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8月10日電 題:「金釘子」如何為全球地質年代「精準計時」? ——專訪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楊興蓮 記者 周燕玲 在地質學界,「金釘子」的意義不亞於奧運會金牌,一顆顆深藏於地層的「金釘子」,是劃分年代地層的唯一全球標準。2025年6月,全球第69顆、中國第11顆全球烏溜階「金釘子」永久標誌在貴州劍河釘入,這顆落戶中國西南深山的「金釘子」有何特別之處?它如何為全球地質學家解讀5.06億年前的地球密碼?近日,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中國第11顆全球烏溜階「金釘子」研究團隊成員楊興蓮就此接受「東西問」專訪。 現將採訪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金釘子」是什麼?為何國際地質學界需用「金釘子」來界定地層年代? 楊興蓮:「金釘子」並非是金製成的釘子,而是國際地層委員會借用「鐵路修建史」中的典故,將劃分和定義年代地層單位底界的地質學專業術語「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俗稱為「金釘子」,不僅喻指地質記錄中特殊的節點及其重要的科學價值,也形象地表達了它是「釘進」地球表面的一個有特殊含義的地理「點」,是丈量地層年代的一把「卡尺」。 地球已有46億年的演化歷史,生命演化的奧秘保存在層層巖石中。由於缺乏統一標準或「共同語言」,以往世界各國對年代地層的劃分差異極大,造成全球地層劃分和對比困難。 為釐清地球的演變脈絡,科學家建立以時間界面劃分的年代地層單位,「由大到小」依次為「宇、界、系、統、階」,年代地層表被劃分為110個左右的階,每兩個地質時代地層之間的界線會用一顆「金釘子」作為標誌。目前,全球100餘顆「金釘子」已有82顆確立,其中有11顆建立在中國,數量位居前列。 2025年6月18日,中國第11顆「金釘子」永久標誌在貴州劍河釘入。記者 周燕玲 攝 記者:2025年6月,全球第69顆、中國第11顆全球烏溜階「金釘子」永久標誌在貴州劍河釘入,這顆「金釘子」緣何落戶劍河? 楊興蓮:釘在貴州劍河的這顆「金釘子」,於2018年6月獲得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建立。該「金釘子」的研究由貴州大學趙元龍教授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研究完成。 國際學術界對「金釘子」的認定標準極為苛刻,根據國際地層委員會的要求,涉及地質、古生物條件、交通便利性、可進入性和保護狀態等多個評價維度。 全球烏溜階「金釘子」永久標誌之所以能在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八郎村的烏溜-曾家崖剖面釘入,主要有三個重要因素:一是劍河地區的地質和生物條件優越、通達性好;二是貴州大學趙元龍教授從1983年就開始帶領團隊對該區進行長期深入的綜合研究;三是貴州省人民政府自2002年起就將該區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成為苗嶺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得到了永久保護。 相較於其它全球競爭剖面,劍河烏溜-曾家崖剖面更加連續且化石豐富、界線點上下地層出露更加完整,當地交通便捷,位於國家地質公園內有利於保護,而且研究也最為深入,開展了巖石、生物、年代、化學、層序地層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完全符合國際上對「金釘子」剖面的要求。 尤為特殊的是,劍河「金釘子」不僅含有豐富的、以掘頭蟲類為主的三葉蟲動物群,而且還在緊接「金釘子」點位之上保存有大量軟軀體化石的凱裡生物群,包含10個化石門類,120餘個動物化石屬,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航拍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八郎村的烏溜-曾家崖剖面。 潘文 攝 記者:位於貴州劍河的這顆「金釘子」如何為全球5.06億年前的地質年代「精準計時」?它揭示了當時地球環境與生命演化的哪些關鍵信息? 楊興蓮:在地球演化過程中,每個時代都有最典型的生物,找到標誌性化石,是確定不同地層時代的關鍵依據。國際地層委員會要求,「金釘子」的點位要以代表化石的「首次出現」為標誌。 通過研究,團隊提議以三葉蟲印度掘頭蟲在劍河烏溜-曾家崖剖面的首次出現定義寒武系第3統及第5階底界,其首現點耦合於萊德利基蟲類三葉蟲和小油櫛蟲類三葉蟲的滅絕層位及全球性碳同位素負異常等重大地質事件。 目前,最新版的國際年代地層表中寒武系苗嶺統(第3統)和烏溜階(第5階)底界年齡就是通過整合這些三葉蟲的全球生物地層資料,結合高精度凝灰巖及碎屑鋯石U-Pb測年數據,「精準計時」全球5.06億年前的地質年代。 5億多年前是生物演化和生態創新最為關鍵的一段歷史,當時海洋和大氣含氧量迅速增高,發生了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的後生動物快速輻射的重大演化事件。如劍河「金釘子」點位之上出現的凱裡生物群,為揭示動物門類起源及早期生態系統演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證據。 