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0日電 題:「兩山」理念蘊含怎樣的環境權觀念? 作者 何志鵬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在環境領域,中國有一句廣為人知的科學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即「兩山」理念。隨著實踐發展,其內涵不斷豐富,逐步拓展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更深意涵。 今年恰逢「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回顧歷史,立足當下,「兩山」理念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尊重、保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環境權提供了理論指導,其中蘊含的環境權觀念,更為國際社會人權保障帶來啟示。 內蒙古阿爾山的霧凇美景。(資料圖)記者 張瑋 攝 以金山銀山看待綠水青山 「兩山」理念的首要啟示在於重視環境自身價值。 人類出現環境問題,或因為短視、自私,或因為無知、魯莽,或因為貧窮、無奈。歷史上,不少國家因忽視環境保護、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付出代價,其後果往往觸目驚心。 表面上看,企業作為生產者,汙染了環境卻沒有承擔成本,好像佔得了便宜;但事實上,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主體普遍遭受了環境的反噬,即環境成本外部化——其本質是讓公眾乃至全人類承擔企業經濟增長所消耗的環境成本,既違背道德,也反噬經濟效益。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在中國,將綠水青山看作金山銀山,實際上是提醒所有社會生產生活中的行動者:清潔美麗的環境本身也具有經濟價值,不可隨意汙染、破壞。中國的環境立法、環境執法監督等機制更要求經濟發展規劃必須在充分考慮環境影響的前提下進行,環境需要成為整體發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而非作為附屬品存在。人們認識到環境本身的價值,就不會再用魯莽行動片面追求局部、小範圍、短期經濟增長,而是更充分評價一種行為的環境影響,更審慎思考一項行動的環境成本。 2025年7月23日,山東青島,一輛公交車在加注燃料電池氫。近日,中國一企業向社會車輛充裝加注燃料電池氫突破1000噸,為區域綠色交通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發 張進剛 攝 縱金山銀山難換綠水青山 「兩山」理念提醒人們,與其等到出現了汙染事故再採取行動進行環境補償,不如事先研究判斷,採取預防性措施保護環境、保障環境權。 歷史上,人類曾見證過很多環境資源的不可逆損失。渡渡鳥因人類不停捕獵而滅絕,這種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不可彌補;同樣的,土壤荒漠化也是對生態環境的深層次破壞,修復所需時間極長、修復成本極高。 如果人們只關注環境訴訟與損害賠償,很容易忽視一個關鍵:人類可以擁有美好的生活環境而沒有巨額財富,但無法只擁有財富卻失去適宜生存的環境;人類能在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健康和愉悅,卻難在疾病纏身、靠金錢維繫生命時體會幸福。訴訟換不來良好的環境,金錢贖不回逝去的健康。片面強調以制裁和訴訟方式維護環境權,就是捨本逐末,忽視了幸福生活的核心要素。 因此,人類最理性的選擇是充分預見行動的環境後果,避免因漠視環境而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兩山」理念深刻揭示:金錢買不回綠水青山,買不回健康,更買不回消逝的生命。這從更深層提醒人們,珍惜和愛護美好的環境,才是對幸福生活最根本的守護。 從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 守護綠水青山,方能贏得金山銀山,擁有綠色的生活環境,意味著有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從最簡單的因果關係分析,良好自然環境中的居民健康水平遠遠高於受汙染的環境。減少了醫療成本,意味著效益的提升。進而言之,環境優美的地區更易給人留下良好印象,從而吸引更大規模投資,帶動企業入駐與經濟增長。 此外,優美的環境本身已成為可消費的資源。隨著當前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更多人願意為優美的環境買單——年輕一代將環境優美之地視為理想之地,推動環境資源富集地成為網紅打卡地。維護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能吸引大量遊客,從而帶動交通、餐飲、服務等產業協同發展,環境資源由此轉化成為經濟動能。 可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存在因果關聯。守護綠水青山,不僅惠及一方人民、造福自然生靈,更對國家安全和地方發展具有深遠價值。 2024年12月14日,江蘇南通濱江風光帶冬日景觀。近年來,當地不斷開展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打造「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濱江之城。 記者 泱波 攝 以國際合作共建綠水青山 環境權的維護,面臨環境問題長期性、廣泛性、流動性的挑戰。