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8月11日電 (陶思閱)從電力供應不穩到建成全綠色用電小鎮,從水資源嚴重短缺到改變「靠天吃飯」局面,這是中國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果,也伴隨著金融業的保駕護航。 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等聯合發文,明確圍繞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領域,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精準性。 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大唐閩寧共享儲能電站發揮著「超級充電寶」的作用,削峰填谷,將白天富餘的新能源電力存儲起來,晚上按照負荷需求分段放電,保障了閩寧鎮全綠電供應,滿足6萬多人生產生活用電需求,預計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萬噸。 該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全額授信,已有1.44億元人民幣貸款發放。據大唐永寧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濤介紹,項目只用時75天便建成,貸款從申請到放貸也只用時一個多月。 寧夏作為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省份,還有更多這樣的例子。 截至目前,寧東基地綠電園區光伏項目一期三個子項目均已建成,該項目投運後,年發電量達30億度,生態效益相當於新增0.6萬公頃林地。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為該項目發放貸款近19億元。 「寧東基地綠電園區測算度電成本目前寧夏最低。」寧東綠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三慶說。電價低、發電量大,該項目將助推當地工業總產值增長,孵化新能源裝備、綠電交易等新興業態。 同時,寧夏也是一個水資源較為匱乏的省份。 寧夏長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為解決供水能力不足、管網漏水的問題,申請了3770萬元貸款,新建加壓泵、供水管道和數位化水廠等。寧夏長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偉說,改善後漏損率從15%降低至9%,每年節約的水量可以灌滿30個標準遊泳池。 節約的水量未來還可以轉賣。按照「合同節水+水權交易」的模式,寧東管委會每年依據實際節水量賦予借款人部分用水權,後續用水權由借款人在水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交易,獲得水權交易收入。 沙坡頭區香山、興仁灌區位於寧夏中衛市,年平均水面蒸發量是降雨量的5倍多,是中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之一。 沙坡頭香山興仁片區生態修復及灌區(一期)供水工程基於已有供水能力,延伸揚水管線至新建紅圈子調蓄水池,以擴大灌溉範圍,覆蓋整個香山、興仁灌區。 該工程項目概算總投資4.43億元,長達29年的貸款期限需要政策性金融貸款的保駕護航。 項目建成後,為依法關停該區域地下水取水井創造了條件,土地自然恢復,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 蓄水庫和輸水管道的建設改變了當地農業「靠天吃飯」局面,項目運營後為當地設施溫棚、露地蔬菜等高效節水農業提供了用水保障。 從蓄水庫下山,成片地躺在田裡的硒砂瓜、齊腰高的枸杞樹、金燦燦的向日葵,「可以說這些都是項目建成後澆灌的結果」。寧夏水投中衛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豔華說。 改善綠色基礎設施,創新融資服務模式,此類金融服務項目正在中國各地落地開花。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已達到40.6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6%,一季度新增3.56萬億元。(完)
香港8月12日電 題:傳統藝術怎樣進行當代演繹? ——專訪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館長吳秀華 記者 韓星童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館長吳秀華以往不論是在策展,還是在教學中,一直頗為重視傳統藝術的當代演繹。這樣的理念源於她在英國牛津大學求學時的所見所感——中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角度差異,不斷拓寬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近日,吳秀華接受「東西問」專訪時表示,中西文化互動、古今對話是傳統藝術延續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當初為何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興趣?又為何將明代及近現代作為您研究的重點? 吳秀華:我本科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那時學校要求我們修讀一些跟主修專業不同的課程,於是我選擇了藝術。那門課的老師教得非常好,給我們展示很多中國山水畫,我被那些畫作所吸引,就這樣開始喜歡中國藝術,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均選擇了藝術。 最開始,我最喜歡的是宋代山水畫,但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碩士時,我考慮到香港很難看到原作,一般這些重要文物都在中國內地或海外,因此我只能選擇相對靠後的朝代,比如明清時期。