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李慧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擼貓一族」誰能拒絕與毛茸茸的小貓咪親暱呢?撫摸一下軟乎乎的貓爪,聞聞小貓咪自帶的奶香味,或是「治癒一切」的良藥。然而,長沙市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長沙醫院)呼吸醫學中心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湯渝玲教授近日提醒,「擼貓一族」需注意,貓咪雖然可愛,它體內卻可能隱藏著一個叫「貓抓病」的小搗蛋鬼,趁人不備時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14歲女孩高熱不退 最終確診「貓抓病」 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病區接診了一名14歲的女孩芳芳(化名)。芳芳已經高熱2周,體溫最高達到41℃。來醫院之前,芳芳已經在外院治療了2周,並且做了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檢查,最終檢查結果均未發現異常。這可把家長急壞了,於是帶著孩子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就診。 入院後,醫生為其完善胸部CT檢查,結果顯示:可見雙肺多發小結節;全身淋巴結彩超檢查,可見雙側頸部、腋窩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為明確肺部的病因,醫生立即為患者做了支氣管鏡檢查,用肺泡灌洗液標本做高通量測序檢查。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考慮為「漢賽巴爾通體」感染,隨後詢問患者的過往病史。患者介紹,最近被自家散養的貓咪抓傷過。結合患者貓抓病史,以及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及病原體情況,最終患者被診斷為「貓抓病」。 經過醫護人員一番精心治療、護理後,患者的體溫恢復了正常,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夏秋季貓咪活動頻繁,「貓抓病」發生率較高 湯渝玲介紹,「貓抓病」又稱貓抓熱,是貓咪「愛的小意外」。此病聽著有點嚇人,但本質是一種細菌感染,「罪魁禍首」是漢賽巴爾通體。漢賽巴爾通體是引發「貓抓病」的人獸共患病原體,主要是通過貓抓咬傷或跳蚤傳播的。臨床特徵包括皮膚損傷、局部淋巴結腫大及發熱等全身症狀,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現骨骼感染、視神經病變等嚴重併發症。漢賽巴爾通體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需氧的棒狀小桿菌,常潛伏在貓咪的口咽部位和爪子上。當貓咪用小爪子輕輕撓你,或者用帶倒刺的舌頭舔你皮膚上的小傷口,就可能讓細菌有可乘之機,偷偷溜進人體。 除此之外,細菌在貓群中的傳播離不開「幫兇」跳蚤。跳蚤叮咬帶菌貓後,再叮咬其他貓時,就會完成細菌的傳播。但跳蚤不會直接把細菌傳給人,人的感染主要與貓的直接接觸有關。「貓抓病」由漢賽巴爾通體病原體引起,主要通過攜帶病菌的貓咬傷或舔舐人體傷口傳播。 「貓抓病」的症狀發展有明顯的階段性,就像一場「循序漸進」的身體反應,了解這些階段能幫助我們及時識別病情。 感染「貓抓病」,通常幾天後到兩三周,被抓撓的地方會先冒出小紅疙瘩。這些小紅疙瘩通常不會帶來顯著的疼痛,看起來有點像「蚊子包」,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之後這些小疙瘩慢慢可能變成小水皰或膿皰。再往後發展,附近的淋巴結會開始「鬧脾氣」,比如手臂、腋窩、頸部的淋巴結會腫大,摸起來有點硬,按壓時還可能有點疼,大小從黃豆到雞蛋大不等。大多數淋巴結腫大會在數周或數月後逐漸消退,但少數感染者可能出現發熱、沒精神、不想吃飯、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不過,症狀大多不嚴重,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就能自行康復,就像感冒一樣有其自然病程。 湯渝玲表示,這並不代表大家可以對「貓抓病」掉以輕心,了解其來龍去脈,才能在享受擼貓樂趣的同時做好健康防護。 很多人認為,「只有病貓才會傳播細菌」。其實,健康貓也可能攜帶漢賽巴爾通體病原體。研究顯示,健康貓的帶菌率為40%左右,也就是說,家裡看似健康的貓咪,可能正悄悄攜帶這種細菌,所以不能只通過貓咪外表判斷其是否帶菌。 很多人關心,被貓咪抓傷後感染「貓抓病」的概率有多大,還有人覺得「被貓抓後一定會得貓抓病」。實際上,感染概率並不高,大多數人被貓抓後不會發病,無需過度恐慌。多數研究顯示,患「貓抓病」的概率在1%~20%之間,具體取決於貓的攜帶菌情況、抓傷程度及個人免疫力狀況。 從人群分布來看,5歲~14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感染,這與他們和貓互動更頻繁、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有關。性別上沒有明顯差異,發病具有季節性,夏秋季節貓咪活動頻繁,跳蚤也更活躍,因此這個時期「貓抓病」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逗貓時,別讓貓咪舔你的傷口或眼睛 湯渝玲提醒,未及時清洗消毒的傷口,感染「貓抓病」的風險會更高。被貓咪抓傷後,大家可先進行緊急處理,用肥皂水+流動清水衝洗傷口15分鐘,並用力擠一擠傷口的血,最後用酒精或者碘伏反覆塗抹消毒,避免細菌殘留。 即使被診斷為「貓抓病」也不用太緊張,大多數是「紙老虎」。對於免疫力正常的人來說,它就像是一場小感冒,不用特殊治療,幾周或幾個月內一般會自愈。注意,「貓抓病」患者的日常護理也很重要,無需隔離,可正常生活,但發熱或淋巴結腫痛嚴重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宜選擇高熱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傷口要保持清潔乾燥,避免二次感染。