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8月4日電 (羅婕)雲南省氣象局4日18時45分發布冰雹Ⅳ級預警,受強對流雲團影響,未來6小時內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北部、文山州北部將出現冰雹,可能造成雹災。截至當日20時30分,中國天氣網發布雲南各地冰雹、高溫、暴雨、雷電等橙色、黃色預警信息超過百條,該省天氣上演「冰火兩重天」。 雲南省氣象局消息稱,預計本周受輻合區和切變線影響,該省西部和南部多強降雨天氣。8月6日夜間至8日,該省自東向西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其中文山州、紅河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臨滄市、德宏州、保山市有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本周內,該省大部地區將出現雷暴、局地短時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當日16時20分,雲南省氣象臺發布雷電Ⅳ級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昭通市南部、曲靖市、文山州、昆明市、玉溪市東部、紅河州東部、楚雄州、麗江市、迪慶州東部、怒江州南部、大理州北部、保山市西部、德宏州、臨滄市西部、普洱市西部、西雙版納州將出現較強雷電活動,出現雷擊災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局地伴有9級以上陣風、大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相關部門需做好防雷電、防大風、防冰雹工作,公眾在強對流過境期間暫停戶外活動。 同時,雲南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8月4日20時至8月5日20時,德宏州盈江縣、隴川縣,臨滄市鎮康縣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玉溪市北部,保山市北部、南部,楚雄州東部,紅河州西部,文山州東部、南部,普洱市中部、南部,大理州中部,德宏州大部,麗江市西部,怒江州南部,迪慶州東南部,臨滄市西南部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 此外,昭通市威信縣、大關縣、綏江縣、彝良縣、巧家縣,紅河州河口縣、屏邊縣、元陽縣、金平縣,文山州丘北縣,迪慶州德欽縣等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局地氣溫將升至37℃以上。 對此,昭通市、紅河州等地已發布高溫防禦指南,提醒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公眾儘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應注意防範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完)
從唐卡與漆畫技藝的跨界融合,到漢藏設計師合作推廣民族工藝品;從社區中各族居民共跳鍋莊舞的溫馨畫面,到漢藏學生「結對子」學習…… 近年來,西藏多元文化發展不斷湧現鮮活案例,這些生動實踐正如高原格桑花的根系,在中華文化沃土中交織生長,是「中華民族一家親」最生動的詮釋,各民族文化在雪域高原交融,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裡其樂融融。 7月13日,西藏昌都瀾滄江天津廣場上,鍋莊舞愛好者踏歌起舞,舞出夏日夜間精彩。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雲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從古至今,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懷抱中不斷發展,在交流中創新;今天,西藏的多元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必將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是歷史必然」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張雲介紹,從元朝開始,西藏納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轄,全國實現一體化,也開啟了雪域高原與其他地區密切交流的新階段。藏族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在大一統歷史背景下實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7月14日晚,在西藏拉薩,亮燈後的布達拉宮與北京東路交相輝映,夜色璀璨奪目。 同時,西藏的多元文化同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張雲表示,這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比如歷史上多個朝代儘管在政治上實現西藏的統一,但在文化上又採取了一種包容開放的姿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叫『和而不同』,所以很好地傳承了西藏地區的民族文化」。 傳統藏醫既跟中醫互相學習借鑑,同時又保留了地域的特點;布達拉宮等藏式建築是藏族人民高原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吸收了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其他民族的建築智慧;唐卡繪畫同樣和古代捲軸畫有關係,並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7月15日,在位於西藏拉薩的西藏博物館,觀眾品鑑唐卡藝術。 「大家熟悉的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等網絡系統都促成了西藏文化在中華文化懷抱中不斷地發展,在交流中不斷地創新。」張雲表示,這個發展過程漫長而細緻,所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且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同時,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到今天,也煥發出了異彩,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必將作出自己的貢獻。 「全世界都會對今天西藏的文化發展由衷地高興」 國家高度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優秀傳統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財力、物力,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使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了弘揚和發展。 2023年8月18日,由《格薩爾王傳》改編的國產動畫電影《雪域少年》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首映禮。 西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成就同樣引人注目。截至2024年12月,在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44個項目中,熱貢藝術、格薩(斯)爾、藏戲、藏醫藥浴法、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名列其中。西藏自治區105項非遺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唐卡繪畫、金屬鍛造技藝和造紙技藝等傳統技藝在傳承和弘揚中大放異彩。 作為一名歷史研究者,張雲切身感受到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可喜的是,他也看到,不少外國有識之士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的發展,看待西藏各方面的進步,特別是文化事業的進步。 外國遊客在西藏拉薩市羅布林卡內品嘗青稞酒。 「我個人接觸過很多西方媒體、研究者,他們熱愛中國文化,熱愛西藏,也能夠認識到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得到保護傳承的客觀現實。」張雲認為,各國來客只要不抱偏見,都會對今天西藏文化發展的狀況感到欽佩和高興。(陳文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富贵直播 | 夜魅直播 |
密桃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快猫 |
蜘蛛直播 |
凤蝶直播 | 花间直播 |
柠檬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么么直播 |
黑白直播 |
魅影视频 | 黄播 |
蜜桃app |
蜘蛛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抓饭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金莲直播 |
伊人下载 |
么么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曼城直播 |
魅影直播 | 午夜直播 |
嫦娥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