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卡與漆畫技藝的跨界融合,到漢藏設計師合作推廣民族工藝品;從社區中各族居民共跳鍋莊舞的溫馨畫面,到漢藏學生「結對子」學習…… 近年來,西藏多元文化發展不斷湧現鮮活案例,這些生動實踐正如高原格桑花的根系,在中華文化沃土中交織生長,是「中華民族一家親」最生動的詮釋,各民族文化在雪域高原交融,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裡其樂融融。 7月13日,西藏昌都瀾滄江天津廣場上,鍋莊舞愛好者踏歌起舞,舞出夏日夜間精彩。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雲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從古至今,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懷抱中不斷發展,在交流中創新;今天,西藏的多元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必將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是歷史必然」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張雲介紹,從元朝開始,西藏納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轄,全國實現一體化,也開啟了雪域高原與其他地區密切交流的新階段。藏族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在大一統歷史背景下實現的,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7月14日晚,在西藏拉薩,亮燈後的布達拉宮與北京東路交相輝映,夜色璀璨奪目。 同時,西藏的多元文化同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張雲表示,這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比如歷史上多個朝代儘管在政治上實現西藏的統一,但在文化上又採取了一種包容開放的姿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叫『和而不同』,所以很好地傳承了西藏地區的民族文化」。 傳統藏醫既跟中醫互相學習借鑑,同時又保留了地域的特點;布達拉宮等藏式建築是藏族人民高原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吸收了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其他民族的建築智慧;唐卡繪畫同樣和古代捲軸畫有關係,並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7月15日,在位於西藏拉薩的西藏博物館,觀眾品鑑唐卡藝術。 「大家熟悉的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等網絡系統都促成了西藏文化在中華文化懷抱中不斷地發展,在交流中不斷地創新。」張雲表示,這個發展過程漫長而細緻,所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且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同時,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到今天,也煥發出了異彩,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必將作出自己的貢獻。 「全世界都會對今天西藏的文化發展由衷地高興」 國家高度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優秀傳統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財力、物力,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使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了弘揚和發展。 2023年8月18日,由《格薩爾王傳》改編的國產動畫電影《雪域少年》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首映禮。 西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成就同樣引人注目。截至2024年12月,在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44個項目中,熱貢藝術、格薩(斯)爾、藏戲、藏醫藥浴法、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名列其中。西藏自治區105項非遺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唐卡繪畫、金屬鍛造技藝和造紙技藝等傳統技藝在傳承和弘揚中大放異彩。 作為一名歷史研究者,張雲切身感受到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可喜的是,他也看到,不少外國有識之士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的發展,看待西藏各方面的進步,特別是文化事業的進步。 外國遊客在西藏拉薩市羅布林卡內品嘗青稞酒。 「我個人接觸過很多西方媒體、研究者,他們熱愛中國文化,熱愛西藏,也能夠認識到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得到保護傳承的客觀現實。」張雲認為,各國來客只要不抱偏見,都會對今天西藏文化發展的狀況感到欽佩和高興。(陳文韜)
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中國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指出,包括銦、銀、錫等10多種關鍵礦物的短缺可能阻礙低碳技術的大規模部署,進而威脅全球氣候減緩目標的實現,因為這些礦物對能源系統脫碳,以及確保2100年全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C或2°C至關重要。 基於這項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呼籲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實施多元化的能源技術組合,創新發展回收利用技術與替代材料等策略協同發力,以確保減排目標順利實現與礦物資源安全供應。 80種技術進步情景下2100年全球礦產短缺風險預測示意圖。研究團隊 供圖 該論文介紹,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需要可持續獲取關鍵礦產來支撐能源系統低碳轉型。例如,鋰和鈷是電動車和儲能技術的重要成分,碲和鎵則被廣泛用於太陽能電池板。因此,這些材料的潛在短缺可能會阻礙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進程。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魏一鳴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量化了基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各條減緩路徑下17種能源技術(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所使用的40種關鍵礦物的全球和區域需求及潛在短缺風險。 他們發現,從全球層面來看,若處於中等技術進步情景,到2100年,所評估的557條減緩路徑都將面臨關鍵礦物的短缺風險,部分路徑的短缺礦物可能高達12種(包括銦、銥、錫、鋰和銀)。區域差異會進一步加劇礦產短缺的挑戰,中東、非洲和南亞地區可能面臨多達24種礦物的短缺,這種短缺會影響太陽能、風能、核能以及儲能電池等多種技術開發應用。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短缺可通過採用替代技術來緩解,例如用磷酸鐵鋰電池等替代方案來替代當前的含鈷電池系統。不過,這一方法也可能加重其他礦物的短缺。因此,他們建議全球國家間開展更密切的貿易合作,提升回收效率,積極開發替代材料,並推動相較於風、光發電更為多元的低碳技術組合,以緩解潛在的礦物短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1465
15
2025-11-29 04:50
53617
75
2025-11-29 04:50
46273
26
2025-11-29 04:50
21534
59
2025-11-29 04:50
68753
85
2025-11-29 04:50
95742
61
2025-11-29 04:50
65431
75
2025-11-29 04:50
45638
41
2025-11-29 04:50
68724
86
2025-11-29 04:50
31698
49
2025-11-29 04:50
45362
29
2025-11-29 04:50
12846
41
2025-11-29 04:50
86152
78
2025-11-29 04:50
97326
61
2025-11-29 04:50
78349
57
2025-11-29 04:50
58279
27
2025-11-29 04:50
48672
87
2025-11-29 04:50
78541
15
2025-11-29 04:50
31427
52
2025-11-29 04:50
87536
14
2025-11-29 04:50
25914
59
2025-11-29 04:50
38452
38
2025-11-29 04:50
29531
49
2025-11-29 04:50
91836
21
2025-11-29 04:50
71269
17
2025-11-29 04:50
73681
72
2025-11-29 04:50
75138
73
2025-11-29 04:50
82173
97
2025-11-29 04:50
26813
27
2025-11-29 04:50
74513
56
2025-11-29 04:50
32861
13
2025-11-29 04:50
61854
73
2025-11-29 04:50
57436
25
2025-11-29 04:50
43816
56
2025-11-29 04:50
56974
35
2025-11-29 04:50
64389
14
2025-11-29 04:50
49625
53
2025-11-29 04:50
27918
84
2025-11-29 04:50
13529
37
2025-11-29 04:50
29875
74
2025-11-29 04:50
31427
53
2025-11-29 04:50
82493
25
2025-11-29 04:50
58436
91
2025-11-29 04:50
73415
54
2025-11-29 04:50
51374
32
2025-11-29 04:50
31497
18
2025-11-29 04:50
45367
95
2025-11-29 04:50
12346
89
2025-11-29 04:50
38154
13
2025-11-29 04:50
64178
29
2025-11-29 04:50
21543
48
2025-11-29 04:50
57361
36
2025-11-29 04:50
12568
62
2025-11-29 04:50
| 小蝌蚪app | 花蝴蝶app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绿茵直播 |
| 桃鹿直播 | |
| 魅影直播视频 | 红桃直播 |
| 嫦娥直播 | |
| 阴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 海棠直播 | |
| 红桃直播 | 凤蝶直播 |
| 少妇免费直播 | |
| 伊人app | 打开b站看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香蕉直播 |
| 嗨球直播 | |
| 美女直播 | 名模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雪梨直播 |
| 雨燕直播 | |
| 桃花app | 绿茵直播 |
| 迷笛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