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高招本科錄取結束後,一些考生因為服從調劑等原因沒能被心儀的專業錄取,便開始考慮進入大學後再轉至其他專業學習。那麼,現在大學轉專業容易嗎?有需求的學生應該怎樣做準備?如願轉專業後可能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轉專業的做法究竟值不值得提倡呢? 問題1 大學專業可以隨便轉嗎? 高校轉專業政策正陸續放寬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呂朝偉 本科錄取塵埃落定,考生即將踏入憧憬已久的大學校園。然而每年此時,總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長對錄取的專業不滿意。近年來,各高校陸續放寬了轉專業政策,為學生提供二次選擇的機會。然而轉專業並非萬能鑰匙,是否真的需要轉專業、如何轉專業以及潛在風險都需要科學認知和理性評估。 近年來,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越來越多的高校放寬了轉專業限制。但是,各高校轉專業的具體政策差異顯著,極少數高校可以實現「自由轉出轉入」,部分高校實行「轉出無門檻、轉入有考核」,也有不少高校只允許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申請轉專業並設置轉入考核。具體政策可在各高校教務網站查詢。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作為國內最早實施轉專業零門檻的「雙一流」高校之一,北科大一直執行很寬鬆的轉專業政策,除特殊約定的招生類型外,學校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學習成績排名無要求、轉出人數無限制;接收專業不超過招生人數的一定比例則無條件接收。如果某個熱門專業申請轉入人數過多,則由相關學院制定方案進行考核選拔,整體成功率約為80%。 各高校轉專業成功率因政策差異和專業冷熱各不相同,要提高轉專業成功率,需要學生提前準備、按照學校流程提出申請、參加選拔。無論高校是否實行「轉出無門檻」政策,優秀的成績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更容易獲得新專業所在學院的青睞。所以,無論是否已經決定要轉專業,都要把握學習機會,投入時間、精力學好原專業的課程。在轉專業前,學生要結合自身興趣、能力、成績排名、未來規劃,對照目標專業的具體要求,如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方向等,進行可行性分析,做出合理決策,避免盲目「隨大流」、追逐熱門。各高校轉專業的時間節點也有所不同,學生需要關注相關通知、按照要求準備申請材料。此外,一些新專業會設置考核環節,學生還要做好筆試、面試的準備工作。總之,學生要想提高轉專業的成功率,在掌握政策的同時,還要以學業為本,對目標專業進行理性評估,並進行充分準備。 問題2 轉專業需要做什麼準備? 合理確定目標 積累卓越實力 北京郵電大學宣傳部 舒文瓊 隨著高水平本科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人才培養理念深刻轉型,高校寬鬆多元的轉專業政策漸成新趨勢。轉專業機會窗口以更個性化、人性化的方式持續拓展,不僅為學生彌補高考志願遺憾打開了一扇窗,更賦予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為學生個性化成長成才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當前,多數高校通過「三增一降」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大的專業自主權——增加轉專業申請次數、延長申請時間窗口、擴大轉入專業範圍以及降低申請轉出門檻,打造更加靈活多元、分層分類的轉專業體系。一方面,突破了申請轉專業的年級、次數和專業限制,大一、大二年級(個別高校延長至大三)均有機會申請,允許跨院系、跨大類、跨專業申請,轉出政策更加寬鬆。另一方面,允許學生根據能力興趣分層、分批申請,橫向打造了拔尖人才培養特區、試驗班等個性化項目,縱向打通了降級轉專業、零門檻轉出等政策通道,實現了更大規模、更廣覆蓋、更高滿意度的因材施教,提升了人才分類和個性化發展成效。 然而,「零門檻申請」並不意味著「無條件轉入」。事實上,轉入標準依舊嚴格、競爭相當激烈。為了提高轉專業成功率,學生必須在專業基礎、實踐能力、生涯規劃這三方面力爭上遊。首先,堅持將國家戰略需要、產業前沿需求和個人興趣優勢相結合,合理確定目標轉入專業。其次,提前研究接收政策,在專業成績、競賽實踐、集體活動等方面「穩紮穩打」,積累卓越的學習能力、實力與潛力。最後,科學評估專業課程難度、對能力素養的要求等,制定細緻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縮短轉專業後的適應期,持續激發學習興趣與動能。 當前,教育數位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深刻重塑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形態,傳統學科專業不斷更新,跨學科聯合培養項目、輔修和微專業等創新項目持續推廣,學科專業布局全面優化,更加個性化的知識學習模式成為新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可以把握教育數位化發展機遇,不斷增強學習自驅力,探索多元個性化成長的新路徑。 問題3 轉入新專業後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再選擇」機會與壓力並存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務處處長 孫忠娟 對學生而言,轉專業雖然提供了專業學習「再選擇」與「再賦能」的機會,有助於提升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然而,轉專業後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會為本科學習帶來諸多挑戰。 首先,轉入新專業後,學生將會按照新的培養方案修讀課程。如果專業跨度大、新舊培養方案差異明顯,學生需要在完成本學期課程學習的同時,補修新專業的前期課程。