2025年4月15日,在貴州省興義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化石修復室內,化石修復師王雲忠進行化石修復工作。記者 周燕玲 攝 記者:目前有11顆「金釘子」建立在中國,數量位居前列,這一成果對提升中國在地球科學領域的話語權有何作用?人類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金釘子」? 楊興蓮:「金釘子」的確立,體現了一個國家地質學研究的綜合實力。 按國際地層委員會的要求,批准後要為「金釘子」建立永久性標誌,所在國家應對「金釘子」加以妥善保護。如果說釘下一顆「金釘子」不容易,保護好這些珍稀地質遺蹟亦是一道時代難題,目前主要面臨著「金釘子」剖面的自然風化剝蝕、地質災害甚至是人為性破壞、以及當地政府如何平衡保護和開發衝突的共性挑戰等問題。 因此,對「金釘子」剖面實施動態維護、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大眾保護意識和出臺「金釘子」保護的法律法規顯得較為迫切,應該讓「金釘子」保護超越學術範疇,成為政府、社會和公眾共同承擔的責任。同時探討科普研學與當地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將「金釘子」打造成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地質文化品牌,實現從「金釘子」到「金點子」再到「金鑰匙」的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完) 受訪者簡介: 楊興蓮。受訪者供圖 楊興蓮,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早期後生動物和寒武系地層,1999年加入中國第11顆、貴州首顆全球烏溜階「金釘子」研究團隊。
黝黑的皮膚,精幹的身板,走起路來腳步生風。儘管從事文化工作多年,何文權依舊保持著農民的本色。見到記者第一件事,他便是從辦公桌下拿出一個袋子,裡面是各樣用剪刀裁剪的報刊資料,還有一沓沓列印稿。全都是和葉榭鎮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草龍相關。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千年以來,舞草龍已經成為葉榭地區的民間習俗,並流布與松江的其他地區,進而擴散到太湖流域。然而由於其具有很強的民間和地域屬性,歷史上文字稀少,再加之城市生活的興起,其傳承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去年,何文權的師傅,舞草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費土根去世,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又重了許多。圖說:何文權(左)向費土根(右)學習編制草龍。「百姓明星」傳承絕技1988年,葉榭鎮文藝匯演突發意外臨時缺了演員。當時還是小夥的何文權被推上舞臺救場,誰料這個「替補隊員」一亮相就贏得滿堂彩。掌聲像浦江潮水般湧來,點燃了他心中的文藝火種。自此,他正式加入鎮文藝宣傳隊。每年的納涼晚會,送戲下鄉他都是主力。年復一年,他還成了表演多面手,小品、魔術、草龍滾燈樣樣行。後來,因為表現優秀,他進入到鎮文體所工作。2007年,因為拍攝非遺宣傳片,何文權喜歡上了舞草龍這項技藝。「葉榭草龍的造型和舞姿樸實而有力量,深深吸引了我」,何文權說,當時他拜入國家級的舞草龍代表性傳承人費土根門下,系統學習舞草龍這門非遺,參與到傳承和保護的工作當中。草龍不能沒有稻草採訪這天,何文權帶著記者來到了「秘密基地」。在鎮文體中心的一角,倉庫裡滿滿堆著被水浸泡處理後的稻草。除此之外,還有鑼鼓、魚燈、老虎鉗、柴刀等各色用具。再往裡走,幾條稻草紮成的長龍被竹竿固定在半空中,姿態矯健。「龍的骨架用竹子,龍角是用葡萄藤做的,龍的身體則用豐收的稻草」,一邊說著,何文權就隨手抄起一旁剛剛做好的龍頭,手持長杆舞動起來,「牛頭象徵勤勞善良,虎口象徵勇敢堅韌,鹿角象徵健康長壽……」圖說:一把抄起龍頭,何文權舞了起來。記者看到,現場製作好的草龍有大有小,差異甚大,這是怎麼回事呢?何文權告訴記者傳統的草龍分量很重,由於現在許多表演需在室內的舞臺上,空間有限,因此對草龍大小做了優化。然而,對待非遺的態度,他卻是傳統派。一次,在草龍訓練中,幾名隊員向他提出,草龍很重,稻草也比較容易脫落,何不將草龍換成綢帶龍?何文權查閱相關資料,考慮再三還是否定了。他說:「稻草是民間闢邪祈福的吉祥物,若換成綢帶,就背離了草龍背後的文化含義,傳承也就斷了。」不設龍珠主打求雨舞草龍的習俗,有著千年的傳說。相傳唐朝儀鳳年間,葉榭境內遭遇了一場特大旱災。八仙中的韓湘子,途經葉榭,見鄉親父老跪地長拜、焚香點燭祈求蒼天下雨,遂逗留雲間,吹起神簫,召來東海青龍降了一場大雨。為報答韓湘子「吹簫召龍」的恩惠,人們便紮起草龍,翩翩起舞。在歷史的長河中,舞草龍的儀式,往往與祭祀求雨,慶祝豐收相關。條條草龍見證著江南稻作文化的興衰流變。圖說:舞草龍活動。一般的龍舞有「龍珠」引導,而葉榭草龍不設「龍珠」。有人扮演韓湘子以簫引龍。其基本動作與一般龍舞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多了「求雨」「取水」兩部分。草龍舞表演風格沉穩,身段動作遲緩。「求雨」一段龍身下伏,龍首仰天叩拜,表現老龍向神靈祈禱。「取水」一段則是龍體盤成一盤,龍首仰昂擺動,以示正在吸水。