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庫未來可能仍持續增加但穩定性減弱。 這項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本項研究的青藏高原多源觀測數據分布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濤研究員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氣候暖溼化總體上促進了高原土壤碳庫的累積。不過,隨著全球變暖、極端事件及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影響,未來高原土壤碳庫將如何發展變化,這一議題頗受關注。 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專項研究,他們在青藏高原開展系統的網格化土壤採樣,整合4170個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296組高原野外放牧試驗等多源觀測資料,融合土壤物理保護機制與根系激發效應等最新理論認知,構建出一個基於多源觀測約束的簡化土壤碳循環模型,克服基於野外增溫實驗結果開展預測的局限性,為更準確評估土壤碳庫動態變化提供新工具。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任帥介紹說,本項研究表明,在未來持續暖溼化下,高原土壤碳庫整體仍呈積累趨勢,但新增土壤碳中超過50%將以活性或非保護性碳的形式存在,這類碳組分對極端事件和過度放牧活動等幹擾高度敏感,這將顯著削弱高原碳庫穩定性。 本項研究的不同氣候變化和放牧情景下高原土壤碳庫變化示意圖。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 據研究團隊粗略估算,極端熱融事件將抵消一半以上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若延續歷史放牧管理模式,過度放牧引起的碳損失幾乎完全抵消氣候變暖帶來的碳增益;在實施草畜平衡管理政策的情境下,放牧仍造成土壤碳損失,但其負面影響將減弱。 汪濤表示,研究團隊基於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亟須將放牧活動和多年凍土區域極端熱融事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納入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模型中,為精準優化高寒生態系統碳庫穩定性、維繫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提供重要支撐。(完)
近日,由城投公路建設的嘉松越江新建工程已完成南北岸主橋邊跨鋼結構合龍,預計9月實現中跨合龍主橋成橋。嘉松公路越江大橋全長約1.45公裡,主橋採用雙塔雙索麵自錨式懸索橋橋型,主跨跨徑336米;主塔造型以江南建築窗花藝術為原型並融入中國結元素,總高約90米;引橋為標準跨徑小箱梁梁式橋,將採用全預製拼裝技術施工。大橋建成後將會是黃浦江上第一座懸索橋。 大橋建成後,兩岸居民還可以直接從引橋騎行至對岸,省去了以往需要經橋下折返坡道推行上橋的麻煩。該類非機動車騎行過江的形式在黃浦江越江橋梁中尚屬首次,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未來,嘉松公路越江新建工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市域幹線公路網絡,加強嘉青松金地區交通聯繫,改善松江浦南地區交通出行條件,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同時,對長三角一體化、西部板塊有效溝通以及支撐上海市郊新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3874
91
2025-11-15 19:19
95623
34
2025-11-15 19:19
85432
78
2025-11-15 19:19
75481
68
2025-11-15 19:19
92487
43
2025-11-15 19:19
64375
18
2025-11-15 19:19
67295
52
2025-11-15 19:19
13924
87
2025-11-15 19:19
13486
49
2025-11-15 19:19
92546
49
2025-11-15 19:19
52437
25
2025-11-15 19:19
46873
98
2025-11-15 19:19
29475
27
2025-11-15 19:19
92375
59
2025-11-15 19:19
79235
72
2025-11-15 19:19
84563
56
2025-11-15 19:19
18756
43
2025-11-15 19:19
39675
97
2025-11-15 19:19
42138
48
2025-11-15 19:19
95431
74
2025-11-15 19:19
72814
62
2025-11-15 19:19
52869
13
2025-11-15 19:19
43781
43
2025-11-15 19:19
54317
46
2025-11-15 19:19
38672
23
2025-11-15 19:19
47136
25
2025-11-15 19:19
29461
12
2025-11-15 19:19
37259
13
2025-11-15 19:19
45178
52
2025-11-15 19:19
17825
54
2025-11-15 19:19
79285
65
2025-11-15 19:19
56781
36
2025-11-15 19:19
14289
14
2025-11-15 19:19
85736
16
2025-11-15 19:19
52789
13
2025-11-15 19:19
75961
75
2025-11-15 19:19
14396
62
2025-11-15 19:19
15938
92
2025-11-15 19:19
19783
12
2025-11-15 19:19
47963
25
2025-11-15 19:19
42183
21
2025-11-15 19:19
82754
29
2025-11-15 19:19
67329
49
2025-11-15 19:19
49276
21
2025-11-15 19:19
52961
67
2025-11-15 19:19
76483
57
2025-11-15 19:19
47652
85
2025-11-15 19:19
73196
74
2025-11-15 19:19
81539
15
2025-11-15 19:19
42735
57
2025-11-15 19:19
84165
83
2025-11-15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