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8月8日電(李柏濤)「兩千年儒學,一家人建水。」合影時,這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一響起,便引得各地遊客駐足稱讚。這是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靈機一動的巧思——熟悉他媒體評論的人或許早有預料。被稱作「黎老大」的他,向來擅長創作押韻又詼諧的打油詩,而這天,他把這項特長帶到了雲南、帶到了建水,也帶進了建水文廟。 建水文廟的祭孔儀式莊重肅穆。李柏濤 攝 立秋後的建水,氣候清爽宜人,綿綿細雨滋養著這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滇南古城。8月8日,第三屆「情牽兩岸·滇臺同行」暨臺灣網絡新媒體人云南紅河州採訪活動走進建水文廟,讓參與者接受了一場傳統文化的洗禮。 建水文廟始建於元代(公元1285年),至今恰好740年,是大陸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文廟之一,也是舉行祭孔儀式的重要場所。 正衣冠、點聖火、鳴禮炮、抬聖像、奏禮樂、讀祭文,迎聖、初獻……來自新竹清華大學的研二學生王同學是首次參與這樣莊重肅穆的祭孔儀式,「此前對孔子的了解僅停留在課本層面,親身經歷後,才真切感受到中華傳統禮儀的厚重底蘊。」 8月8日,第三屆「情牽兩岸·滇臺同行」暨臺灣網絡新媒體人云南紅河州採訪活動走進建水文廟。圖為臺灣網絡新媒體人與臺灣青年參加祭孔儀式。李柏濤 攝 竹笛、簫、嗩吶、二胡、揚琴、古箏、鼓、鑼、雲鑼、阮……多種民族樂器合奏的禮樂,給上海交通大學的臺灣學生林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坦言,沉浸式參與祭孔儀式,讓中華文化變得具體可感,也讓她體會到年輕人參與傳統禮樂傳承的重要意義。 張晉維是建水文廟的「金牌講解員」,出於對家鄉和中華文化的熱愛,她畢業後回到建水工作。用她的話說,「接待過的臺灣遊客早已數不清。」她回憶起幾年前遇到的一位臺灣女歷史老師,講解過程中,對方不時提出有深度的問題,這讓她深切感受到臺灣同胞對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視。 「建水文廟如此受臺灣遊客喜愛,不正是兩岸同胞文化同根、血脈同源的最佳佐證嗎?」張晉維說,臺灣同胞是我們的親人,歡迎他們常來雲南、來建水「走親戚」。這也更激勵著講解員們深耕傳統文化,講好祖國大陸的發展故事,做好合格的中華文化傳播者。 王同學也感慨,實地走訪大陸的文化場所,才能有機會觸摸到「活」的傳統文化。「希望更多臺灣年輕人能積極加入這類交流活動,投身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中。」 「大陸把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得很好!」黎建南表示,臺灣年輕人有機會在建水親歷較完整的祭孔儀式,補上「缺失的那一課」。「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他引用儒家對「禮」的闡釋,希望臺灣年輕人能從中探尋蘊藏的文化精髓與細節。(完)
重慶8月13日電 題:重慶「水中人參」遊向世界 作者 張旭 左朝坤 給蓴菜田換水、採摘新鮮蓴菜、上架新產品、忙直播帶貨……近日,走進全球規模最大的蓴菜生產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一幅產銷兩旺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 據悉,蓴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水中人參」之稱。從白居易的「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到蘇軾的「舊因蓴菜求長假,新為楊枝作短行」,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記錄了蓴菜在中國悠久的種植、食用歷史。 近日,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蓴農在田間採摘蓴菜。譚豔波 攝 蓴菜對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目前,在中國浙江杭州、重慶石柱、湖北利川及日本北海道等地,有規模化種植。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該縣蓴菜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1.4萬噸,開發上市休閒食品、飲料及美容護膚等系列產品35種,暢銷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 「夏日裡,我們對蓴菜田的水一日一換。」當地純菜種植大戶陳代樹說,蓴菜對水溫、水質要求高,除冬季外,蓴菜田均需按時換水,春秋季節兩三天一換,夏日換水頻率更高。 在日本,蓴菜被稱作「長壽菜」,是製作料理的高級食材,因其本地產量有限,多從浙江杭州、重慶石柱等地進口。 「我們有不少日韓客戶,初季蓴菜會選擇空運。採摘後,次日清晨即可送至食客餐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福吉利蔬菜股份合作社負責人何顯福說,蓴菜採摘季持續4個月左右,訂單不斷,且量比較大。因保鮮技術成熟,蓴菜可保存一年乃至更久,除初季外,多採用「貨車+船運」方式運往海外。 2024年12月,石柱蓴菜籤下外貿大單:重慶市水火土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AS籤訂了1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合同,其中包含8000萬美元的蓴菜產品。