力,不斷提升技能型崗位的福利保障、成長性與職業尊嚴。 未來,讓「藍領」更有吸引力,還需各方協同發力:相關部門做好前瞻規劃,強化人力資源分析預測,加大對職教和技能培訓投入;院校教育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個人規劃與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結合,不盲目跟風;企業完善內部培養體系,建立科學的技能人才評價與晉升機制。當國家培養與個人投入,都能精準轉化為社會所需、個人所長時,人才浪費的擔憂方能消解。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都能在合適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職業價值不在「領子的顏色」,而在於將「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和時代需要。每一個崗位、每一份工作都是有意義的,也都會熠熠生輝。 本報記者 曲哲涵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08日 第 14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1642
89
2025-11-25 08:33
57246
28
2025-11-25 08:33
71458
39
2025-11-25 08:33
57183
37
2025-11-25 08:33
84576
21
2025-11-25 08:33
47819
91
2025-11-25 08:33
63254
37
2025-11-25 08:33
35842
71
2025-11-25 08:33
98513
28
2025-11-25 08:33
61285
47
2025-11-25 08:33
76523
19
2025-11-25 08:33
35794
52
2025-11-25 08:33
16784
76
2025-11-25 08:33
78635
43
2025-11-25 08:33
23591
78
2025-11-25 08:33
76439
85
2025-11-25 08:33
92654
53
2025-11-25 08:33
53916
86
2025-11-25 08:33
73126
73
2025-11-25 08:33
53982
83
2025-11-25 08:33
16825
68
2025-11-25 08:33
59782
12
2025-11-25 08:33
43675
63
2025-11-25 08:33
61497
21
2025-11-25 08:33
49215
85
2025-11-25 08:33
34726
34
2025-11-25 08:33
15624
89
2025-11-25 08:33
62897
85
2025-11-25 08:33
26349
81
2025-11-25 08:33
65481
24
2025-11-25 08:33
94316
82
2025-11-25 08:33
56938
81
2025-11-25 08:33
12354
76
2025-11-25 08:33
21894
85
2025-11-25 08:33
97485
47
2025-11-25 08:33
74836
79
2025-11-25 08:33
23497
32
2025-11-25 08:33
87145
91
2025-11-25 08:33
51364
76
2025-11-25 08:33
47196
52
2025-11-25 08:33
59284
45
2025-11-25 08:33
78654
49
2025-11-25 08:33
97612
59
2025-11-25 08:33
96182
89
2025-11-25 08:33
21638
43
2025-11-25 08:33
31257
75
2025-11-25 08:33
93214
58
2025-11-25 08:33
65483
41
2025-11-25 08:33
49587
54
2025-11-25 08:33
84369
87
2025-11-25 08:33
32546
94
2025-11-25 08:33
91648
61
2025-11-25 08:33
| 西瓜直播 | 零点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就要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趣爱直播 | |
| 魅影9.1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花儿直播 | |
| 婬色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樱花直播nba | |
| 香蕉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么么直播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小猫直播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魅影视频 | 魅影直播 |
| 伊人app | |
| 比心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午夜直播 | |
| 河豚直播 | 蜜疯直播 |
| 桃花app | |
| 蝶恋直播 | 莲花直播 |
| 蜘蛛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