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探訪甘肅榆中山洪災害安置點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愛心牛肉麵企業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受災群眾盛牛肉麵。 當日,記者探訪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高崖鎮的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該安置點接收了馬坡鄉馬蓮灘村的170餘名村民。安置點提供的宿舍、被褥、熱飯菜、飲用水、常備藥品等物資,讓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8月7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出現山洪災害,當地已累計轉移安置群眾9828人,啟用酒店、學校、村委會等集中安置點14個。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影報導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搬運物資。 ↑ 這是8月9日拍攝的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宿舍,志願者為受災人員發放生活物資。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醫療點,醫護人員為受災人員量血壓。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志願者和受災群眾交流。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愛心牛肉麵企業工作人員為受災群眾準備麵食。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宿舍,受災人員通過視頻電話向好友報平安。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醫療點,醫護人員為受災人員量血壓。 ↑ 8月9日,在榆中縣第三中學安置點,受災人員領取餐食。 (新華社)
文|南 平 津門故裡,海河之畔。8月9日,「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幕。 此次活動聚焦「河海津韻」「津非昔比」「美美與共」等多個維度,讓我們近距離領略到天津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蘊。從「朝發軔於天津兮」到「天子經由之渡口」,再到如今的現代化港口,海河見證了天津的城市變遷。頂尖人才引領科技創新邁向新高度,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津派文化和各方文化交流互鑑,展現出日新月異、海納百川之姿。天津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匯聚,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彰顯出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獨特魅力。 依河、傍海、近京的地理優勢和歷史傳統,滋養形成了獨特的津派文化——古今兼容、南北交匯、東西合璧、雅俗共生。行走在這裡,詼諧幽默的方言語彙、種類繁多的工藝非遺、特色濃鬱的飲食民俗、原汁原味的市井老例、西洋格調的浪漫、相聲快板兒的詼諧,共同構成這座城市的底色:生活恬淡、經貿發達、民風淳樸、和諧宜居。其中,最核心的特質在於雅俗相生,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文化在這裡交流與碰撞,共同繪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圖景。 多元文化的和諧共生,正是中華文明的生動寫照。自古以來,中國就特別強調「和而不同」「以德服人」,推崇通過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等和平方式構建不同文明的相處之道。從「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到「協和萬邦」促進各族群協作融合,到「書同文、車同軌」整合多樣文化,再到隋唐秉持「胡漢一家」彰顯包容胸襟……歷史積澱讓「和合共生」成為中華文明的深層基因,既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全球化時代的智慧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組織峰會本月底將在天津舉行。屆時,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將齊聚海河之濱。這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在會議主要議程之外,也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搭建了舞臺。藉此機會,既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吸收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也要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合共生」的理念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約上合,綻放津彩。此次「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是一次對天津文化根脈的深度溯源,也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魅力的絕佳契機。透過天津這座城市的窗口,我們看到了津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期待天津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多機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现场直播 |
密桃直播 |
九球直播 | 桃鹿直播 |
零点直播 |
小猫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魅影直播视频 |
零点直播 | 榴莲视频 |
名模直播 |
伊人下载 | 夜月视频直播 |
红桃直播 |
水仙直播 | 现场直播 |
茄子直播 |
美女直播 | 心动直播 |
97播播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雨燕直播 | 快猫 |
榴莲视频 |
红楼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