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昨天賽程過半,中國隊在當天舉行的水上項目中再添3枚金牌。截至目前,中國代表隊以14金,4銀,2銅的成績暫居獎牌榜首位。 在競賽組織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成都世運會執委會表示,目前賽事運行基本平穩。截至昨天,世運會34個大項60個分項中,已有26個分項完賽,11個分項正在進行中。今天開始,美式橄欖球、自由搏擊、無人機等18個大項的23個分項將陸續開賽。 談到美式橄欖球、自由搏擊,包括作為潮流運動項目的無人機競速,這些項目到底怎麼玩、怎麼比?相對於籃球、足球來說,恐怕很多人對這些項目並不熟悉。而世運會正是這些小眾項目的大舞臺。藉助世運會契機,小眾項目也正在日益走進大眾視野。 11日,成都世運會賽程過半,而在關注體育競技的同時,一些大家原本不太熟悉的世運項目,也開始走進街頭巷尾,融入了市民生活。在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委員周杰看來,成都世運會,可能會成為小眾運動破圈的一個窗口。 周杰:世運會它給了很多平時很少被媒體關注的項目一次集中亮相的機會,這個時候我們看的可能不僅僅就是一個競賽,它是一個小眾項目展演的大舞臺,小眾項目的一次文化的傳播。通過世運會這些小眾項目讓更多人看見嘗試,甚至可能會去喜歡從事這些小眾項目。 事實上,世運會作為重點聚焦非奧項目的全球頂級賽事,一直以來都在推動著小眾項目走進大眾視野。羽毛球、跆拳道、山地自行車這些項目,也是通過世運會獲得了足夠的關注與熱度,才得以登上奧運會賽場。 今天上午(12日)即將出戰世運會荷球混合團體賽第7名爭奪戰的中國荷球隊隊長趙靜說,荷球這個項目追求的是團隊合作,對青少年身心發展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也適合以家庭的形式開展。 據《2023―2024年版中國運動康復產業白皮書》顯示,全國約4.3億有長期運動習慣的人群。不過相較於校園、街頭常見的籃球、足球,一些運動在日常生活中相對少見,也就失去了一大批自然受眾。對此,周杰提醒,小眾運動對於構建健康的體育生態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 周杰:小眾不一定意味著它是冷門或者是沒有價值,健康的森林它不能是只有大樹,灌木、小草、藤本植物等等各有各的角色。體育的世界也是一樣的,舉例來說,比如像龍舟、冰壺、橄欖球7人制等等,它是特定文化或者地理一個區域裡面的,它是生根的,它能夠支撐一個地方的體育氛圍,也能為大眾項目輸送人才。 事實上小眾運動的發展也正在我們的身邊悄然加速。以成都為例,2022年腰旗橄欖球的風颳到了成都,3年下來,成都已有超過20家橄欖球俱樂部,常年參與的市民接近萬人。而就在今年,成都溫江區的魯家灘潮玩運動公園搖身一變成了亞洲最大的板式網球公園,也成了市民運動休閒的新去處。不過周杰也建議,小眾運動走進大眾視野,行穩才能致遠。 周杰:規則一定要簡單,一下子就能玩得上看得懂,入門的成本不要太高,器材裝備不要太貴,也不要太複雜,也需要搞一些體驗活動,慢慢地吸引人去參與,吸引更多人去關注。 龍舟起源於中國,有著數千年歷史,此前曾作為表演(展示)項目登上世運會及東京奧運會。本次成都世運會中,龍舟首次成為正賽項目。 世運會這兩天還在成都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龍舟比賽決出了8人座、10人座 公開組200米、500米、2000米追逐賽金牌。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中國龍舟隊竟然沒拿到冠軍,而拿到金牌的不只有泰國、印尼這樣的東南亞隊伍,還有烏克蘭這樣的歐洲隊。事實上,全世界玩兒龍舟的國家很多,不完全統計有80多個。幾個月前,國際龍聯組織的世界錦標賽現場5000多人,光入場式就進行了幾個小時。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中國的龍舟已經成為世界的龍舟,那龍舟想要進入奧運會的比賽序列難度在哪兒呢? 難在競技性的定型以及與奧運文化的接軌。 第一個難度,就是人數。這次世運會上的龍舟比賽有8人和10人兩種船型,10人座是傳統龍舟,8人座是競技龍舟。10人座其實是10名槳手,加一名鼓手和一名舵手,12人在艇上,日常的民俗比賽中看到的比較多的。還有8人座龍舟,這個是國際劃聯,針對把龍舟這個項目推進奧運會,單獨和中國皮划艇協會聯合打造和設計的,在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作為展示項目的龍舟就是8人競技龍舟。而10人龍舟,則是在杭州亞運會上看到類型,更早以前的廣州亞運會上比的是22人龍舟。 平時看的傳統龍舟比賽,翻江倒海的氣勢,和一條龍舟上動輒幾十人的配置相關。但是如今的奧運會在強調瘦身。雖然項目這些年一直有增加,但是總得參賽人數規模一直變化不大。而作為集體項目的龍舟,一個代表隊如果有20多人的話,12支代表隊就好幾百人。這入奧的難度就大了。 其次,龍舟的舟,從競技的角度,也得有統一的標準,使用什麼樣的材料,配重是多少,划槳的標準。從科技角度來講,未來的趨勢會是減輕龍舟的重量,傳統龍舟是木質的。而我們現在用的複合材料中間都是碳纖維,更輕的材料也會增加競技速度。 事實上,很多民族運動入奧都經歷了提取文化精華,精簡運動規則的路線。比如,由韓國推動入奧的跆拳道。從2000年雪梨開始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大項。這些年來,為了增加觀賞性和競技性。跆拳道增加了電子護具,提高了旋踢頭部的分值等等。 龍舟的「瘦身」與「定型」,看似褪去了些翻江倒海的鄉情,實際上換來了揚帆奧運的可能。畢竟,奧林匹克的魅力,本就在於讓不同文明的「鼓點」在同一個賽場當中共振。當龍舟競速的浪花最終能託起五環旗幟時,誰奪首金已不重要——因為這槳,早已划進了全人類的大江大湖。
