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反內卷」成熱詞,普通人如何理解它? 羊毛出在羊身上,「價格戰」沒有贏家。 前陣子的「外賣補貼大戰」全網刷屏。低至「零元購」的補貼優惠一時讓消費者得利、商家漲單、騎手增收,但也造成了非理性消費、商家爆單、騎手不堪重負。如果任其發展,不斷攤薄的商家利潤、逐漸縮水的產品質量和配送服務,不僅將造成「穀賤傷農」的局面,還會逐漸蠶食消費者權益。 於企業而言,「內卷式」競爭常常「光賺吆喝不賺錢」,甚至導致虧本。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降至4.3%,新能源品牌中僅有比亞迪、賽力斯、理想、零跑4家盈利,多家車企研發費用出現下滑。降價帶來的成本壓力沒有憑空消失,而是轉嫁到了供應鏈企業身上,嚴重危害產業鏈健康可持續發展。 於經濟發展整體而言,無底線的「價格戰」如同「興奮劑」,只能獲得短期刺激。利潤擠壓下,企業或許降薪裁員,更無力投入研發與人才培養。長此以往,產品和品牌競爭力終會受到「反噬」,並將動搖宏觀經濟根基與全球競爭力。 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多個重磅會議都旗幟鮮明地強調要「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近段時間,我國「反內卷」力度更大、措施更細:6月底,反不正當競爭法完成修訂;7月底,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進一步完善反不正當競爭與定價行為的規則制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將「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和「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列為重點任務。 部分行業已應聲而動:17家車企宣布將供應商支付帳期統一至60天內;33家建築類企業聯合發出建築行業「反內卷」倡議書;多家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計劃集體減產30%。 不拼價格,拼價值!經濟領域「反內卷」的齒輪已開始轉動,要見實效,仍需社會各界持續發力、協同配合,才能讓齒輪轉得更順,共同打造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多贏局面。 總策劃:孫海峰 製片人:章斐然 謝婷 監製:呂騫 策劃: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經綸 攝像:史新培 剪輯:石雪 實習生廖小榕 設計:鄭美鈺 包裝:趙晨
去年以來,遼寧省瀋陽市實施重點產業集群提升工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航空、工業母機、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都在瀋陽市「劃重點」的10個重點產業集群之列。給產業集群「劃重點」後,相關技能人才培養如何跟進?近日,瀋陽市政協召開「健全重點產業集群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題協商會,瀋陽市政協副主席王燕玲出席。會上,政協委員們從各自專業出發,為產業人才培養方式創新「劃重點」。 「一鏈一策」與「跨鏈協同」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部部長黃沛長期關注人才市場的「供需」兩端。他建議,圍繞瀋陽市10個重點產業集群及21條重點產業鏈,從市場需求端出發,建立「一鏈一策」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訂單式模式開展精準培訓,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引導培訓資源向緊缺領域傾斜。 10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汽車及零部件」一直是這個老工業城市的優勢產業。產業在升級,人才如何升級?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菁智青年高技能人才交流中心外聯部主任常婉建議,建立「瀋陽市汽車產業產教聯合體」,整合政府、企業、院校的資源,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她認為,在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也應跟上。而且,除了跨「鏈」協同,還要跨區域協同,比如打造「東北汽車產教共同體」,設立「東北汽車產業工匠學院」,舉辦「東北新能源汽車技能奧林匹克」活動等,推動東北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資料圖:2022年10月遼寧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裝配鉗工賽項比賽現場。 記者 李晛 攝 激發產業工人的創新力 人才培養,以人為本。作為技能人才的代表之一,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造幣有限公司造幣一部機修班班長張文良對於如何激勵產業工人發揮「創新之力」提出諸多建議,如通過項目引導、「技師+工程師」聯合攻關模式及「揭榜掛帥」(一種跨區域、跨行業、跨工種的協同攻關模式)等,鼓勵技能人才參與企業技術革新項目,同時構建相關激勵及保障機制。他建議,打造高技能人才創新平臺載體,通過平臺孵化,幫助技能人才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或服務。 對於很多高技能人才來說,保障職業發展通道暢通、獲得社會認同是他們更為看重的方面。黃沛建議,落實國家「新八級工」制度,推動高技能人才獲聘特級技師、頂尖人才獲聘首席技師。同時,利用今年9月1日首屆「瀋陽工匠日」契機,開展活動,充分展示新時代瀋陽工匠風採,營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會氛圍。