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0日電 題:不具名的助學金 作者 曾玥 葉子 不公開獲獎名單、不出具獲獎證書、不對受助者進行個人宣傳,一項擁有「三不」原則的「陳傳才助學金」,始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對已故伉儷的遺願。 中國人民大學原中文系主任陳傳才與新聞學院副教授嶽同於1957年在人大相遇相識,後結為連理,自1978年起在校任教。二人一生無兒無女,晚年決定變賣房產,將賣房所得和畢生積蓄共360萬元悉數捐贈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用以資助貧困學生。 1999年陳傳才(右)、嶽同合照,攝於中國人民大學校園一角。(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陳傳才曾與癌症鬥爭十年。其好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在紀念文章中回憶,患病後的陳老,處之泰然,淡定如常。2018年,陳傳才逝世。嶽同說:「在醫院時我與陳老師就商量好了,等我走了,就把房子賣出的錢作為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 後來在病榻上,嶽同仍反覆叮囑「要把錢用好,用到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2024年,嶽同離世,留下遺願,喪事從簡。 為實現陳傳才、嶽同二人生前心願,陳傳才的學生們自發組織落實捐贈事宜,成立「陳傳才學生扶貧基金」,並特別設立「陳傳才助學金」,每年資助2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開展學術交流、社會實踐等。據計算,這筆捐贈能持續發放48年,惠及近千名學子。 陳傳才的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陽是參與落實捐贈事宜的一員。他向記者回憶,當得知陳傳才和嶽同的心願時,學生們都深受感動。儘管推進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但大家合力克服,最終不負恩師囑託。 2019年,嶽同(右一)向來家看望的志願者展示收藏的剪紙、中國畫作品。(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時至今日,陳陽仍對陳傳才、嶽同為人和治學的細節歷歷在目。 陳傳才在主管全系研究生教學培養工作時,開列了120部書目,要求學生三年內必須精讀40本學術專著。他堅持「嚴進嚴出」,要求文藝學學生必須要有「藝術感受力」「理論分析力」和「寫作基本功」。 1993年以後,陳傳才辭去中文系系主任的職務,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培養碩、博研究生的工作。他曾先後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2部,主編大型類書和叢書兩套12本,並在重要報刊雜誌發表論文96篇。 「陳傳才先生對傳統理論有深厚的學養,但他從不固守成見,畫地為牢。」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金元浦如此評價。 中西文化之辨、中西文論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問題曾一度困擾中文系學科建設和發展。陳傳才一直密切關注國內外理論發展的新動向,批判看待、合理吸收新觀念,並與自身體系融會貫通。他主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下,「不斷地從人類文明的新創造(包括各種不同的理論、思路、方法)中獲得豐富和發展自身的思想資源和實踐經驗」。 陳老將其一生奉獻給了文藝理論教學和研究事業,嶽同則在新聞學領域深耕不輟,傳道授業解惑。 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期間,嶽同主要講授新聞採訪、新聞寫作等專業課程。課堂上,她時常結合自身從事新聞寫作的實踐經驗剖析採寫方法,切中肯綮。 「只要新聞的政治意識、經濟意識和文化意識是來自廣闊、複雜、多變的時代變革的實踐,那就不管是從正面報導入手還是從批評反面和消極現象出發,抑或是進行歷史深度的開掘還是加以橫向的比較剖析,都必定能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上觸動社會的神經,產生『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感效應。」嶽同在其編撰的教材《新聞寫作論》中寫道。 陳傳才(右)、嶽同夫婦合照。(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在學術上潛心問道,在生活中抱樸守真,是許多學生對陳傳才、嶽同夫婦的共同印象。如果說杏壇耕耘數十載有如春風化雨,那麼以二人遺願設立的「不具名的助學金」,則延續著這份潤物無聲的關懷。 今年6月,「陳傳才助學金」完成首次評審與發放。一位受助學生匿名寫下感言:「這份低調而深沉的大愛,激勵著我在困境中堅守,在平凡中進步。往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延續您所傳承的意志,以謙遜與執著,守護文學的信念,用日益豐盈的所學,回報這份跨越時空的託付。」(完)
上海8月9日電 (陳靜 潘明華)「上海持續推動技術、理念和人才輸出,大力推進數智賦能援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9日對記者表示,「自2010年上海對口支援喀什以來,整合全市優勢資源,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管理等方面持續精準施策。」 據悉,15年來上海累計選派388名醫療專家來到喀什開展幫扶,首創「組團式」支援模式向全國推廣,幫助新疆喀什二院由「創三甲」向「強三甲」目標邁進,紮實推進降低傳染病發病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提高人均壽命期望值的『三降一提高』援疆項目,促進了喀什地區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的提升。 據悉,在第三屆滬疆醫學大會的喀什現場,一臺跨越5000公裡的手術同步開展。遠在上海的仁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潘家驊通過5G遠程機器人對喀什二院的病人進行手術。