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風納涼夜 「公園經濟」點亮夏夜活力 現在,各地的城市公園正在成為市民、遊客消暑納涼的熱門選擇。在遼寧瀋陽,部分公園推出特色活動,讓大家不僅能納涼,還拉動了夏日消費,讓「避暑經濟」成為城市活力的新亮點。 走進瀋陽市北陵公園,連片荷花亭亭玉立。湖心舞臺上,皮影戲+戲曲表演,正在講述荷花仙子與書生的古老傳說,創新的演繹方式,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駐足觀看。 觀演活動也拉動了冷飲店的消費,其中「荷花造型雪糕」最受歡迎,綠豆沙製成的「荷葉」託起奶油質感的「荷花」,一口下去,豆香與奶香交融。以荷花、蓮藕為靈感的精緻零食銷量也不錯。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購買了冰飲,並搭配荷花小食,臨窗而坐,邊品嘗美食,邊欣賞窗外的實景演出。 此外,公園還設置了非遺文創集市,非遺手作體驗、文創攤位的人氣旺盛,荷花主題系列文創持續熱銷。通過沉浸式體驗、非遺互動、特色餐飲與主題文創的巧妙串聯,公園形成了「觀演+互動+消費」的鏈條,不僅豐富了公眾的夏夜生活,更讓「避暑經濟」釋放出城市夜經濟的新活力。 上新「八仙過海」索道 特色演藝豐富 暑期以來,在山東蓬萊閣景區,新建的「八仙過海」索道成了遊客們新的打卡地。索道將蓬萊閣古建築群和老北山景區空中相連,遊客輕鬆愜意地乘坐在清涼的吊廂中,可以360度賞山海勝景。 過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區,遠眺海天一色的壯闊,行走在剛剛開放的後海棧道中,背臨危巖絕壁,腳下海藻翠綠,浪花拍岸,遊船徜徉,美不勝收。 新的索道和棧道串珠成鏈,把蓬萊閣主景區和老北山後海、黃渤海分界坐標等沿線景點,串成一個環線,遊客量大增。 山海風光入畫,特色演藝動人。暑期裡,每天上午在蓬萊閣景區的校場上,遊客們經過體能選拔,加入戚家軍陣營,學習拳術,手持長槍,跟隨戚家軍操練。一招一式,孔武有力。 暑期以來,蓬萊閣景區共接待遊客76.5萬人次,同比增長20%。 那達慕大會 點燃草原文旅熱 「那達慕」在蒙語中是「遊戲、娛樂」的意思,那達慕大會是草原牧民傳統的文化節日。眼下,正是內蒙古草原最美麗的季節,在興安盟,當地正在舉辦那達慕大會,創新性地將電影文化融入其中,為遊客帶來更多元的體驗。 在興安盟烏蘭毛都草原上,500匹駿馬踏風飛馳,拉開了本屆那達慕盛會的帷幕。今年,除了搏克、賽馬、射箭等傳統賽事,遊客還可以在現場體驗布魯、瑟日等18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除了豐富的賽事,與電影融合也是本次那達慕的一大特色。活動現場設置了電影文化打卡區,傍晚時,遊客在草原看電影,感受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盛夏的海南,諸多農作物新品種的夏收、夏種、夏管同時上演。海南一制種企業負責人王仕明正忙著將東方市感城鎮的一塊撂荒地盤活。「通過土壤改良,讓這裡成為常年可種植作物的制種基地。」王仕明說。 從利用當地氣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種子研發,從分散科研到集群協同,從育種到制種再到種業全產業鏈,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正不斷刷新中國種業的底色。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總書記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書記在田頭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老謝,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華安說,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謝華安帶領團隊觀察水稻新品種結實粒情況(央廣網發 潘麗燕 攝) 一粒種子,連著「國之大者」,關係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這幾年,謝華安帶領團隊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持續攻關,培育出耐儲存、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讓實驗室成果在田間結出碩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是海南種業的主陣地。「2022年4月,總書記再次前來考察南繁科研育種工作,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些叮囑我牢記心間,激勵我持續奮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喬繼月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紮根南繁熱土,快速成長為育種、制種主力軍。為了培育高耐鹽水稻新品種,喬繼月和所在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在試驗田中對大量野生稻進行逐株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耐鹽的種質資源,為水稻耐鹽鹼遺傳改良提供了關鍵分子靶標。 喬繼月在做野生稻分子標記篩選實驗(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科研發力,技術賦能。