研究生畢業後,我留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工作過一段時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莫家良當時在主理一個研究宋代《淳化閣帖》的計劃,他邀請我參加計劃,負責研究《閣帖》對後世書法的影響,我那時便對明代書法產生興趣,從零開始研究書法碑帖,包括書法的傳統、技法、如何通過碑帖傳承等。 2023年5月16日,「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正式對公眾開放。圖為《淳化閣帖》「最善本」在上海博物館展出。記者 王笈 攝 記者:過去20多年香港文博領域迅速發展,積極與中國內地及海外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引入不計其數的精品展落戶香港。就您的觀察,香港大眾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和認識是否增強? 吳秀華:從我學生時期到現在,香港社會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一直在不斷增強。在我讀書時期,喜歡中國傳統藝術的人肯定是有,但我這一代不算多,當時西方藝術還是主流。 這一情況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逐漸改變。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內地不少博物館的藏品陸續在香港展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7年故宮博物院借出「國寶」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來港展出,引起極大轟動,參觀人數創下香港藝術館有史以來的紀錄。從那時候開始掀起一股欣賞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潮。 記者:2022年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中國傳統藝術及世界珍寶的一個匯集地,這對於新一代學者研究與推廣中國傳統藝術有何助力? 吳秀華: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讀書時因為研究需要,要查閱一些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書畫真跡時,需要去翻閱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刊物,慢慢去找。然後,請老師寫推薦信或主動聯絡對方申請以學術研究或交流的途徑去北京看,看的時候也不允許拍照。不僅是故宮博物院,很多博物館同樣如此。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的都是故宮博物院的精品,這給研究學者、公眾近距離接觸文物的機會。那我們就能夠通過推廣和教育慢慢培養這些觀眾的興趣。 2022年7月3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大批市民排隊進場參觀。圖為市民參觀清乾隆彩雲蝠壽字金龍紋男龍袍。 記者 李志華 攝 記者:您早年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藝術史哲學博士,您認為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及興趣如何?中西方在文物研究、藝術策展、修復等領域,有哪些交流與合作空間? 吳秀華:他們對於中國傳統藝術是非常尊重和喜歡的。國外很早就有一批研究中國藝術史的專家,且研究得很深入。比如,麥可·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以及我的老師柯律格(Craig Clunas)。 當年我發現中外學者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方向很不同,中國學者聚焦作品風格發展和古代書畫家的生平傳記。外國學者的研究相對宏觀,他們會將中國傳統藝術放進世界史中進行理解。這一定程度是因為外國學者能接觸到的一手中國古代書畫研究資源相對匱乏,但也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另一角度。 近十多年,隨著不少中國學者留學海外,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這種研究角度的差異越來越小。 至於中西方交流合作,其實在藝術策展、文物修復等不同範疇已合作很多年,也取得一些共識。比如,我曾寫過一篇論文研究上海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青銅器修複方法的差異。上海博物館是要將青銅器修復到最美、最完整的狀態,看不出修復痕跡,但大英博物館的手法則是要讓觀眾看得出修補的痕跡,留下歷史印記。這兩個角度的不同,根本上是價值觀不一樣。不過,近年來中西方之間理念也在慢慢融合。我認為,中西方日後的交流除了技術,更多的還是思想層面的探討,因為我們不能把同一個理論套用到所有藝術品上,需要綜合雙方所長探討出更多的研究方法和視角。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修復工藝師正在對青銅進行修復。(資料圖)記者 殷立勤 攝 記者:您曾擔任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您認為大學博物館如何與大型博物館優勢互補,助力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吳秀華:大學博物館的角色非常重要,它應該與大型博物館區別開來。大型博物館面臨一些實際的壓力,比如要通過入場人次來證明一場展覽是否成功,所以在策展、挑選藝術家時都會受到影響。 但在這方面,大學博物館的壓力較小,所以有能力去做一些學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展覽,哪怕這些展覽偏離大眾品味也不要緊。大學博物館的任務就是為文化藝術界最前沿的知識和資訊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以及思考空間,同時它也承擔為學生實習和國際研究合作提供機會的責任。 