任何地區都不能不顧周邊環境的惡化,而只保證自身環境的優美。這恰恰揭示了共建綠水青山、共獲金山銀山的環境權合作路徑,即跨區域的環境協同。 受人類跨域活動、動物遷徙、水和大氣流動等因素影響,汙染破壞的後果終將反噬行動主體。全球臭氧層空洞、氣候變化和海洋塑料汙染等議題,都已直觀印證了汙染問題的跨國界性和環境權的共享屬性。若一國奉行以鄰為壑的思路,只保護本國環境卻去他國汙染破壞,不僅違背道德準則,更無法真正實現自身環境權益的有效維護。 從這個意義上看,國際社會需要三管齊下:一是深化對環境權廣泛性、長期性的認知,強化充分有效的合作;二是審慎行動,評估自身行為對跨域環境權的潛在影響;三是深化國家間合作,重點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治理能力。 國際社會更應倡導審慎行動,通過預先規劃與汙染防控,減少環境損失、共建綠水青山;同時加強知識共享與發展支持,實現共同、協調、可持續的清潔發展。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4日,中國「兩山」理念支撐可持續發展邊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記者 廖攀 攝 部分國家僅以損害賠償索求經濟利益,本質上並沒有抓住環境問題的核心和關鍵;有些國家表面高喊口號,卻不切實幫助知識和能力不足的國家維護環境;有些則大肆提升環境稅、以環境為藉口設貿易壁壘……這些都不是真誠的環保舉措,反可能以環保之名阻礙發展,加劇環境破壞。今年7月,中歐領導人共同發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展現了以務實行動推動氣候合作的決心。如果世界各國都能按照這樣的思路推進合作,全球綠水青山的願景將更加可及,人類的生活環境也將愈發美好。(完) 作者簡介: 何志鵬。作者供圖 何志鵬,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私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017年入選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21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羊城晚報記者 孫晶 中國人民銀行、工信部等七部門近日聯手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猶如一場精準部署的金融「春雨」,正潤澤中國製造業升級的戰略縱深。作為全國經濟「頭馬」與工業壓艙石,廣東如何在國家金融力量的全新賦能下,搶佔新型工業化制高點,其探索路徑對全國具有關鍵標杆意義。 廣東新型工業化獲「燃料」 《意見》明確設定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目標——到2027年,一個支撐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的成熟金融體系將基本成型。這對廣東而言,絕非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關鍵助力。審視廣東工業投資的基本面:2024年總額突破1.5萬億元,佔固投比重的37.2%,創18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比重進一步提升至38.1%,其「以投促轉」的態勢相當清晰。 此次國家級金融新政的核心價值在於「精準」兩字。耐心資本的導向就是明確要求引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支持「三化」,破解製造業尤其是技改升級、基礎研發領域普遍的「融資期限錯配」困境。 耐心資本瞄準結構性優化,強調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特別是中小微製造企業)的協同發力,而非大水漫灌。廣東在科技(2024年研發投入510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倍增)、綠色(低碳轉型需求巨大)、產業鏈(存在大量關鍵配套中小企)的優勢領域,亟需此類結構性支持。 耐心資本關注風險分擔機制創新,政策鼓勵風險補償、擔保增信等工具運用,意在降低金融機構對新興領域、前沿技術的信貸風險顧慮。 廣東憑藉其堅實的投資底盤與《意見》指向的精準金融工具包,正迎來將龐大工業投資「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的歷史性窗口。 廣東躍升更在「支點強」 坐擁全國第一工業大省的「底座」,廣東角逐新工業革命的核心優勢更在於其「動態競爭力」的三重支點。 「硬核」產業迭代加速。廣東不止於傳統「世界工廠」,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競爭力。今年上半年,省製造業指揮部跟進的45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00億元,進度超前11.7個百分點,這批「種子選手」正是金融活水最該澆灌的對象。 創新投入的「槓桿效應」發揮作用。超5100億元的年度研發投入,疊加數百億元政策資金的 「催化劑」作用,廣東的創新生態正從「投入量變」邁向「產業質變」。科技金融工具的深化(如智慧財產權質押、投貸聯動),有望讓實驗室成果加速穿越「死亡之谷」。 區域協同的「梯次動能」顯現。珠三角作為創新策源與高端製造引擎,牽引產業鏈升級;粵東粵西粵北則依託產業轉移與特色集群承接,提供擴容腹地與轉型縱深。這種省內循環的梯次互補結構,使廣東能更彈性地優化資源配置,規避轉型陣痛中的「青黃不接」。 未來如何催化廣東質變? 