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7日電 (阿琳娜 張開元)記者7日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悉,在信息感知技術領域的國產化、高集成、自主化過程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力學與感知工程學院肖國堯、全英匯教授團隊取得產業化突破。 團隊核心專利《基於FPGA的雷達回波信號採集/回放微系統電路晶片》攻克了信息感知系統在信號採集、信號處理、近存計算等方面的極小空間片內集成關鍵技術難題,與上海威固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該項專利成果轉化(轉化金額1050萬元),助力上海威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浙江省麗水市成功落地特種封裝基地,該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先進位造封裝產線,二期擬打造年產百萬片規模的微系統/晶片製造能力。 團隊開發了多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信息感知微系統晶片產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供圖 該團隊面向空天信息感知技術(低空經濟、民用航空、商業航天等)領域新一代綜合電子系統所面臨的SWaP-C(尺寸、重量、功耗、成本)極限約束問題,圍繞「超異構計算密度」與「納米級功能集成」的範式變革需求,突破在嚴苛SWaP-C約束下實現算力密度躍升與功能性能倍增的核心技術瓶頸,重點突破基於芯粒異構集成的自主可控多功能綜合電子微系統技術、支持認知電磁頻譜的智能射頻微系統、數字陣列異構計算架構及分布式邊緣智能處理等技術集群,著力構建空天信息系統的微納化智能處理基座,實現了從關鍵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的關鍵跨越,為空天信息領域產業鏈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 團隊開發了多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信息感知微系統晶片產品,通過校企合作創造了顯著經濟效益,解決了新一代信息感知綜合電子系統所面臨的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瓶頸問題,並成功應用於某專項工程、中電科及航天科工工程產品、「引力波」探測科學裝置、「微釐空間導航星座」S3星等,有力支撐了重大工程和前沿科學裝置的整體性能提升。 前期,團隊依託陝西多源融合探測識別創新中心的技術創新成果,在西安中電科西電科大雷達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協助下開展了產業化相關部署,並取得一定成效,獲得行業的肯定。2024年肖國堯教授獲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支持,該成果獲得陝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陝西省第三屆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大賽三等獎兩項省級產業領域獎項。未來,在該校科技園的協助與政策支持下將會大力推進信息感知微系統的產品化與產業化落地。 長期以來,肖國堯、全英匯教授團隊踐行「研教融合」理念,指導學生研發的《智芯未來——全國產高集成存儲微系統晶片》項目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陝西賽區金獎,指導學生參加「華為」終端硬體挑戰賽獲全國總決賽亞軍。 從實驗室的圖紙到生產線的晶片,肖國堯、全英匯教授團隊以自主創新的堅實步伐,在智能感知微系統領域實現了從核心技術突破到產業應用落地的貫通,將繼續為中國高端感知裝備的自主可控與創新發展提供強勁支撐,為「中國智造」添磚加瓦。(完)
8月的高原,青稞金黃。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市覺拉鄉,200畝試驗田被分割成300多塊梯田。一片生長在鹽鹼地裡的特殊飼草剛萌出嫩芽,正茁壯成長——這是經過航天育種技術培育的蛋白草。 這批高原航天牧草一共有7個品種,是利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的新品種,與普通飼草相比,其在鹽鹼地裡抗鹽耐旱的表現尤為突出,更耐得住零下四十度的嚴寒。 種植在西藏錯那市覺拉鄉的高原航天牧草。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7月17日移栽到大田的蛋白草是目前最後一個實驗品種,生長迅速,每天可長高4-5公分。」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在田間介紹,該品種表現出極強的抗寒性,去年冬季經受嚴寒考驗後,今年3月底在錯那市試驗田未經澆水施肥就自然發芽。截至觀察時,植株最高已達2.5米,預計畝產量可達15-25噸,是目前錯那市表現最優異的飼草品種。 正在接受採訪的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面選育基地負責人袁中權。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袁中權算了一筆帳,畝產15噸飼草,按70%的脫水量做成青貯飼料,可以產10噸。按照目前的市價,假設一噸飼草在這能賣1200元,除去各種成本,一畝地一年能產8000元的經濟效益。 航天育種高原牧草選育實驗基地裡的植株。