記者:在以往策展中,您一直堅持對傳統藝術進行當代演繹,同樣的方法是否也應用在教學中,由此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 吳秀華:我之前策划過一個展覽「皇帝碑刻·當代啟迪」,很多人對碑帖沒有興趣,我們就想怎麼樣將它變得時髦一點、「貼地」一點。後來我們以3件跨越古今與「皇帝」有關的碑刻墨跡為引子,將文字墨跡及其拓片與一系列古代和當代藝術並置。這樣呈現出來的展覽不僅不會枯燥,還會成為「打卡」熱點。 帶學生的時候,我也會鼓勵他們在創作中融入現當代元素。比如讓他們在創作小型版畫時加入香港特色,美食、歷史、風景等。我還帶著他們一起策展,教他們如何通過社交平臺推廣展覽等。 記者: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您認為過去這些年,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如何?還需要在哪些領域發力? 吳秀華:香港在國際藝壇一直有一定地位,受惠於關稅等優惠政策,香港的藝術品交易市場蓬勃,國際藝術展覽也做得非常成功。比如,每年3月在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作品多元,吸引很多海內外人士到訪。香港有世界級的文化基建,策展水平也早就達到國際水平。香港的藝術創作在國際舞臺上具有潛力,未來可通過科技賦能,如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拓展藝術表現形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完) 受訪者簡介: 吳秀華。 受訪者供圖 吳秀華,曾任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研究)。她於英國牛津大學獲藝術史哲學博士,於香港中文大學獲中國藝術史哲學碩士,專研中國明代及近現代書畫。多年來,她一直策劃近現代及當代中國藝術展覽,並從事教學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3674
14
2025-11-14 17:56
52173
43
2025-11-14 17:56
86547
58
2025-11-14 17:56
13587
58
2025-11-14 17:56
95623
42
2025-11-14 17:56
65719
49
2025-11-14 17:56
63879
41
2025-11-14 17:56
72968
28
2025-11-14 17:56
56834
83
2025-11-14 17:56
98312
42
2025-11-14 17:56
56974
48
2025-11-14 17:56
31569
58
2025-11-14 17:56
51638
43
2025-11-14 17:56
58347
46
2025-11-14 17:56
41628
98
2025-11-14 17:56
43179
68
2025-11-14 17:56
75238
49
2025-11-14 17:56
57314
72
2025-11-14 17:56
53726
46
2025-11-14 17:56
35721
94
2025-11-14 17:56
38542
74
2025-11-14 17:56
94863
41
2025-11-14 17:56
83297
32
2025-11-14 17:56
92683
42
2025-11-14 17:56
67429
92
2025-11-14 17:56
59812
82
2025-11-14 17:56
56792
52
2025-11-14 17:56
53497
26
2025-11-14 17:56
13798
56
2025-11-14 17:56
46527
54
2025-11-14 17:56
13892
26
2025-11-14 17:56
86153
57
2025-11-14 17:56
78396
32
2025-11-14 17:56
64857
42
2025-11-14 17:56
84192
53
2025-11-14 17:56
68534
43
2025-11-14 17:56
64879
24
2025-11-14 17:56
45192
19
2025-11-14 17:56
32916
43
2025-11-14 17:56
87263
67
2025-11-14 17:56
32754
14
2025-11-14 17:56
69431
38
2025-11-14 17:56
59327
76
2025-11-14 17:56
97123
32
2025-11-14 17:56
79561
38
2025-11-14 17:56
42789
68
2025-11-14 17:56
23819
86
2025-11-14 17:56
21573
56
2025-11-14 17:56
69287
96
2025-11-14 17:56
14923
28
2025-11-14 17:56
27146
76
2025-11-14 17:56
91823
83
2025-11-14 17:56
21579
49
2025-11-14 17:56
| 花间直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月夜直播 | |
| 密桃直播 | 曼城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奇秀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六月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抓饭直播 | |
| 橘子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伊人app | |
| 糖果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凤凰网直播 | |
| 蜜疯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黑白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成人抖阴 |
| 蜜桃app | |
| 青柠直播 | 小猫直播 |
| 柚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