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蔣菡)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全球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5547萬噸,在有色金屬總產量中佔比提升至33%。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1915萬噸,約為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24%。 「其中,再生精煉銅為精煉銅產量的33%,再生鋁約為電解鋁產量的24%,再生鉛約為鉛產量的47%,再生鋅約為鋅產量的18%。廢舊新能源電池再生利用得到的鈷約2.6萬噸、碳酸鋰約10萬噸,分別佔我國金屬鈷、鋰鹽產量的14%和10%。」該協會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介紹。 「一系列報廢更新活動有力推動了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的穩步增長。」段紹甫介紹說,今年1~6月,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產量合計達998萬噸,同比增長4.55%,其中再生鋁產量560萬噸,同比增長10.89%。 另外,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25年1~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達到276.7萬輛,同比增長65%。從供銷合作總社家電拆解企業數據來看,規範拆解各類廢舊家電數量已超過700萬臺,同比增長25%。1~3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長70%,主要網際網路回收平臺的廢舊手機回收額同比增長50%。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隨著「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加力擴圍,國內主要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量(金屬量)增長至800萬噸,同比增長3.22%。其中,廢銅回收量為132萬噸,同比增長1.54%;廢鋁回收量為465萬噸,同比增長7.91%。 「為更好地落實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相關企業加快老舊設備更新,不斷加大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裝備攻關力度,從而提高再生金屬的回收率和產品質量,並開發出再生比例更高的產品。」段紹甫舉例說,立中集團生產的免熱處理鋁合金中再生鋁使用比例可超過50%,中孚實業生產的易拉罐罐體中再生鋁平均使用比例接近50%,最高已達85%。 此外,他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資金積極向民營企業項目傾斜,其中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項目的資金佔比超過80%。這促使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加速升級,提升生產和管理水平,培育出更多的骨幹企業。
嘉興8月5日電(黃彥君)「快看,那裡有綠光!」連日來,高溫持續,暑氣正濃,一場浪漫的「螢火之約」在浙江山野間接力傳遞。 「小時候,河邊草叢裡總能看到螢火蟲,忽閃忽閃,時隱時現。」聽說當地姚莊鎮金星村有螢火蟲「回歸」後,生活在嘉興市嘉善縣的章瑜特意帶孩子前來「追光」。 對於「80後」章瑜而言,盛夏夜的江南鄉間,三五夥伴相約尋找螢火蟲是最浪漫的童年回憶。然而,隨著環境變化,這份「浪漫」曾一度遠去。 螢火蟲是一種生態指示物種,被稱作「會呼吸的生態指示器」。浙江氣候溫暖溼潤、河湖眾多,生態環境適宜螢火蟲棲息。但過去幾十年裡,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螢火蟲棲息環境發生變化,導致其一度在多地銷聲匿跡。 嘉善縣螢火蟲「回家」的契機始於2019年。彼時,由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兩區一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多項生態修復工程同步啟動,為螢火蟲生長提供生態系統保障。 經過多年努力,該縣已陸續迎回4個種類的螢火蟲,且水生、陸生和半水生種類在當地皆有分布。其中,該縣擁有的水棲類螢火蟲種類已佔全世界種類的三分之一。 螢螢之火,象徵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希望之光」。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螢火蟲「用翅膀投票」故事在浙江各地不斷上演。 7月7日,浙江慶元縣五大堡西洋殿景區,螢火蟲宛若「星河」。胡新強 攝 前段時間,麗水九龍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九龍溼地」)螢火蟲大規模再現的消息在生態攝影圈不脛而走,林間小徑、湖畔草叢中,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溼地間飛舞,點點螢光如繁星墜落。 麗水與螢火蟲,亦歷經一場「重逢之約」。 2022年,麗水遭遇極端高溫乾旱,九龍溼地螢火蟲種群數量驟減,部分區域每百平方米僅剩一兩隻。為修復螢火蟲棲息地,該地於2023年臨時關閉賞螢區,對九龍溼地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 經歷「閉關」後,九龍溼地螢火蟲種群恢復情況良好,已於2024年重啟賞螢活動。2025年,該處還通過雲計算、物聯網等構建「智慧大腦」,對溼地生態進行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生態美景催熱一年一度「螢火經濟」,帶動周邊農家樂、住宿餐飲等業態增收。 如今,每至「螢火季」,九龍溼地附近的農家小院、露營基地總是「一房難求」。來自長三角各地的遊客在此遊玩、吃飯、聊天,等待夜幕降臨共赴「星河」。 「螢火蟲不會說謊!有螢火蟲的地方生態環境優越,剛好適合『吸氧』。」入夏以來,在湖州德清莫幹山風景區,鮑紅女經營的民宿也因螢火蟲而「出圈」。 2015年,鮑紅女在民宿附近的水杉林中發現了幾隻螢火蟲,產生了打造螢火蟲基地的想法。此後,她著手邀請專家調研、復育螢火蟲,耗時三年使水杉林中流螢成群,為莫幹山旅遊增添一張生態名片。 近兩年,在其努力下,該處螢火蟲生態探索、夏日螢火蟲夜集等文化活動相繼落地,螢火蟲基地每年遊客量超3萬人次,有效帶動周邊土特產銷售、村民就業增收。 來去之間,螢火蟲在浙江的棲息變遷,恰是該省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的一個縮影。點點螢火匯聚,生態之光照亮可持續發展之路,也讓「綠水青山」的饋贈惠及更多民眾。(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红楼直播 | 富贵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直播软件下载 |
雨燕直播 |
比心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伊人下载 |
伊人直播网站 | 牡丹直播 |
抓饭直播 |
月夜直播 | 绿茵直播 |
小猫直播 |
苹果直播 | 魅影直播视频 |
杏爱直播 |
趣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小草莓直播 |
百丽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快猫 |
零点直播 |
秀色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