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8月10日電 (孫權 唐娟)8月8日至10日,以「愛國奮鬥·智創未來」為主題的2025太湖人才發展大會在江蘇無錫舉行。3天時間裡,此間接連舉辦10場子活動,持續擦亮「無比愛才,錫望您來」的城市引才品牌。 2025太湖人才發展大會開幕式上,專家學者認領「士林」桃樹。無錫市委人才辦供圖 地處長三角核心區的無錫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列、產業實力雄厚,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發源地之一。一直以來,該市以「得人」為「興市」之本,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致力打造人才集聚區;以政策為牽引,發布「強智聚才」工程實施方案及領軍團隊和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16個配套辦法,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地「搶人」的混戰中,無錫跳出政策比拼的窠臼,用美食、萌物、生活禮遇編織出一張「甜蜜網絡」,於細微處體現「人才友好」的氛圍、用「有點甜」的獨特配方賺足年輕人的目光,成為引才賽道的亮眼存在。 太湖人才發展大會外場,無錫本地的文創產品集中展示。無錫市委人才辦供圖 此前,無錫帶著醬排骨、玉蘭餅等20多道地方美食走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通過學子的朋友圈完成「無錫味道」的軟植入;在高考季為考生送上「糕粽」玩偶,寓意「高中」;在畢業季設美食市集,把城市溫度藏進年輕人的關鍵人生節點,讓味蕾記憶轉化為情感認同。 喝奶茶有優惠、購物有滿減、看電影可打折……在生活禮遇方面,無錫向人才發放的「小甜券」頗有趣味。憑藉這些「小甜券」,來無錫的青年人才「周周有券領,月月有優惠」。 目前,無錫已聯合700多家商戶打造「人才友好型商戶」,讓「小甜券」成為連接城市與人才的甜蜜紐帶。下階段,無錫還將繪製「人才友好消費地圖」,讓人才到此即可按圖檢索,處處都能刷出驚喜。 「甜」,已然成為無錫最鮮明、最具辨識度的城市名片。無錫市委人才辦供圖 無錫的「甜」並非空中樓閣。2025太湖人才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無錫就以一系列硬核舉措和創新服務,向人才遞出橄欖枝,讓各類人才到此創新創業更安心、工作生活更舒心、發展成就更稱心。 比如,現場發布的無錫人才工作「總入口」中,人才招聘「總入口」可通過AI技術,實現來無錫的人才與崗位精準匹配;人才服務「總入口」聚焦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打造全天候「線上管家」;人才宜居「總入口」能讓人才公寓、青年驛站、購租房補貼等宜居信息觸手可及。 從舌尖的鮮甜到心尖的暖意、從萌物的治癒到政策的紮實,以「甜」為鑰,無錫這座「地表第二強地級市」證明,比起「我有多好」,「你懂不懂我」才是更高明的引才密碼。據悉,截至今年6月,無錫全市人才總量達230萬人、高層次人才達19.2萬人、高技能人才達58.68萬人。(完)
衢州8月10日電 (記者 陳溯 左宇坤 吳君毅)在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的山上,有一座高几十米的「麵包窯爐」,這裡烤制的麵包香氣撲鼻、鬆軟可口,每到節假日就有不少遊客前來品嘗打卡。事實上,這座「麵包爐」曾是一個石灰窯。如今,路裡坑村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將閒置資源變廢為寶,讓村民們吃上了生態飯。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曾經的「石灰窯」如今變身「麵包爐」。記者 陳溯 攝 8月的一個早晨,在路裡坑村「羊棚咖啡」工作的村嫂曾美君調製出了一杯柚香咖啡,曾美君今年50歲,是土生土長的路裡坑村人。回憶起曾經的家鄉,她用「漫天的灰塵」形容,「以前村子裡到處都是灰濛濛的,家家戶戶都燒石灰,環境汙染嚴重」。 20世紀90年代,路裡坑村是遠近聞名的「石灰村」,三衢山腳下,100餘座石灰窯晝夜不停地燒制石灰,石灰產業也曾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2000年前後,響應國家環保號召,村子的石灰窯陸續關停,石灰窯的關停,讓整座村子陷入沉寂,年輕人陸續出走他鄉,只留下荒廢的礦坑和孤獨的老人。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沉寂的村莊開始迎來生機。 常山縣輝埠鎮路裡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劉志亮向記者表示,2021年,路裡坑村和文旅企業共同組建鄉村運營團隊,依託自身資源打造了一系列文旅融合項目。 記者看到,沿著路裡坑村600餘米的道路上山,曾經的羊棚變成了羊棚咖啡館,荒廢的石灰窯變成了麵包窯、窯書房,閒置農房變成精品民宿和餐飲店,曾經荒蕪的老礦坑也華麗轉身,變成「瀑布泳池」和「礦坑營地」。 8月10日,常山縣路裡坑村「瀑布泳池」。記者 陳溯 攝 劉志亮回憶道,剛開始在網上推廣項目時,有些網友並不看好這裡的發展,認為這裡太荒涼、不會有人來,「當時這些評論讓我們壓力很大,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項目啟動後受到很大歡迎,不少年輕人到此打卡遊覽,感受路裡坑村美麗的環境和工業遺址文化。」 