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泳婷、通訊員楊禕晨8月12日報導:作為基層治理的「前哨站」,「12345」市民熱線是群眾訴求的「傳聲筒」、矛盾化解的「減壓閥」。近年來,崇明區城橋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群眾事無小事」原則,通過優化流程、強化聯動、壓實責任,實現群眾訴求辦理效率和服務質量雙提升。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城橋鎮「12345」市民熱線工單辦結率達100%,群眾滿意度達88.54%,創歷史新高。高效解決居民訴求今年2月初,「12345」市民熱線接到居民反映:城橋鎮某小區住宅樓的電梯配電間內,堆放著大量紙箱、舊家具等雜物,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前該處雖經消防部門抽查要求整改,但總是「回潮反彈」。接到市民熱線反映後,城橋鎮房管部門、小區物業等部門開展聯合調查,現場確認市民反映的情況屬實,於是馬上督促堆放雜物的當事人整改清理。與此同時,小區居委、業委會、物業三方向周圍居民開展安全宣傳,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防範意識。在「12345」市民熱線回訪中市民對城橋鎮的高效處置表示滿意。同年5月,有市民向「12345」市民熱線集中反映,小區地下車庫智能道閘系統長期處於癱瘓狀態。住在小區內的居民,總是不能通過車庫智能道閘系統識別出車牌,導致業主車輛經常被誤攔。居民雖已向物業反映多次,但問題始終未得到實質性解決。經查證,該車庫確實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由於先前開發商將部分車位產權轉讓給相鄰酒店,酒店的管理系統與小區管理系統並不兼容,而物業公司又沒有管理權限,因此難以介入處理。接到工單後,城橋鎮房管部門立即介入,與物業和酒店共同協商,該問題最終於24小時內得到妥善解決。「現在回家再也不用在車庫門口等人工抬杆了。」業主的話印證了整改實效。從推動小區消防隱患整改到破解停車難題,「小物業」牽動著「大民生」,物業管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一直是群眾通過「12345」市民熱線反映的熱點問題。今年以來,城橋鎮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黨建引領物業治理上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物業考核機制,將業主投訴處置成效納入物業考核指標體系,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範圍,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綜合網格」辦結率達100%「以前反映問題就像『打太極』,現在各部門一起合力上門解決。」有市民表示。城橋鎮將轄區內按照規模、地理位置劃分為多個網格,網格員化身「移動探頭」,加強日常走訪排摸,實時掌握網格動態,先一步從源頭化解訴求,推動問題提前發現,快速處理,實現訴求辦理「降量提質」雙突破。對於複雜問題多頭管理、推諉扯皮的現象,城橋鎮實行綜合網格模式,由鎮領導班子牽頭,整合城管、房管、公安等多部門力量,形成協商共治,跨部門解決的攻堅機制。「有事就打『12345』」已成為眾多市民的共識,這不僅是一個電話號碼,更是傾聽民眾心聲、解決民生難題的重要渠道。在城橋鎮城運中心的市民熱線辦理平臺上,已形成了規範的工作流程:時刻關注熱線管理平臺,確保第一時間查收並處理工單;迅速確定承辦單位,依法依歸限時辦結,以最快的速度回應市民需求。城橋鎮通過培訓提能、聯動破題、協商共治的「組合拳」,推動「12345」市民熱線處置能力從「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接下來,城橋鎮將繼續深化「12345」市民熱線平臺訴求辦理質效,將「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根本標準,讓「12345」市民熱線不僅解決訴求,更成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連心橋」。
多地探索「美食+文旅體」 特色餐飲,不只滿足舌尖(大數據觀察·暑期消費)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 民以食為天,餐飲消費是服務消費的重要方面。暑期,面對需求個性化、多元化的趨勢,多地著力提升餐飲服務品質,探索「美食+文旅體」,加強業態融合、場景創新,為暑期消費增添動能。 河南洛陽 美食+街區 品出文化味 暑期,河南洛陽市十字街夜市熙熙攘攘。青石板路、傳統門楣古風古韻,一串串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小吃攤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麵筋卷餅、炒涼粉、漿麵條……各種小吃都想嘗嘗。」來自廣東中山市的遊客宋歌身著漢服,準備拍一張與美食同框的紀念照。 十字街位於洛陽市老城區西大街、東大街、南大街和興華街的交會處,熱鬧繁華,是洛陽市的重要商業區之一,吸引大量遊客前來逛街購物。在這裡,歷史韻味與美食香味交織在一起,200多種特色小吃帶動日均客流量達1萬多人次,節假日則超過3萬人次。 「這裡文化氣息很濃,吃起美食來都覺得更有滋味。吃了一路,我最喜歡洛陽水席。」宋歌說。非遺美食洛陽水席,相傳始於唐朝,是一種擁有24道菜餚的特色宴席,熱菜均有湯汁,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如流水一般不斷更新。