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8月13日電 (記者 鄭嘉偉)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之女拜卡達莫娃13日將家族珍藏的冼星海相關珍貴物品捐贈給澳門特區政府。捐贈儀式當日下午在冼星海紀念館舉行。 8月13日,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之女拜卡達莫娃(左)將家族珍藏的冼星海相關珍貴物品捐贈給澳門特區政府。 記者 鄭嘉偉 攝 此次捐贈的物品中包括冼星海在阿拉木圖創作的樂譜和手稿原件、複印件等。拜卡達莫娃表示,其中部分作品是冼星海當時從哈薩克族文化中汲取元素所創作,這些創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艱難時刻傳遞出堅韌不屈的精神,鼓舞了當地民眾。 捐贈現場,拜卡達莫娃講述了冼星海和她父親的故事。1942年底,冼星海流落阿拉木圖,素昧平生的拜卡達莫夫向他伸出了援手,給了冼星海一個溫暖的家。此後,在拜卡達莫夫搜集的大量民歌基礎上,冼星海創作出交響史詩《阿曼蓋爾德》。在阿拉木圖,冼星海還教授樂理、傳授演奏技藝、舉辦音樂會,受到當地民眾的廣泛歡迎。 拜卡達莫娃說,冼星海曾向她們一家反覆講起自己的兩個心願:一是希望能夠找到他的家人,告訴他們自己在阿拉木圖的日子;二是希望能把他最後的作品帶回中國。「此次捐贈也是繼續完成冼星海的心願,也說明兩位偉大音樂家的友誼能跨越時空、生生不息。」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代局長蔡健龍在捐贈儀式上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20周年。此次捐贈的物品承載著冼星海在異鄉的記憶,銘刻著與拜卡達莫夫一家的深厚情誼,將成為澳門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未來,文化局將繼續深挖愛國歷史文化資源,紮實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完)
近期,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一大批大國重器被重點介紹。例如,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第一艘規模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使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首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嫦娥六號」實現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令人振奮。 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往往在大國重器中得到集中體現。大國重器,是指擁有高度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戰略意義的核心裝備或重大工程,是一國現代製造業綜合實力的代表作。以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代表的自主創新能力,關乎一個國家的強盛之基和安全之要,是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個個國之重器、一項項重點工程不斷亮相,見證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躍升,成為科技強國建設的生動註腳。我們看到,我國高鐵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中國高鐵不僅在國內形成了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還走向了國際市場,成為「中國速度」的象徵。5G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通信行業的變革,還為物聯網、智能交通、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背後是中國科研人員的長期投入和創新突破。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突破,離不開中國科研創新能力的厚積薄發。 當今世界,大國重器的研製和突破往往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高效的組織協調。這些成就的取得,不僅是科技實力的彰顯,更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生動體現。通過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高效的組織實施,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確保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成功實施。因此,為了實現大國重器的持續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大國重器發展的基石。國家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前沿性、基礎性研究。例如,我國在量子計算、基因編輯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為未來的高科技產業奠定了基礎。加強基礎研究,能夠為大國重器的研製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儲備。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開展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大國重器不僅是一個產品、一臺裝備、一個工程那麼簡單,它往往在整個產業體系中起到龍頭作用,一個大國重器的成敗往往與上下遊無數個產業興衰直接相關。例如,高檔數控工具機就離不開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等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機器人則離不開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所以,大國重器必然會帶動無數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在這裡,科學原理重要,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聯合攻關;訣竅、絕活、配方等隱性知識同樣重要,也需要一大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隊伍。只有集聚各種人才,反覆切磋、反覆實踐,才能有大國重器的精品不斷湧現。 展望未來,大國重器的全球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質量管理、可靠性控制、全生命周期服務、人才培養、工匠精神等方面持續精進,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體系,中國的大國重器必將走出國門,帶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為全球科技進步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作者:吳金希,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長聘教授、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報》( 2025年08月05日 02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6371
91
2025-11-25 15:49
64398
79
2025-11-25 15:49
19635
83
2025-11-25 15:49
26317
36
2025-11-25 15:49
57382
85
2025-11-25 15:49
48726
18
2025-11-25 15:49
58473
13
2025-11-25 15:49
98465
38
2025-11-25 15:49
69132
25
2025-11-25 15:49
47253
85
2025-11-25 15:49
31459
59
2025-11-25 15:49
47239
31
2025-11-25 15:49
71269
67
2025-11-25 15:49
64139
87
2025-11-25 15:49
83751
46
2025-11-25 15:49
73968
25
2025-11-25 15:49
21679
54
2025-11-25 15:49
29137
16
2025-11-25 15:49
95612
69
2025-11-25 15:49
14289
95
2025-11-25 15:49
61849
93
2025-11-25 15:49
79624
97
2025-11-25 15:49
51362
72
2025-11-25 15:49
69372
32
2025-11-25 15:49
85624
23
2025-11-25 15:49
51423
28
2025-11-25 15:49
34761
34
2025-11-25 15:49
17532
87
2025-11-25 15:49
52736
29
2025-11-25 15:49
94258
41
2025-11-25 15:49
58247
96
2025-11-25 15:49
56987
37
2025-11-25 15:49
57389
38
2025-11-25 15:49
49318
14
2025-11-25 15:49
38741
49
2025-11-25 15:49
13526
91
2025-11-25 15:49
53217
46
2025-11-25 15:49
24978
23
2025-11-25 15:49
15867
48
2025-11-25 15:49
91568
68
2025-11-25 15:49
73564
68
2025-11-25 15:49
89357
39
2025-11-25 15:49
12675
76
2025-11-25 15:49
24196
27
2025-11-25 15:49
25943
63
2025-11-25 15:49
27658
34
2025-11-25 15:49
82465
41
2025-11-25 15:49
96528
75
2025-11-25 15:49
68741
94
2025-11-25 15:49
72835
73
2025-11-25 15:49
65273
42
2025-11-25 15:49
35278
58
2025-11-25 15:49
24315
47
2025-11-25 15:49
| 蜜桃app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名模直播 | |
| love直播 | 97播播 |
| 妖姬直播 | |
| 妲己直播 | 月神直播 |
| 趣播 | |
| 嫦娥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凤蝶直播 | |
| 红桃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金桔直播 | 六月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花儿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黄瓜直播 | |
| 秀色直播 | 香蕉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绿茵直播 | 么么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月神直播 | 红桃直播 |
| 妖姬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