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電(記者 石睿 吳家駒)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機器人足球世界盃、機甲格鬥擂臺賽等多項機器人競技運動比賽輪番登場,大家紛紛好奇,究竟還有什麼運動是機器人做不到的? 「某種意義上,目前人類的各種運動動作機器人都能做。不過,要讓機器人跑得非常快、跳得特別高,會受到硬體限制,完成這些高難度的動作還是非常有挑戰的一件事情。」近日,宇樹科技創始人、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王興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介紹。 發展機器人的最終目標:真正去幹活 2025年春晚上,一段機器人扭秧歌的表演讓人形機器人出了圈。王興興表示,上半年整個機器人行情非常火爆,從需求端拉動了整個行業發展,包括整機廠商、零部件廠商在內的很多機器人企業都在迅猛增長。 不過,目前大部分人形機器人仍處於才藝展示階段,跳舞、功夫、運動樣樣行,未能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對此,王興興向記者解釋,很多技術的進步需要一些時間,一步到位讓機器人去家裡或工廠大規模、有實際價值地工作勞動,當下還不太現實。在這個時間點,我們用AI(人工智慧)技術,讓機器人做些運動、表演,反而是更容易落地的一些場景。 「就像電腦剛剛出現的時期,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用途有限,沒有圖形界面,也沒有word,很多情況下,要有電腦先出來,有一些開發者在上面開發更多軟體,過幾年軟體功能越來越多了以後,電腦就真正走入了大眾生活。」 視頻:王興興:普通人用上人形機器人,還需要時間來源:中國新聞網 王興興強調,整個行業的目標還是希望機器人真正去幹活,真正去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從時間上看,可能2-3年會有明顯的技術進步,大概率不超過十年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最快一兩年,機器人將迎來「ChatGPT時刻」 那麼,限制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技術瓶頸是什麼呢? 他分析,很多人可能會懷疑是不是硬體不夠好或者成本比較高,從技術層面或者純AI的角度來說,目前的硬體完全夠用,當然還不夠好,要持續進步,而最大的技術挑戰是具身智能AI不夠用。 「現在機器人發展的階段類似於ChatGPT出現前,大語言模型已經做了很長時間,但是大家覺得模型很『傻瓜』,很難在實際中應用。」王興興認為,快的話未來一兩年、慢的話三到五年就會達到了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 他進一步分析,與語言模型領域不同,具身智能AI最大的問題是模型問題而不是數據問題。語言模型領域是純數據驅動,但在機器人領域,無論用什麼方法去採集數據,放到機器人上跟實物的偏差還是較大,效果不是很理想。 「未來2-5年,大家可以多關注多推動端到端的具身智能AI模型,這是很重要的,此外,更低成本更高壽命的硬體也是機器人發展的關鍵。」王興興相信,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未來幾年,全球機器人出貨量翻一番還是可預期的。(完)
「蓬萊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這艘元末明初來自朝鮮半島的高麗古船正是這段歷史的實物例證,講述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故事。」8月2日,山東煙臺蓬萊閣景區管理服務中心文物部副部長劉莉指著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內的古船殘體介紹道。 劉莉正在給遊客講解古船的來歷(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拾階而上,登上蓬萊閣主閣,遠眺黃渤海分界線,俯瞰蓬萊水城,了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情況,察看水城炮臺和古代艦船入海口,聽取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等歷史介紹。總書記叮囑當地要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雄踞丹崖山之巔。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近年來,蓬萊閣景區不斷加大對在展文物保護修繕力度。為減少拆解搬移給古船造成的損害,2023年,工作人員在正常展出的情況下,對古船進行了整體性保護。 「文物出土只是保護的開始。長期的展出中,文物會遇到一系列問題,以古船為例,木材面臨開裂、變形等威脅,我們因地制宜開展保護工作,這樣既保護了古船,也讓遊客近距離觀察和了解文物保護知識,提升了大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劉莉說。 張景龍(左一)與同事利用儀器對丹崖山巖體進行監測(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憑海而立的丹崖山常年受海水海風的侵蝕,巖體局部存在穩定性病害,會影響蓬萊閣安全。「我們對丹崖山巖體加固後,定期監測巖體變化,對蓬萊閣等文物進行日常維護、持續跟蹤,守護好珍貴文物。」蓬萊閣景區管理服務中心文物科副科長張景龍說。 歷史文物不僅要保護好,還要發展好、利用好。