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價高得離譜,川普的降價承諾更離譜。 2023年,美國處方藥支出超過6000億美元,人均支出超過任何其他國家。蘭德公司2024年的一份報告更扎心:美國處方藥價格,比其他33個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價格高2.78倍。 非法移民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的事情很常見,但面對高價藥的困局,其實也有美國人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就有買不起胰島素的美國人越過國境,去墨西哥藥店購買這種「救命藥」。 在這樣的狀況下,美國總統川普也不得不「表態」。 近日,川普致函17家美國製藥商,呼籲它們降低美國本土的處方藥價格,使其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處方藥最低價格持平。 更讓人咋舌的是,川普還放話稱,他不是要將藥價下降30%或者40%,而是要降1500%! 這種說法一聽就不對勁:降100%意味著免費吃藥,下降1500%,豈不是讓製藥企業倒貼錢?以後美國人吃藥都有錢掙了? 這顯然不可能。 川普為什麼會說這種「離譜話」?分析認為,一方面和他愛用誇張說辭的性格脫不了干係,另一方面,恐怕也說明他沒想認真解決這件事。 美國藥品價格之所以畸高,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協商價格的能力。 獨佔專利的大型藥企可以隨意確定藥品價格,不受任何管制。凱澤家族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自己「吃不起藥」。 這麼多年來,不管美國政府做出怎樣的嘗試想要改變現狀,都無法撼動藥企的巨大政治影響力。 當然,藥企有一套自己的說辭,稱「高藥價才能鼓勵新藥研發和創新」,如果藥價降低,那麼就沒有企業研製新藥,製藥技術就無法進步。 但根據本特利科學與工業融合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為354種藥物的研究投入了1870億美元。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報告稱,NIH對新藥研發的投資,比製藥企業的投資要多。 這說明,美國政府機構才是新藥研發的主要投資人。說白了,美國納稅人自己掏錢支持新藥研發,到頭來還得花天價買藥,藥企成了最大贏家。 為了維持這種「躺著掙錢」的狀況,藥企花起錢來毫不手軟。 根據美國醫學會2020年的一項研究,從1999年到2018年,製藥行業和保健品行業共花費47億美元遊說,平均每年2.33億美元。 而在2020年之後,遊說費用繼續水漲船高。根據OpenSecrets的數據,製藥行業在2021年砸了近3.9億美元用於遊說。 錢花哪兒了?美國國會的議員身上。 2020年STAT的一項分析發現,當年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國會議員,收到了來自製藥公司的資金捐贈。 2024年,100名現任美國參議員中,至少有72人從製藥公司獲得了至少1萬美元,其中12名參議員獲得的捐款金額超過10萬美元。 美國製藥企業花了這麼多錢,為的是不讓政府插手藥價協商,以維持高價。 川普解決藥價的誠意也值得懷疑,不光是藥企的政治影響力很難撼動,更因為川普本人就是大藥企的「好朋友」。 川普嘴上說要降低藥品價格,可他做的事看起來像是「一屁股坐到了藥企那邊」。 2017年1月11日,還沒上任的川普就嚴厲抨擊美國藥企「逍遙法外」,並表示政府應該協商藥品價格。 但川普上任之後,就收到了輝瑞公司提供的100萬美元捐款。2017年底,川普還直接任命大型製藥公司高管亞歷克斯·阿扎爾領導衛生部,被批「讓狐狸看守雞舍」。而川普的減稅政策,更是讓大藥企獲益匪淺。 近日,川普剛宣布讓藥企降低成本,第二天輝瑞公司CEO便現身他的籌款活動……如果說他倆只是去打高爾夫,有人相信嗎? 如此看來,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下,想要讓藥價真降下來,恐怕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川普的「降價承諾」,聽聽就好。 (「三裡河」工作室)
烏魯木齊8月5日電 (史玉江 王曉燕)近日,新疆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宏芝蹲在田埂邊,指尖划過「核春3號」的麥穗,抬頭對身邊的技術員說:「這品種株型緊湊,抗病性強,按現在的長勢,畝產上800公斤有戲。」 這片麥田,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的核心區。 專家查看「核春1號」高產小麥品種長勢。王曉燕 攝 如今,以該中心為先鋒,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下稱「中棉所」)在紅星二場建成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讓「政產學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畝試驗田種了633個品種,僅小麥就有112個,千畝示範區試種了7個品種。」