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除了這些飼草,去年9月26日錯那本土的5個油菜品種和6個青稞品種搭載著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享受了一次特殊的「旅途」,在宇宙射線和微重力環境下完成了基因重組。 當地村民在高原航天育種基地務工。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這些篩選出的品種不僅需滿足性狀穩定的基本要求,更要在抗鹽鹼地、產量、株型等指標上展現獨特潛力。選苗育種也要經過層層嚴苛的『體檢』,優中選優。」袁中權說。 當種子完成太空之旅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返回的每一粒種子都是寶貝,經過「太空旅行」的品種要通過3年的地面選育,評估植物品種的產量和品質。 搭載十九號返回式衛星進入太空的青稞品種。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當地人說我們錯過了最佳種植期」,袁中權回憶6月初改良土壤時的質疑,不禁還是捏了一把冷汗。 好在這些種子憑藉出色的基因,在播種42天後就長到60釐米,分櫱數達到10個,是普通品種的近兩倍。據了解,青稞的這個生長期一般都是100~130天,而這個品種大約在115天。 未來,袁中權團隊將繼續監控和評估航天育種植株的生長情況,推廣航天牧草和蔬菜種植技術,建立有機肥廠以改善土壤質量,讓更多「太空種子」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 記者:郝潔 次仁羅布 來源:人民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9254
45
2025-10-26 17:25
43269
54
2025-10-26 17:25
41352
47
2025-10-26 17:25
58321
84
2025-10-26 17:25
78495
38
2025-10-26 17:25
16294
54
2025-10-26 17:25
17934
87
2025-10-26 17:25
74238
83
2025-10-26 17:25
94528
96
2025-10-26 17:25
26851
39
2025-10-26 17:25
67935
63
2025-10-26 17:25
69734
19
2025-10-26 17:25
82641
74
2025-10-26 17:25
93681
17
2025-10-26 17:25
92715
12
2025-10-26 17:25
32714
85
2025-10-26 17:25
94523
59
2025-10-26 17:25
16832
43
2025-10-26 17:25
14735
27
2025-10-26 17:25
35147
42
2025-10-26 17:25
97246
81
2025-10-26 17:25
76243
85
2025-10-26 17:25
53948
95
2025-10-26 17:25
21547
56
2025-10-26 17:25
25798
89
2025-10-26 17:25
87395
74
2025-10-26 17:25
59631
75
2025-10-26 17:25
71325
53
2025-10-26 17:25
25874
97
2025-10-26 17:25
72819
34
2025-10-26 17:25
75284
82
2025-10-26 17:25
67318
46
2025-10-26 17:25
15974
29
2025-10-26 17:25
79425
84
2025-10-26 17:25
25417
57
2025-10-26 17:25
39481
94
2025-10-26 17:25
93875
46
2025-10-26 17:25
34651
68
2025-10-26 17:25
82675
32
2025-10-26 17:25
38521
28
2025-10-26 17:25
41526
82
2025-10-26 17:25
74139
82
2025-10-26 17:25
79283
51
2025-10-26 17:25
34956
27
2025-10-26 17:25
75439
39
2025-10-26 17:25
82914
87
2025-10-26 17:25
24391
94
2025-10-26 17:25
41279
18
2025-10-26 17:25
47861
32
2025-10-26 17:25
78591
18
2025-10-26 17:25
34128
79
2025-10-26 17:25
| 秀色直播 | 心动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97播播 | 迷笛直播 |
| 彼岸直播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黄播 |
| 蜜桃视频 | |
| 少妇免费直播 | 西瓜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六月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咪咕直播 | 午夜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暖暖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嫦娥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花椒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
| 飞速直播 | sky直播 |
| 樱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