此前,上海肺科醫院與喀什二院同步開展了國內首例5G遠程呼吸內鏡機器人手術,為醫療援疆注入了新的技術動能。 如今,喀什二院已成為當地不少患者首選的就診醫院。據上海市援疆醫療隊領隊、喀什二院院長陳尉華介紹,上海充分發揮醫療人才優勢,瑞金醫院、中山醫院、華山醫院、仁濟醫院等上海10餘家三甲醫院與喀什二院建立「以院包科」幫扶關係。據統計,上海醫療援疆15年,累計填補當地醫院技術空白500餘項,門急診人數增長486%,出院人數增長170%,手術人數增長191%。 急救能力是醫院綜合能級提升的重要體現。記者了解到,近日,37歲的小夥艾力(化名)在高溫勞作時突發暈厥,隨之出現兇險的消化道大出血,合併熱射病,送到喀什二院時已處於失血休克狀態。面對出血點難尋、多臟器功能受損等挑戰,上海援疆醫療專家團隊與喀什二院醫護人員並肩展開了一場生命攻堅戰。歷經19個日夜的救治,多學科專家的精誠協作與精湛醫術,最終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成功拉回。出院時,艾力緊緊握住上海援疆專家蔡健華主任的手,熱淚盈眶,反覆說著:「熱合麥特!熱合麥特!(謝謝!謝謝!)」他的妻子眼含熱淚,動情地說:「是上海的專家們,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出生7天的小古麗(化名),被診斷罹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大動脈轉位。據悉,這是一種罕見但需要儘早手術的嚴重疾病,最佳手術時機在出生後兩周內,否則大多夭折。就算能做手術,在2.9公斤孩子只有核桃大小的心臟上做複雜的精細操作,難度大,風險高。喀什二院心胸外科團隊在上海援疆專家朱家全帶領下,多學科密切協作,在小古麗1周齡時施行了大動脈調轉手術,理順了心臟動脈的「正常交通」。 人才培養是衛生健康援疆的重要任務。上海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通過援派專家導師帶教、接受來滬進修培訓、開展遠程教學、選派專家赴疆等形式為受援地培訓醫療人才;實施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定向醫學研究生培養和上海健康醫學院臨床醫學定向本科生培養項目;組織援疆專家帶教當地醫生,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上海專家潘崗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行動的指南。去年成立的援疆兒科聯盟,像一張充滿生機的大網,將上海、山東、廣東等地的援疆專家智慧與喀什基層醫生的渴望緊密聯結。潘崗是這張網的編織者。線上,他是「雲端講師」,新生兒復甦、兒童急症處理……實用的技術通過電波飛向廣袤的基層;線下,他的足跡深入巴楚、莎車等偏遠縣鄉,送醫送藥,更送去「帶不走的技術」,讓「援疆」二字,充滿了並肩同行的溫暖力量。 上海援疆指揮部社會發展事業組副組長、喀什地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吳春峰告訴記者,上海加快實施醫療惠民項目,持續推進當地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能力提升建設;15年來共實施衛生健康援疆項目271個,投入援疆資金30.27億元,孕產婦、嬰幼兒死亡率分別降低46.3%和64.3%,人均期望壽命增加1.4歲,地區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819
53
2025-11-06 18:37
43128
67
2025-11-06 18:37
35496
36
2025-11-06 18:37
94856
49
2025-11-06 18:37
52687
28
2025-11-06 18:37
27598
13
2025-11-06 18:37
27915
18
2025-11-06 18:37
62549
17
2025-11-06 18:37
81426
45
2025-11-06 18:37
18432
38
2025-11-06 18:37
59362
24
2025-11-06 18:37
85914
38
2025-11-06 18:37
41392
85
2025-11-06 18:37
56189
47
2025-11-06 18:37
26859
82
2025-11-06 18:37
28496
91
2025-11-06 18:37
53824
89
2025-11-06 18:37
56218
72
2025-11-06 18:37
47563
57
2025-11-06 18:37
59841
18
2025-11-06 18:37
13274
14
2025-11-06 18:37
82956
17
2025-11-06 18:37
93672
26
2025-11-06 18:37
94751
63
2025-11-06 18:37
96872
12
2025-11-06 18:37
28574
62
2025-11-06 18:37
54618
25
2025-11-06 18:37
71495
68
2025-11-06 18:37
38425
52
2025-11-06 18:37
27159
47
2025-11-06 18:37
79326
67
2025-11-06 18:37
16937
47
2025-11-06 18:37
69857
43
2025-11-06 18:37
28645
42
2025-11-06 18:37
95612
71
2025-11-06 18:37
46958
42
2025-11-06 18:37
71386
58
2025-11-06 18:37
87394
24
2025-11-06 18:37
29381
73
2025-11-06 18:37
26817
29
2025-11-06 18:37
27456
89
2025-11-06 18:37
67354
13
2025-11-06 18:37
13795
17
2025-11-06 18:37
61294
54
2025-11-06 18:37
61873
93
2025-11-06 18:37
73692
91
2025-11-06 18:37
27863
68
2025-11-06 18:37
79256
46
2025-11-06 18:37
35247
92
2025-11-06 18:37
25413
34
2025-11-06 18:37
18954
62
2025-11-06 18:37
86275
32
2025-11-06 18:37
53864
53
2025-11-06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