對於老人、兒童和少數免疫力較差的人,出現嚴重情況如持續的淋巴結腫大、疼痛和發熱等症狀時,建議到醫院就診。 「不能為了怕得貓抓病就放棄擼貓吧」,這是「擼貓一族」的心聲。愛貓的我們該如何預防「貓抓病」呢?湯渝玲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 逗貓時儘量溫柔、不強迫,別惹毛貓咪讓它下狠手; 定期給貓咪剪指甲、驅蟲,定期清潔貓砂盆、貓窩、食盆,保持貓咪所處環境的乾淨衛生; 擼完貓記得洗手,特別是吃飯前; 發情期的貓容易抓人,未絕育的貓(尤其是公貓)在發情期容易暴躁,建議儘早將其絕育; 貓咪的唾液可能攜帶細菌,與小貓咪玩耍時別讓貓咪舔你的傷口或者眼睛; 不要隨意逗弄路邊的流浪貓和陌生的貓咪; 孕婦與抵抗力差的人擼貓要謹慎。 總之,「貓抓病」雖然可能偶爾來「串門」,但只要我們做好防護,就能安心享受與貓咪的甜蜜時光。
原標題:從「託有難題」到「幼有優育」 「快看這個『重磅消息』,鼓勵用人單位辦託管!咱寶貝以後的暑假是不是不用再送回老家了?」看到新聞時,家住湖北宜昌的武女士激動地對丈夫說。 武女士口中的「重磅消息」,是指國家衛生健康委等7部門7月8日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普惠託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發展「1+N」的託育服務體系。「1」就是指託育綜合服務中心,發揮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託育服務發展。「N」是指託育機構、社區嵌入式託育、幼兒園託班、用人單位辦託、家庭託育點等多種形式的託育服務機構。 近年來圍繞託育發布的一系列政策,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養娃不僅是小家的事,也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大事。「做好託育服務,對於激發『生』的意願、解決『育』的難題和減輕『養』的負擔具有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教育廳原一級巡視員劉菊嬌長期關注託育。 今年1月3日,劉菊嬌就收到一條好消息:她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提案》被評選為2024年全國政協好提案。 「黨中央、國務院對『一老一小』問題高度關注。相信《意見》中提出的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4.5個、新增普惠性託位66萬個的目標很快就會落地成真。」劉菊嬌感慨。 入託可及,完善普惠託育經費支持 清晨六點半,全職主婦、「二孩」媽媽黃伶俐一邊用餘光瞄著客廳內玩耍的三歲大女兒,一邊在廚房衝泡奶粉,九個月大的二女兒被她裹進襁褓,背在背上。一個人要同時照看兩個小寶,讓她疲憊不堪、分身乏術。大女兒生日小,還不到公立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私立幼兒園託育班每月收費4200元,相當於丈夫每月收入的一半。她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將大女兒送回百裡外的鄉下,到9月份幼兒園開學再接回來。「請老家的父母幫忙照看會省下一大筆開銷,但要跟孩子分開一段時間,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適應。」黃伶俐有些許無奈。 2024年國務院對多地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三成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有送託需求,但目前全國實際入託率僅為7.86%,現有託位缺口較大。 「一些家庭有嬰幼兒入託『剛需』,但符合需求的託位可能『一位難求』;有些託育機構因收費較高、接送不方便等原因導致『供非所求』,出現『家長託不起、機構招不滿』的矛盾現象。」受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委託,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洪秀敏課題組曾對北京等13個城市開展了託育服務的供需調研。調研發現,託育服務在供給規模、結構、價格、質量等方面尚未充分適應家庭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目前,普惠託育服務的財政性經費支持不足,主要依靠社會力量發展託育服務。2023 年全國民辦託育機構佔比高達89.5%,平均月費(不含餐費)1978元,一線城市更是突破5500元。」洪秀敏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副院長楊麗婷曾用三個月時間,帶隊完成了廣東 20個地市的實地走訪,回收了1201份家庭問卷,82%的廣東家長期望普惠託育月費控制在2000元以下。 洪秀敏表示,目前不同辦託模式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大家比較期盼的單位辦託,場地要符合嬰幼兒活動安全標準,改造費用較高,但難以獲得政府補貼,靠單位自籌,積極性較低。而且職工子女年齡分布不均、職工的流動性強,單獨辦託易導致資源閒置、產生虧損。社區辦託育,則存在場地整合難的問題,目前僅有6.15%的社區有託育設施。家庭辦託需要將住宅改為經營性質,這需要業主一致同意,存在現實難度,而且服務與安全的規範不足。私立託育園費用偏高,因為需自行負擔房租、人工、裝修、運營等成本,房租和人工成本佔總收入的75%以上。雖然國家有專項補貼,但補貼往往是針對建設,對運營缺少支持。2023年,全國民辦託育機構約七成處於虧損狀態。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原司長楊文莊表示:「當前託育服務已成為影響家庭生育意願、制約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關鍵民生問題。