比如,新專業對數學能力培養有較高要求,學生轉入後需要補修微積分、數學分析等課程,可能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 其次,績點排名可能優勢不再。在專業發生變化後,由於不同專業課程評分標準存在差異,學生的績點排名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有可能影響保研、獎學金評定等方面。同時,在轉專業過程中,學生也會面臨學分轉換認定的「損耗」問題。例如,原專業已取得的必修課學分可能僅被新專業認定為選修課學分,學生還需重新修讀新專業的課程。 第三,新環境有新的挑戰。轉入班級的學生經過大一入學軍訓、班級破冰、集體活動等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班級凝聚力,而轉專業學生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融入新集體。同時,由於培養目標與學科特質不同,新專業的學習氛圍可能也不一樣,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心理負擔。 最後,可能面臨專業濾鏡「黯然失色」的挑戰,即轉入前是幻想,轉入後是失望。轉入新專業後,學生往往期待在新領域中實現自我價值。然而,現實可能與幻想存在差距,課程壓力、學習節奏、專業適應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原本的期待逐漸被現實的挑戰所取代。當興趣撞上現實,不少學生可能會陷入「轉錯了」的自我內耗。 如果學生想學習本專業以外的內容,在轉專業之外有沒有其他選擇呢?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不少高校都提供了輔修學位、微專業等多元化培養項目。這些項目能夠幫助學生在原有領域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比如,輔修通常要求修滿20到30學分,課程壓力小於轉專業。學生畢業時,如完成輔修專業課程並達到學位條件的,會同時獲得主修和輔修學位。當前,部分高校已推出了微專業課程,以模塊化課程形式滿足學生專項能力的提升需求。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ESG投資與管理」微專業為例:學制1年,核心課程包括ESG理論、評價評級、投資實踐等,旨在培養學生從事ESG投資與管理工作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此外,還可以考慮交換生項目。交換生項目像是一座「跨專業橋梁」,學生可以利用海外高校的課程資源,接觸原本計劃轉入的專業領域。不同於暑期課程的短期接觸,交換生項目通常要求學生在境外高校學習一學期或一學年,同時所獲學分可依據成績單進行轉換。這段經歷有助於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課程和教學資源,填補知識空白,還能為後續的職業規劃或深造提供更多專業選擇。 綜合來看,轉專業是一個機會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的過程,學生需要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和要求,做好努力拼搏的心理準備。 現身說法 決心與行動力缺一不可 大一學生 張旭 2024年9月,命運的指針輕輕一轉,我以一分之差與心心念念的計算機專業失之交臂。在夢想火種的驅使下,我決定踏上轉專業的徵程。半年後,我以專業排名前8%的優異成績,成功從電子信息大類轉入計算機大類,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涯。於我而言,這段旅程不僅是知識積累、能力提升的過程,更是我在思想和學習上的一次深刻蛻變。 剛進大學時,面對與目標專業的差距,我沒有氣餒,而是開始認真觀察和思考轉專業的必要性。我深知,轉專業不能一時衝動,更不能盲目跟風,必須深入剖析興趣優勢,判斷目標專業是否與個人發展規劃相契合。為此,我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方案、就業前景等信息,主動向學長學姐請教專業課學習難度和專業感悟。經過深思熟慮,我更加堅定了轉專業的決心。 明確目標後,我第一時間向輔導員諮詢轉專業政策,包括轉入成績要求、轉專業時間節點以及考核形式等。一般來說,轉專業會進行2至3輪考核,轉入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專業時,還會有機試考查編程能力。從學長學姐那裡,我得知紮實的數理基礎和對轉入專業相關基礎知識的了解在工科轉專業競爭中至關重要,也是轉專業考查的重要指標,同時,面試時也會重點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於是,我給自己定下目標,在原專業的學習中,力爭取得優異的成績排名,增加轉專業申請的籌碼。在日常學習中,我始終保持高度專注、全力以赴,平時和期末考試都取得了理想成績。通過不懈努力,我的成績在原專業中名列前茅,順利達到了轉專業的基本要求。 筆試和面試是轉專業路上的關鍵環節,為了順利通關,我做了充分準備。在筆試方面,我仔細研究了目標專業的考試大綱,明確了考試範圍和重點內容。由於計算機專業對數學和編程能力要求較高,我便針對這兩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我重新複習了數學分析、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通過大量練習題鞏固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我還利用閒暇時間,通過不斷練習編程題目來學習算法,提高編程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面試準備階段,我精心準備了英語自我介紹和常見問題回答,並複習了計算機組成等基礎知識和大模型、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相關內容,重點闡述了自己對計算機專業的濃厚興趣、相關知識儲備和未來學習計劃,並模擬了多次面試場景,不斷優化表達,增強自信。 終於,在轉專業選拔的考場上,我憑藉紮實的知識儲備和充分的心理準備,順利通過了筆試和面試。