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8月5日電 (記者 李佩珊)8月5日,寧夏首筆大型活動碳中和籤約交易在銀川市興慶區落地。 當天,「不象藝術第肆周年音樂現場」主辦方通過銀川市「六權」改革一體化服務平臺,成功購買34噸經備案的碳普惠項目減排量,總金額2550元,部分抵消7月5日在興慶區蘭傒谷商務廣場舉辦的「不象藝術第肆周年音樂現場」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這筆標誌著寧夏大型活動碳中和實踐實現零的突破。 據了解,「不象藝術第肆周年音樂現場」活動舉辦期間,生態環境、商務等部門與主辦方積極磋商達成部分碳中和承諾。為踐行承諾,主辦方在籌備階段採取設置分類回收裝置、就近安排藝人住宿、精準控制餐飲供應量、推行電子票務系統等多項減排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碳足跡。音樂會結束後,據活動主辦方寧夏不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交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綜合核算交通排放、電力消耗、餐飲及廢棄物處置等排放源,核算出本次音樂節共排放68噸二氧化碳當量,最終通過本次碳中和交易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部分抵消。 本次購買的34噸碳減排量,源自銀川市生態環境局備案的「銀川市興慶區通貴鄉農宅清潔取暖改造項目」,該交易以每噸75元的碳價完成。 本次交易是寧夏探索「活動碳中和+碳普惠」模式的關鍵一步,實現了寧夏大型活動碳中和零的突破,也為寧夏「六權」改革提供了實踐樣本。下一步,寧夏將繼續探索「藝術+低碳+商業」融合發展路徑,將碳中和服務納入文旅消費鏈條,推動更多文體賽事加入碳中和行列,積極開展減碳實踐,提升公眾低碳意識。(完)
雲南玉溪8月10日電 (宋蝶 瀋陽)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由雲南省玉溪市滇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現代滇劇《風雲滇緬路》9日晚在玉溪市聶耳大劇院首演,再現雲南民眾用血肉之軀共築「抗戰輸血線」的英雄壯舉。 8月9日晚,滇劇《風雲滇緬路》演出現場。瀋陽 攝 滇劇形成於明末清初,是雲南代表性地方傳統劇種,融匯各地戲曲聲腔與本土曲調精華,被譽為「滇粹」「省粹」。其表演生活氣息濃鬱,人物刻畫細膩傳神,不僅流行於雲南及周邊地區,更遠播至緬甸、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誕生於抗戰烽火中的滇緬公路,起自雲南昆明,經畹町出境至緬甸臘戍,全長1100多公裡。這條被稱為「抗戰輸血線」的國際通道,是20餘萬雲南民眾在崇山峻岭間,靠雙手和簡單工具,以血肉之軀開鑿而成。 《風雲滇緬路》以1937年至1942年抗戰危局為背景,再現雲南民眾共築「抗戰輸血線」的壯烈史詩。劇目以「梨花」一家為縮影,展現一家人、一村人、一路人、一國人在民族存亡關頭不惜毀家紓難、披荊斬棘、捨生取義、炸橋阻敵……從開山築路到忍痛炸橋,從萬眾一心到慷慨赴死,奏響一曲「中華不屈,浩氣長存」的民族壯歌。 8月9日晚,滇劇《風雲滇緬路》演出現場。瀋陽 攝 作為雲南藝術基金資助的重點劇目,《風雲滇緬路》歷經兩年打磨,劇本數易其稿,再經兩個月緊張排練後呈現在舞臺上。 玉溪市滇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劇以「傳統程式當代化、青年人才梯隊化、文化影響浸潤化」為創作路徑,大膽起用青年演員擔綱主演,既彰顯滇劇藝術守正創新的探索,也為培養戲曲新人搭建重要平臺。 劇目中,主創團隊通過精湛的唱腔設計、細膩的人物塑造與恢弘的舞臺呈現,將偉大的民族精神有機融入劇情,展現滇緬公路背後雲南民眾用堅韌與熱血鑄就的民族脊梁。 首演當晚,聶耳大劇院座無虛席。現場觀眾隨著劇情的推進時而屏息凝神,時而熱淚盈眶。「該劇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更通過滇劇這一獨特藝術形式,讓紅色基因與民族精神得到鮮活傳承。」市民甘洪偉觀演後深受觸動,他表示期待該劇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讓更多觀眾感受這份震撼與力量。 據悉,8月9日至12日晚,《風雲滇緬路》將在玉溪市聶耳大劇院連演四場。(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小妲己直播 | 蜜桃app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美女直播 | 桃鹿直播 |
橘子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花间直播 |
奇秀直播 |
密桃直播 | 富贵直播 |
黑白直播 |
韩国直播 | 樱花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love直播 | 水仙直播 |
香蕉直播 |
伊人app | 蜜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桃花app |
魅影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飞速直播 |
比心直播 | 荔枝直播 |
美女直播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