新政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多元供給破解『託育難』,讓普惠託育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如何為不同家庭提供便捷、實惠、優質的普惠服務?多地做出探索。 「我們根據周邊家庭收入水平和運營成本,制定了每月2280元的收費標準,既能維持運營,家長也能接受。」在廣州市海珠區,全新打造的龍鳳街道普惠託育園解決了周邊家長的大難題。園方負責人程映雪介紹,該園依託康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場地由街道提供並免收租金,交由第三方機構運營。 據了解,海珠區政府通過「搭平臺、抓監管、給補貼」三方面介入,減免租金、規範質量評估,並提供資金支持,讓託育服務月均收費降至2500元以內。 「建立穩定、合理的資金投入機制是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的堅實基礎。」洪秀敏建議,優化完善普惠託育服務經費支持機制,一方面,儘快完善普惠託育服務的價格形成機制,督促各省區市指導普惠託育機構,結合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照護需求和運營成本差異科學制定收費標準,及時跟蹤評估,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發揮市場調節機製作用,利用價格槓桿引導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不斷優化普惠託育服務的財政補助政策,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推動普惠託育機構優惠政策落地落實。 送託方便,打造「15分鐘託育圈」 凌晨4點,家有2歲寶寶的某公立醫院醫生張明剛完成一臺急診手術。託育機構的費用在他看來不是問題,他更在意距離——離家3公裡,走路送太遠,只能開車。「值完夜班本想好好補一覺,但一大早得爬起來開車送孩子,實在是強人所難。」張明無奈。 而新政策中「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支持用人單位辦託」等舉措,讓他眼前一亮。「新政策中提到,辦託所需的支出可以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列支,用人單位工會經費可適當補充。這就能提高單位辦託積極性,讓我們『帶娃上班』的設想有望成為現實。」張明很期待。 國家正通過政策引導,努力把託育服務送到離家庭更近的地方——社區裡、單位旁。「廣州市推動的『一街一普惠』,即每個街道(鎮)至少建設一個由政府主導、價格優惠、專業規範的託育園,已在多個街道建成並運營,在我看來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樣本,為居民打造了『15分鐘託育圈』。」楊麗婷說。 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在許多代表委員看來,不失為盤活閒置資源、增加幼兒園生源和收入的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試院院長庹慶明在調研中發現,這不是簡單的「向下延伸一個年齡班」,小月齡嬰兒本身更為脆弱,且和接近3歲的幼兒需求差異巨大,如建立託班,前期投入和持續運營成本都會顯著增加。對此他建議,增加財政投入,支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或設立專門託班,配備適合低齡幼兒的設施,並探索普惠性收費或補貼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幼兒園硬體條件,增設託班或改造低齡幼兒活動空間。 「杭州某公辦園將閒置教室改造為託班,政府按每班20萬元補貼設施升級,利用現有師資團隊,使託班月費降至2200元,比專業機構低40%。」這種「託幼一體化」模式,在他看來是快速擴量降價的有效路徑。 入託安心,破解師資質量短板 託育服務質量,也是贏得家長信任的核心關鍵。「我通過監控發現,老師用成人剛用過的筷子給1歲寶寶餵飯,果斷退掉了私立託育機構的名額。」一位寶媽在社交媒體上感嘆,連收費高昂的託育服務也不可靠,家長實在不知如何找到放心的託育。 這種對託育質量的擔憂,在代表委員的調研中反覆出現。 「部分託育機構在師資專業性、環境設施科學性、監管規範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導致家長對送託存在顧慮。」庹慶明通過調研發現,現有託育機構的總體服務質量仍然有待提升,對此他建議完善0至3歲託育機構的設立標準、照護服務規範與安全衛生標準,加強師資培養培訓,明確監管主體,建立常態化的服務質量監測評估和信息公開機制。 「0到3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對孩子未來有持久影響,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更精心地呵護。然而,目前託育機構的安全性和託育員專業性還不夠讓廣大家長們放心。」楊麗婷對此建議,一是要著重推動託育機構的行業準入從備案制改為審批制,倒逼機構加強規範化建設、提升服務品質,讓優質的託育機構成為市場主體,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推動託育行業健康發展。二是要推動託育服務人員實行資格準入。 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楊方在調研中發現,當前託育服務機構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統一、規範的認證體系,直接影響託育服務的質量和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統一全國託育服務機構師資認證體系,對於提升託育服務質量、保障嬰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楊方提交了相關提案。