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份心意被擺上貨架待價而沽時,失去的不僅是海水的澄澈 據報導,近日,中國海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禮盒在網上走紅,因其包含一枚裝著南極海水的水滴形吊墜,被不少網友稱為「全網最浪漫的錄取通知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記者發現,這份承載著學校美好寓意的錄取通知書禮盒,竟在二手平臺上被高價轉賣,標價從1800元到5000元不等。無獨有偶,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禮盒或外殼也被掛上二手交易平臺,標價從百元至數千元不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在錄取通知書的設計和製作上用足了心思。錄取通知書不再只是簡單的報到憑證,而是成了設計感滿滿的文創作品,被賦予的是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就像中國海洋大學的水滴形吊墜,據介紹,其中的海水由學校科考團取自南極。這份設計或許象徵著高校對學生探索海洋精神的鼓勵與期許,也可視為學校特色教育理念的延伸表達。 一滴來自南極的海水,本應承載星辰大海的壯闊,沒想到卻在二手平臺上被明碼標價。學校官方已明確表示不出售該吊墜,二手平臺售賣未獲官方授權。其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禮盒或外殼應當也是如此。換言之,如果真有錄取通知書禮盒被明碼標價出售,要麼來自收到該禮盒的新生,要麼來自不良商家的仿冒造假。 從法律層面看,二手平臺允許錄取通知書禮盒交易難言違規。畢竟,倒賣錄取通知書禮盒,與倒賣錄取通知書有著本質區別。但平臺放任真假難辨的錄取通知書禮盒流通交易,也有打擦邊球之嫌。 一方面,由於官方並未授權售賣,大量出現的相關商品難保真實性,可能存在騙子制假售假,極易讓消費者上當受騙。另一方面,這種高價轉賣風氣一旦形成,可能引發諸多不良影響,讓部分學生過於關注錄取通知書禮盒背後的所謂經濟價值。 錄取通知書禮盒,對個人而言,具有唯一性與儀式感。其特殊性在於,它是新生與高校建立情感聯結的第一份禮物,是具有個人收藏價值的紀念品。如果錄取通知書淪為炫耀性消費的商品,那麼大學情懷就將縮水成可交易的社交貨幣。 南極海水吊墜,本意是讓新生觸摸地球最純淨水域的溫度,感受建設海洋強國的胸懷。但當這份心意被擺上貨架待價而沽時,失去的不僅是海水的澄澈,更是對知識純粹性的敬畏。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
當AI越來越普及,有人卻動起了歪心思。 最近,「僅退款AI圖」的相關詞條登上熱搜。起因是,有電商平臺商家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有人利用AI生成商品瑕疵圖片,以此申請退款。而另一邊,也有部分商家用AI美化甚至虛構商品圖。 「AI不該給不誠信行為插上翅膀。」讀者們對此展開熱議。 買家申請退款的圖片 AI痕跡明顯,有的還留著水印 「居然拿AI圖來說產品有問題,真的是太離譜了!」 作為電商平臺商家,李先生有些憤怒。他告訴本報記者,一位同行在電商平臺主要銷售電池等產品,上個月接到了一條投訴消息。「顧客說買到的電池漏液了,要求退款。引起懷疑的是對方發來的圖片,一看就很假,大概率就是AI生成的。」 「同行發給我看的時候,我都震驚了,還是第一次聽說有用AI生成圖片來退款的。」李先生直言,這是用AI將完好的產品改成破損的圖片,藉此向商家索要賠償。 李先生所說的情況並非個例。 在社交平臺,一名電商商家發布視頻稱,前不久,有顧客以商品質量問題要求「僅退款」。同意退款後,他讓顧客將問題產品丟棄銷毀,並拍下一段視頻。「發來的視頻最後,垃圾桶邊突然多『長』出一隻手,很明顯就是AI生成的,簡直又可笑又可氣。」 視頻收到了超1萬條點讚,評論區還引來不少吐槽,還有部分商家稱近期也有過類似遭遇。 「顧客發給我一張商品瑕疵圖,說收到就這樣了。」一名商家發出一張衣物破損和沾有汙漬的圖片,而圖片右下角卻有處「AI生成」的水印。 還有網店的客服說,有顧客發來水杯的破損圖,詢問「裂開了怎麼辦」,客服讓對方換個角度拍一張,卻收到了一張截然不同的照片,「裂紋都變了」。當客服指出「這是AI生成的圖片」,顧客才承認:「好吧,杯子沒啥壞的地方。」 本報記者發現,用AI偽造證據薅羊毛的情況,在生鮮、水果類電商商家中也有出現。 記者在電商平臺隨機找了幾家水果網店,其中,有的客服直言,曾遇到過用AI圖來退款的情況。 「有遇到過,但這種情況不多。」一名水果網店的客服說,有極個別的顧客買了榴槤後,會用AI生成榴槤腐爛的照片,要求退款。「我們會讓錄視頻,跟快遞單合拍錄一個視頻,一般來說可以杜絕用AI的行為。」 商家用AI製造商品效果圖 有的過度精緻,簡直是幻象 與買家濫用AI相對的,是部分商家利用AI製造商品幻象。 