近些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種業科研裝上「中國芯」,雷射雷達、高光譜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方位、實時「體檢」,海量育種數據與大數據算法密切配合,作物新品種培育迎來加速度。 「好種多打糧。我們也通過努力,推動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50年前,王仕明父親作為制種員從江西來到海南建設繁種基地。現在,王仕明在三亞、東方、樂東建設了2萬畝科研和生產基地,每年生產600萬斤到800萬斤水稻種子,可供全國300萬畝到400萬畝大田種植使用。 王仕明觀察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情況(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如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成為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每年有超過300萬份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全國已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有70%以上經過南繁選育。追光逐熱,向「種」圖強,海南正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南繁矽谷』就是中國種子的底座,我們要育成更多優良的種子,讓中國人種的是中國好種,中國飯碗裝的是中國糧。」謝華安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林韋瑋 卜葉 記者:索迪 剪輯:陶淦 鳴謝: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1972
63
2025-11-25 14:44
23198
62
2025-11-25 14:44
17329
62
2025-11-25 14:44
17632
24
2025-11-25 14:44
13648
36
2025-11-25 14:44
24783
38
2025-11-25 14:44
48192
74
2025-11-25 14:44
71248
85
2025-11-25 14:44
23685
46
2025-11-25 14:44
92718
72
2025-11-25 14:44
34162
85
2025-11-25 14:44
74625
14
2025-11-25 14:44
52897
39
2025-11-25 14:44
34571
62
2025-11-25 14:44
96781
14
2025-11-25 14:44
21634
45
2025-11-25 14:44
46782
38
2025-11-25 14:44
27841
25
2025-11-25 14:44
54836
98
2025-11-25 14:44
49528
67
2025-11-25 14:44
34681
25
2025-11-25 14:44
35241
92
2025-11-25 14:44
25769
42
2025-11-25 14:44
34269
21
2025-11-25 14:44
72139
59
2025-11-25 14:44
53798
94
2025-11-25 14:44
96521
91
2025-11-25 14:44
95613
59
2025-11-25 14:44
83972
57
2025-11-25 14:44
54716
69
2025-11-25 14:44
82364
79
2025-11-25 14:44
79623
21
2025-11-25 14:44
52437
17
2025-11-25 14:44
67218
97
2025-11-25 14:44
94325
87
2025-11-25 14:44
35461
79
2025-11-25 14:44
92683
63
2025-11-25 14:44
94178
87
2025-11-25 14:44
73951
19
2025-11-25 14:44
53874
53
2025-11-25 14:44
41537
25
2025-11-25 14:44
45239
38
2025-11-25 14:44
89563
24
2025-11-25 14:44
65924
28
2025-11-25 14:44
13865
53
2025-11-25 14:44
39468
56
2025-11-25 14:44
18279
79
2025-11-25 14:44
59261
92
2025-11-25 14:44
21974
89
2025-11-25 14:44
61528
12
2025-11-25 14:44
89521
57
2025-11-25 14:44
| 牡丹直播 | 黄播 |
| 夜魅直播 | |
| 极速直播 | 69美女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婬色直播 | 妖姬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花瓣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零七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牡丹直播 | 橘子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桔子直播 | |
| 莲花直播 | 伊人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抖音成人版 |
| 黑白直播体育 | |
| 免费直播平台 | 零点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