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8月14日電 (戴文昌)13日,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城關鎮南坡灣村的安置點內,82歲的鄭耀輝老人坐在帳篷門口,望著遠處正在清理淤泥的挖掘機。當看到記者時他輕聲說,「水退了,日子還得往前過,人在希望就在。」 8月13日,南坡灣村委會院內搭建起的安置點。戴文昌 攝 南坡灣村位於興隆山腳下,距離榆中縣城約3公裡。8月7日的暴雨夜,山洪衝毀了村莊,也改變了數千人的生活。這場強降雨引發的山洪災害,已致15人遇難,28人失聯,近萬人緊急轉移避險安置。南坡灣村正是此次受災嚴重的區域之一。 為儘快讓受災民眾重回正常生活軌道,目前,榆中縣已初步制定《避險轉移群眾安置過渡方案》《山洪災害災後恢復重建方案》,提出規劃編制清單,受災地區的救援已逐步轉入恢復重建階段。但那些與時間賽跑的瞬間,仍在民眾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記。 8月7日17時,面對突如其來的險情,南坡灣村黨總支書記丁小龍深知低洼和危險區域民眾安危刻不容緩,他帶著村幹部,踩著泥濘溼滑的小路,挨家挨戶敲響房門,耐心細緻地勸導民眾撤離。丁小龍說,「那一刻,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鄉親們的安危不能等。」 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丁小龍毫不猶豫俯下身子,或背或扶,在風雨和夜色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行進,一次次往返於危險地帶與安全區域之間。南坡灣村包村幹部馮延斌說,經過連續數小時的艱苦奮戰,截至當日21時,73戶309名受威脅的民眾全部安全、有序轉移至南坡灣小學和村委會安置點。 圖為南坡灣村委會安置點裡的孩子。 戴文昌 攝 當最後一盞應急燈亮起時,丁小龍泥汙的臉上露出疲憊卻踏實的笑。 8月8日上午,雨勢稍緩。丁小龍帶著黨員突擊隊蹚過齊膝的積水深入村、社,按照人、物、牲畜重要性排序,逐戶摸排房屋、農田等受災情況。在確認環境安全前提下,丁小龍迅速組織力量,幫助受災民眾轉移重要財物,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 面對被厚重淤泥堵塞的道路和庭院,丁小龍積極動員民眾不等不靠,迅速開展生產自救,清理主幹道及民眾房前屋後淤泥、斷枝等雜物,以最快速度打通了救援與重建生命通道。 如今在南坡灣村安置點裡吃喝不愁,秩序井然。民眾總愛說起那個雨夜,「丁書記的腳印裡,全是咱老百姓的安危。」話語間滿是感激。 圖為南坡灣村委會安置點準備發放的救援物資。 戴文昌 攝 目前,榆中縣災毀公路全部實現應急搶通。因災停運10千伏線7條已全部修復,15037戶停電用戶全部恢復供電。馬坡鄉馬蓮灘村、上莊村、舊莊溝村、陽屲村、白家堡村和城關鎮興隆山村採用統一送水、自有水窖方式予以保障,興隆水廠集中供水的城關鎮、小康營鄉、夏官營鎮3個鄉鎮已全部恢復供水。(完)
自習室裡不「自習」 託管服務「穿馬甲」 暑期一些地方學科培訓「隱蔽作業」 8月初,家住北方某大城市的大學生王世濤,想利用暑假搭建論文框架,便準備找個安靜的自習室。他用手機檢索到了附近一家營業的自習室,不過,讓王世濤稍感意外的是,這裡並不安靜:門外貼著很多醒目亮眼的海報,海報上的內容除了自習還有託管和素質培養等,站在樓道裡就能聽到從裡面傳出的英語單詞朗讀聲。 更讓王世濤意外的是,推開磨砂玻璃門,往常供一個人使用的隔間裡,擠進了三四個學生,有的甚至多達五人,一位年輕老師正在給這些孩子講英語。 顯然,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培訓在這家自習室裡悄悄地進行著。 學習要張弛有度。暑假本是中小學生放鬆身心、調整節奏的最佳時機,不過,暑假往往被賦予了「彎道超車」的功能,以至出現過多的學科類培訓、過重的學業負擔。 為此,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個被稱為「雙減」的政策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之後多個配套政策和舉措連續出臺,在幾年的「重拳出擊」下,「野蠻」培訓的校外環境得到了有效治理。 然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儘管幾年前那種滿街都是培訓機構的「盛況」已經看不到了,但針對中小學生的學科類培訓依然存在,並更加隱蔽,披上了「自習室」「託管班」等外衣。 自習室裡不「自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網絡平臺搜索了「自習室」,然後隨機走訪了北方某大城市的幾家自習室。記者發現,這些自習室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習室,安靜是這類自習室的主基調。這種自習室通常被分為「鍵盤區」和「沉浸區」,整個自習室最大的聲響就是鍵盤敲擊聲和腳步聲,「自習」得非常純粹。 另外一類則截然不同。 在這類自習室裡,空間被明顯分為了「自習」和「課外班」兩種用途。條件好一些的是在公共區域以外分割出幾個獨立的小房間,小間裡通常是一個老師給幾個學生講課,不過畢竟空間有限,隔音不可能太好,記者在一家自習室的留言區看到這樣的評論:「鍵盤大屋旁邊的小屋太吵了,完全不隔音,老師給小朋友講課的聲音能聽得一清二楚……」 還有條件更差的,直接在公共區域內再闢出一塊,用隔板圍出更小的空間,老師就在這樣僅由隔板圍成的狹小空間中講課。 