在《意見》框架下,廣東新型工業化的升級路徑將聚焦「化學反應」而非簡單疊加。 金融供給的「精準直達」將有望破解「期限錯配」:鼓勵銀行發展5-10年期中長期技改貸、設備更新貸;推動保險、養老金等「長錢」以股權、債轉股、專項金融債等方式入場。 同時,金融供給適配「風險分層」, 針對不同成熟度的技術與企業(如初創科技企業VS成熟智造工廠),組合運用風險補償、政府引導基金、供應鏈金融等工具,構建 「全生命周期」融資支持鏈。 金融供給還將賦能「三化轉型」,擴大綠色信貸/債券規模,明確支持數位化改造項目的融資標準(如收益權質押),探索數據資產價值評估與融資應用。 有專家認為,珠三角應利用金融優勢撬動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前沿布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再造一個「新廣東製造」,需以制度耐心匹配長期資本。 七部門《意見》的核心,是引導金融體系克服短期利益衝動,以「制度性耐心」擁抱製造業的「長期價值」。廣東坐擁產業迭代、創新活力、空間縱深三重優勢,是國家賦予這一戰略任務的關鍵承載地。 能否將這份「金融政策大禮包」轉化為廣東製造業「三化」轉型的澎湃動能,既考驗地方政府對產業規律的精準把握與項目甄別能力,更考驗金融機構突破傳統風控模式、擁抱產業變革的決心。當耐心資本真正澆灌於技術攻堅與智造升級的土壤,廣東方能在新型工業化這條賽道上,跑出引領全國的「加速度」,為中國躍升製造強國提供一份厚重的「廣東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872
41
2025-11-10 08:13
17892
94
2025-11-10 08:13
74391
78
2025-11-10 08:13
49213
67
2025-11-10 08:13
59476
21
2025-11-10 08:13
68125
67
2025-11-10 08:13
37459
79
2025-11-10 08:13
54826
94
2025-11-10 08:13
36951
51
2025-11-10 08:13
26817
32
2025-11-10 08:13
78653
58
2025-11-10 08:13
67493
51
2025-11-10 08:13
81549
38
2025-11-10 08:13
81745
54
2025-11-10 08:13
34521
32
2025-11-10 08:13
12879
58
2025-11-10 08:13
24356
98
2025-11-10 08:13
65781
23
2025-11-10 08:13
31469
84
2025-11-10 08:13
48961
81
2025-11-10 08:13
67251
39
2025-11-10 08:13
29378
29
2025-11-10 08:13
94376
82
2025-11-10 08:13
73468
25
2025-11-10 08:13
75638
37
2025-11-10 08:13
91425
93
2025-11-10 08:13
52873
18
2025-11-10 08:13
34628
14
2025-11-10 08:13
12894
75
2025-11-10 08:13
21745
19
2025-11-10 08:13
84237
73
2025-11-10 08:13
86217
72
2025-11-10 08:13
23459
67
2025-11-10 08:13
23851
83
2025-11-10 08:13
17486
94
2025-11-10 08:13
52714
37
2025-11-10 08:13
98462
14
2025-11-10 08:13
12735
12
2025-11-10 08:13
43965
12
2025-11-10 08:13
58164
31
2025-11-10 08:13
98147
54
2025-11-10 08:13
63421
87
2025-11-10 08:13
28417
28
2025-11-10 08:13
83579
59
2025-11-10 08:13
26974
57
2025-11-10 08:13
43879
87
2025-11-10 08:13
38947
49
2025-11-10 08:13
52678
68
2025-11-10 08:13
52793
89
2025-11-10 08:13
74219
78
2025-11-10 08:13
13725
57
2025-11-10 08:13
12954
56
2025-11-10 08:13
| 桔子直播 | tvn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牡丹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夜魅直播 | |
| 苹果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深夜直播 | |
| 杏爱直播 | 青草直播 |
| 69美女直播 | |
| 绿茵直播 | 97播播 |
| 大鱼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色花堂直播 | 韩国直播 |
| 四季直播 | |
| 仙凡直播 | 桃鹿直播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杏爱直播 | 柠檬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曼城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打开b站看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