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濃曦 通訊員劉濤 趙宇)傳送、測量、選配、壓裝……走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榆林車輛段榆林檢修車間,一座「黑燈工廠」正高效運轉——空無一人的軸承壓裝間內,兩條智能化壓裝線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步進線平穩移動,將一套合格軸承精確傳送至工位,隨之機械臂默契抓取,為一條匹配的火車車輪裝上強健的「膝關節」,AI攝像頭全程嚴密「注視」著各環節作業質量。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用電量增大,電煤運輸貨車車源需求也隨之攀升。作為陝北革命老區唯一的鐵路貨車車輛檢修基地,榆林車輛段為「北煤南運」大動脈浩吉、包西鐵路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車輛。 「車輪是鐵路貨車的『承重核心』,其檢修質量直接關乎行車安全與運輸效率。而軸承壓裝,更是輪對檢修中工藝精度要求最高的『咽喉工序』。」榆林車輛段技術科副科長杜世國介紹道。「為此,我們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實現從『人控』到『機控』的升級,在提升工藝質量的同時,也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杜世國說。 據悉,該段投產運行的全自動無人化軸承壓裝生產線為全國首創。這條智能流水線集成了6組機械臂、10臺檢測設備和近300個光感式、接觸式傳感器,通過自動傳送、智能選配、自動壓裝、實時檢測等環節,實現了軸承壓裝全流程的無人化作業。 「過去人工壓裝需要4人協作,提升壓裝合格率存在技術瓶頸。現在只需1人在後臺監控數據,效率和質量卻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榆林車輛段榆林檢修車間輪軸裝修工胡勇指著屏幕上實時滾動的生產數據說道。 壓裝流水線軸徑擦拭機旁,一條如「心電圖」般的波紋在顯示終端上跳動,設備「心跳」監測系統正實時讀取傳感器數據,採集輸入輸出信號及作業全過程信息,並通過人工智慧算法評估預測設備狀態,為開展「預防性維護」提供依據,徹底改變了傳統「事後維修」模式,有效降低故障率,提升設備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與此同時,壓裝間內,18個AI攝像頭對生產線關鍵工序進行全天候智能「盯控」,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檢測設備壓裝動作是否正確。一旦發現異常,系統立即報警並自動停機,保障了生產線的容錯率和應急響應速度。 自今年全自動無人化軸承壓裝流水線投產以來,該段單套軸承壓裝時間縮短至3.5分鐘,效率較人工作業日均提升64.3%,軸承一次壓裝合格率超98.5%。目前,8600餘套合格軸承已安全壓裝,可滿足超2000輛鐵路貨車使用需求,為迎峰度夏能源物資運輸提供充足車輛保障。
盛夏的海南,諸多農作物新品種的夏收、夏種、夏管同時上演。海南一制種企業負責人王仕明正忙著將東方市感城鎮的一塊撂荒地盤活。「通過土壤改良,讓這裡成為常年可種植作物的制種基地。」王仕明說。 從利用當地氣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種子研發,從分散科研到集群協同,從育種到制種再到種業全產業鏈,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正不斷刷新中國種業的底色。 2018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總書記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總書記在田頭看見我,第一句話就是『老謝,你也來啦』,非常親切,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華安說,總書記到南繁基地和水稻展示田考察,說明他對國家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非常重視,時時記在心上。 謝華安帶領團隊觀察水稻新品種結實粒情況(央廣網發 潘麗燕 攝) 一粒種子,連著「國之大者」,關係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這幾年,謝華安帶領團隊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持續攻關,培育出耐儲存、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讓實驗室成果在田間結出碩果。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是海南種業的主陣地。「2022年4月,總書記再次前來考察南繁科研育種工作,他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些叮囑我牢記心間,激勵我持續奮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喬繼月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紮根南繁熱土,快速成長為育種、制種主力軍。為了培育高耐鹽水稻新品種,喬繼月和所在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在試驗田中對大量野生稻進行逐株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耐鹽的種質資源,為水稻耐鹽鹼遺傳改良提供了關鍵分子靶標。 喬繼月在做野生稻分子標記篩選實驗(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科研發力,技術賦能。近些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為種業科研裝上「中國芯」,雷射雷達、高光譜相機、各種傳感器為育種材料進行全方位、實時「體檢」,海量育種數據與大數據算法密切配合,作物新品種培育迎來加速度。 「好種多打糧。我們也通過努力,推動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50年前,王仕明父親作為制種員從江西來到海南建設繁種基地。現在,王仕明在三亞、東方、樂東建設了2萬畝科研和生產基地,每年生產600萬斤到800萬斤水稻種子,可供全國300萬畝到400萬畝大田種植使用。 王仕明觀察不同品種水稻的生長情況(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如今,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已成為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每年有超過300萬份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全國已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有70%以上經過南繁選育。追光逐熱,向「種」圖強,海南正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南繁矽谷』就是中國種子的底座,我們要育成更多優良的種子,讓中國人種的是中國好種,中國飯碗裝的是中國糧。」謝華安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林韋瑋 卜葉 記者:索迪 剪輯:陶淦 鳴謝: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6832
26
2025-11-08 09:42
78163
45
2025-11-08 09:42
37286
51
2025-11-08 09:42
98356
36
2025-11-08 09:42
96452
82
2025-11-08 09:42
72341
35
2025-11-08 09:42
59813
54
2025-11-08 09:42
64918
68
2025-11-08 09:42
12869
73
2025-11-08 09:42
45127
62
2025-11-08 09:42
19645
34
2025-11-08 09:42
53478
28
2025-11-08 09:42
47629
24
2025-11-08 09:42
16279
63
2025-11-08 09:42
45783
83
2025-11-08 09:42
15638
38
2025-11-08 09:42
24375
94
2025-11-08 09:42
24175
34
2025-11-08 09:42
75412
45
2025-11-08 09:42
17829
69
2025-11-08 09:42
98524
38
2025-11-08 09:42
98567
28
2025-11-08 09:42
96417
37
2025-11-08 09:42
39428
97
2025-11-08 09:42
42965
14
2025-11-08 09:42
79482
81
2025-11-08 09:42
82519
34
2025-11-08 09:42
51947
26
2025-11-08 09:42
82436
74
2025-11-08 09:42
12874
65
2025-11-08 09:42
31768
29
2025-11-08 09:42
15297
24
2025-11-08 09:42
32169
58
2025-11-08 09:42
84975
26
2025-11-08 09:42
92678
69
2025-11-08 09:42
34271
68
2025-11-08 09:42
59374
52
2025-11-08 09:42
29874
83
2025-11-08 09:42
98524
14
2025-11-08 09:42
15483
36
2025-11-08 09:42
81654
76
2025-11-08 09:42
25489
25
2025-11-08 09:42
98634
58
2025-11-08 09:42
64318
56
2025-11-08 09:42
16459
24
2025-11-08 09:42
21543
53
2025-11-08 09:42
43759
18
2025-11-08 09:42
15796
43
2025-11-08 09:42
76921
31
2025-11-08 09:42
96321
12
2025-11-08 09:42
65371
29
2025-11-08 09:42
81753
85
2025-11-08 09:42
28379
34
2025-11-08 09:42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嗨球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小草莓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心动直播 | 优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魅影直播间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么么直播 | |
| 伊人app | 心动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浪花直播 | |
| 大鱼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 金莲直播 | |
| 柚子直播 | 杏爱直播 |
| 黄瓜直播 | |
| 莲花直播 | 蝶恋直播 |
| 零点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