如今,蓬萊閣景區深挖歷史資源,加強文旅融合,讓非遺項目、小場景演出等走進景區,精心呈現絲路情緣、「戚家軍」魂、東坡吟詩等特色節目,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歷史故事,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蓬萊閣景區的「絲路情緣」小場景演出走進遊客中間(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與此同時,蓬萊閣景區與當地中小學校「結對子」,讓小講解員「走進來」,大講解員「走出去」,把英雄故事、絲路故事送進課堂、送到青少年身邊。 今年3月開始,37名當地中小學生變身「紅領巾講解員」,陸續在景區內的戚繼光紀念館「上崗」,每逢周末和假期為遊客講述戚繼光的故事。「我已經背誦好多遍講解詞,每一次講解都感覺對戚繼光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覺得自己也在跟著英雄一起成長。」「紅領巾講解員」張鴻軒說。 「我們會牢記總書記囑託,做好文物保護和傳承工作,讓史實『說話』,讓文物『發聲』,讓優秀文化『活起來』,講好海上絲綢之路故事、講好英雄故事,使博物館成為行走的大課堂。」蓬萊閣景區導遊部副部長修琳琳說。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 於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蔡榮波 統籌:陶玉德 策劃:程立龍 卜葉 記者:程立龍 唐磊 配音:劉佳音 鳴謝:煙臺市蓬萊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央廣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3186
36
2025-10-25 09:10
87952
15
2025-10-25 09:10
61938
17
2025-10-25 09:10
45236
36
2025-10-25 09:10
27368
45
2025-10-25 09:10
47953
76
2025-10-25 09:10
58496
42
2025-10-25 09:10
71236
73
2025-10-25 09:10
82176
71
2025-10-25 09:10
47692
29
2025-10-25 09:10
76942
17
2025-10-25 09:10
47823
24
2025-10-25 09:10
74315
27
2025-10-25 09:10
93468
39
2025-10-25 09:10
48196
74
2025-10-25 09:10
15769
64
2025-10-25 09:10
93287
25
2025-10-25 09:10
51374
14
2025-10-25 09:10
42198
56
2025-10-25 09:10
18295
51
2025-10-25 09:10
24518
64
2025-10-25 09:10
97285
97
2025-10-25 09:10
89425
47
2025-10-25 09:10
79268
45
2025-10-25 09:10
51284
57
2025-10-25 09:10
97135
53
2025-10-25 09:10
73184
19
2025-10-25 09:10
24387
64
2025-10-25 09:10
14286
87
2025-10-25 09:10
32896
35
2025-10-25 09:10
61972
14
2025-10-25 09:10
38615
14
2025-10-25 09:10
41536
47
2025-10-25 09:10
53197
85
2025-10-25 09:10
42357
49
2025-10-25 09:10
81452
93
2025-10-25 09:10
16759
36
2025-10-25 09:10
49683
53
2025-10-25 09:10
84916
85
2025-10-25 09:10
73615
81
2025-10-25 09:10
79286
36
2025-10-25 09:10
52879
51
2025-10-25 09:10
56437
71
2025-10-25 09:10
64382
73
2025-10-25 09:10
83914
42
2025-10-25 09:10
14672
21
2025-10-25 09:10
62841
58
2025-10-25 09:10
23179
45
2025-10-25 09:10
92736
82
2025-10-25 09:10
82154
73
2025-10-25 09:10
65431
83
2025-10-25 09:10
51826
82
2025-10-25 09:10
52496
35
2025-10-25 09:10
| 蜜疯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小猫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小蝌蚪app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美女直播 | 红桃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鲍鱼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雨燕直播 | |
| 樱桃直播 | 黄播 |
| 大鱼直播 | |
| 茄子直播 | sky直播 |
| 心动直播 | |
| 零点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婬色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少妇免费直播 | |
| 深夜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 伊人直播网站 | 婬色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