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 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嘉顏益行公益團隊負責人胡歆巖是一名高校教師,她從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出「產教融合」相關建議。比如,關於專業建設,建議從本地重點產業崗位標準出發,實現「課程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關於師資,建議「教師走出去、技師請進來」,推動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同時鼓勵企業技術骨幹入校任「產業導師」。 讓專業「長」在產業鏈上,將職業教育與產業緊密對接,這已是業內共識。如何對接?委員們各有具體建議。 黃沛提到一年前發起成立的瀋陽都市圈「政校企·園」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建議依託這一平臺,將課堂搬到相關科技產業園區,在園區內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常婉認為,通過「產教聯合體」進行系統培訓時,需制定產業集群技能標準,統一規範技能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 胡歆巖提到職業院校深化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議將該制度結合當下需求,如圍繞重點產業設試點專業,推動證書考核與課程融合等。 會上,瀋陽市人社局代表介紹了瀋陽市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情況,市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參加會議,同政協委員協商交流。(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4587
57
2025-10-27 13:02
53182
79
2025-10-27 13:02
51627
79
2025-10-27 13:02
15936
92
2025-10-27 13:02
34261
86
2025-10-27 13:02
38149
73
2025-10-27 13:02
52689
97
2025-10-27 13:02
65293
71
2025-10-27 13:02
61974
72
2025-10-27 13:02
18437
12
2025-10-27 13:02
29157
74
2025-10-27 13:02
49316
24
2025-10-27 13:02
97613
59
2025-10-27 13:02
12798
73
2025-10-27 13:02
32964
32
2025-10-27 13:02
86925
45
2025-10-27 13:02
16495
49
2025-10-27 13:02
98572
25
2025-10-27 13:02
78651
34
2025-10-27 13:02
96347
13
2025-10-27 13:02
38251
53
2025-10-27 13:02
63418
49
2025-10-27 13:02
63421
26
2025-10-27 13:02
24139
12
2025-10-27 13:02
92435
29
2025-10-27 13:02
19682
85
2025-10-27 13:02
46975
42
2025-10-27 13:02
95813
26
2025-10-27 13:02
29637
81
2025-10-27 13:02
59243
29
2025-10-27 13:02
94352
87
2025-10-27 13:02
28145
91
2025-10-27 13:02
97384
87
2025-10-27 13:02
58193
54
2025-10-27 13:02
49681
42
2025-10-27 13:02
16738
23
2025-10-27 13:02
94632
73
2025-10-27 13:02
18764
52
2025-10-27 13:02
93428
68
2025-10-27 13:02
43957
91
2025-10-27 13:02
27953
12
2025-10-27 13:02
86297
95
2025-10-27 13:02
75268
74
2025-10-27 13:02
83521
52
2025-10-27 13:02
91574
34
2025-10-27 13:02
61237
45
2025-10-27 13:02
83675
92
2025-10-27 13:02
92451
75
2025-10-27 13:02
96751
74
2025-10-27 13:02
31598
82
2025-10-27 13:02
69152
83
2025-10-27 13:02
14325
49
2025-10-27 13:02
72314
49
2025-10-27 13:02
| 莲花直播 | 桔子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月神直播 | 飞速直播 |
| 小妲己直播 | |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蜘蛛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九球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love直播 | 茄子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鲨鱼直播 |
| 青稞直播 | |
| 榴莲视频 | 鲨鱼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四季直播 | 嗨球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凤凰网直播 | 河豚直播 |
| 成人抖阴 | |
| 小妲己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西甲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