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發布公告2025年第40號,公布對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簡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4年9月9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4年第37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初步裁定(見附件)。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初步裁定 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存在傾銷,中國國內油菜籽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二、徵收保證金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5年8月14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描述如下: 調查範圍:原產於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 被調查產品名稱:油菜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的名稱為油菜子)。 英文名稱:Rape or colza seeds。 產品描述:油菜籽系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栽培油菜長角果的小顆粒球形種子,種皮有黑、黃、褐紅等色。 主要用途:主要用來生產菜籽油和菜籽粕等。 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2051090、12059090。 對加拿大公司徵收的保證金比率如下: 所有加拿大公司 75.8% 三、徵收保證金的方法 自2025年8月14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加拿大的油菜籽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保證金以海關確定進口貨物的計稅價格從價計徵,計算公式為:保證金金額=(海關確定進口貨物的計稅價格×保證金徵收比率)×(1+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四、評論 各利害關係方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天內,可向調查機關提交書面評論意見。
當AI越來越普及,有人卻動起了歪心思。 最近,「僅退款AI圖」的相關詞條登上熱搜。起因是,有電商平臺商家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有人利用AI生成商品瑕疵圖片,以此申請退款。而另一邊,也有部分商家用AI美化甚至虛構商品圖。 「AI不該給不誠信行為插上翅膀。」讀者們對此展開熱議。 買家申請退款的圖片 AI痕跡明顯,有的還留著水印 「居然拿AI圖來說產品有問題,真的是太離譜了!」 作為電商平臺商家,李先生有些憤怒。他告訴本報記者,一位同行在電商平臺主要銷售電池等產品,上個月接到了一條投訴消息。「顧客說買到的電池漏液了,要求退款。引起懷疑的是對方發來的圖片,一看就很假,大概率就是AI生成的。」 「同行發給我看的時候,我都震驚了,還是第一次聽說有用AI生成圖片來退款的。」李先生直言,這是用AI將完好的產品改成破損的圖片,藉此向商家索要賠償。 李先生所說的情況並非個例。 在社交平臺,一名電商商家發布視頻稱,前不久,有顧客以商品質量問題要求「僅退款」。同意退款後,他讓顧客將問題產品丟棄銷毀,並拍下一段視頻。「發來的視頻最後,垃圾桶邊突然多『長』出一隻手,很明顯就是AI生成的,簡直又可笑又可氣。」 視頻收到了超1萬條點讚,評論區還引來不少吐槽,還有部分商家稱近期也有過類似遭遇。 「顧客發給我一張商品瑕疵圖,說收到就這樣了。」一名商家發出一張衣物破損和沾有汙漬的圖片,而圖片右下角卻有處「AI生成」的水印。 還有網店的客服說,有顧客發來水杯的破損圖,詢問「裂開了怎麼辦」,客服讓對方換個角度拍一張,卻收到了一張截然不同的照片,「裂紋都變了」。當客服指出「這是AI生成的圖片」,顧客才承認:「好吧,杯子沒啥壞的地方。」 本報記者發現,用AI偽造證據薅羊毛的情況,在生鮮、水果類電商商家中也有出現。 記者在電商平臺隨機找了幾家水果網店,其中,有的客服直言,曾遇到過用AI圖來退款的情況。 「有遇到過,但這種情況不多。」一名水果網店的客服說,有極個別的顧客買了榴槤後,會用AI生成榴槤腐爛的照片,要求退款。「我們會讓錄視頻,跟快遞單合拍錄一個視頻,一般來說可以杜絕用AI的行為。」 商家用AI製造商品效果圖 有的過度精緻,簡直是幻象 與買家濫用AI相對的,是部分商家利用AI製造商品幻象。 記者以「奶油桃」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到有店鋪曬出的商品圖「AI味」較重,有的是桃子外表非常光滑飽滿,沒有一點紋理,果肉也過度精緻,還有不同店鋪用的均為完全相同的圖片。 今年4月,淘寶曾出臺新規治理AI假圖。據其規定,商品圖片應以商品實拍圖作為核心的效果體現,修飾行為應當適度,避免失真。嚴禁利用AI等技術合成方式,呈現顯著失真的與實際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圖。這也是電商平臺首次針對AI假圖出臺規定和相應約束措施。 事實上,多部門已經對AI技術濫用和生成內容進行整治和規範。 3月7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對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涉及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加以規範,規定相關內容需添加標識,辦法將於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外,今年4月以來,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整治AI技術濫用」專項行動,打擊借AI技術生成發布虛假信息等。據新華社消息,第一階段累計處置違規小程序、應用程式、智能體等AI產品3500餘款,清理違法違規信息96萬餘條,處置帳號3700餘個。 長期專注處理電商消費糾紛和職業打假索賠案件的塗攀躍律師告訴記者,當前AI技術日益普及,使用AI工具的門檻也越來越低,這使得用AI造假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催生了AI製圖惡意退款以及生成虛假商品圖片等情況,這些行為無疑衝擊了電商生態的信任基石。 新聞+ 有法律界人士呼籲 監管還需及時跟上 實際上,由AI製圖引發的亂象,已觸及法律紅線。 「部分買家用AI生成假圖假視頻進行退款,這是最近才開始出現的現象。」塗攀躍表示,此行為不僅破壞了平臺規則,也涉嫌違法。「通過虛構事實、偽造證據騙取的退款,商家有權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無論金額大小,最高可處15日拘留並罰款。」 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君律師說,通過AI虛構商品破損、發黴等瑕疵騙取退款,本質是虛構事實獲取不當利益,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誠實信用原則。 「此類行為通過虛假信息獲取退款,符合『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而致他人損失』的不當得利構成要件,商家有權依法追討。」他說,此外,該行為還違反《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該制度明確排除虛假信息退貨情形,不屬於合法「無理由退貨」範疇。 張君分析,現象背後涉及AI技術濫用與規則挑戰的問題。「AI降低了造假門檻,導致部分消費者濫用『無理由退貨』制度,暴露出技術進步與現有監管規則的適配缺口。」 他認為,多方應當合力應對,消費者需堅守法律底線,誠信維權;電商平臺應升級技術審核,識別AI生成的虛假內容;商家可通過法律途徑追償損失;監管部門需完善規則,平衡「消保」與反欺詐需求,應對AI帶來的新型法律挑戰。 塗攀躍也認為,平臺應當肩負起責任,要快速響應,積極完善規則,提高算法和技術甄別能力,比如建立疑似AI造假的商家反饋通道,對偽造證據的用戶進行限制,並可利用大數據匯總建立黑名單制度,對於情節嚴重,破壞平臺規則和交易秩序的可以報警。從平臺層面規範AI造假索賠等現象,有助於電商行業回歸良性競爭,釋放消費活力,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蜜糖直播 | 黑白直播 |
69美女直播 |
零七直播 | 青草直播 |
榴莲视频 |
零点直播 | 黄瓜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夜魅直播 | 小蝌蚪app |
色花堂直播 |
仙凡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柚子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柚子直播 |
绿茵直播 |
百丽直播 | 红楼直播 |
婬色直播 |
快猫 | 妖姬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零点直播 |
五楼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婬色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