其中的牡丹燕菜,將蘿蔔切絲擺盤,宛若盛開的牡丹花,兼具顏值與美味。 「洛陽人愛喝湯,很多人習慣早上喝牛肉湯,晚上喝不翻湯。」十字街夜市總經理郭銳說,還有羊肉湯、豆腐湯、小碗湯等都值得一試。 「在十字街周邊有很多湯館。一定要嘗嘗洛陽傳統名吃不翻湯,配上不翻餅,酸辣爽口。」在劉記不翻湯門店,經營者劉峰正忙著招呼食客。 吃得開心,更要吃得放心。十字街夜市持續進行改造升級,所有攤位統一定製可密閉移動廚房車,配備水池、冰箱、紫外線燈、油煙淨化設備、消防器材等。今年年初,街區攤位告別煤氣,全部用電。此外,街區定期更換燈柱、花箱等設施,為消費者打造美觀、舒適、安全的餐飲消費環境。 四川綿陽 美食+田園 感受農家樂 四川綿陽市青松村桂家灣鄉村印象農旅基地內,菜園綠意盎然。茄子油亮、辣椒鮮嫩、黃瓜翠綠,各種應季蔬菜令人目不暇接。 綿陽人張華,每當想吃農家菜的時候,就和家人往這山裡趕。在菜園,她一手拎籃子,一手摘茄子,「在菜單上瞧見燒椒茄子這道菜,就過來現摘,肯定吃著新鮮!」 前幾次來,張華也都在吃飯前體驗了採摘。「當季蔬菜,菜園裡差不多都有。要想吃土雞,還可以上山捉。」正說著,張華又走到辣椒前,撥開葉子挑選。 翻開農旅基地的餐廳菜單,辣椒炒蛋、手撕椒麻雞、水煮魚片等農家菜映入眼帘。「食材基本上都來自菜園。」基地負責人桂小華說,「我們在山上有個雞場,養了180隻雞,還有39畝魚塘,能讓遊客自己釣魚,就地嘗鮮。」 桂小華在村裡流轉了660畝地,打造了這個農旅基地。「挖魚塘、養土雞、種蔬菜,一方面是做農業、做餐飲,另一方面也想讓大伙兒體驗農家生活,這就跟文化旅遊結合上了。」桂小華介紹,「美食+田園」的模式很受歡迎,去年農旅基地接待遊客20萬人次,營業額約800萬元。 為了豐富客人體驗,基地還開設了烘焙、扎染等項目。烘焙坊裡,香味瀰漫,製作工具依次擺開。張華的女兒樂樂和其他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揉麵團、加餡料。隨著烤箱「叮」的一聲響起,熱乎乎的蘋果麵包出爐,小朋友們品嘗起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帶孩子採摘、烘焙,讓她親近自然、動手幹活,這比去一般的餐廳吃飯更有意思,更有價值。」張華說。 近年來,綿陽市整合用好農文旅資源,積極發展田園採摘、休閒農業等業態,著力創新旅遊、餐飲消費場景;同時,通過打造特色美食街區、推出綿陽必吃榜單等舉措,使餐飲服務的規模和品質得到提升。今年上半年,綿陽市實現餐飲收入156.2億元,同比增長6.2%。 山東青島 美食+賽事 帶動消費熱 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內,青島時尚體育節火熱進行。 哨聲響起,一場三人籃球賽畫上句號。汗水未乾的運動員高彥和隊友們走向附近的一家餐館。不多時,冒著熱氣的烤串、泛著油光的海鮮被端上桌,慶功宴正式開場。飯後,服務員遞過帳單:「您是參賽運動員,可以憑參賽證件享受八八折優惠。」高彥和夥伴們很是驚喜。 「今年青島時尚體育節,8000名運動員報名,創下新高。」青島黃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超群說,「青島時尚體育節跟青島國際啤酒節兩大IP強強聯合,促進了西海岸新區資源整合與產業融合,也拉動了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消費。」 在金沙灘,西海岸新區首屆沙灘排球邀請賽同期舉辦。300餘名運動員在沙灘上展開力量與技巧的競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斷。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將青島時尚體育節、半程馬拉松等賽事IP轉化為發展動能,打造「美食+賽事」等多元業態,持續釋放體育賽事的溢出效應。新區不僅聯動餐館為運動員提供用餐折扣,更在賽事舉辦期間協調商務、農業等部門和相關鎮街,組織開展寶山藍莓、海青茶等特色產品展銷活動,讓市民遊客將美味帶回家。 「賽事火了,藍莓也『出圈』了!」青島市黃島區寶山鎮宣教文衛中心負責人孫繼勝介紹,賽事熱帶來大量遊客,讓寶山藍莓成了「網紅伴手禮」,摘藍莓、吃農家宴也成了市民遊客觀賽之餘的新選擇,「今年以來,遊客挺多的,消費也很積極,果農的錢袋子更鼓了。」 這個暑期,西海岸新區還推出多條旅遊線路,串聯起濱海風光、網紅地標與賽事場館,吸引觀賽者踏浪聽海、品嘗美食,讓賽事之旅升華為一場沉浸式體驗。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已舉辦各類體育賽事62項,吸引24萬人次參與,拉動餐飲等消費約2億元。 本報記者 朱佩嫻 遊 儀 李 蕊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08日 第 07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趣播 | 97播播 |
看b站a8直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桔子直播 |
迷笛直播 |
趣爱直播 | 嫦娥直播 |
密桃直播 |
密桃直播 | 月神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红杏直播 |
黑白直播 | 心跳直播 |
杏爱直播 |
97播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黄播 |
抖音成人版 | 密桃直播 |
曼城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六月直播 |
咪咕直播 |
花间直播 | 河豚直播 |
蜜糖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