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8月7日電 題:基層司法人的「暖心秤」與「和諧路」 記者 張林虎 在地處河套平原腹地的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街巷村屯總活躍著兩位讓群眾暖心的司法人。一位在行政複議窗口前以法為尺化解民憂,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一位在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民情,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處。王豔琴與張喜平,雖崗位不同,卻同樣在基層法治一線為群眾撐起法治晴空。 圖為王豔琴接待來訪群眾。 杭錦後旗司法局 供圖 巧解千結 柔肩擔起公正秤 「每一面錦旗,都是群眾沉甸甸的信任。」杭錦後旗司法局行政複議與應訴股股長王豔琴望著調解室牆上的錦旗說道。自2021年股室成立以來,她經手的200餘件行政複議與應訴案件,件件都朝著「良心案」「公平案」「暖心案」的目標努力。 最讓她難忘的是27名農民工討薪的曲折經歷。2019年,某建築公司將工程違法發包給無資質的包工頭,2021年項目完工後,30餘萬元工資沒了著落。2022年年底,工人向人社部門投訴,一年後,人社部門認定建築公司需承擔清償責任,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複議。 那時離龍年春節只剩一個月,農民工返鄉的腳步越來越急。王豔琴立即啟動「行政複議調解+法律援助」模式,白天組織公司、包工頭、農民工三方座談,晚上研究法條梳理證據。 一個月連軸轉後,三方終於達成協議:公司當場支付部分工資,剩餘14萬元承諾2024年6月付清。看著農民工揣著錢踏上歸途,王豔琴鬆了口氣。 可是2024年7月回訪,她發現餘款未到帳。王豔琴依據新修訂的行政複議法,協調法院啟動強制執行程序,一遍遍跟公司講失信後果,最終,全部工資結清。這場跨越4年的維權,成了新行政複議法「為民便民」的鮮活註腳。 外來務工人員張某的案子,更顯她的巧勁。張某入職第一天因機械事故左眼失明,工傷認定後公司卻以沒籤合同為由拒不承擔。王豔琴知道,簡單維持認定容易,但張某在本地無依無靠,可能陷入漫長訴訟。她拉著雙方算法律帳、情理帳,協調法律援助介入,最終促成公司分期支付21萬元工傷待遇。 圖為張喜平調解糾紛。 杭錦後旗司法局 供圖 勤走萬家 鐵腳丈量和諧路 「調解就像打仗,得懂戰術,更得懂民心。」這是杭錦後旗陝壩鎮司法所所長張喜平常掛在嘴邊的話。紮根基層30多年,從內蒙古金牌調解員到全國模範調解員,他用磨出厚繭的雙腳,在鄉間小路踩出了一條「和諧路」。 去年夏天,陝壩鎮某村17戶農戶急得直跺腳:他們種的220畝大豆,因為種子問題幾乎絕收。村裡調解失敗後,農戶們找到鎮裡。張喜平帶著專案小組,頂著烈日挨家看莊稼、查購種票據,光是走訪記錄就記了3個筆記本。 張喜平先找種子公司負責人:「《種子法》規定得明明白白,質量問題得擔責。」轉頭又勸農戶:「咱要合理賠償,別讓情緒跑偏。」兩個多月裡,他跑公司、訪農戶,光協調會就開了8次。年底,農戶們順利拿到補償款,有人攥著他的手說:「張所長,你保住了我們的口糧本兒。」 近3年,張喜平指導調處糾紛千餘起,成功率超94%,協議履行率達98%。最難啃的「硬骨頭」,是一起拖了10多年的房屋徵收信訪案。張某某因不滿補償,多次上訪。張喜平主動接下案子,一次次上門聽訴求、講政策,他的耐心最終打動了張某某,這起「老大難」案子終於畫上句號。 為了當好「和事佬」,張喜平把《民法典》《土地法》翻得卷了邊,遇到不懂的就追著老法官問;走村入戶時,總愛蹲在田埂上跟老鄉嘮家常,「法律條文得接了地氣,群眾才聽得懂、信得過。」 圖為農民工送來錦旗表達謝意。 杭錦後旗司法局 供圖 韌守半生 共繪法治為民卷 從2002年踏上工作崗位,王豔琴在司法一線紮根23年;自1992年參加工作,張喜平把31年青春獻給了基層。不同的崗位,同樣的堅守——他們用行動證明,司法的力量,既在法條的嚴謹裡,也在民心的溫度中。 王豔琴在涉企案件中,既守法律底線,又留發展空間。有企業因輕微違法被處罰,她調查後發現企業已主動整改,便協調處罰機關減輕額度。「法治營商環境,既要嚴管,也要厚愛。」王豔琴說。 張喜平的辦公室裡,放著一個褪色的帆布包,裡面總裝著調解記錄、法律手冊和暈車藥——下鄉路遠,他常常一跑就是一整天。「看到矛盾解了,心裡比啥都踏實。」 如今,王豔琴仍在行政複議桌前忙碌,新行政複議法的實施讓她有了更多為民解紛的抓手;張喜平兩鬢已添霜色,卻還在鄉間地頭奔波。在河套腹地的大街小巷、田間村舍,這兩位基層司法人,正用最樸素的堅守,書寫著新時代「法治為民」的生動答卷。(完)