其中建議,由國家層面制定託育服務機構師資認證統一標準,明確嬰幼兒心理育養標準和操作規範,包括學歷、專業背景、職業培訓、實踐經驗等要求;建立嚴格的認證流程,包括資格審核、培訓考核、實踐評估、退出機制等,確保認證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客觀有效;把託育師資納入師範類大專院校專業類別,面向社會招生,培養專業高質量託育師資人才等。 她也觀察到,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不少規範監管保障政策。但站在家長的角度,更重要的是這些規定如何落實。有專家建議,建立社區託育服務家庭回訪制度,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全面了解社區託育機構的服務內容和短板問題,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提供參考依據。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對社區託育服務實效進行專業評估,對託育機構的誠信記錄、人員信息和服務過程進行動態監督,評估結果定期向社區公布,最大限度消除嬰幼兒父母的擔心和顧慮。 據了解,制定託育服務法已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並確定由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牽頭起草。 「我很期待託育服務法儘快出臺,有關部門嚴格落實相關規定,進一步促進託育服務的法治進程。」楊方充滿期待。 (記者 李丹陽 通訊員 馬嘉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475
71
2025-10-28 21:20
49518
74
2025-10-28 21:20
15684
49
2025-10-28 21:20
12687
69
2025-10-28 21:20
61394
29
2025-10-28 21:20
93451
85
2025-10-28 21:20
67384
92
2025-10-28 21:20
23756
62
2025-10-28 21:20
45923
32
2025-10-28 21:20
32945
19
2025-10-28 21:20
93681
25
2025-10-28 21:20
72984
34
2025-10-28 21:20
19526
64
2025-10-28 21:20
79824
61
2025-10-28 21:20
14627
65
2025-10-28 21:20
37516
75
2025-10-28 21:20
83497
15
2025-10-28 21:20
48932
42
2025-10-28 21:20
42159
17
2025-10-28 21:20
98751
19
2025-10-28 21:20
18456
94
2025-10-28 21:20
47268
46
2025-10-28 21:20
47265
56
2025-10-28 21:20
34726
51
2025-10-28 21:20
24961
61
2025-10-28 21:20
93587
57
2025-10-28 21:20
48639
19
2025-10-28 21:20
62147
85
2025-10-28 21:20
64931
27
2025-10-28 21:20
21789
64
2025-10-28 21:20
26581
84
2025-10-28 21:20
31569
43
2025-10-28 21:20
15678
81
2025-10-28 21:20
35729
52
2025-10-28 21:20
79186
72
2025-10-28 21:20
81965
53
2025-10-28 21:20
69172
26
2025-10-28 21:20
12379
14
2025-10-28 21:20
67251
36
2025-10-28 21:20
34517
14
2025-10-28 21:20
17423
34
2025-10-28 21:20
76829
16
2025-10-28 21:20
97268
96
2025-10-28 21:20
93718
81
2025-10-28 21:20
89357
16
2025-10-28 21:20
19835
36
2025-10-28 21:20
95342
18
2025-10-28 21:20
31492
81
2025-10-28 21:20
17826
68
2025-10-28 21:20
63981
36
2025-10-28 21:20
54369
75
2025-10-28 21:20
85234
87
2025-10-28 21:20
81965
41
2025-10-28 21:20
| 少妇免费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水仙直播 | |
| 水仙直播 | 么么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五楼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小白兔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蜜疯直播 | |
| 山猫直播 | 九球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花间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抖音成人版 | |
| 彼岸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免费直播平台 | 么么直播 |
| 荔枝网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贵妃直播 |
| love直播 | |
| sky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蜜疯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