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三天,湖北、重慶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研判,湖北西部、重慶中部和東南部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高。根據《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防禦響應工作方案》,自然資源部於8月10日18時將針對湖北、重慶的地質災害防禦響應提升至Ⅲ級。 自然資源部要求,湖北、重慶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高度重視未來時段強降雨過程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及時組織開展巡查排查,切實做好監測預警、會商研判、災情險情處置和值班值守、信息報送等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加強專家調度、組織協調、會商研判,全力協助指導做好技術支撐等工作。
福建南安8月13日電 (孫虹 林婧)「十年磨一劍」。談及村裡的高甲戲傳習所,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黨總支副書記洪天來如是概括。十年來,這個「娃娃傳習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娃娃演員,為高甲戲傳承注入蓬勃生機。 作為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南海明珠」的高甲戲亦莊亦諧、以「醜」為美,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語方言地區、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籍華僑聚居地,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月12日,專業高甲戲演員洪德文(中)在福建省南安市岑兜村高甲戲傳習所指導孩子們練習基本動作。記者 呂明 攝 素有「十家九戲」之說的岑兜村,是高甲戲發祥地,也是名副其實的閩南「戲窩子」。洪天來1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鼎盛時期,村裡有近30個高甲戲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演戲或從事與戲班演出有關的活。 隨著時代發展變遷,在傳統戲劇逐步走向沒落的大潮中,高甲戲亦處境堪憂。2015年,岑兜村開辦高甲戲傳習所,招收岑兜小學的學生在課餘時間學習高甲戲,並持續至今。 拉頂、壓腿、下腰、打虎跳……午後的岑兜高甲戲傳習所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七八個孩子跟隨高甲戲老師洪德文練習基本功,不一會兒已是汗流浹背。 8月12日,11歲的洪詩語(右一)和8歲的弟弟洪詩博(左一)在高甲戲專業演員洪德文的指導下排練。記者 呂明 攝 今年62歲的洪德文是專業的高甲戲演員,也是土生土長的岑兜人。從藝46年,他見證了高甲戲的起起伏伏,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也想過退休,但劇團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處境。」多年來,洪德文利用業餘時間教授傳習所的孩子們學藝。面對調皮的孩子、有限的時間,他忍不住搖頭,卻仍希望有更多孩子加入傳承高甲戲的隊伍。 12日晚,洪德文帶著兩名傳習所的孩子前往晉江梧林傳統村落演出。舞臺上,11歲的洪詩語和8歲的弟弟洪詩博精彩亮相,用稚嫩的唱腔和生動的肢體語言,展示中華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也讓洪德文倍感欣慰。 8月12日晚,洪詩語、洪詩博姐弟倆在福建晉江梧林傳統村落登臺演出。記者 呂明 攝 洪詩語學習高甲戲已有4年,在她的帶動下,弟弟也加入傳習所,姐弟倆進步飛快。今年3月,包括洪詩語姐弟倆在內的17名傳習所孩子受邀赴澳門演出,站上了更高的舞臺,讓更多人認識了高甲戲。 幾套動作、幾齣唱詞的記憶,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了藝術的種子,換來了年輕一代對高甲戲的認知和喜愛。洪天來說,10年來,先後有300多名孩子在傳習所學習,有9人進入劇團成為專業的戲曲演員。 從娃娃唱戲抓起,岑兜村還在不斷探索非遺活態傳承的各種可能。此前,通過舉辦高甲戲服飾文化田園走秀、高甲版脫口秀、戲劇快閃、戲劇潮玩、戲劇幫傳會等各類活動,岑兜村以「戲曲+N」的模式讓傳統藝術走進生活,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不僅如此,岑兜村還建成了高甲戲展覽館、古戲臺,並組織高甲戲藝人編寫高甲戲史話,設計高甲戲主題文創產品。而今,總投資1億元的岑兜高甲戲文創綜合體項目正在建設中,一個以高甲戲為核心、多種劇種融合的戲劇小鎮已初具雛形,也將為傳習所的孩子們帶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多演出機會。(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嫦娥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祼女直播app |
花间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520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茄子直播 |
伊人直播 |
月神直播 | 魅影5.3直播 |
月神直播 |
花间直播 | 凤蝶直播 |
快猫 |
嫦娥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黄瓜直播 |
四季直播 | 么么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祼女直播app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西瓜直播 |
蜜糖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极速直播 |
奇秀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奇秀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