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4日電(記者 王昊)「步履蹣跚」還堅持踢球,高矮胖瘦都來賽跑,自由搏擊拳拳「不到肉」——因為沒有「肉」。這樣的比賽也能算世界級運動會?當然能!在即將揭幕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類似精彩有趣的場景將輪番上演。或許這項賽事可以解答,在運動場景中,人形機器人能夠帶來多少驚喜。 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拉開帷幕,賽事將於14日至17日在「冰絲帶」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500餘臺人形機器人將展開26個賽項、487場比賽的競技對決。 8月13日,在北京國家速滑館,兩臺宇樹科技機器人訓練自由搏擊項目。記者 張祥毅 攝 14日晚,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式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整場開幕式將非常簡約,突出人形機器人「主角」。 其中,歌舞節目《歡迎來到碳基生命的世界》讓機器人和歌手、街舞團合作鬥舞,盡顯人機互動的靈動與工業之美;《智韻和鳴》將戲曲、武術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機器人科技相融合,是本次開幕式中用到機器人數量最多的表演節目;《天工霓裳》則打造一個充滿未來感的時尚秀場,機器人與人類模特共同演繹融合國潮、非遺和科技元素的時裝。 運動會的重頭戲當然是賽事,根據安排,競技比賽有田徑、足球3V3、足球5V5;表演比賽有群體舞蹈、靈機一動、武術、自由體操、單機舞蹈,場景賽有工業場景、醫藥場景、酒店場景、倉儲場景,外圍則賽有自由搏擊、籃球、集體舞蹈、桌球、功夫搏擊等。 487場競技,亮點紛呈,百米「飛人」大戰吸引90支隊伍角逐;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的前六名將同臺亮相。而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無需任何人工操作的全球首創5V5陣型足球對抗賽無疑是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一大亮點。 8月13日,在北京國家速滑館的人形機器人賽訓基地,來自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參賽隊員在交流中。記者 張祥毅 攝 此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自由搏擊賽項中,還有2支由奧運會柔道冠軍楊秀麗、400米遊泳亞軍張琳、花樣遊泳亞軍常思、跆拳道季軍劉哮波、女排季軍薛明、拳擊運動員李洋等6位奧運健兒組成的俱樂部隊伍參賽,為運動會帶來了奧運力量。 本次賽事參賽規模創紀錄,280支隊伍參賽,涵蓋192支高校賽隊及88支企業賽隊。高校賽隊包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還有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中等3支中學隊伍參與其中。 企業賽隊包含天工、宇樹科技、加速進化、松延動力、傅利葉、星海圖等,覆蓋了國內頭部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國際隊伍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日本等15個國家。(完)
■ 社論 機器人運動會點燃的,不僅是賽場上的火焰,更是產業革新的烈焰。 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在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500餘臺人形機器人將展開26個賽項、538個比賽項目的競技對決。 這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聚焦於那些具有類人形態和具身智能的機器人。傳統機器人更多依賴於機械工程和自動化控制技術,而當下的大部分人形機器人除了在外形與人類更「像」之外,其更大的特色是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 這場運動會的舉辦,不僅標誌著機器人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競技時代,更預示著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向現實生活邁出了新的步伐。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機器人運動會的價值在於新奇性、娛樂性和觀賞性,但其價值卻遠超現場的競技本身。 競技之外,這場賽事更像一個技術層面的盛宴,有望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乃至科技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標。也正因如此,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和全球頂尖的機器人科研機構和企業,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大量目光。 於科研界和產業界而言,這場盛會提供了一個相互切磋競技的真實環境。在各自的實驗室裡,測試環境雖然控制嚴格,設計精密,卻難以完全模擬現實世界的複雜與多變。真實場景則充滿各種不可預見的因素,極為考驗機器人的適應性和自主決策能力。 不僅如此,比賽考察的不是單臺機器人的孤立性能,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成熟度。從算法訓練的數據質量、硬體供應鏈的穩定性,到運營維護的響應速度,都是決定比賽成敗的關鍵因素。這種生態層面的考驗,使得機器人運動會成為衡量產業鏈健康度的重要標尺。 運動會也相當於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生活」的第一場公開考試。只有在賽場上經歷過層層錘鍊、技術全面達標的機器人,才能真正進入家庭、醫療、工業、服務等多元社會場景,承擔起替代或輔助人類完成任務的重任。 機器人運動會的另一層深度價值在於,還可以吸引公眾與資本的目光,為其未來商業化和融資等搭建橋梁。 競技賽場極具觀賞性,這使得機器人運動會成為連接公眾與前沿科技的橋梁。許多普通觀眾通過生動的競賽,首次直觀感受到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潛力,激發了對科技的興趣和信心。 機器人運動會對城市意義也頗為重要,本次運動會選擇在北京舉辦,其背後是北京和中國在全球機器人產業中的領先地位。中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是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而北京則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技術高地,大量優質企業在北京都有研發和產業布局,完善的產業鏈生態也為賽事提供了充足的技術、人才和資金支持。 就此看,舉辦機器人運動會不僅是彰顯北京科技實力的窗口,也是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風向標的戰略舉措。如果能夠將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打造成品牌賽事,相當於北京增加了一張新的城市名片,也有助於北京未來成為機器人產業的全球資源集聚高地。 事實上,回顧歷史,競技一直都是技術與產業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比如,人工智慧發展史上的最著名時刻之一,就是2016年的圍棋人機大戰。此後,人工智慧變得家喻戶曉,並開始滲透到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 競技的本質,是不斷挑戰極限與突破自我。機器人運動會點燃的,不僅是賽場上的火焰,更是產業革新的烈焰。 或許多年以後,2025年的北京機器人運動會會成為一個記錄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那時,今日在背後激發這場運動會的技術和產業浪潮,想必已經成功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魅影5.3直播 | 百丽直播 |
月神直播 |
莲花直播 | 9i安装下载 |
魅影直播间 |
伊人下载 | 山猫直播 |
曼城直播 |
绿茶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97播播 |
红桃直播 |
美女直播 | 西瓜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桃花app | 小猫咪视频 |
杏爱直播 |
曼城直播 | 69美女直播 |
青稞直播 |
柠檬直播 | 茄子直播 |
黄播 |
零七直播 | 月神直播 |
蜜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