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8月3日電 (記者 王曉斌)這個夏天,海南榴槤迎來連續第三年規模化掛果與批量上市。作為國產榴槤產業「破冰」的開拓者之一,吉林省鴻翔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省鴻翔農業集團優旗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海南優旗」)董事長馮彥輝,近日受訪時回憶從「零」起步艱難探索國產榴槤產業的發展之路。他認為,國產榴槤是有待持續開發的「藍海」。 馮彥輝(右三)在海南的榴槤種植基地查看榴槤樹長勢。受訪者供圖 馮彥輝說,2018年,已在玉米種業深耕二十餘年、做到全國前列的鴻翔種業正面臨發展瓶頸。手握資金的他急需尋找新產業突破口。恰逢海南自貿港建設啟動,加之企業本身在海南有南繁育種基地,馮彥輝便將目光聚焦海南。2019年8月,一篇題為《榴槤在海南成功掛果 專家表示審慎樂觀》的報導,使馮彥輝受到啟發,成為其決心投資榴槤產業的「關鍵引信」。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別人關註標題中的『審慎』,我們更看重『樂觀』。」馮彥輝說, 他看到新聞後隨即帶領團隊實地調研海南各地零星存活的榴槤樹,確認種植可能性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最大風險——颱風。最終,他們在三亞育才生態區選定了一片背風近水的土地,一次性種下首批500畝榴槤苗。 2025年7月16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華盛紅毛丹種植基地的榴槤樹迎來又一年豐收。2019年記者採寫的《榴槤在海南成功掛果 專家表示審慎樂觀》報導,描述的正是該基地的這批榴槤樹。記者 王曉斌 攝 彼時國內沒有如此規模的榴槤種植經驗,團隊幾乎踩遍技術「雷區」:挖坑種植導致積水爛根,苗株大量死亡;錯估需水量,灌溉系統被迫兩度升級;部分樹苗未剪鬚根導致「窩根」種下兩三年不見長,只得挖起重栽…… 「邊幹邊學,就是靠一股勁兒和堅定的投資支撐下來的。」馮彥輝感慨道,當2023年最早種下的榴槤樹成功掛果時,馮彥輝和團隊沸騰了:「那一刻太興奮了,所有辛苦沒白費!」此後,隨著榴槤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及掛果榴槤樹越來越多,榴槤加工廠、國際榴槤交流中心……海南的國產榴槤產業開始向加工、服務延伸。 國產榴槤供不應求,為何還要布局加工和服務?馮彥輝解釋,國產榴槤產果期集中在7至10月,產業鏈人員在非產季需工作。依託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公司在淡季採購東南亞榴槤加工銷售。這一策略既維持了全年產能和人員穩定,又帶動就業,並通過產品差異化覆蓋多層次市場。 7月19日,在海南三亞的榴槤種植基地,來訪者與榴槤樹合影。記者 王曉斌 攝 目前海南全省榴槤種植面積據估計已突破5萬畝。馮彥輝認為,前路挑戰與機遇並存。挑戰方面,技術瓶頸首當其衝:旱季缺水問題卡住樹木生長「命脈」;葉蟬等病蟲害防控方案仍需優化。機遇方面,國內消費市場對榴槤的巨大熱情及需求仍不斷增長。 馮彥輝說,為拓展榴槤生存版圖,海南優旗已在三亞以北的白沙黎族自治縣開闢100畝試驗田,直面冬季低溫挑戰。他透露,已有投資者在緯度更高的雲南西雙版納試種榴槤。從海南島南部出發,中國榴槤的規模化種植邊界正被不斷向北拓展。(完)
銀川8月7日電 (記者 李佩珊)8月7日,記者走進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的菌菇產業基地,近萬支菌棒整齊排列,形成綿延不絕的「菌棒矩陣」。在這些孕育生命的基床上,形態各異的蘑菇正悄然綻放,仿佛大地撐開的無數「小傘」,共同撐起了這片土地上鄉村振興的豐收圖景。 農戶採收成熟的蘑菇。 吳文春 攝 地處六盤山腹地的涇源縣,憑藉1800至2000米高海拔、65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的冷涼氣候優勢,精心培育菌菇特色產業,構建起完整的「種植-加工-銷售-旅遊」全產業鏈體系,讓小小菌菇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致富傘」。 新鮮採摘的蘑菇。 吳文春 攝 在涇源縣黃花鄉羊槽村菌菇基地內,農戶正忙著採摘成熟的黃金菇。基地外,包裝完好的黃金菇已全部裝車,即將運輸到各地消費者的餐桌上。據負責人於紅兵表示,僅黃金菇的種植、採收環節就已帶動30餘名村民實現穩定就業,「採蘑菇的農戶月收入超過了3000元,真正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他表示。 今年,涇源縣出臺《2025年菌菇產業專班工作方案》,配套4項精準獎補政策,投入專項扶持資金3000餘萬元,推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涇源縣6家菌菇生產企業持續發力,其中3處標準化菌棒生產車間年產能突破600萬棒。配套建設的保鮮庫、分揀晾曬車間和烘乾生產線等設施,為村民提供了菌棒生產、產品初加工等多樣化就業選擇。 目前,涇源縣已建成10處設施大棚菌菇栽培基地和11個仿生林菌基地,帶動3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發展,1457戶農戶通過參與菌菇種植實現家門口就業。不止如此,在菌菇產業鏈中下遊,4個現代化菌菇交易中心、4座冷鏈倉儲設施和6家專業分揀企業高效運轉,創造了大量分揀、包裝、物流等就業崗位。 