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日前公布今年上半年煤炭生產情況,數據顯示,電煤供應穩定有序。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6月,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4.0億噸,同比增長5.4%。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4.2億噸,同比增長3.0%,日均產量1404萬噸。原煤生產平穩增長。在進口煤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國共進口煤炭2.22億噸,同比下降11.1%。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新聞發言人 張宏:全國煤礦生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電煤供應穩定有序,電煤庫存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能夠滿足迎峰度夏期間電煤的穩定供應和保障能力。全國煤炭智能開採產能佔比首超50%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了解到,全國智能開採產能佔比歷史性突破50%,1.6萬餘個高危崗位實現無人化替代,這標誌著煤礦安全高效發展進入新階段。在內蒙古黑岱溝露天礦,智能化開採技術正深度應用。載重超過300噸的無人駕駛礦卡通過5G網絡接收指令,沿預設路線自動運行;巨型電鏟精準裝載土石,全過程無需人工操作。整個礦山系統響應速度達0.001秒,實現近40臺設備的協同作業。礦山部署的感知網絡包含多重監測系統:雷射雷達與4D光場可實現250米範圍微物識別,高精度雷達可監測1毫米級山體位移。生產環節創新採用廢棄機油再生技術,每年轉化8000多噸危險廢物為高性能炸藥,爆破威力提升15%。同時,配套智能爆破方案使爆破頻次降低40%,有效減少地質擾動。在黑龍江龍頭煤企龍煤集團,記者看到,企業新建成5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配套升級32項無人值守生產輔助系統,並完成1251臺套關鍵設備更新——涵蓋生產運輸、監測監控、災害防治及智能化控制等領域。這次改造推動採煤機械化率躍升至99.5%,高危崗位人員壓縮90%,人身傷害風險大幅降低,安全效益實現質的飛躍。中煤協會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智能煤礦907處、智能工作面1806個,智能開採產能佔比首超50%,替代1.6萬餘個高危崗位。全國煤炭立體輸送格局基本形成為應對煤炭產能持續釋放,全國交通系統全力開啟能源保供攻堅模式。最近新開通了新疆到江蘇的煤炭專列。近日,一列滿載3500噸新疆能源集團石頭梅露天礦優質煤炭的專列跨越千裡,順利抵達江蘇新海電廠,專列的開通為華東地區能源安全注入「新疆力量」。截至7月24日,在新疆,鐵路部門日均發運煤炭41萬噸,累計外運煤炭5077.4萬噸,同比增長12.3%。被譽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更是火力全開。7月以來,這條承擔全國鐵路五分之一煤炭運量的鐵路,日均運送煤炭達到105萬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目前,全國已建成了「七縱五橫」煤炭鐵路運輸幹線,建成了以北方七港為主的煤炭下水港和南方接卸港口,建成了33條以輸送煤電和新能源發電為主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全國煤炭立體輸送格局基本形成。(總臺央視記者 王顥一 張揚 蔣雪嬌)
8月8日電 題:古街拆還是留?習近平用一首詩回答 烏篷船搖過小橋,隨悠悠流水穿過老街,苦楝樹和凌霄花掩映下的老屋,斑駁的石牆印刻著歲月……紹興,因其濃厚的人文氣息和古樸的水鄉風貌,愈發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旅遊地。 然而,20多年前,以倉橋直街為代表的紹興古城古街區,卻經歷過一次考驗。 彼時,浙江的城市化改造和城鎮化發展正如火如荼,地處紹興中心區域的古街民居,是拆還是留,一時間爭論不休。 2003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紹興。了解到當地關於老街規劃的困惑後,他肯定地表示:「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護!」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習近平同志吟誦起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他說:「你們這樣做了,我們今天才能聽得到鄉音,記得住鄉愁,聯想起賀知章寫下的詩句。」 歲月深處的老街與鄉音,讓人們留住了記憶,記住了鄉愁,也延續著城市的歷史文化。 習近平同志囑咐當地幹部,保護工作要注重歷史的真實性、風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續性。 後來,倉橋直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中國遺產活生生的展示地」,居民與古街老屋有機組成的生活圖景,讓這裡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從履職基層到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的重視一以貫之。 在正定,他為年久失修的國家級文物爭取古建築修繕專款,當地利用這筆錢對隆興寺進行了搶救性修繕,千年古剎得以重放光彩。 