紐約8月11日電 美國鋼鐵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附近的一座工廠11日發生爆炸,造成至少1人遇難、1人下落不明,另有多人受傷。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當天上午10點50分左右,該工廠發生多起爆炸。事故發生後,數十名工人被困在廢墟下。應急人員迅速抵達現場展開搜救。 報導稱,阿勒格尼縣緊急服務部、警察局等部門當天下午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警方表示,此前下落不明的2人中已有1人獲救。截至目前,爆炸造成1人遇難、1人仍下落不明,受傷者中有10人被送醫。 阿勒格尼縣衛生部門說,工作人員正在監測當地空氣情況,包括空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含量,建議工廠周圍1.6公裡內的居民不要出門,關閉所有門窗,並將空調系統設置為內循環。 美聯社報導說,該工廠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焦化廠,約有1400名工人。長期以來,該工廠一直存在汙染問題,曾於2019年斥資850萬美元就一起訴訟達成和解,其中650萬美元用於減少煙塵排放和有害氣味。 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過去10年,全美鋼鐵廠雖發生過266起造成人員重傷或死亡的事件,但爆炸事件極為罕見。就各州而言,賓夕法尼亞州的鋼鐵廠事故受傷報告數量居全美首位。(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3415
73
2025-10-28 13:28
21973
13
2025-10-28 13:28
52961
78
2025-10-28 13:28
65981
27
2025-10-28 13:28
45326
68
2025-10-28 13:28
29148
42
2025-10-28 13:28
74136
28
2025-10-28 13:28
18964
94
2025-10-28 13:28
15864
53
2025-10-28 13:28
95734
36
2025-10-28 13:28
48195
13
2025-10-28 13:28
72615
42
2025-10-28 13:28
36148
53
2025-10-28 13:28
15973
93
2025-10-28 13:28
41258
76
2025-10-28 13:28
15328
95
2025-10-28 13:28
97485
84
2025-10-28 13:28
85713
95
2025-10-28 13:28
17823
73
2025-10-28 13:28
45371
98
2025-10-28 13:28
17264
31
2025-10-28 13:28
25371
96
2025-10-28 13:28
84517
29
2025-10-28 13:28
43782
85
2025-10-28 13:28
92815
78
2025-10-28 13:28
62795
64
2025-10-28 13:28
73981
67
2025-10-28 13:28
47916
45
2025-10-28 13:28
48926
84
2025-10-28 13:28
89741
92
2025-10-28 13:28
42971
23
2025-10-28 13:28
23176
71
2025-10-28 13:28
43679
62
2025-10-28 13:28
47162
37
2025-10-28 13:28
61594
19
2025-10-28 13:28
48752
41
2025-10-28 13:28
64127
98
2025-10-28 13:28
81729
76
2025-10-28 13:28
94176
24
2025-10-28 13:28
68432
58
2025-10-28 13:28
18426
63
2025-10-28 13:28
51847
19
2025-10-28 13:28
49681
43
2025-10-28 13:28
79326
63
2025-10-28 13:28
58914
96
2025-10-28 13:28
28691
71
2025-10-28 13:28
12475
28
2025-10-28 13:28
78234
52
2025-10-28 13:28
62971
42
2025-10-28 13:28
48392
19
2025-10-28 13:28
83451
91
2025-10-28 13:28
73425
15
2025-10-28 13:28
81976
97
2025-10-28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