據統計,涇源縣今年菌棒上架量突破1000萬棒,黃金菇等特色品種在黃花鄉羊槽村試種成功,涇河源鎮、大灣鄉等地新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有效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全縣菌菇產業鏈就業人數近5000人。 「我們通過品種多元化、品質標準化,讓產業鏈各環節都能創造就業機會。」涇源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志廣介紹,當前正在推進2個菌菇產業園、2處現代化菌棒生產車間建設,計劃培育18個專業種植示範村和1000戶庭院種植示範戶,預計將新增大量就業崗位。 從田間地頭到交易市場,從初級加工到品牌打造,涇源縣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讓菌菇產業成為就業「蓄水池」和增收「新引擎」。隨著產業鏈持續完善,越來越多的農戶正分享著產業發展的紅利,這條綠色產業鏈已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亮麗風景。(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6132
19
2025-11-09 20:29
98214
84
2025-11-09 20:29
42317
74
2025-11-09 20:29
34729
72
2025-11-09 20:29
78429
75
2025-11-09 20:29
76218
63
2025-11-09 20:29
82954
47
2025-11-09 20:29
58923
24
2025-11-09 20:29
21534
32
2025-11-09 20:29
73958
31
2025-11-09 20:29
75296
43
2025-11-09 20:29
49538
12
2025-11-09 20:29
97863
59
2025-11-09 20:29
98573
91
2025-11-09 20:29
73825
45
2025-11-09 20:29
17586
89
2025-11-09 20:29
84519
41
2025-11-09 20:29
38951
67
2025-11-09 20:29
47635
36
2025-11-09 20:29
61437
15
2025-11-09 20:29
43217
29
2025-11-09 20:29
91465
85
2025-11-09 20:29
51243
81
2025-11-09 20:29
23547
74
2025-11-09 20:29
68495
74
2025-11-09 20:29
32186
54
2025-11-09 20:29
83172
36
2025-11-09 20:29
47591
64
2025-11-09 20:29
52873
42
2025-11-09 20:29
91586
58
2025-11-09 20:29
27416
59
2025-11-09 20:29
84172
14
2025-11-09 20:29
29861
51
2025-11-09 20:29
96418
32
2025-11-09 20:29
17642
98
2025-11-09 20:29
18472
28
2025-11-09 20:29
82516
51
2025-11-09 20:29
68543
65
2025-11-09 20:29
94653
49
2025-11-09 20:29
36987
53
2025-11-09 20:29
51674
46
2025-11-09 20:29
41362
41
2025-11-09 20:29
71286
82
2025-11-09 20:29
38794
73
2025-11-09 20:29
42986
65
2025-11-09 20:29
29536
17
2025-11-09 20:29
76819
23
2025-11-09 20:29
42176
98
2025-11-09 20:29
69274
85
2025-11-09 20:29
32645
21
2025-11-09 20:29
65832
46
2025-11-09 20:29
24657
94
2025-11-09 20:29
76531
13
2025-11-09 20:29
| 榴莲视频 | 魅影视频 |
| 优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绿茵直播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伊人app |
| 伊人下载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水仙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伊对免费下载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奇秀直播 | 莲花直播 |
| 水仙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荔枝网直播 | |
| 香蕉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祼女直播app | |
| 嗨球直播 | 蜜糖直播 |
| 红杏直播 | |
| 伊人直播网站 | 9i安装下载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