當收到轉專業成功的通知時,喜悅與自豪湧上心頭,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如今,我已經在新專業中開啟了新的學習生活,不僅學到了更多前沿的專業知識,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轉專業讓我對大學生活更加充滿信心,我相信,只要有夢想,並為之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在熱愛的領域綻放光彩。 思考與建議 本科階段重在提升能力素養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鐵錚 選擇原本就是件難事,本科階段轉不轉專業更是如此。學生和家長要從長遠視角看待專業,進入大學後利用各類途徑深入了解專業學什麼、未來做什麼、所在學校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再作出是否要轉專業的決定。 專業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一般而言,某個專業報考的人多,錄取分數就高。如果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而未能跨入心儀專業的門檻,入學後可以考慮再為自己爭取一次讀此專業的機會。如果學生填報志願時是由父母、老師、他人代勞的,入校後想自己做主了,試試轉專業未嘗不可。如果學生填報志願時是一種考慮,錄取之後想法又變了,雖然可以理解,但如此搖擺不定,在決定是否要轉的問題上更應該慎重。萬一轉了之後想法又變了呢? 當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年輕人來說,愛好發生轉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按照所在高校的現行政策和流程轉到感興趣的專業當然是好事。不過,本科階段只是人生中一個很短的階段,大學更多的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專業培養只是其中一部分。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哪個專業都有優秀畢業生。一般而言,高校目前設置的專業都是經過論證的,其培養目標大多符合社會需要。至於讀大學這幾年會不會變化、會如何變化,是很難預測和判斷的。 有人會說,不同的專業就業出路不同。這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社會發展這麼快,誰能保證現在的所謂熱門專業四年、六年之後還會熱?國家建設需要優秀人才,不論學哪個專業,學生都應該好好學、認真學。 學習要靠興趣。實在沒有興趣,肯定是學不好的。面對不喜歡的專業怎麼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要積極調整心態,儘量用理智戰勝感情。隨著學習的深入,對專業的了解,許多學生都會慢慢喜歡或者適應所學專業的。參加社團活動、實習等實踐,也能增進對專業的理解和興趣。 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真的是學不下去,除了在本科階段轉專業外,改變的路徑還有很多。一是可以邊學習本專業,邊學習心儀的專業。其路徑既可以自學,又可藉助學校開設的二學位課程等。專業和專業之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但真正學起來,也並非都是天壤之別。二是邊學習本專業、邊備考心儀專業的研究生。不過無論走哪條路,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吃這點苦也是值得的。我本人就是本科畢業四年後,考入新聞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從而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願。 在許多學校,轉專業並非高不可攀。靈活寬鬆的轉專業政策背後,並非鼓勵所有學生盲目追求熱門,而是為了留出更多持續探索和發展自我的空間,讓學生找準興趣結合點,從而提升專業學習與生涯發展的匹配度。學生確有實力,無論轉哪個專業,都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在這種情況下,嘗試一下轉專業未嘗不可。但不同的專業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充分考量自己是否符合這些要求。 說到底,在大學本科階段學到的不僅僅是某一專業的具體知識或技能,而且是素養能力的整體提升以及視野的開闊、思維的訓練。因此,從人的成長成熟成才角度而言,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是一個指標,而在本科階段學習的是哪個專業產生的影響則並非特別重要。 不管是學哪個專業,都要努力,都要認真,都要繼續拿出當年高考的勁兒來。和高考前的學習相比,大學的學習自主性更強,環境更加寬鬆,適合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能否充分利用好大學四年的光陰,在某種意義上說,比轉專業更重要。
5.3%!上半年,中國經濟交出一份殊為不易的答卷,增速高於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有外媒感慨,中國經濟「表現超出預期」。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攻堅克難,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堅持走發展實業之路 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一五」期間建成的洛陽軸承廠。「一五」時期我國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洛軸就是其中之一。 △2025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考察時,同企業職工親切交流。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走進企業智能工廠,察看智能生產線。回望歷史,總書記堅定地說:「我們堅持發展實業,從過去洋火、洋皂、洋鐵等靠買進來,到現在成為工業門類最齊全的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這條路走對了。」 