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記者驅車經過東西湖區礄孝高速東山互通立交,只見曾經閒置的88畝橋下空間,如今已變成集生態、經濟、科技於一體的「綠色寶庫」。亮晶女貞、三角梅、月季、馬尼拉草等綠植生機勃勃,從高處俯瞰,仿佛大自然在此打翻了調色盤。 橋下空間建「花卉醫院」 13日上午9時許,記者從東山收費站下高速後,駛入東山互通立交橋下,「東山花境苗木生產基地」等幾個大字映入眼帘。 走進苗木基地,只見標準化種植區實施集約化生產,53種苗木遍布其中;花境展示區裡,亮晶女貞球、火焰南天竹等造型植物構成樣板景觀;工人在花境苗木生產車間培育茶梅球、水果蘭球等精品苗木。 「基地建有花境苗木生產車間、智慧花房,相當於為花建了一座『醫院』。」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東山花境苗木生產基地項目負責人聶天彪介紹,從高速換下來的受損景觀植物會送到基地「治療」,經澆水、施肥、修剪,一個星期就從智慧花房出來,來年還能接著用。 記者在智慧花房看到,經工人「搶救」成功的月季「容光煥發」,這些苗木下一季又將用於高速沿線綠化補植,真正實現了「橋下產出」反哺「路域美化」。據了解,這種「循環利用」模式,讓景觀維護成本降低了40%,這些花卉經科學養護能延長3~5年壽命。 「內循環」滿足高速景觀需求 在東山收費站ETC客戶服務中心,智慧花箱栽種的時令花卉隨季節變換,司機透過車窗就能感受「一步一景」的驚喜。 「你看,這個花箱是智能的,不用人澆水,太陽能板供電,下面的水自己循環,再熱的天也不怕花蔫了。」東山收費站站長胡麗萍告訴記者,針對高速島臺澆水難的難點,苗木基地研發了智慧花箱內置傳感器,土壤溼度低於閾值就自動滴灌,一年可減少人工成本60%。基地技術人員打開手機,記者看到通過軟體可以控制澆水時間,現在夏季的澆水時間設置成早上5時—8時、凌晨1時。 基地還採用「光梯度種植」方案,在強光區種紫薇、月季,在弱光區栽玉簪、蕨類,智慧花房恆溫恆溼調控,讓苗木成活率高達98%。 據了解,東山花境苗木生產基地由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交規院與聯交投公司聯合打造,目前向礄孝、漢洪、青鄭等7條高速公路及17個收費站供應景觀綠植,有效實現「內循環」,成功降本增效。 徑河收費站的「迎賓花廊」,是基地成果最直觀的展示窗。13進7出共20個車道的廣場上,20個島臺、200米站外廣場全被三拼三角梅覆蓋,嫣紅、粉白的花朵順著花箱蔓延生長,讓往來司機瞬間卸下旅途疲憊。苗木生產基地對植物特性精準把握,夏天選耐旱耐高溫的三角梅,冬季用耐寒的茶梅,連擺放位置都根據光照精細規劃。 破解橋下空間整治難題 「以前這兒哪有什麼綠色?橋下有建築垃圾,路邊還有私墾的菜地。」東山街道居民李大姐看著眼前錯落有致的花境,滿是感慨。 今年3月前,礄孝高速東山互通區域還是「四線一口」整治中的「老大難」,破局始於一次跨部門的「圓桌會議」。當時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推進「盤活路域資源」,這場合作得到了東西湖區城管部門與東山街道的全力支持。 東山街綜合執法中心執法二隊隊長張真瑋介紹,當時採取「普法先行、柔性疏導」的模式,聯合社區挨家挨戶上門給居民做工作,發動居民主動參與清理活動,並聯合街道環衛公司清理橋下空間廢棄物。 更可喜的是,基地還帶動了周邊就業。目前基地固定用工10餘人,旺季臨時用工超30人,讓居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未來,這片苗木基地除了滿足湖北交投「內循環」,將來要向外拓展。 東西湖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橋下空間整治常陷入「清理—反彈—再清理」的循環,東山苗木基地的實踐,構建了跨部門協同的治理模式。 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王越 汪玉平
郴州8月13日電 (徐志雄 羅俊婕)「按現在的市場價,這一批石蛙就能帶來18萬元收益。」望著滿池即將「出貨」的500公斤石蛙,湖南郴州北湖區石蓋塘街道江口村村支書陳奇龍笑意盈盈地說道,再過半個多月,這些石蛙就將裝車一路南下,運往粵港澳大灣區。 江口村石蛙標準化養殖場飼養的石蛙。 周峰 攝 江口村是藏在湘南深山的一個小村落,海拔約600米,常年平均氣溫22攝氏度左右,森林覆蓋率達98%,山泉水冬暖夏涼,水質清澈甘甜。由於地處偏遠,2022年以前全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緊日子。 「要改變現狀就不能再等靠要,得讓村子具備『造血』功能。」2021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陳奇龍回村接任村支書,萌生了發展村集體產業的想法。經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充分商議,2022年伊始,他們主動進城對接農業科技公司,邀請其實地考察論證,最終決定因地制宜合作發展特種養殖產業。 經過兩年時間的籌備,2024年9月,由農業科技公司出資出技術、江口村出地出力合作建設的石蛙標準化養殖場正式投產。「石蛙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水溫超過26攝氏度就可能死亡,水質稍差就會生病。我們江口村,偏偏就有這樣的好山好水。」