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見的氣象災害中,哪些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而難以實現精準監測?公眾有時感覺「天氣預報不準」又是什麼原因?面對洪澇或乾旱災害,不同場景下公眾應掌握哪些核心自救技能?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進行解讀。 哪些氣象災害最難精準監測?為何有時感覺「預報不準」? 談及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難點,朱定真指出,在常見的14類氣象災害中,春夏季局地暴雨、冰雹、雷電、雷雨大風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因而最難實現精準監測。預報時,我們可以依據天氣背景判斷其可能出現的上述天氣,但要精準到具體時間、具體地點,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 朱定真解釋道,天氣系統是開放的,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會因發生時的季節、地區、環流分布等變得極為複雜。因此,以當前的天氣學理論、預報技術方法、觀測手段及密度等,還無法實現天氣預報100%的準確率。 洪澇與乾旱,不同場景下如何自救互救? 關於洪澇災害,朱定真指出,洪澇本是自然現象,自然界中積雪融化、大雨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都可能引發洪澇現象。當洪水、澇漬威脅人類安全、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並造成損失時,便形成了包括洪災、澇災和漬災在內的洪澇災害。 面對洪澇,朱定真強調個人需做好預防:汛期易受洪水影響地區的群眾應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的習慣,偏遠地區群眾要關注危險警示;洪水到來前,需抓緊時間轉移或做好準備——有條件者可修築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應選擇基礎牢固的屋頂、臨時避難臺等場所;準備幾天的食品,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搜集木盆、木塊等加工為救生設備;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好防水處理,綑紮後埋入地下或放至高處,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可用的通信設施。 若被洪水圍困,朱定真提醒,被困者切不可絕望或消極等待,要主動尋找生機;洪水洶湧時絕對不能下水,因水中的漩渦、暗流,上遊衝下的漂浮物,以及可能遭遇的毒蛇毒蟲咬傷、觸電等,都極易造成傷害。在互救方面,遇到他人水中遇險,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援手,且應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識。 「乾旱災害是因降水減少、水利工程供水不足導致用水短缺,進而危害生活、生產和生態的事件。」朱定真指出,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和溼潤、半溼潤氣候區都可能發生,尤其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因降水量年際變化大,乾旱發生頻率更高。 應對乾旱時,朱定真建議,旱區群眾可通過修建家庭水窖蓄水、改種作物品種、打井取水、尋找新水源等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減少損失;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節約用水,個人力量雖有限,但全社會共同努力能產生顯著效果。
寧波8月4日電 題:暑期博物館熱 「文化消暑」成年輕人新風尚 作者 林波 近日,浙江寧波大學生李成凱和朋友約好了一起到博物館看展。這個夏天,博物館、美術館成為他和朋友的「消暑勝地」。 炎炎夏日,「文化消暑」成為假期新風尚,各地博物館紛紛推出特色展覽和互動活動,在暑期吸引遊客組團打卡。 近日,「吉金萬裡——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特展」在寧波博物館舉行,該展覽匯集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17家文博單位的165件(套)文物精品。 開展首周,參觀人數一路攀升,總參觀量突破2.7萬人次,單日最高近8200人次,創寧波博物館特展歷史新高,更讓寧波博物館成為今夏最熱門的「文化避暑勝地」之一。 展覽何以獲得高人氣? 「首先是文明對話的視角。我們以三星堆文物為核心,串聯起西南地區的青銅珍品,讓觀眾看到不同地域的文明如何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寧波博物院陳列展覽部主任陳超表示,公眾對歷史文化興趣的提升為博物館熱注入了「流量」,特別是假期文物跨省聯合展出,成為文博領域的新業態。 8月2日,遊客在浙江寧波觀看三臺縣博物館藏「馬猴搖錢樹樹身」。 林波 攝 據悉,該展覽特別設置了互動區,觀眾可通過VR技術解碼文物上的神秘符號,這種「沉浸式+參與式」的觀展模式,讓年輕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這是我第三次來看法門寺珍寶展覽,這比在家刷視頻有趣多了。」杭州「00後」大學生周曉點讚浙江省博物館打造的精品展覽。在他看來,這種「免費+收費」「基礎+深度」的展覽策略,精準切中了年輕人的文化消費需求。 「大唐盛世 法門珍寶——唐代文物精品特展」「相無古今——石窟藝術超感沉浸體驗」展覽……時值暑假,在做好免費展覽的同時,浙江省博物館上新了多元收費展覽。 與此同時,為滿足暑期觀展需求,浙江各地博物館等機構紛紛延時閉館,如之江文化中心在暑期夜間延時開放至21時,並開啟「博物館奇妙夜」。許多場館也為觀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如浙江美術館的接駁專線加密發車班次,實現從地鐵站直達館內。 在浙江大學旅遊學博士、浙大城市學院國際文化旅遊學院講師李罕梁看來,2008年以來,中國通過分階段免費開放公共博物館及紀念館,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為「博物館熱」奠定了基礎。年輕人選擇到博物館等場館「消暑」,表面看是躲避高溫,實則是文化需求的集中釋放。 李罕梁還指出,「Z世代」成長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更強。他們通過博物館這個「文化客廳」,在觸摸歷史中尋找身份認同,在文明對話中增強文化自信。(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6927
82
2025-11-26 00:52
92758
42
2025-11-26 00:52
98354
71
2025-11-26 00:52
28563
12
2025-11-26 00:52
12938
45
2025-11-26 00:52
89726
81
2025-11-26 00:52
83921
37
2025-11-26 00:52
78623
36
2025-11-26 00:52
14258
56
2025-11-26 00:52
95628
13
2025-11-26 00:52
28476
64
2025-11-26 00:52
47256
17
2025-11-26 00:52
57392
86
2025-11-26 00:52
67423
53
2025-11-26 00:52
42135
63
2025-11-26 00:52
63241
12
2025-11-26 00:52
62873
34
2025-11-26 00:52
28974
26
2025-11-26 00:52
73194
65
2025-11-26 00:52
47592
46
2025-11-26 00:52
63985
46
2025-11-26 00:52
17658
47
2025-11-26 00:52
49157
46
2025-11-26 00:52
62985
61
2025-11-26 00:52
63829
68
2025-11-26 00:52
75819
26
2025-11-26 00:52
65429
49
2025-11-26 00:52
28546
78
2025-11-26 00:52
51396
16
2025-11-26 00:52
26548
73
2025-11-26 00:52
75689
83
2025-11-26 00:52
58716
73
2025-11-26 00:52
45982
15
2025-11-26 00:52
42569
43
2025-11-26 00:52
89245
82
2025-11-26 00:52
78932
39
2025-11-26 00:52
73921
14
2025-11-26 00:52
42935
78
2025-11-26 00:52
29367
79
2025-11-26 00:52
14276
65
2025-11-26 00:52
49276
76
2025-11-26 00:52
87543
23
2025-11-26 00:52
83276
13
2025-11-26 00:52
35692
58
2025-11-26 00:52
82475
25
2025-11-26 00:52
27543
53
2025-11-26 00:52
29168
79
2025-11-26 00:52
39867
96
2025-11-26 00:52
91846
51
2025-11-26 00:52
62935
21
2025-11-26 00:52
13785
41
2025-11-26 00:52
| 伊人app | 九球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五楼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 榴莲视频 | |
| 趣播 | 么么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月神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520直播 | |
| 桔子直播 | 么么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现场直播 | 伊人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心跳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河豚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零七直播 | |
| 樱桃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 糖果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魅影直播视频 |
| 茄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