北京8月5日電 題:專訪導演楊陽:返璞歸真,以現實筆觸讓「修仙」故事「落地」 記者 高凱 「這個作品最吸引我的一點,是它講的首先是凡人。」 備受期待的IP《凡人修仙傳》真人版劇集近期播出。該劇導演楊陽日前接受記者專訪,談及此番創作,這位曾經執導過《夢華錄》《不完美受害人》等作品的導演直言,原著最打動她的並非修仙法則的玄妙,而是主角作為「凡人」的生存本能。 楊陽對《凡人修仙傳》的解讀首先落在了「生存」二字上。「我和團隊最先說的就是要脫掉修仙劇的華服,將抓手始終放在『凡人』上,返璞歸真,將一切落在『真』上。」 「現實主義是根,浪漫主義是光。」楊陽如此定義劇集的敘事基調。她將「凡人的掙扎」貫穿於「打怪升級的修仙之路」,「一切從現實的『真』出發」,令敘事在生存邏輯與修仙想像之間找到平衡點。 《凡人修仙傳》海報。受訪者供圖 「韓立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一個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普通人。」楊陽坦言,比起「逆襲」,自己在這個故事中感受到的更多魅力來自於「普通人的生存之路」。 對「凡人底色」的堅守貫穿在劇集角色成長的細節中。韓立「眉頭一皺退至眾人身後」的下意識動作之所以被讀者和觀眾津津樂道,正是因為「這是人物心理真實性的直觀表現,是凡人的謹慎——先活下來,才有資格談別的。」「從『活下來』到『活得好』,再到『能力惠及他人』」,在楊陽看來,這種生存邏輯暗合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的精神內核,「也是這個修仙故事所呈現出的現實意義」。 隨著劇集的播出,特效與打鬥場面受到關注,從各式各樣的靈獸與妖獸,到神仙法器、符籙呈現,從近身纏鬥到使出身法手訣的仙人之姿,帶來極致觀劇體驗,不斷推進故事發展。 楊陽坦言《凡人修仙傳》的特效量是自己「職業生涯之最」。劇集儘可能還原在原著中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場面」,讓想像落地的出發點依舊是「返璞歸真,大道至簡,渾然天成」。 「由人物命運帶著走」,楊陽在平衡文戲武戲關係上所堅持的原則簡潔有力,「特效大場面也好,打戲也好,必須與人物的內心情感和他強烈要活下去的願望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真正的張力。」 在近日播出的第11集中,主人公與妖獸墨蛟的對決很受關注,「對於墨蛟其實我們有很多版設計圖,但最終還是決定從現實出發。」在楊陽看來,墨蛟雖然是想像出的怪獸,但只有當其某些特質能與人們的真實經驗有所聯繫,才會有震撼感。「它是一個在山洞的水中孤獨潛行的二級妖獸,可以想像它的外皮堅韌滑膩的感覺,與暗溼環境相合,它會非常狡猾、陰鷙。」 楊陽表示,劇中相關設計皆是如此,如血玉蜘蛛,正因「設身處地」考慮到其常年在礦洞生存,主創決定其「一出場身上掛滿了各種寄生物」。楊陽將圍繞妖獸生長環境的推敲笑稱為「一方水土養一方獸」,「完全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去想像這些妖獸,賦予它們各自獨特的性格,才能夠活靈活現。」 摒棄「光波對轟」的懸浮,該劇動作設計同樣錨定「真實落地」。 從傳統文化中為修仙世界尋找「根脈」,《凡人修仙傳》構建起一套「可解讀」的仙界視覺體系。五行哲學成為法術設計的核心框架,顏色與門派嚴格對應,「在打鬥場面中,觀眾能一眼認出『這是風,那是火』,而不是一團模糊的光。」楊陽說。 「法術不能憑空出現,要和環境『對話』。」楊陽要求打戲必須「紮根場景」:在沙土地打鬥時,風系法術會捲起真實沙塵;在水邊對決時,水系法術會激起漣漪水汽。這種「環境反饋」讓天馬行空幻想中的法術有了「物理重量」。 「修仙者的力量是『排山倒海』,但動作要像『行雲流水』。」楊陽表示,此次劇集主演以過硬的舞蹈功底將法術動作演繹為「流動的力量」——釋放法術時手臂如狂草舒展,指尖卻凝力如釘,「這就呈現出了修仙與武俠的區別。」 她說,所謂打戲的內核,是將「腦力較量」具象化。「觀眾看到的是拳腳,感受到的是『絕境求生』的緊迫感。」《凡人修仙傳》的打戲,還在於「做減法」——減去浮誇的爆炸,減去無意義的炫技,減去脫離邏輯的「秒殺」,只留下「角色的意志、環境的阻力、文化的重量」。 楊陽導演(左三)在片場。受訪者供圖 從韓立最初純手工織布上染並縫製的粗布服裝,到煉丹製藥過程中完全按照古書描述呈置的各種原料與藥罐皿器,在楊陽的現實主義手法中,對細節的「真」有很高追求。