陳奇龍說,石蛙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且市場價格穩定,生存條件與江口村自然環境高度契合,有了石蛙養殖場,村裡也就趟出了致富路。 航拍江口村石蛙標準化養殖場。 周峰 攝 陳奇龍說,目前,有17萬隻蛙苗、5000隻幼蛙及上千公斤成蛙生活在江口村,養殖場已初具規模且市場前景明朗,剛試產就接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訂單,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我們將一步步擴大規模,開拓江浙滬市場。」 不僅如此,多位村民還通過在養殖場務工,實現每個月不低於3000元的收入。「不用背井離鄉,還能照顧家裡,比打工強多了!」曾經靠進城打零工謀生的村民陳日新說,現在,他每天在養殖場投餵石蛙、清理池水,工作時間固定,收入穩定,他十分滿意現在的工作生活。 「已有好幾個村子來我們這裡學習,希望發展特種養殖產業。」陳奇龍表示,江口村願意當試點,把致富經驗傳遍十裡八鄉。(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8654
68
2025-10-25 04:09
31962
79
2025-10-25 04:09
83769
18
2025-10-25 04:09
78352
68
2025-10-25 04:09
72361
98
2025-10-25 04:09
75962
12
2025-10-25 04:09
35962
38
2025-10-25 04:09
49586
15
2025-10-25 04:09
62439
21
2025-10-25 04:09
12678
72
2025-10-25 04:09
18245
61
2025-10-25 04:09
18576
79
2025-10-25 04:09
76951
14
2025-10-25 04:09
53874
31
2025-10-25 04:09
42378
18
2025-10-25 04:09
21987
68
2025-10-25 04:09
27846
78
2025-10-25 04:09
39162
81
2025-10-25 04:09
49128
48
2025-10-25 04:09
68395
19
2025-10-25 04:09
15629
67
2025-10-25 04:09
19358
17
2025-10-25 04:09
92136
23
2025-10-25 04:09
87621
86
2025-10-25 04:09
61532
35
2025-10-25 04:09
67542
93
2025-10-25 04:09
92431
36
2025-10-25 04:09
19687
91
2025-10-25 04:09
89421
56
2025-10-25 04:09
58679
12
2025-10-25 04:09
97348
83
2025-10-25 04:09
63852
47
2025-10-25 04:09
52367
84
2025-10-25 04:09
95628
93
2025-10-25 04:09
73198
53
2025-10-25 04:09
48216
97
2025-10-25 04:09
78351
72
2025-10-25 04:09
69145
36
2025-10-25 04:09
23698
86
2025-10-25 04:09
42759
85
2025-10-25 04:09
61357
24
2025-10-25 04:09
28457
95
2025-10-25 04:09
69542
25
2025-10-25 04:09
65243
28
2025-10-25 04:09
48297
25
2025-10-25 04:09
82976
62
2025-10-25 04:09
46378
89
2025-10-25 04:09
68927
81
2025-10-25 04:09
92617
52
2025-10-25 04:09
76214
74
2025-10-25 04:09
95248
47
2025-10-25 04:09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花蝴蝶app直播 |
| 仙凡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桃花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花间直播 | 鲍鱼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桃花app | 520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花间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春雨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婬色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桃鹿直播 | |
| 鲍鱼直播 | 魅影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凤蝶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 迷笛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