記者通過觀察發現,這類自習室又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老師常年駐紮在自習室裡,如果是到這裡純粹上自習的人,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在前臺兌換在平臺上購買的時長,找到自己的座位正常自習。如果是來上課或者是諮詢上課的,會有專門的人接待。記者看到自習室裡有小學生,詢問前臺是否有針對小學生的課程,前臺接待人員立刻把記者引薦給了一位專門負責課程的老師,老師立刻熟練地開始詢問記者「孩子開學上幾年級」「想補什麼課程」…… 另外一種自習室則完全失去了「自習」的功能,這裡,一邊是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聽寫單詞、抽查課文;另一邊,初中生身旁堆放著厚厚的錯題本。授課老師在電腦屏幕、課本、紙質資料間靈活切換,角落裡的印表機「吞」下A4紙「吐」出中高考的模擬題目,還有被稱為「班主任」的老師,一邊在微信上對接家長和授課老師,一邊負責給學生訂飯…… 記者在一家自習室裡遇到了開學即將升入小學六年級的曉萱。曉萱的父母工作很繁忙,暑假很難照顧她,於是就找了這家離家很近的自習室,在這裡上課、寫作業。 「老師有沒有資質,我們心裡沒底,至於環境,對比了好幾家,有的甚至連隔板都沒有呢。」曉萱的媽媽姜女士說。 「雙減」政策對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有著明確的資質要求,而且明確,「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 記者在走訪的這幾家自習室內均沒有看到相關公示內容。 託管服務穿「馬甲」 除了藏在自習室裡的課外班外,託管班是課外班的又一個「馬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北方某大城市一機構外看到了「免費託管」的廣告。 8月上旬一個工作日的下午4點半,記者在「免費託管」廣告附近看到了多位來接孩子的家長。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跟丈夫平時工作都比較忙,下班很晚,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四年級了,不想讓孩子在家裡「虛度時光」,就給他報了這個託管班,「至少有人看著寫作業,總比在家玩手機強。」這位家長說。 「免費託管」其實是這家機構招攬課程生源的「入口」。記者在這家機構前臺看到,一位姓張的老師了解到一位家長是給五年級的孩子進行諮詢時,立刻介紹起了機構的數學提升課程,「我們這邊很多『五升六』的家長都選擇『小中銜接套餐』,除了課本知識,還會帶一些奧數競賽題。」張老師接著指著教材上的「雞兔同籠」例題說:「您看這樣的題,我們就會教孩子用方程和假設法兩種解法。」 幾番溝通後,這位家長就領走了數學、英語測試卷,機構將根據孩子的答題情況最終確定分班並匹配老師。 記者注意到,在這裡,託管僅是一項附贈服務,機構內一面牆上貼著的暑期課表顯示,每周一、三、五是數學課,每周二、四是英語課。「現在報名數學或者英語就可以享受託管服務了,託管服務最晚可以持續到晚上6點。」 隱蔽培訓背後是基礎教育評價體系的單一性 無論是自習室裡補課,還是披著託管的外衣進行補課,隱蔽性都是這類補課的顯著特點。而「見不得光」往往與「風險」相連,比如,教學質量無法保障、收費不透明、退費困難、消防安全隱患等,甚至可能遇到無資質的「黑機構」或人員。 當校外培訓頻頻「改頭換面」「穿馬甲」後,也給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曉萱告訴記者,最初自己是在一間獨立的教室裡試聽課程的,上了幾次課後老師說教室不夠用了,就轉移到了現在完全不隔音的自習室。「媽媽說,我們是從大教室被騙到了小隔間。」 有人說,課外學科培訓的負擔之所以很難減下來,就是因為中國家長連綿不絕的培訓需求。 其實,家長也很無奈。 一位初二學生家長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們都會說不贊成家長給孩子報課外班,但是後面總會跟上一句話「有的時候也是沒辦法,這是現在學校面臨的基本盤」。 家長們能聽懂老師的「言外之意」。 一位家長坦言,「都說這是『劇場效應』,家長們都是在劇場中看劇的人,絕大多數人不想站起來看劇,但是,現在場子裡已經有不少人站了起來,沒辦法,我們也只能站起來,總不能讓孩子掉隊吧」。 這幾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在北方某大城市,一家處在「頭部」位置的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門店多了起來,門店顯眼位置的廣告上有美術班、書法班、舞蹈班等各種素質班,當記者以家長的身份詢問是否有針對中小學生的學科培訓時,門口的老師馬上拿出手機,展示其中的文件,那裡有針對各個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課程表和開班時間……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培訓的剛性需求依然旺盛。 「第一,我們的教育評價標準過於單一;第二,教育依然存在不均衡,只要這兩個條件存在,那麼剛性的培訓需求就存在,就很難消除。」儲朝暉介紹,他曾經到丹麥考察發現,丹麥的學生在九年級前沒有學業考試,學校老師每個學期會從身體發育、體能、語言、計算、閱讀、社交與情緒發展等維度對學生進行專業評估,形成綜合性成長報告,取代單一的學科分數。 