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定。有著百年歷史的山西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調研。他走進企業生產車間,詳細了解煤氣閘閥、電動翻板閥等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不能丟,實體經濟裡邊的傳統產業不能丟,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他鼓勵企業員工「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為建設製造強國多作貢獻」。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製造業」。卓越的戰略眼光,引領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持之以恆布局發力,換來的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一步步夯實。 △2025年5月25日,國產大飛機C919執飛MU5247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出發,搭載著148名旅客抵達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完成廈門首航。 「十四五」以來,我國每年製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製造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3D列印設備、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3.1%、36.2%、35.6%……我國製造業不僅扛住了外部需求波動的壓力,更以產業鏈韌性支撐起經濟大盤的穩定運行。 ——堅持不懈抓創新發展 位於黃浦江畔的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是上海重點打造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專業孵化和加速平臺。今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模速空間」仔細察看前沿產品,參與青年創新人才沙龍,還走進人工智慧產品體驗店,戴上智能眼鏡親身體驗。 △2025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察看大模型產品展示。 總書記指出:「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巨大,發展人工智慧前景廣闊,要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努力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 在隨後召開的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並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從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未來產業的生產一線,各地各行業向新而行,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做飯、疊衣、煮咖啡,各種家務活輕鬆拿捏;跳舞、唱歌、打太極,秀才藝也能「露兩手」;為兒童讀繪本,助老人康復訓練……7月29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智享未來——保姆機器人大會」上,各式各樣保姆機器人紛紛亮出「十八般武藝」,展現科技創新成果和行業應用場景,讓觀眾大開眼界、驚喜連連。 △「智享未來——保姆機器人大會」聚焦智慧康養、智能家居、家庭教育、社區管家四大垂類賽道,深度展示保姆機器人在多種生活場景的應用。 從「人機共跑」的馬拉松賽場,到「賽博煙花」綻放的中國式浪漫,再到DeepSeek點燃全民人工智慧熱潮,科技創新正深度賦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廣泛地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8%左右;今年1至5月份,中國有效發明專利申請量接近500萬件,增長12.8%……一個創新的中國,處處閃耀著生機活力,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堅持用深化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是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著力點。在國內考察等重要場合,「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總書記多次談到的關鍵詞。 今年年初,不到20天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兩赴東北,強調「東北全面振興,歸根到底靠改革開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東北全面振興至關重要」。 山西,作為全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改革」二字分量特別重。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黨中央交給山西的一項戰略任務,目的是希望山西能夠在轉型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總書記強調,一方面,「山西非煤礦產、農業、文旅康養、生態等資源比較豐富,加上綠電等要素低成本優勢突出,具備一定的多元發展條件」。同時,「多元發展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出精品上下功夫,切忌『撿進籃子都是菜』,不能走重數量輕質量的老路」。 △2025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同企業員工親切交流。