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政策,又出現一個首次! 8月12日,多部門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這兩項貼息政策是中央層面首次實施,也被稱為貸款領域的又一次「國補」。 最近民生政策可謂多箭齊發: 先是育兒補貼出臺,每孩每年補貼3600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範圍、普惠式、直接性向群眾發放民生保障現金補貼,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 然後是幼兒園大班免除保育教育費,官方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相應減少家庭支出200億元。 再來看此次貼息新政,力度也很大。 根據方案,貼息範圍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其中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個人消費貸款20萬元用於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消費品,年利率為3%,沒有貼息全年需要支付貸款利息6000元,而享受貼息之後,最高可減少利息支出2000元。 這次貼息政策最值得關注的,是政策發力點的轉變。 與以往貼息政策重點支持投資端、供給端不同,此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從需求端發力,直接惠及消費者個人,降低個人消費貸款成本,貼息資金由相關貸款經辦機構直接在向借款人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 數據能說明政策的潛在影響:截至6月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全國住戶消費貸款餘額21.2萬億元,全國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居民服務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貸款餘額2.8萬億元。 1%的貼息看似比例不高,但撬動的可能是上萬億元的消費活水 ——這意味著1塊錢的貼息資金,有可能帶動100塊錢的貸款資金用於居民消費,或者是消費領域服務業的供給。 這種公共資金和金融工具結合產生的「四兩撥千斤」撬動效應,正是政策設計者的用意所在。 也就是說,政策目的就是要通過進一步強化財政和金融協同,撬動更多信貸資金精準投向消費領域,降低居民和經營主體的信貸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通過提振消費暢通經濟循環。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三裡河表示,這是一項創新舉措,傳遞出明確的政策信號,有助於提振信心和預期。通過財政貼息,一方面將提高居民運用金融槓桿擴大消費、改善生活的意願和能力;一方面降低消費領域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支持和鼓勵經營主體保持生產經營持續性,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 董希淼認為,貼息政策與已經出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國補」、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協同,形成疊加效應,更加有力有效地促消費、惠民生。 從育兒補貼到教育減負,再到消費貼息,這一系列政策真正投資於人,其實在解決同一個問題:讓居民有錢花、敢花錢。 中國家庭向來有「積穀防饑」的習慣,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負擔往往壓抑了消費意願。現在,公共財政開始逐步為這些後顧之憂買單:育兒有補貼,幼兒免保教費,消費能貼息。 當後顧之憂少了,預防性儲蓄的焦慮減輕了,消費意願自然會上升。 從直接發錢到減免學費,再到給貸款利息打折,國家正用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一點點織密民生保障網,激活消費市場的活力,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這波操作,值得期待。 (「三裡河」)
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庫未來可能仍持續增加但穩定性減弱。 這項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本項研究的青藏高原多源觀測數據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濤研究員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氣候暖溼化總體上促進了高原土壤碳庫的累積。不過,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影響,未來高原土壤碳庫將如何發展變化,這一議題頗受關注。 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專項研究,他們在青藏高原開展系統的網格化土壤採樣,整合4170個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296組高原野外放牧試驗等多源觀測資料,融合土壤物理保護機制與根系激發效應等最新理論認知,構建出一個基於多源觀測約束的簡化土壤碳循環模型,克服基於野外增溫實驗結果開展預測的局限性,為更準確評估土壤碳庫動態變化提供新工具。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任帥介紹說,本項研究表明,在未來持續暖溼化下,高原土壤碳庫整體仍呈積累趨勢,但新增土壤碳中超過50%將以活性或非保護性碳的形式存在,這類碳組分對極端事件和過度放牧活動等幹擾高度敏感,這將顯著削弱高原碳庫穩定性。 本項研究的不同氣候變化和放牧情景下高原土壤碳庫變化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據研究團隊粗略估算,極端熱融事件將抵消一半以上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若延續歷史放牧管理模式,過度放牧引起的碳損失幾乎完全抵消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在實施草畜平衡管理政策的情境下,放牧仍造成土壤碳損失,但其負面影響將減弱。 汪濤表示,研究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亟須將放牧活動和多年凍土區域極端熱融事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納入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模型中,為精準優化高寒生態系統碳庫穩定性、維繫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提供重要支撐。(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6751
75
2025-11-27 06:01
79465
52
2025-11-27 06:01
97634
41
2025-11-27 06:01
78296
86
2025-11-27 06:01
24819
62
2025-11-27 06:01
41562
87
2025-11-27 06:01
21874
35
2025-11-27 06:01
42175
12
2025-11-27 06:01
65184
59
2025-11-27 06:01
67319
82
2025-11-27 06:01
18269
71
2025-11-27 06:01
46172
74
2025-11-27 06:01
59364
87
2025-11-27 06:01
96541
32
2025-11-27 06:01
28147
53
2025-11-27 06:01
16275
82
2025-11-27 06:01
69283
21
2025-11-27 06:01
97354
37
2025-11-27 06:01
45713
17
2025-11-27 06:01
59876
67
2025-11-27 06:01
54967
64
2025-11-27 06:01
82395
52
2025-11-27 06:01
23789
68
2025-11-27 06:01
23415
21
2025-11-27 06:01
97536
57
2025-11-27 06:01
14698
65
2025-11-27 06:01
73168
84
2025-11-27 06:01
13926
41
2025-11-27 06:01
12387
52
2025-11-27 06:01
97341
68
2025-11-27 06:01
52394
74
2025-11-27 06:01
95781
85
2025-11-27 06:01
45672
42
2025-11-27 06:01
79124
41
2025-11-27 06:01
62981
16
2025-11-27 06:01
17834
62
2025-11-27 06:01
53967
19
2025-11-27 06:01
18295
71
2025-11-27 06:01
14952
68
2025-11-27 06:01
43726
97
2025-11-27 06:01
62158
41
2025-11-27 06:01
89231
18
2025-11-27 06:01
15428
15
2025-11-27 06:01
94518
14
2025-11-27 06:01
16572
51
2025-11-27 06:01
17824
79
2025-11-27 06:01
19287
42
2025-11-27 06:01
14759
31
2025-11-27 06:01
19476
17
2025-11-27 06:01
36859
26
2025-11-27 06:01
58621
43
2025-11-27 06:01
82934
92
2025-11-27 06:01
98312
32
2025-11-27 06:01
| 花间直播 | 免费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橘子直播 | |
| 彼岸直播 | 杏爱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美女直播 | 金莲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魅影直播视频 | 蜜桃视频 |
| 青柠直播 |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小猫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小猫直播 | 伊人下载 |
| 就要直播 | |
| 青草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山猫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凤蝶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