單一評價意味著「唯分數」和「篩選性」,儲朝暉認為,只有把「唯分數」的單一評價改為「多主體、多維度、全過程」的綜合評價,才能真正給中小學生「鬆綁」,並從根本上壓縮校外培訓的生存空間。 當然,在治理校外培訓的同時,還要提升學校教育的質量。《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要在「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嚴控學科類培訓,規範非學科類培訓」外,還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壓減重複性作業,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 唯有「課內提質」和「課外治理」同發力,才能讓自習室回歸安靜自習的本源,讓託管服務真正卸下「馬甲」,讓「雙減」的減負目標落到實處,讓孩子們擁有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不被學科培訓侵佔的假期。 (文中學生及家長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康璐瑤 楊展儀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1日 05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5867
63
2025-10-27 20:56
15362
12
2025-10-27 20:56
72396
25
2025-10-27 20:56
29813
58
2025-10-27 20:56
19584
32
2025-10-27 20:56
49652
29
2025-10-27 20:56
57143
13
2025-10-27 20:56
45192
73
2025-10-27 20:56
43561
14
2025-10-27 20:56
94862
96
2025-10-27 20:56
42587
34
2025-10-27 20:56
58362
62
2025-10-27 20:56
31579
61
2025-10-27 20:56
87239
24
2025-10-27 20:56
83194
74
2025-10-27 20:56
32816
18
2025-10-27 20:56
39784
98
2025-10-27 20:56
64528
16
2025-10-27 20:56
14863
63
2025-10-27 20:56
94581
49
2025-10-27 20:56
23948
68
2025-10-27 20:56
87245
79
2025-10-27 20:56
28394
39
2025-10-27 20:56
98526
87
2025-10-27 20:56
64718
84
2025-10-27 20:56
32419
34
2025-10-27 20:56
41325
76
2025-10-27 20:56
15496
84
2025-10-27 20:56
81645
38
2025-10-27 20:56
63258
17
2025-10-27 20:56
64895
18
2025-10-27 20:56
86397
29
2025-10-27 20:56
76218
91
2025-10-27 20:56
59412
34
2025-10-27 20:56
95716
54
2025-10-27 20:56
51792
27
2025-10-27 20:56
58417
96
2025-10-27 20:56
45317
14
2025-10-27 20:56
27586
17
2025-10-27 20:56
45973
58
2025-10-27 20:56
76513
68
2025-10-27 20:56
93571
86
2025-10-27 20:56
38497
83
2025-10-27 20:56
36584
69
2025-10-27 20:56
97413
35
2025-10-27 20:56
54136
28
2025-10-27 20:56
35987
65
2025-10-27 20:56
79541
26
2025-10-27 20:56
67945
56
2025-10-27 20:56
63479
53
2025-10-27 20:56
57164
24
2025-10-27 20:56
| 零点直播 | 就要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柚子直播 | 月夜直播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魅影直播间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嫦娥直播 | 婬色直播 |
| 心跳直播 | |
| 名模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心跳直播 | |
| 伊人下载 | 水仙直播 |
| 月神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伊对免费下载 |
| 小狐狸直播 | |
| 花瓣直播 | 凤蝶直播 |
| 百丽直播 | |
| 榴莲视频 | 秀色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sky直播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