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果斷指揮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寓改革於宏觀調控之中——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鬆綁」;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繪製清晰的「路線圖」。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正式公布,向「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開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發布,清單事項數量縮減至106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5月20日起施行,為民企發展提供堅實法治護航……破壁壘、疏堵點、強保障,改革向縱深推進,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 今年以來,我國堅定不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超21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等一系列舉措,生動印證「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2025年7月24日,一列滿載貨物的回程中歐班列通過國門駛入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裡站。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這五年,我們取得了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航船駛向更光明的未來。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馬麗君 製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1496
81
2025-10-25 06:20
17436
58
2025-10-25 06:20
59273
47
2025-10-25 06:20
58673
94
2025-10-25 06:20
98567
26
2025-10-25 06:20
49125
43
2025-10-25 06:20
93468
58
2025-10-25 06:20
76498
49
2025-10-25 06:20
64593
54
2025-10-25 06:20
61498
85
2025-10-25 06:20
91683
45
2025-10-25 06:20
69385
41
2025-10-25 06:20
47123
52
2025-10-25 06:20
85932
53
2025-10-25 06:20
98476
26
2025-10-25 06:20
41532
34
2025-10-25 06:20
13267
28
2025-10-25 06:20
85791
87
2025-10-25 06:20
53978
26
2025-10-25 06:20
41782
76
2025-10-25 06:20
53964
47
2025-10-25 06:20
72634
36
2025-10-25 06:20
42598
97
2025-10-25 06:20
84295
53
2025-10-25 06:20
48961
58
2025-10-25 06:20
26134
98
2025-10-25 06:20
57319
61
2025-10-25 06:20
15798
18
2025-10-25 06:20
59138
97
2025-10-25 06:20
52786
48
2025-10-25 06:20
43715
48
2025-10-25 06:20
52734
54
2025-10-25 06:20
82379
62
2025-10-25 06:20
28619
36
2025-10-25 06:20
93562
12
2025-10-25 06:20
21569
36
2025-10-25 06:20
26138
38
2025-10-25 06:20
59237
96
2025-10-25 06:20
71523
48
2025-10-25 06:20
57942
49
2025-10-25 06:20
78965
78
2025-10-25 06:20
71692
64
2025-10-25 06:20
74581
78
2025-10-25 06:20
63248
13
2025-10-25 06:20
79482
82
2025-10-25 06:20
75321
91
2025-10-25 06:20
63175
41
2025-10-25 06:20
81264
17
2025-10-25 06:20
74936
64
2025-10-25 06:20
34185
75
2025-10-25 06:20
17856
19
2025-10-25 06:20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夜魅直播 |
| 美女直播 | |
| 蜜疯直播 | 婬色直播 |
| 花瓣直播 | |
| 成人抖阴 | 魅影视频 |
| 色花堂直播 | |
| 桃花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柠檬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婬色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黑白直播 | |
| 午夜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伊人app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魅影5.3直播 |
| 蜜桃直播 | |
| 伊人app | 祼女直播app |
| 魅影5.3直播 | |
| 凤蝶直播 | 蝴蝶直播 |
| 牡丹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