記者以「奶油桃」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到有店鋪曬出的商品圖「AI味」較重,有的是桃子外表非常光滑飽滿,沒有一點紋理,果肉也過度精緻,還有不同店鋪用的均為完全相同的圖片。 今年4月,淘寶曾出臺新規治理AI假圖。據其規定,商品圖片應以商品實拍圖作為核心的效果體現,修飾行為應當適度,避免失真。嚴禁利用AI等技術合成方式,呈現顯著失真的與實際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圖。這也是電商平臺首次針對AI假圖出臺規定和相應約束措施。 事實上,多部門已經對AI技術濫用和生成內容進行整治和規範。 3月7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對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涉及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加以規範,規定相關內容需添加標識,辦法將於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外,今年4月以來,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整治AI技術濫用」專項行動,打擊借AI技術生成發布虛假信息等。據新華社消息,第一階段累計處置違規小程序、應用程式、智能體等AI產品3500餘款,清理違法違規信息96萬餘條,處置帳號3700餘個。 長期專注處理電商消費糾紛和職業打假索賠案件的塗攀躍律師告訴記者,當前AI技術日益普及,使用AI工具的門檻也越來越低,這使得用AI造假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催生了AI製圖惡意退款以及生成虛假商品圖片等情況,這些行為無疑衝擊了電商生態的信任基石。 新聞+ 有法律界人士呼籲 監管還需及時跟上 實際上,由AI製圖引發的亂象,已觸及法律紅線。 「部分買家用AI生成假圖假視頻進行退款,這是最近才開始出現的現象。」塗攀躍表示,此行為不僅破壞了平臺規則,也涉嫌違法。「通過虛構事實、偽造證據騙取的退款,商家有權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無論金額大小,最高可處15日拘留並罰款。」 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君律師說,通過AI虛構商品破損、發黴等瑕疵騙取退款,本質是虛構事實獲取不當利益,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誠實信用原則。 「此類行為通過虛假信息獲取退款,符合『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而致他人損失』的不當得利構成要件,商家有權依法追討。」他說,此外,該行為還違反《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該制度明確排除虛假信息退貨情形,不屬於合法「無理由退貨」範疇。 張君分析,現象背後涉及AI技術濫用與規則挑戰的問題。「AI降低了造假門檻,導致部分消費者濫用『無理由退貨』制度,暴露出技術進步與現有監管規則的適配缺口。」 他認為,多方應當合力應對,消費者需堅守法律底線,誠信維權;電商平臺應升級技術審核,識別AI生成的虛假內容;商家可通過法律途徑追償損失;監管部門需完善規則,平衡「消保」與反欺詐需求,應對AI帶來的新型法律挑戰。 塗攀躍也認為,平臺應當肩負起責任,要快速響應,積極完善規則,提高算法和技術甄別能力,比如建立疑似AI造假的商家反饋通道,對偽造證據的用戶進行限制,並可利用大數據匯總建立黑名單制度,對於情節嚴重,破壞平臺規則和交易秩序的可以報警。從平臺層面規範AI造假索賠等現象,有助於電商行業回歸良性競爭,釋放消費活力,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杏仁直播 | 茄子直播 |
大鱼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蜜桃app |
雨燕直播 | 金桔直播 |
520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暖暖直播 |
香蕉直播 |
苹果直播 | 六月直播 |
午夜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红桃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月神直播 |
love直播 |
雨燕直播 | tvn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绿茵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嗨球直播 |
婬色直播 | 春雨直播 |
浪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