「觀眾或許在一閃而過的鏡頭中不會注意藥圃的陶罐如何擺放,但正是這無數細節的積累,才最終成為這個修仙世界可信度的基石。」 「讓修仙世界回歸人間」,為此,在《凡人修仙傳》中,實景拍攝及航拍鏡頭被大量使用,流雲飛瀑、奇山靜湖、朝露晚霞賦予虛構的天南大陸以真實可觸的質感,「道法自然」的修仙意趣依靠山川湖泊的自然美得以「落地還原」。 劇中「仙人乘槎」的飛行場景,復原古畫中「樹根為舟、仙鶴為伴」的意象。「古人的浪漫是『乘槎浮於海』,我們要做的是把這種浪漫講給當代人聽。」楊陽說。 據介紹,製作團隊從中國古代畫作、神話、典籍等汲取靈感,讓器物、道具、置景等皆具有文化根基及古典美學呈現。 從著意於凡人的「生存之道」,到特效打戲的真實落地,再到傳統文化元素與中式浪漫,《凡人修仙傳》被認為以現實主義筆觸呈現出修仙劇的一番新貌。「修仙的浪漫,終究要落地在凡人的土壤裡方顯魅力。」楊陽說。(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5893
38
2025-10-26 00:27
94173
47
2025-10-26 00:27
16952
62
2025-10-26 00:27
49612
14
2025-10-26 00:27
57936
48
2025-10-26 00:27
17369
93
2025-10-26 00:27
36518
63
2025-10-26 00:27
68725
93
2025-10-26 00:27
17694
34
2025-10-26 00:27
57394
68
2025-10-26 00:27
46872
57
2025-10-26 00:27
47236
92
2025-10-26 00:27
28197
42
2025-10-26 00:27
51963
31
2025-10-26 00:27
91536
76
2025-10-26 00:27
16438
48
2025-10-26 00:27
18673
87
2025-10-26 00:27
71258
21
2025-10-26 00:27
41928
57
2025-10-26 00:27
76894
31
2025-10-26 00:27
94725
31
2025-10-26 00:27
16894
39
2025-10-26 00:27
17934
19
2025-10-26 00:27
14975
27
2025-10-26 00:27
51623
43
2025-10-26 00:27
81735
34
2025-10-26 00:27
17893
23
2025-10-26 00:27
15673
73
2025-10-26 00:27
29843
15
2025-10-26 00:27
48197
91
2025-10-26 00:27
36189
67
2025-10-26 00:27
69712
97
2025-10-26 00:27
39846
36
2025-10-26 00:27
39862
27
2025-10-26 00:27
81654
61
2025-10-26 00:27
45236
78
2025-10-26 00:27
19374
57
2025-10-26 00:27
51893
54
2025-10-26 00:27
96531
41
2025-10-26 00:27
85497
18
2025-10-26 00:27
35216
92
2025-10-26 00:27
17426
51
2025-10-26 00:27
78695
85
2025-10-26 00:27
67259
27
2025-10-26 00:27
82531
12
2025-10-26 00:27
69183
78
2025-10-26 00:27
52741
74
2025-10-26 00:27
63749
82
2025-10-26 00:27
17564
84
2025-10-26 00:27
48529
69
2025-10-26 00:27
15932
64
2025-10-26 00:27
42581
45
2025-10-26 00:27
| 樱桃直播 | 520直播 |
| 少妇免费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杏仁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快猫 | 夜魅直播 |
| 97播播 | |
| 蜜唇直播app | 色花堂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樱花直播nba | 富贵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魅影直播 | 荔枝直播 |
| 趣爱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暖暖直播 | |
| 花儿直播 | 趣爱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九球直播 | 夜魅直播 |
| 百丽直播 | |
| 春雨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97播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