統計顯示,2024年以來,路裡坑村各業態共吸引遊客15餘萬人次,帶動150餘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促進村集體增收達600餘萬元。 曾經荒涼的鄉村在特色產業的加持下重新煥發生機,更多人開始回鄉就業創業。 「我以前在青海開店,疫情後路裡坑村引入了很多新業態,所以我就選擇回鄉就業。」曾美君說,現在村裡環境好了,發展機會更多了,回到家鄉可以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照顧家人。 浙江衢州常山路裡坑村,原來的礦坑變成了如今頗受歡迎的「巖洞自然餐廳」。記者 陳溯 攝 從無人問津到自帶流量,路裡坑村的轉型之路離不開「特色+文化」。 作為路裡坑村的開發者和返鄉創業者,畢業於中國美院的常山人餘家富向記者談了鄉村產業發展的感悟,「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一些在地文化屬性,還有一些產業特色,路裡坑村原先是一個礦坑,也有石灰窯,我們就基於這種特色發展新業態,讓遊客體驗『入坑文化』。目前國內村莊發展業態同質化比較嚴重,通過在地的文旅融合,鄉村產業發展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3716
43
2025-10-25 19:17
86379
73
2025-10-25 19:17
64285
47
2025-10-25 19:17
45986
53
2025-10-25 19:17
36941
46
2025-10-25 19:17
17324
75
2025-10-25 19:17
57319
25
2025-10-25 19:17
79352
96
2025-10-25 19:17
19754
62
2025-10-25 19:17
95764
34
2025-10-25 19:17
46892
78
2025-10-25 19:17
31856
56
2025-10-25 19:17
25371
41
2025-10-25 19:17
37129
52
2025-10-25 19:17
72319
43
2025-10-25 19:17
81342
97
2025-10-25 19:17
95237
82
2025-10-25 19:17
27495
15
2025-10-25 19:17
29876
98
2025-10-25 19:17
21869
18
2025-10-25 19:17
37648
48
2025-10-25 19:17
74521
72
2025-10-25 19:17
68517
56
2025-10-25 19:17
47861
87
2025-10-25 19:17
82746
39
2025-10-25 19:17
31748
58
2025-10-25 19:17
47612
85
2025-10-25 19:17
71863
32
2025-10-25 19:17
18954
96
2025-10-25 19:17
23589
56
2025-10-25 19:17
26794
27
2025-10-25 19:17
27658
97
2025-10-25 19:17
32195
73
2025-10-25 19:17
76423
53
2025-10-25 19:17
24573
27
2025-10-25 19:17
21586
79
2025-10-25 19:17
52743
67
2025-10-25 19:17
78169
61
2025-10-25 19:17
56482
89
2025-10-25 19:17
12754
63
2025-10-25 19:17
32748
74
2025-10-25 19:17
79485
12
2025-10-25 19:17
31896
64
2025-10-25 19:17
24159
47
2025-10-25 19:17
54823
57
2025-10-25 19:17
71269
51
2025-10-25 19:17
85341
12
2025-10-25 19:17
48156
86
2025-10-25 19:17
78943
42
2025-10-25 19:17
94786
13
2025-10-25 19:17
82471
24
2025-10-25 19:17
37682
58
2025-10-25 19:17
| 黄播 | 零点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小白兔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直播软件下载 | 嫦娥直播 |
| 月夜直播 | |
| 小蝌蚪app | 黑白直播体育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百丽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浪花直播 | 花椒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奇秀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比心直播 | |
| love直播 | 柠檬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么么直播 |
| 桃花app | |
| 鲍鱼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