在廈門,他果斷為鼓浪嶼地標性建築八卦樓撥款30萬元,扭轉了這座損害嚴重的歷史建築危在旦夕的命運。 在福州,得知位於三坊七巷的林覺民故居面臨拆除,他當即召開現場辦公會,叫停地產開發,並推動制定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和保護規劃。 ……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廣東潮州古城到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從江西景德鎮到天津古文化街,對於古城老街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對待古建築、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言猶在耳。 這些年來,我國城市文化遺產走向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各地歷史文化街區越來越多地採用微改造的方法,下「繡花」功夫。目前,全國共劃定歷史文化街區近1300片,認定歷史建築6.8萬處。 如今,一條條老街,一座座古城,給人們帶來日用而不覺的精神滋養和審美意趣,在歷史與未來的時空交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中,歷史文脈綿延不絕,文化自信悄然增強。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高萌 |校對:袁秀月 |視覺:司方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573
23
2025-11-28 16:34
52836
36
2025-11-28 16:34
32645
47
2025-11-28 16:34
71863
85
2025-11-28 16:34
52689
52
2025-11-28 16:34
39156
94
2025-11-28 16:34
59826
94
2025-11-28 16:34
17268
86
2025-11-28 16:34
93542
17
2025-11-28 16:34
63241
21
2025-11-28 16:34
97365
84
2025-11-28 16:34
92658
71
2025-11-28 16:34
42938
29
2025-11-28 16:34
37184
98
2025-11-28 16:34
95243
37
2025-11-28 16:34
91345
96
2025-11-28 16:34
54792
94
2025-11-28 16:34
71458
63
2025-11-28 16:34
36257
36
2025-11-28 16:34
61573
98
2025-11-28 16:34
37241
65
2025-11-28 16:34
85274
72
2025-11-28 16:34
79254
79
2025-11-28 16:34
15469
86
2025-11-28 16:34
54793
83
2025-11-28 16:34
13825
23
2025-11-28 16:34
46175
87
2025-11-28 16:34
39846
18
2025-11-28 16:34
28756
12
2025-11-28 16:34
12936
23
2025-11-28 16:34
45281
74
2025-11-28 16:34
58394
17
2025-11-28 16:34
27345
41
2025-11-28 16:34
69843
76
2025-11-28 16:34
61827
96
2025-11-28 16:34
31784
19
2025-11-28 16:34
67389
31
2025-11-28 16:34
76538
28
2025-11-28 16:34
26897
42
2025-11-28 16:34
23491
64
2025-11-28 16:34
29174
27
2025-11-28 16:34
58723
25
2025-11-28 16:34
32597
45
2025-11-28 16:34
35276
64
2025-11-28 16:34
63214
72
2025-11-28 16:34
92671
69
2025-11-28 16:34
93781
69
2025-11-28 16:34
28536
38
2025-11-28 16:34
82537
79
2025-11-28 16:34
94723
27
2025-11-28 16:34
43659
43
2025-11-28 16:34
15437
54
2025-11-28 16:34
41238
42
2025-11-28 16:34
| 夜魅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小白兔直播 | |
| 花瓣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名模直播 | |
| 红桃直播 | 西甲直播 |
| 魅影直播视频 | |
| 免费直播平台 | 香蕉直播 |
| sky直播 | |
| sky直播 | 魅影9.1直播 |
| 色花堂直播 | |
| 优直播 | 魅影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魅影看b站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五楼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tvn直播 |
| 么么直播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绿茵直播 |
| 茄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