2025年1月,重慶即食蓴菜實現了首次自營出口。在中國國內,通過與在華日資企業合作,2025年8月12日,「蓴小絲」膠原蓴露在該企業的500多家超市上架。 「蓴菜較小眾,我們要讓更多人知道它。」重慶市水火土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穎是山東人,因看好該產業,於2018年起,在石柱建企設廠。如今,蓴菜的產銷兩旺令他幹勁十足,雖年屆六旬,仍親身上陣直播,最長時,一天播了11小時有餘。 陳代樹說,在蓴菜採摘季,他僱用大量蓴農採摘,按量計薪。「每採摘一公斤鮮蓴菜,蓴農可得7元(人民幣,下同)至8元採摘費,正常情況下,單日採摘費不低於400元。」陳代樹說,「手腳快的」蓴農單日採摘費收入可達七八百元。 近日,航拍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一處蓴菜田。(無人機照片)譚豔波 攝 1992年出生的何渝說,數十年來,父親何顯福為蓴菜付出心血無數。這也觸動了他,讓他決定返鄉「接父親的班」。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蓴菜產業行業協會註冊成立,何渝任會長。 「忙完採摘,立馬就要出去跑市場。」何渝說,蓴菜是一個很好的行業,也需要不斷開拓市場、更新技術、開發產品,讓「水中人參」更好地遊向世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5132
46
2025-10-24 11:02
96124
61
2025-10-24 11:02
68419
36
2025-10-24 11:02
29348
97
2025-10-24 11:02
94627
81
2025-10-24 11:02
94231
31
2025-10-24 11:02
31265
78
2025-10-24 11:02
12793
89
2025-10-24 11:02
85496
15
2025-10-24 11:02
85472
71
2025-10-24 11:02
14692
62
2025-10-24 11:02
13826
51
2025-10-24 11:02
91572
62
2025-10-24 11:02
48267
76
2025-10-24 11:02
42578
16
2025-10-24 11:02
12967
29
2025-10-24 11:02
46718
75
2025-10-24 11:02
32719
43
2025-10-24 11:02
61934
56
2025-10-24 11:02
74893
82
2025-10-24 11:02
15849
13
2025-10-24 11:02
52783
69
2025-10-24 11:02
56219
18
2025-10-24 11:02
68579
24
2025-10-24 11:02
62497
39
2025-10-24 11:02
59437
19
2025-10-24 11:02
67182
23
2025-10-24 11:02
27543
17
2025-10-24 11:02
96352
84
2025-10-24 11:02
86392
91
2025-10-24 11:02
13265
24
2025-10-24 11:02
78293
45
2025-10-24 11:02
59713
16
2025-10-24 11:02
72485
23
2025-10-24 11:02
14586
25
2025-10-24 11:02
72396
72
2025-10-24 11:02
93847
45
2025-10-24 11:02
63789
21
2025-10-24 11:02
67928
97
2025-10-24 11:02
86471
29
2025-10-24 11:02
71365
47
2025-10-24 11:02
81534
57
2025-10-24 11:02
36478
18
2025-10-24 11:02
19486
26
2025-10-24 11:02
79286
58
2025-10-24 11:02
31856
92
2025-10-24 11:02
39681
39
2025-10-24 11:02
17328
84
2025-10-24 11:02
91652
57
2025-10-24 11:02
58296
23
2025-10-24 11:02
92185
31
2025-10-24 11:02
92347
65
2025-10-24 11:02
95384
58
2025-10-24 11:02
| 蜜桃app | 桃鹿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黄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看b站a8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趣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么么直播 |
| 小猫咪视频 | |
| 小草莓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 抓饭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妖精直播 |
| 520直播 | |
| 贵妃直播 | 黄播 |
| 河豚直播 | |
| 小猫直播 | 比心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花瓣直播 | 青草直播 |
| 么么直播 | |
| 青草直播 | 奇秀直播 |
| 妲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