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氣候及能源智庫機構恩伯(Ember)經理薩姆·巴特勒-斯洛斯和策略師金斯米爾·邦德8月5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在促進本國能源轉型的同時,為全球新能源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能源轉型優勢顯著 文章指出,近年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正在逐漸被太陽能、風能和電池等新能源取代。在此基礎上,作為製造強國的中國成為新能源經濟的主要推動者,在新能源製造、創新、應用和出口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首先,製造業是中國能源轉型的最顯著動力。2024年,全球五分之四的太陽能組件和電池、超過三分之二的電動汽車產自中國。與此同時,中國對這些新能源產品所需關鍵礦產資源的平均貢獻率達到七成。 其次,創新也是中國能源轉型的重要動力。中國既是能源轉型研究中心,也是新能源生產中心。如今,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專利申請的全球佔比已經從2000年的約5%上升至75%以上,中國企業在能源領域的研發支出已接近歐盟與美國的總和。 這些研發已經轉化為真正的科技成果。例如,中國生產出能量密度更高、充電速度更快、投入更少、成本更低的電池,可以為卡車、輪船和短途航班提供電力支持。 再者,清潔能源的快速部署是中國能源轉型的第三大動力。相較於中國的清潔能源部署規模和增長速度,西方的行動顯得尤為遲緩。例如,僅山東省的光伏裝機容量就超過了義大利與西班牙的總和,廣東省電動汽車數量超過了德國。 中國為全球新能源發展作出貢獻 文章進一步表示,以太陽能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和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業的出口正在蓬勃發展。恩伯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規模約為242吉瓦,其中一半銷往新興市場。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勢頭令人印象深刻。過去十年,中國已經從汽車淨進口國轉變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2024年,新興經濟體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出口市場。中國對新興經濟體的電動汽車出口額從2020年的約4.7億美元升至2024年的165億美元。 得益於中國的能源技術出口,新興經濟體能夠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事實上,五分之一新興經濟體的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發達經濟體,同時約五分之一新興經濟體的電氣化率高於發達經濟體。從巴西到摩洛哥,從埃及到越南,世界多國正在利用新能源促進經濟增長。 憑藉專業知識和融資能力,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構建本土化能源技術供應鏈。過去五年,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企業已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巴西等新興市場投入巨資建設生產設施。 一言以蔽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製造和發明、國內應用和全球出口方面均處於領先地位。 一個多世紀以前,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汽車,打開了平價汽車和「石油時代」的大門。在此背景下,大規模裝配生產線成為工業生產中的常態,公路和郊區變成新地標,「美式和平」不斷引發地緣政治博弈。福特和美國與其說是在製造汽車,不如說是開啟了一個以美國為主角的時代。 如今,歷史重新拉開帷幕,這一次的主角是中國。 (英文原文刊發於《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 朱萍)
7月22日,兩列滿載元明粉、鈦精礦的「北向班列」分別從四川成都、攀枝花鳴笛啟程,駛向山東青島、淄博;同一時間,一列滿載電子設備、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北向班列」回程列車從青島駛向成都。 新開「北向班列」貫通川魯—京津冀,每周開行2至3列。以四川至山東為例,目前物流運輸95%以上依靠公路,運價波動較大,物流成本較高。「北向班列」開通後,將進一步強化「公轉鐵」,優化運輸結構,降低製造企業運行成本。 7月23日,一列裝載著板材的貨櫃貨運列車,從南寧國際鐵路港發往欽州港東站,計劃轉運至欽州港裝船再運往越南海防港。這是繼廣西貴港「黑貨」物流總包專列之後發出的首趟「白貨」物流總包列車,填補了區內「白貨」跨境運輸物流總包的空白,為廣西拓展東協市場跨境物流體系,又增添一條高效通道。 在物流新通道建設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物流行業運行態勢也迎來新動態。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2025年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數值為50.5%,較6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對此,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認為,7月指數儘管受到一些因素影響有所回落,但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前7個月數據綜合顯示,物流需求增勢平穩。後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保持在55%以上高景氣區間,回升動力和市場預期總體較好。 分項指數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處於50%以上擴張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表示,從今年前7個月數據看,物流需求增勢平穩,「以舊換新」國補政策連續發力,區域補貼和產品品類不斷擴充,同時企業創新大、小家電「線上線下聯動」「拆舊裝新一體」等優質服務,帶動民生消費領域消費場景進一步擴大,物流需求進一步增長,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物流需求放緩但具備回穩基礎。 2025年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呈現「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發展態勢。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內需潛力加速釋放,需求結構持續優化。物流供給端同步升級,細分領域協同提質,行業景氣水平整體向好。在產業結構優化、政策精準發力與技術創新賦能的多重作用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穩步回落,降本增效成效顯著,為物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71.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分別增長5.7%、5.5%,基本延續了較快增長態勢,彰顯出我國物流需求支撐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作用。 此外,在產業提質升級的強勁驅動下,上半年我國物流行業供給端積極變革,多數細分領域運行態勢良好,物流供給規模與結構同步升級。從市場規模看,上半年物流業總收入6.9萬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從物流供給規模看,社會總需求擴張釋放物流市場潛力,物流供給升級支撐經濟增長。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升級製造、綠色發展、民生消費等領域物流有望延續良好態勢,傳統製造中的落後產能或將持續回落,進口跨境物流承壓局面有望改善。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有望保持5.5%左右。 該負責人指出,在規模穩定產業提質的背景下,物流高質量發展仍需以政策、技術、模式、營商環境等多輪驅動為抓手,促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助力物流從「規模擴張」向「質效升級」加速邁進。(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巧克力直播 | 花间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9i安装下载 | love直播 |
绿茶直播 |
小猫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极速直播 |
魅影视频 | 迷笛直播 |
伊人下载 |
樱花直播nba | 比心直播 |
么么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蜘蛛直播 |
暖暖直播 |
红杏直播 | 金桔直播 |
97播播 |
迷笛直播 | 河豚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花儿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山猫直播 |
魅影9.1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