紅山農場四連負責人姜順旺介紹,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聯合第十三師農科所、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聚焦黑小麥、硬粒小麥等特色糧食育種與高產技術。 紅山農場提供的140畝試驗田成「品種擂臺」。目前,第十三師新星市優質特色糧食作物創新中心已對接相關種業公司開展春小麥萬畝良種繁育,抗逆高產品種累計推廣10萬畝。 位於紅星二場的優質抗逆經濟作物科創中心,依託中棉所優勢,聚焦棉花抗鹽鹼、耐旱品種選育,已培育3個抗逆棉花新品系。 「鹽鹼地試種畝產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員葉武威表示,這為乾旱鹽鹼地區種棉闢新徑。 「兩中心雖分別側重糧食、棉花,但目標一致:讓技術落地,讓職工受益。」第十三師農科所副所長管利軍說。 「培育一個品種需10年以上,推廣好同樣要下功夫。」張宏芝說,其團隊帶來的「核春1號」「核春3號」等品種目標畝產800公斤以上,還需摸索水肥一體化、化學調控防倒伏等本地適配技術。 張宏芝團隊與第十三師農科所技術員常開「田間研討會」。管利軍說,下一步要將數據轉化為職工們易懂的種植方案。 「以前推廣新品種,大家總說『先看看』,現在見了試驗田收成,都主動來要種子。這就是技術落地的最好證明。」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徐紅軍表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1768
29
2025-10-29 05:47
78925
75
2025-10-29 05:47
39841
52
2025-10-29 05:47
65239
28
2025-10-29 05:47
94526
71
2025-10-29 05:47
15786
24
2025-10-29 05:47
56218
69
2025-10-29 05:47
91765
98
2025-10-29 05:47
56398
54
2025-10-29 05:47
29781
12
2025-10-29 05:47
54362
93
2025-10-29 05:47
19657
71
2025-10-29 05:47
24816
25
2025-10-29 05:47
58931
16
2025-10-29 05:47
58273
64
2025-10-29 05:47
31427
87
2025-10-29 05:47
72468
69
2025-10-29 05:47
53197
91
2025-10-29 05:47
34269
92
2025-10-29 05:47
51942
39
2025-10-29 05:47
87341
84
2025-10-29 05:47
91756
87
2025-10-29 05:47
98541
47
2025-10-29 05:47
72968
98
2025-10-29 05:47
79183
49
2025-10-29 05:47
71296
68
2025-10-29 05:47
94231
67
2025-10-29 05:47
79235
19
2025-10-29 05:47
49621
21
2025-10-29 05:47
59168
35
2025-10-29 05:47
38154
71
2025-10-29 05:47
85637
63
2025-10-29 05:47
92675
79
2025-10-29 05:47
47319
45
2025-10-29 05:47
21695
82
2025-10-29 05:47
16498
18
2025-10-29 05:47
38296
94
2025-10-29 05:47
46921
12
2025-10-29 05:47
49712
27
2025-10-29 05:47
82193
79
2025-10-29 05:47
17384
76
2025-10-29 05:47
79231
91
2025-10-29 05:47
87152
21
2025-10-29 05:47
39685
85
2025-10-29 05:47
26751
59
2025-10-29 05:47
96784
18
2025-10-29 05:47
85493
95
2025-10-29 05:47
58172
27
2025-10-29 05:47
53746
68
2025-10-29 05:47
46318
83
2025-10-29 05:47
67351
65
2025-10-29 05:47
| 小妲己直播 | 奇秀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花儿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桔子直播 | |
| 桃鹿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成人免费直播 | 月神直播 |
| sky直播 | |
| 杏爱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婬色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伊对免费下载 |
| 桃花app | |
| 杏爱直播 | 月神直播 |
| 魅影5.3直播 | |
| 五楼直播 | 鲍鱼直播 |
| 零七直播 | |
| 橙色直播 | 心动直播 |
| 趣播 | |
| 柚子直播 | 蜘蛛直播 |
| 咪咕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