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濱、海河之畔,「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幕,以多元視角展示津派文化,深情禮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這座因河而興、向海而盛的城市,其「河海交匯」的地理基因與「開放包容」的文化品格,與當代青年的精神特質同頻共振。當Z世代用短視頻解碼相聲裡的市井煙火,用VR技術復原海河漕運的千年盛景,用創意設計讓「津味」非遺走進現代生活,青年群體已不再是文化的旁觀者,而成為「河海津韻」最鮮活的傳播者、最生動的解讀者、最有力的傳承者。天津海河解放橋附近夜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天津的文化底色裡,既有海河的綿長文脈,也有海洋的開放胸襟。從五大道的洋樓群到濱海新區的科創園,從相聲茶館的捧哏逗哏到航母公園的鋼鐵雄姿,這些文化符號若僅停留在「文獻裡的記憶」或「老輩人的講述」,終將因代際隔閡而褪色。青年是河海文化的「活態傳承者」,他們的入場為這些文化符號注入數字時代的傳播動能。如在抖音、B站等平臺,「天津話教學」「相聲冷知識」「海河夜遊Vlog」成為熱門標籤,青年創作者用「津韻+方言梗」「歷史科普+沉浸式打卡」的方式,讓「倍兒哏兒」等方言俗語突破地域限制,讓「文化範本」變成「活態表達」。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而青年的創造力恰是對文化基因的最佳「轉譯」。將楊柳青年畫《蓮年有餘》圖案融入潮牌服飾;用「泥人張」的Q版造型開發盲盒手辦;將解放橋的機械結構融入潮玩模型設計……這些充滿巧思的創意轉化讓沉睡的傳統文化符號秒變年輕人的「新寵」。然而,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我們要通過收集整理海河沿岸古建築、老字號的影像資料,藉助線上「展廳」,用青年熟悉的語言體系與技術工具重新詮釋「河海津韻」的內核。這種「技術+文化」的創新實踐,既能守住河海文化的歷史根脈,又能讓傳統走進青年的數字生活場景。文化建設,始終要著眼於人、落腳於人。對青年來說,河海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符號。在海河邊的「網紅書店」讀一本關於天津漕運的專著;在古文化街的非遺工坊跟著師傅學捏泥人;在參與海河文化宣傳志願服務活動中向外地遊客講述天津「七十二沽」的故事;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感知紅色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是在參與中建立情感聯結,在實踐中實現價值延續。「向海而生、因河而興」的天津,從來不缺開放進取的精神基因。天津依河傍海,自古以來便是南北交融、萬商雲集的通衢之地。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沿革,孕育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品格,也成為激勵青年投身城市發展與國家建設的精神富礦。與此同時,青年的實踐也在重塑河海文化的當代內涵。比如,「生態優先」成為青年守護海河的共識,「開放共享」成為青年參與濱海建設的理念……這種實踐中的文化創造,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生命力,也讓「何以中國」的答案更加豐富立體。「何以中國」的答案,不在故紙堆裡,而在當下的生活現場;歷史文化的傳承,不在守舊復刻,而在青春的創新表達。在這場「和合共生」的文化之旅中,青年既是參與者,更是創造者。他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創作、每一次實踐,都在讓「何以中國」的答案更加鮮活、更有力量。
核心CPI連續3個月回升—— 消費領域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領域價格繼續呈現積極變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份以來環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與上月相同。 7月份,CPI環比上漲,漲幅高於季節性水平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環比上漲主要受服務和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帶動。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6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六成多。提振消費政策帶動需求持續回暖,疊加「6·18」促銷活動結束,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0.2%。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價格較低影響。受上年同期價格基數較高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6%,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29個百分點。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8%,為2024年3月以來最高。其中,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7.1%和27.3%;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5%;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6%和1.9%,降幅分別為近34個月和28個月最小。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今年以來,核心CPI持續回升,反映出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市場供求關係逐步改善,國內經濟循環進一步暢通。 7月份,PPI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董莉娟表示,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行業價格下降。夏季高溫雨水天氣增多,一方面建築項目施工進度放緩影響建材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區河流水量充沛,水力發電對火力發電的補充替代作用明顯增強,電煤需求減少。受此影響,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均環比下降。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價格環比下降。 隨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有所改善,價格呈現積極變化。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重點產業產能治理逐步推進,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壯大,相關行業價格同比有所回升。同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升級類消費需求增加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 「價格的環比走勢更多反映季節性、短期性變化和波動,同比走勢則反映更多長期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認為,從PPI數據來看,最近幾個月PPI環比降幅持續企穩改善,反映出政策發力見效、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競爭秩序建立健全、內需逐步抬升等多種積極變化。 溫彬認為,近期各方表態及舉措表明,「反內卷」將成為下半年政策重點。短期看,「反內卷」從供應端重塑行業供需結構,特別是對於產能過剩且利潤率低的行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緩解供需矛盾,進而推動物價回歸合理區間。中長期看,物價能否持續回升仍具有較強不確定性,這主要取決於政策的執行與協同。「反內卷」更多是為價格修復創造窗口期,能否真正實現「企業盈利改善—經濟內生動力增強」的良性循環,關鍵在於內需能否有效提振。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熊 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5478
94
2025-10-29 20:18
86945
29
2025-10-29 20:18
57614
97
2025-10-29 20:18
64582
86
2025-10-29 20:18
78269
43
2025-10-29 20:18
21934
97
2025-10-29 20:18
29367
23
2025-10-29 20:18
62597
53
2025-10-29 20:18
72398
14
2025-10-29 20:18
51298
42
2025-10-29 20:18
27139
47
2025-10-29 20:18
64279
86
2025-10-29 20:18
73896
82
2025-10-29 20:18
64759
61
2025-10-29 20:18
85496
47
2025-10-29 20:18
68512
52
2025-10-29 20:18
97152
78
2025-10-29 20:18
12783
72
2025-10-29 20:18
87593
42
2025-10-29 20:18
28634
15
2025-10-29 20:18
57813
29
2025-10-29 20:18
84563
21
2025-10-29 20:18
15293
84
2025-10-29 20:18
91538
71
2025-10-29 20:18
94683
42
2025-10-29 20:18
92541
24
2025-10-29 20:18
42569
51
2025-10-29 20:18
74182
45
2025-10-29 20:18
62341
43
2025-10-29 20:18
96437
71
2025-10-29 20:18
49251
85
2025-10-29 20:18
35196
74
2025-10-29 20:18
41896
17
2025-10-29 20:18
19267
82
2025-10-29 20:18
38947
91
2025-10-29 20:18
56149
29
2025-10-29 20:18
51294
18
2025-10-29 20:18
25391
92
2025-10-29 20:18
48769
17
2025-10-29 20:18
51286
62
2025-10-29 20:18
12495
19
2025-10-29 20:18
32951
18
2025-10-29 20:18
19243
42
2025-10-29 20:18
17349
35
2025-10-29 20:18
61973
79
2025-10-29 20:18
87231
29
2025-10-29 20:18
51394
89
2025-10-29 20:18
31459
86
2025-10-29 20:18
27519
93
2025-10-29 20:18
89715
43
2025-10-29 20:18
96852
59
2025-10-29 20:18
95186
62
2025-10-29 20:18
46782
46
2025-10-2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