走街串巷搶救「記憶」每年,春節前後和元宵節,還有四季「村晚」,葉榭鎮都會舉行盛大的舞草龍活動。然而,何文權卻依舊焦慮。目前製作草龍、舞草龍的這項技藝的深度參與者和傳承者都年事已高,平均下來也過了花甲之年。為此,何文權一有時間,就走街串巷,揣著一臺錄音機,收集老人們的口述歷史。有一次,他在梳理資料時候,遇到一位90歲的老人,向他講述曾經村裡舞草龍的記憶。後來,他發現有些細節需要進一步確認,等他再去核實時,老人已經離開人世了,這樣的經歷還有很多。他越來越覺得「非遺需要搶救性保護」。圖說:葉榭鎮非遺竹編傳承工作室成員正在製作草龍。何文權認為,吸引年輕人參與葉榭草龍的傳承中來,讓這項地域文化走出葉榭,走出松江,是破題的關鍵。近年來,在葉榭鎮有關部門支持下,舞龍培訓、草龍道具製作培訓、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動已逐步走向成熟,非遺傳習基地、竹編傳承工作室、非遺體驗館等場所成為鄉村旅遊中的重要目的地和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陣地。「過去,舞草龍的活動是人人都要參與的,現場人山人海,非常熱鬧。而我的努力,就是要讓舞草龍真正重新回到百姓的生活當中。」何文權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6435
42
2025-11-22 00:39
29568
37
2025-11-22 00:39
54786
53
2025-11-22 00:39
56271
17
2025-11-22 00:39
37265
51
2025-11-22 00:39
18752
78
2025-11-22 00:39
47938
83
2025-11-22 00:39
18267
16
2025-11-22 00:39
45796
21
2025-11-22 00:39
56712
45
2025-11-22 00:39
86792
37
2025-11-22 00:39
37169
29
2025-11-22 00:39
34718
13
2025-11-22 00:39
78321
23
2025-11-22 00:39
35972
37
2025-11-22 00:39
47156
96
2025-11-22 00:39
91678
94
2025-11-22 00:39
53187
45
2025-11-22 00:39
57384
46
2025-11-22 00:39
76485
27
2025-11-22 00:39
75928
21
2025-11-22 00:39
21745
47
2025-11-22 00:39
15789
56
2025-11-22 00:39
12693
21
2025-11-22 00:39
85697
29
2025-11-22 00:39
36148
82
2025-11-22 00:39
78645
91
2025-11-22 00:39
74392
57
2025-11-22 00:39
84653
21
2025-11-22 00:39
67841
82
2025-11-22 00:39
51924
62
2025-11-22 00:39
49518
61
2025-11-22 00:39
14582
87
2025-11-22 00:39
52176
81
2025-11-22 00:39
96521
94
2025-11-22 00:39
17523
16
2025-11-22 00:39
71623
49
2025-11-22 00:39
29578
64
2025-11-22 00:39
81759
62
2025-11-22 00:39
49328
69
2025-11-22 00:39
79413
95
2025-11-22 00:39
43968
96
2025-11-22 00:39
93657
83
2025-11-22 00:39
84397
41
2025-11-22 00:39
45768
35
2025-11-22 00:39
89314
35
2025-11-22 00:39
83942
36
2025-11-22 00:39
91462
74
2025-11-22 00:39
39168
87
2025-11-22 00:39
34526
81
2025-11-22 00:39
74521
95
2025-11-22 00:39
| 奇秀直播 | 月神直播 |
| 桔子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樱桃直播 |
| 小蝌蚪app | |
| 蜜桃直播 | 极速直播 |
| 茄子直播 | |
| 午夜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大鱼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么么直播 |
| 杏爱直播 | |
| 樱桃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蜜桃app | |
| 花椒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比心直播 | 樱桃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桃鹿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河豚直播 | 零七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