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8月12日電 (王富傑 呂燕軍)12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中鐵三局承建的新疆伊犁河三橋主橋順利合龍,距離年內通車目標更近一步。 伊犁河三橋主橋造型獨特,是國內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橋。王富傑 攝 伊犁河三橋地處伊寧、可克達拉、察布查爾三地交界中心地帶,起點位於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跨越伊犁河,終點位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溼地公園,全長2.86公裡,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幹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60公裡。 伊犁河三橋主橋造型獨特,是國內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橋,技術複雜,施工難度高。主橋中塔高51米,兩側邊塔高50米,相當於17層樓高度,均為下部C50混凝土結構、上部「O」形鋼結構索塔,其中鋼結構索塔由8種類型節段拼裝,最重節段94.7噸,約為60輛小轎車的重量。 據了解,將如此重的鋼節段嚴絲合縫拼接起來,誤差控制在毫米級是施工的關鍵控制點,項目運用三維可視化技術,進行「模擬彩排」,精準還原主塔搭建全過程,確定最佳拼裝方案,並在拼裝中引入三維千斤頂進行微調,配合高精度全站儀全過程監測,確保精準對位。主橋施工中還涉及「富水卵石土地區大直徑超長樁基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承臺一次性澆築」「空間雙曲面斜拉索體系精準定位」「變高度單箱三室寬截面主梁施工」等多個難題,項目經理部科學謀劃、精心組織,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強化科技賦能、合理配置人員機械等生產要素,保障了工程各個節點目標,實現了主橋順利合龍。 伊犁河三橋是連接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與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重要過河通道。呂燕軍 攝 伊犁河三橋是連接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與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重要過河通道,通車後兩地車程將縮短近1小時,同時串聯起霍爾果斯市、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昭蘇縣等區域,助力特色農產品外運以及旅遊環線的形成,為構建新疆伊犁河谷快速交通網、促進「兩霍兩伊」一體化發展、助力「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注入新動力。(完)
重慶8月9日電 題:大足石雕傳承人劉能風:坐得住「冷板凳」 雕刻時代風貌 記者 鍾旖 「要把『大足石雕』這條路走透,雖然還有很多挑戰,但它的前景是越來越寬廣的。」8月的重慶酷熱難耐,68歲的大足石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能風並未休息,而是一頭扎進工作室內,在琢磨技藝、構思新作的同時,為即將到來的文化交流活動準備展品。 大足石雕與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相伴而生,其製作歷史可追溯至初唐。作為頗具巴渝特色的純手工雕刻工藝美術品,大足石雕主要以重慶本土出產的砂石、青石,以及貴州、四川等地出產的紫袍玉、漢白玉為材質,雕刻內容以佛像、觀音、羅漢為主。 2021年,大足石雕成為中國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與錘、鏨相伴40餘載,劉能風於2025年3月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8月7日,劉能風(右)指導徒弟創作。 記者 何蓬磊 攝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重視技能人才、倡導工匠精神。」回首從藝路,劉能風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1980年以前,他還是一個靠殺豬賣肉謀生的農家子弟。隨著改革開放,大足石刻成為蜚聲中外的景點,大足不少手藝人取材本地石料雕刻一些簡單的紀念品出售。可觀的收入讓劉能風躍躍欲試。「我家就住在大足石刻旁邊。每一龕石刻的位置、每一尊造像的特徵,都深深印在我腦海裡。」 為快速掌握石雕技藝,劉能風四處拜師,甚至住進潮溼的巖洞,對著石刻造像模仿。1985年,劉能風被推薦至四川美術學院雕塑工廠系統學習。7年時間裡,劉能風幾乎天天泡在廠房苦練,手藝日漸精湛,形成了觀音像作品「肥不顯肉,瘦不顯骨」、面部圓潤細嫩「有彈性」的獨特風格。 1991年,劉能風受邀回鄉創辦重慶市大足區石刻藝術品有限公司,開啟面向市場的技能傳承之路。「要想學好一門手藝,除了熱愛,還要靜下心來、坐得住冷板凳。」劉能風介紹,30多年來,他手把手地傳徒授藝,已有300多名親傳弟子。在「傳幫帶」發展模式下,徒弟又帶動成千上萬的人從事石雕工作。如今,「大足雕客」的身影遍布海內外。 8月7日,劉能風雕刻大足石刻經典《牧牛圖》。 記者 何蓬磊 攝 「有政策的扶持,加上人才輩出,未來五六十年都不愁傳承問題。」劉能風表示,為讓老一輩「留得住」、新一代「願意來」,在政府的努力下,大足石雕從業人員已被納入國家工程師職稱序列。重慶市有關部門還幫助他成立了「技能專家工作室」、在職教中心專門設置「大師班」,按「現代學徒制」模式教學,為大足石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解決了傳承問題,劉能風將更多精力轉向精品創作。一組歷時3年雕琢的《牧牛圖》是他的最新代表作。「它的靈感源於大足石刻裡的經典造像,以十比一的比例雕刻。」劉能風介紹,為捕捉牛的真實神韻,他特意在工作室裡養了一頭水牛,邊觀察邊雕刻,力求作品惟妙惟肖。 劉能風也未懈怠學習。近年來,他與徒弟帶著新研發的石雕文創奔赴各大展會,關注行業動態、觀摩他人所長,「今年6月,我有18天在外考察,還帶著作品去新加坡參展」。 「石雕作品可以記錄時代和歷史,猶如我們生命的延續。」劉能風說,以古人留下的大足石刻為榜樣,他夢想創作出當代版的大足石刻,用雕刻記錄時代風貌,為後人留下更豐富的文化遺產。(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奇秀直播 | 嫦娥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五楼直播 | 蜜糖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免费直播 | 凤蝶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魅影直播间 | 快猫 |
魅影直播间 |
蜜疯直播 | 糖果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桃花直播 | 五楼直播 |
咪咕直播 |
河豚直播 | 魅影9.1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色花堂直播 | 黄瓜直播 |
蜜疯直播 |
糖果直播 | 鲍鱼直播 |
快猫 |
sky直播 | 四季直播 |
大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